第四章 屈總管

時未寧不擅寒暄,雖然是特意過來賀卓昭節的,但恭喜了幾句,便不言語了,虧得有謝盈脈,纔不致使場面冷清下去,謝盈脈比之兩年前變化不小,從前隨着師父闖蕩江湖養成的那種時時刻刻都帶着三分警惕兩分疏離的神色減了許多,談吐舉止也流露出幾分官宦人家娘子的氣度,只是從前千里迢迢獨上秣陵開博雅齋的那份利落仍存,於官家女子的溫婉大方里又帶進了幾分英氣。

卓昭瓊、卓玉娘並卓昭姝都知道卓昭節在秣陵時認識的這位謝娘子是開過賣琵琶的鋪子的,論起來出身並不算高,卓昭瓊知道的還要更多一點,總歸都明白謝盈脈從前和她們這樣正經的官家之女不是一路人,嚴格點來說,謝盈脈從前只能勉強算是良家女子。

所以之前她們也因爲卓昭節的緣故見過謝盈脈兩回,但都招呼一聲便罷了,並沒有真正交談過,這次敷衍下來對謝盈脈倒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卓玉娘和卓昭姝心想怪道七娘與這出身不高的謝娘子那麼要好,原來這謝娘子着實非同尋常的民婦民女,不知她底細,單看她人,哪裡會想到她會是一個父母雙故孤零零跟着表姐過活的小娘子?都當是正經官家仔細教導出來的嫡出女呢。

她們這樣想着倒也不奇怪阮致與卓芳華會點頭讓謝盈脈正式過門了,除了出身之外這謝盈脈確實配得上阮雲舒的,何況謝盈脈現下也不是沒人撐腰的人。

遊氏與卓昭瓊想的卻是所謂養移體、居移氣實在是極有道理,如今謝盈脈的景遇不同從前了,也怪道人也跟着變化,只是這麼短短一兩年功夫,也足見謝盈脈悟性之高。

——去年,謝盈脈的表姐夫屈談殿試上一鳴驚人,奪得二甲第四名的好成績,排名更比之前被認爲名次不錯的江扶風高出許多,使各家都驚訝得很,而且御前奏對時因爲對禮儀瞭如指掌,又入了聖人的眼,被聖人親自賜了殿中侍御史一職。

殿中侍御史雖然與江扶風所任的尚書都事同級,均是從七品上,但一來聖人所命身份不同,二來殿中侍御史掌“糾察朝儀,兼知庫藏出納及宮門內事,及京畿糾察事宜”,司職十分的微妙——本朝重諫臣,殿中侍御史雖然較侍御史還低,然而總歸也是司諫之臣一類了,繡衣直指,若無意外,前程自不必說。

屈談那伯父屈總管爲紀陽長公主打理江南諸多產業數十年,如今年歲已高,知道侄子有了成就,也向長公主求了恩典與侄兒團聚,長公主御下雖嚴,但對忠心能幹的屬下向來不薄,江南又富庶,屈總管回了長安,除了孝敬長公主、打點龐家令等各處,私囊仍舊豐厚無比,他爲人又玲瓏,雖然在江南數十年,但每年送東西回長安,總也要給各處打點一下,至今仍舊有一班老交情在,如此私房富裕爲人精明又有人脈的伯父,若是尋常人家有這麼位長輩,即使是內侍,總是要好生奉養的。

偏偏屈談因爲生母一生爲其父所害,對屈家橫豎看不順眼,即使明知道自己殿試的名次和被聖人親自任命未嘗沒有屈總管在紀陽長公主跟前祈求的緣故在裡頭,但對這伯父怎麼也親近不起來,雖然不至於對屈總管冷言冷語,但相處之際向來也是客氣的生怕他聽不出來那拒其於千里之外的意思

這屈總管久爲人僕,十分的精明,曉得屈談也好、伍氏也罷,都是清高自許之人,若以長輩或紀陽長公主的身份施壓,恐怕這對夫婦寧可官也不做了,重新回秣陵去艱苦度日也不會理會,但若叫他一味的低聲下氣討好,屈總管未免又覺得十分辛酸。

因此他思來想去就想從謝盈脈入手,他知道謝盈脈的底細,不過是一江湖女子,就提出收其爲義女,本來這屈總管先入爲主,覺得謝盈脈這樣江湖上闖蕩過的女子,到了長安這天子腳下,跟着屈談見過些官家女眷的談吐做派,總該有些自慚形穢,料想即使屈談中了榜,她這個小姨子也有這點年紀了,縱然有幾分姿色,總歸難比真正的大家閨秀,縱然要嫁人也沒什麼可挑剔的。

屈總管想着自己在長安靠了紀陽長公主,也有幾分體面,謝盈脈一個江湖女子能夠做自己的義女實在是高攀了的,哪怕他是一個內侍,而謝盈脈一旦拜了自己爲義父,父親有憂心事兒,做義女的哪兒能不幫着分擔,主動去勸說伍氏,繼而影響屈談,至於父女感情,無非平時多說幾句好話、偶爾貼點私房罷了,能夠因此和侄子侄媳融洽,這樣的成本不算高——他把主意打得很好,不想這話才說出來就被伍氏代爲拒絕,而且拒絕得極爲乾脆。

屈總管顏面被掃,既驚訝又疑惑,私下打聽,方知道謝盈脈居然是與阮雲舒兩情相悅!

御史阮致和敏平侯嫡長女卓芳華的唯一嗣子,因阮致對髮妻的有情有意,阮雲舒又是公認了的孝順、好.性情,再加上去年阮雲舒高中二甲傳鱸——原本被卓芳華藉口阮雲舒學業未成才暫時消停的官媒,在殿試結果出來後,幾乎是潮水一樣涌到阮府,滿長安無數自忖足以與阮家結親的人家幾乎是緊扯着想把這個用最苛刻的眼光也挑不出半分不是的傳鱸郎搶到手!

打阮雲舒主意的可不只是公侯人家,甚至連阮致的舅家、與阮府只一牆之隔的宰相溫家都開了口,這樣的競爭裡,屈總管心裡不以爲然得緊,覺得無論伍氏還是謝盈脈都太異想天開了,阮雲舒在會試之前就被好幾位夫人覷中,如今這情形更是儼然皇子選妃也似,除非阮致和卓芳華挑花了眼纔會看中謝盈脈。

即使因爲屈談的中榜,謝盈脈今非昔比,乃是新科進士的妻妹,但比起那些祖上累世簪纓、父兄皆有官身的長安貴女,實在有點微不足道了。

本來照屈總管來看,謝盈脈給阮雲舒做個妾問題不大,但他是一點也不贊成這麼做的,倒不是屈總管有多麼心疼謝盈脈,而是因爲他要爲屈談考慮,屈家人丁不多,伍氏更是隻得謝盈脈一個表妹,屈談和伍氏是患難夫妻,膝下又有了一子,看情形屈談是不會因爲中榜就納妾或另娶的,既然如此,那連襟的人選就要好生斟酌了。

屈總管不在乎謝盈脈嫁個什麼樣的人,但必須爲妻,若爲妾,就會給屈談落下拿妻妹當墊腳石、攀附他人、諂媚上官之類的議論,屈總管就這麼一個侄子,關係再冷淡,他還指望這侄子光大屈家,怎麼能讓屈談有這樣被人攻訐的破綻?

然而屈總管託人詳細打聽下來,曉得伍氏與謝盈脈之所以對此還抱着些希望,卻是因爲阮雲舒本身心意堅定,不肯因出身和殿試名次另娶名門閨秀——知道這個消息後,屈總管倒是心頭一動,撇下收義女的盤算,另外想到了個法子。

這是因爲似他這樣出身宮闈又爲僕多年的豪奴,最擅長的就是揣摩上意,鑽營空子,本來照他看謝盈脈橫豎是嫁不成阮家的,但既然阮雲舒自己想娶,他雖然不是阮致和卓芳華親生,可卻是正經過繼的唯一嗣子,平素也孝順聽話,學業又好,難得在自己婚事上堅持一回,阮致和卓芳華難道還能把他趕出家門、再去過繼一個嗎?

退一萬步說,現在阮雲舒已經有了功名,翰林苑都進了,即使被趕出家門,也足以自立門戶。

屈總管覷出成事的機會,自是不會袖手旁觀,因此極熱心的幫着出謀劃策——

須知道屈總管侍奉了數十年的紀陽長公主乃今上胞姐,先帝實際上的長女,身份在一干金枝玉葉裡也是頭一號的,這位長公主的脾氣,是滿長安都出了名的乖張潑辣。

長公主蒙先帝、今上兩朝所賜,產業遍及大江南北,豪奴三千,屈總管不過是長公主江南產業的總管,卻能夠在長公主跟前說得上話,這份應付貴人的手段那是打從前朝時候磨礪出來的,要對付卓芳華和阮致,自然不在話下。

更別說他這樣出身貧寒才進宮的內侍,想要出頭,歷來沒有不踩人的,屈總管從一個宮中尋常小內侍到紀陽長公主的陪嫁再到在長公主跟前出頭再到被派到江南獨當一面,數十年磨礪下來的精明,比之許多公侯來也不差,他一面親自教導謝盈脈種種官家之女的儀態談吐、應對做派——屈總管雖然不是長公主身邊教規矩的人,但本身就是從這天下最講規矩的地方出來的,要教這些不過是信手拈來罷了——好讓阮致與卓芳華信任謝盈脈有做士大夫家冢婦的能力。

另一面,屈總管使出手段來,什麼挑撥離間、造謠污衊、兩面三刀,一番激烈的勾心鬥角,硬生生的把原本卓芳華已經有些看中意思的幾家小娘子給擠了下去,甚至連溫家的溫五娘子,已經得了阮致的口頭應允了,也被人老成精的屈總管陰了一道,因爲一件瑣事讓卓芳華失望,逼着阮致收回從前對溫家老夫人的承諾。

如此峰迴路轉、如此力挽狂瀾,不由得一直掛心表妹婚事的伍氏對屈總管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連謝盈脈也深爲折服。

表姐妹兩個知他幫忙的用意,少不得要在屈談跟前爲他們伯侄轉圜。

屈談本身對屈總管其實沒有什麼仇怨,到底他雖然不接受屈總管的好意,但屈總管對他真的不錯了,但究竟生母爲屈總管的弟弟仗屈總管之勢害了一輩子,說起來也是屈總管縱容弟弟之故,他跟着生母顛沛流離的長大對這個大伯實在親近不起來,然而他和伍氏乃是患難夫妻,何況當年謝盈脈這個妻妹在師父死後守完了孝,從嶺南獨自一身趕到秣陵投奔他們,因當時屈談正值貧病,非但幫不了這妻妹什麼,反倒是謝盈脈拿出私房來補貼他們。

屈談既重視伍氏,又感念妻妹當時的援手,雖然不能一下子打開心扉,倒對屈總管緩和了不少,不時也問一問長短,這麼着,阮家正式下聘,倒是讓屈家衆人各得所需,皆大歡喜。

第四十六章 卓玉娘第九十四章 時五郎第一百八十三章 長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鄉試第九章 赴宴途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遊煥第一百七十一章 芭蕉葉子第三十八章 相思門中客第八十九章 動手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一百十四章 坦白第一百四十一章 爲子孫計(上)第一百五十章 時五很幸運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案疑雲(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遊煥第三十九章 新人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二十五章 寧瑞婉第二百十六章 寧夷徽的婚事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一百七十三章 時五捱打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六章 紫玉第一百二十八章 白鵝墨池破春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長夜第二章 姑嫂相謔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親(下)第七十九章 死地生機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糊塗透頂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二十章 家伎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十一章 紈絝的拿手戲(下)第六十章 罅隙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八十四章 人情第四十一章 白子華之鑑(上)第二十四章 侯門深似海第五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零六章 老夫老妻(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避暑結束第二百二十章 祖父救我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二十三章 當時情深第二章 姑嫂相謔第十四章 林鶴望第二十章 家伎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七十一章 被子之戰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二十九章 時雅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六章 阿杏、阿梨第二百十章 班氏離世第十三章 匕首第二百十一章 又落算計第二百章 嬤嬤獻策第二十七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進千仞第六十六章 霓虹煥彩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歸第十八章 縹衣偏覺豔第七十一章 心沉吟第九十二章 鈴鐺第三十九章 歸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五章 黃昏起凝妝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二十八章 喜鶯院第六章 紫玉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后第二百三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七十六章 留宿(藍藍生日快樂!)第七十九章 死地生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謝盈脈VS遊氏(下)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釋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三十九章 被誤解的世子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一百十七章 祖孫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病中人第一百二十章 五房出事第六十一章 阮致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真兇(下)第九十四章 生產第一章 病入膏肓第二百三十六章 又遇明吉第五十九章 塞人第十一章 重見不須驚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
第四十六章 卓玉娘第九十四章 時五郎第一百八十三章 長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鄉試第九章 赴宴途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遊煥第一百七十一章 芭蕉葉子第三十八章 相思門中客第八十九章 動手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一百十四章 坦白第一百四十一章 爲子孫計(上)第一百五十章 時五很幸運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案疑雲(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遊煥第三十九章 新人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二十五章 寧瑞婉第二百十六章 寧夷徽的婚事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一百七十三章 時五捱打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六章 紫玉第一百二十八章 白鵝墨池破春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長夜第二章 姑嫂相謔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親(下)第七十九章 死地生機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糊塗透頂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二十章 家伎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十一章 紈絝的拿手戲(下)第六十章 罅隙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八十四章 人情第四十一章 白子華之鑑(上)第二十四章 侯門深似海第五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零六章 老夫老妻(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避暑結束第二百二十章 祖父救我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二十三章 當時情深第二章 姑嫂相謔第十四章 林鶴望第二十章 家伎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七十一章 被子之戰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二十九章 時雅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六章 阿杏、阿梨第二百十章 班氏離世第十三章 匕首第二百十一章 又落算計第二百章 嬤嬤獻策第二十七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進千仞第六十六章 霓虹煥彩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歸第十八章 縹衣偏覺豔第七十一章 心沉吟第九十二章 鈴鐺第三十九章 歸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五章 黃昏起凝妝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二十八章 喜鶯院第六章 紫玉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后第二百三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七十六章 留宿(藍藍生日快樂!)第七十九章 死地生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謝盈脈VS遊氏(下)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釋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三十九章 被誤解的世子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一百十七章 祖孫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病中人第一百二十章 五房出事第六十一章 阮致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真兇(下)第九十四章 生產第一章 病入膏肓第二百三十六章 又遇明吉第五十九章 塞人第十一章 重見不須驚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