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打造兵器

第二天一大早,大寨裡就響裡了低沉的號角聲。

隨着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五六千楚軍殘兵紛紛鑽出了草棚、木屋,又像外出覓食的螞蟻洶洶匯聚到了大寨外的空地上。

從江東過來的兩千多殘兵沒有絲毫不穩的跡象。

畢竟,江東子弟效忠的對象是整個大楚,而不是項悍個人,在這些剛剛入伍不久的新兵蛋子眼裡,上將軍無疑是比項悍更大的將軍,上將軍要殺項悍,他們這些小兵卒子又有什麼本事阻止?所以,兩千多江東殘兵很平靜地接受了項悍被殺的事實。

至於忠於項悍的親兵,也就那麼幾十人,又能成得了什麼氣候?

近六千楚軍殘兵集結完畢,荊遷、高初便毫不客氣地開始挑人。

陷陣營是楚軍的野戰主力,所以最先上來挑人的也是荊遷,這傢伙老實不客氣地從垓下逃出來的百戰老兵中間挑選了一千名健卒,甚至連桓楚、季布等大將的親兵都不放過,只要看上了都照樣選走,桓楚、季布等人雖然不捨,卻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荊遷挑好了人,接着便是高初,怒鋒營不需與敵軍進行貼身肉博,所以高初並沒有從老兵中間挑人,而是從兩千多江東新兵中間挑選了五百名身材高大、體魄健壯的壯漢,這也是成爲一名長弓手的先決條件,個子太矮力氣太小,是挽不開長弓的。

先登營由於暫時沒有校尉人選,項莊只好親自出面挑人,他也從垓下老兵中選了兩百多名銳士,再加上原來荊遷、高初的統率的兩百多名親兵,正好湊足五百人,由他親自兼任先登校尉,同時任命公孫遂爲先登營左司馬,代行校尉事。

最後又是荊遷,替他的陷陣武卒挑選了一千名輔助輕兵!

等荊遷挑完了,項莊再把剩下的兩千七百多人平均分配,重新編爲前、後、左、右、中五軍,由桓楚、蕭開、鍾離昧、虞子期、季布五將分領一軍,不過,說是一軍,其實只有五百多人,也就一個部的兵力。

兵力調配完畢,各軍各營便開始了緊張的訓練。

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天氣很快就要轉曖了,留給楚軍的時間已經不多,楚軍必須在十天之內完成整訓,然後就要翻越大別山開始長途遠征了!

##########

夜深人靜,河邊的那一溜茅草棚裡卻是火光通明,叮噹聲不絕於耳。

在那一溜茅草棚背後,靠山建了個足有兩丈來高的爐子,爐子的底部稍微靠上的位置留了十幾個接口,十幾個巨大的牛皮風囊通過磚砌的孔道與這些接口相聯,每個牛皮風囊邊上都站着至少兩個袒胸露腹的壯漢,正拼命鼓動風囊。

不知道過了有多久,一個壯漢大步上前,在鐵鉗將爐子底部的一樣物事猛然拔掉,霎那之間,火紅的鐵水便從爐子底部汩汩涌出,又緩緩流進了事先砌好的沙模凹槽內,等到鐵水逐漸冷卻下來,便變成了一把把的環首刀毛胚。

接下來,幾名壯漢便把這些澆鑄成型的毛胚紛紛送入各個茅草棚,進行下一步的鍛打,另外幾名壯漢則揭開了爐子的頂蓋,將多餘的或者破損的鐵劍、鐵甲、鐵盔、鐵戟、鐵釜紛紛投入了爐子裡,裝滿之後,幾十個壯漢便再次鼓動起風囊來。

那一溜的茅草棚裡面,百餘名楚軍鐵匠正在鉚足了勁打造環首刀,壽春被淹,楚軍只搶出了兩樣東西,一是城外被淹的漢軍軍糧,再就是城內的鐵匠器具,然後又費了不少人力、物力才終於將風囊、鐵砧、鐵錘等器具運進了山裡。

虞子期揮汗如雨,正用手中的小鐵錘引導着對面壯漢手中的大錘,奮力錘打鐵砧上的橫刀粗胚,大別山之戰,讓楚軍嚐到了環首刀的甜頭,爲了儘可能地提高戰鬥力,項莊決定打造更多的環首刀來,他還打算給所有的將領都配上橫刀!

此時的環首刀,由於治金技術的缺陷,無論是加工工藝還是材料材質都無法跟後世的兩漢環首刀相比,但由於其獨特的厚背造型,在面對雙刃薄劍時卻佔盡了上風,刀劍對砍,斷的十有八九都是雙刃薄劍,而不會是厚背單刃的環首刀。

甚至連漢軍將領的雙刃重劍,也是不敵普通環首刀!

至於項莊那把所謂的大橫刀,加工工藝跟後世的唐刀更是相去甚遠,不過項莊的大橫刀雖然做工簡陋,卻勝在更長、更寬、更厚,因而彌補了材質硬度、韌度上的差距,相比秦漢時期的劍戟戈,項莊的大橫刀卻絕對算得上是神兵了!

當然,不管大橫刀的工藝相比唐刀有多簡陋,也不是一般的鐵匠能夠掌握的,所以還得虞子期親自操錘,說起來,虞子期這個大將實在是有些慘,別的大將都可以睡了,他卻還得在這裡辛苦打鐵,更多的時候,他倒像是個鐵匠。

這正忙着呢,項莊忽然在高初、荊遷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虞子期趕緊放下鐵錘,向項莊作揖見禮,項莊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然後從衣袖裡摸出了一方白布遞給虞子期,虞子期伸手接過,見白布上畫了個圖樣,好像是一枝尖尖細細的長矛,不過跟矛又有區別,矛沒有倒鉤,這玩意卻有倒鉤。

當下虞子期有些困惑地道:“上將軍,這又是什麼兵器?”

“這個叫做標槍。”項莊解釋道,“照圖樣鑄造出來,後面還要連接木杆。”

作爲一個穿越者,項莊當然知道標槍,在西方,無論是古希借還是古羅馬,標槍都是重要的步兵武器,不過在中國,由於強弩的出現,使得標槍變成了一種雞肋武器,因爲無論是射程、射速、穿透力還是命中精度,標槍都遠不足以與強弩相提並論。

不過,標槍相比強弩也還是有優勢的,就是造價低廉,而且便於攜帶!

以楚軍如今的條件,既沒有技術也沒有能力製造強弩,所以標槍便成了首選,項莊已經決定將標槍列爲楚軍的制式兵器,至少輕兵是必須配備的!

楚軍在裝備了環首刀、大盾、長戟、標槍、長弓之後,野戰模式就基本成形了。

楚軍的野戰模式基本上就是這樣,當敵軍步兵進入一百步(一步約1.4米)以內時,首先由怒鋒營的長弓手進行第一輪殺傷;當敵軍步兵進入二十步以內時,再由陷陣營的輔助輕兵使用標槍進行第二輪殺傷;兩軍相接時,前排陷陣武卒手持環首刀、大盾,與敵軍步兵近身肉博,後排武卒以長戟伺機攻擊,輔助輕兵則繼續以標槍射殺敵軍。

虞子期收好圖樣,又對項莊道:“上將軍,這個樣式倒是挺簡單,只要鑄造成形,接下來都不需要太多鍛打,就是開鋒磨勵需要耗些功夫,不過,一天打造五十枝應該不難,卻不知道上將軍需要多少枝?”

“五十枝遠遠不夠,我需要五千枝,十天就要!”

“這樣啊,那末將需要更多的人手,對鑄造好的槍頭進行開鋒磨勵。”

“這個沒問題,你需要多少人手,儘管去各軍挑選便是,包括親衛軍!”說此一頓,項莊又道,“不過,標槍的打造絕對不能影響到橫刀以及環首刀的打造,因爲這兩樣兵器的重要性,遠在標槍之上!”

“諾!”虞子期揖了一揖,朗聲道,“十天之內,一萬枚三棱箭簇,五千枝標槍槍頭,三百把環首刀,外加二十把橫刀!末將絕不辱命便是!”

項莊拍了拍虞子期的肩膀,不無歉疚地道:“子期將軍,只能辛苦你了。”

虞子期道:“只要大楚能夠復興,末將便是累死在鐵匠鋪子裡又有何妨?”

“好,子期將軍這話我記下了!”項莊點了點頭,肅然道,“等將來大楚復興之後,我一定給你記大功!”

說罷,項莊便轉身走了。

目送項莊的身影遠去,虞子期的眼神卻很快黯淡了下來,憑心而論,他並不認爲大楚還有復興的可能,真如軍師所說的那樣,漢王劉邦已成席捲天下之勢,僅憑六千楚軍已經不可能扭轉大局了,不過,無論將來怎樣,他虞子期都不會背叛大楚的!

##########

當虞子期和鐵匠們忙着打造兵器時,高初和他的怒鋒營也在趕製長弓。

高初袒胸露腹,肌肉虯結,正跟荊遷鋸分一顆足有兩手合抱粗的百年老桑樹,長弓對材料的要求極高,這麼粗一顆老桑樹,能夠用來做長弓的卻只有緊挨木心的小部份,所以最多隻能做兩把弓,不過外圍部分可以用來做標槍的槍桿。

幾名曾經做過弓匠的老兵正在旁邊小心翼翼地切削弓材。

說起來,新木其實不適合做弓材,不過時間緊迫,也顧不了這麼多了,既便做出來的長弓在殺傷力和射程方向都不盡如人意,也總比沒有強。

不遠處,一捆捆的標槍槍桿已經堆積如山,每根槍桿都有七尺長,中間約兩寸粗,兩端稍微細一點,表面已經全部削光,再遠處,秦姬正帶着百餘女兵從一張張棕皮、一捆捆貯麻上搓下棕線、麻線,再反覆纏繞,搓成一股股的棕繩、麻繩。

更遠處,一根根已經削好的弓材正卡在特定的卡槽上,又以麻繩綁住兩端,被彎曲成了不同的弧度,這是長弓上弦之前的最後一道工藝——馴弓。

第46章 以命博命第82章 趙地狼煙第40章 死戰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109章 衝突第265章 紅鸞劫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58章 對峙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320章 受挫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59章 大魏公主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84章 網中之魚第492章 單于庭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97章 離間計(中)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544章 滅火第96章 離間計(上)第237章 大勝第186章 匈奴人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466章 託孤(上)第22章 過江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563章 詐降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503章 遷都第509章 賜死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507章 詔獄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67章 禍事了!第51章 項氏宗族第565章 父子(上)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109章 衝突第86章 橫刀立馬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184章 騎射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26章 水淹壽春第538章 瓜分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12章 智取壽春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381章 驚退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90章 二渡河水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208章 天炎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526章 稱帝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120章 時間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301章 變數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97章 離間計(中)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
第46章 以命博命第82章 趙地狼煙第40章 死戰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109章 衝突第265章 紅鸞劫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58章 對峙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320章 受挫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59章 大魏公主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84章 網中之魚第492章 單于庭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97章 離間計(中)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544章 滅火第96章 離間計(上)第237章 大勝第186章 匈奴人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466章 託孤(上)第22章 過江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563章 詐降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503章 遷都第509章 賜死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507章 詔獄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67章 禍事了!第51章 項氏宗族第565章 父子(上)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109章 衝突第86章 橫刀立馬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184章 騎射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26章 水淹壽春第538章 瓜分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12章 智取壽春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381章 驚退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90章 二渡河水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208章 天炎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526章 稱帝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120章 時間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301章 變數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97章 離間計(中)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