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長樂營

當劉邦趕到高奴時,呂臺的長樂營早已經駐紮在城外了。

早在半年多前,呂澤就已經回到了三川郡的郡守任上,不過呂澤的長子呂臺卻被劉邦留在了咸陽,並且被劉邦委任爲長樂校尉,呂臺自上任之始,便從內史、北地、上郡、隴西、三川諸郡挑選了近萬名能騎善射的青壯,編練長樂營!

長樂營既是保護長樂宮的禁衛騎軍,更是劉邦的親衛騎軍。

經過半年多的艱苦訓練,近萬青壯竟淘汰了近半,只剩下了五千餘騎,到現在,長樂營儼然已經是一支精銳輕騎兵了。

由於受到了項莊的刺激,劉邦開始花大力氣編練騎兵,漢軍編練的騎兵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灌嬰的八千騎軍,平時駐紮在北地,主要防禦月氏的騷擾,一支就是呂臺的長樂營,剩下一支就是劉邦親自坐鎮的隴西大營,數量最多,有兩萬騎兵。

這次出兵上郡與匈奴人作戰,除了灌嬰騎軍、呂臺的長樂營,劉邦還從隴西大營抽調了五千精騎,總計一萬八千多騎兵,雖然兵力上仍處於劣勢,但這是在關中作戰,漢軍能夠得到步兵的支援,更擁有情報上的優勢,因此劣勢並不明顯

呂臺一聲令下,各部、各曲迅速集結,很快就列成了整齊的騎兵隊列。

當劉邦在張良、陳平以及數十部將的簇擁下緩緩走過長樂營的隊列前時,呈現在他們面前的絕對是一支氣宇昂揚、精神抖擻的精銳之師,劉邦看了後不禁老懷大慰,心下更是感慨不已,這可真是將門無犬子。

不過,劉邦一轉念便又想到了自己的幾個兒子。

相比呂家子弟,劉邦的幾個兒子,無論是曹姬所生劉肥,還是呂雉嫡出的劉盈,或者是戚夫人所生劉如意,不是庸庸碌碌、不堪造就,就是怯懦黯弱、上不得檯盤,反倒是二哥劉喜所生第二子劉濞,頗有虎狼之氣,將來當是個人物。

想到這裡,劉邦便忍不住轉身回頭,從隨行的隊列裡找到了劉濞。

在劉邦的數十員隨行郎將裡,劉濞猶如鶴立雞羣,但見他身披白袍、胯下白馬、手執銀槍、頭頂束髮紫金冠,長得更是劍眉星目、面如傅粉,尤其難得的是,劉濞雖然還只有十六歲,卻已經長成了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漢了。

“漢王威武!”

“漢王威武!”

“漢王威武!”

突如其來的吼聲將劉邦的思緒拉了回來。

猛然回頭,只見長樂營的五千精騎正在呂臺的號令下,整齊劃一地以戟撩天,或者以劍擊盾,一邊還極有節奏地高喊着漢王威武的口號,其情其狀,猶如剛剛長成的虎犢正在傲嘯山林,一股濃烈的昂揚之氣頃刻間撲面而來。

“好,不錯,真不錯,呵呵。”劉邦欣然點頭。

跟在劉邦身後的漢軍宿將灌嬰卻有些不屑,冷冷地道:“就是些花架子,練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到了戰場上,嗓門大就能嚇走匈奴人?”

不料呂臺的耳朵極尖,竟然聽到了灌嬰的話,當下反脣相譏道:“灌嬰老將軍,我們長樂營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可不是你說了算的,老將軍若是不服氣,則不妨拉出你的騎軍跟咱們長樂營比試比試,如何?”

“比就比,還怕你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灌嬰勃然大怒,他原本就是個火爆脾氣,呂臺這小子蔫壞,稱呼他爲老將軍也就罷了,還特意加重了中間那個“老”字的語氣,搞得他灌嬰好像已經是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似的,這讓灌嬰如何受得了?

呂臺冷冷一笑,當即回頭把手一招,早有副將引吭大喝道:“長樂營威武!”

“長樂營威武!”

“長樂營威武!”

“長樂營威武!”

長樂營的五千將士頓時山呼響應,氣焰熏天

劉邦皺了皺,本能地想要喝阻,卻被陳平用眼色給制止了,張良又策馬上前,湊到劉邦身邊輕輕低語了幾句。

劉邦點頭,當下向呂臺招了招手。

呂臺遂即高高舉起右手,又猛然握緊成拳,五千將士的山呼聲頓時便如被刀切斷般嘎然而止,看到這一幕,灌嬰不禁微微變了臉色,到了戰場上表現如何先不說,只說這令行禁止的架勢,長樂營的確當得起精銳這倆字了。

劉邦捋了捋頷下長鬚,朗聲說道:“長樂營成軍不過半年多,卻敢於向灌嬰將軍的精銳騎軍提出挑戰,精神可嘉,士氣可鼓,這次比試寡人同意了!不過,再比騎射、隊列也沒多大的意思,這次不如比賽斬殺匈奴首級的數量,如何?”

“就比斬殺匈奴首級!”灌嬰面向呂臺,厲聲道,“呂臺,你敢不敢?”

“有何不敢?”呂臺淡淡一笑,昂然道,“這場比試,我們長樂營接下了!”

“好!”劉邦點了點頭,又道,“從現在開始,以三天爲限,斬殺匈奴首級多者爲勝,不過,寡人並不知道匈奴騎兵現在在哪裡,所以呢,這仗怎麼打還得你們自己想,打好了,打贏了,寡人重重有賞,打壞了,打輸了,則嚴懲不貸!”

“喏!”灌嬰、呂臺轟然應諾,遂即勒馬揚長而去。

目送灌嬰、呂臺各自帶着騎軍洶涌而去,劉邦頗有些忐忑不安地問張良道:“子房,對於匈奴人,咱們知道的可不多,既不知道匈奴人的確切數量,更不知道匈奴人的習性以及戰鬥力強弱,灌嬰、呂臺只帶幾千騎軍前往,會不會太冒險了?”

“大王多慮了。”張良搖了搖頭,淡然道,“如果戰場在漠北,別說幾千騎兵,就是讓呂臺、灌嬰帶着幾萬騎兵前往,只怕也是必敗無遺!可現在在上郡,咱們的騎兵能夠得到主力步兵的助戰,更能從沿途得到糧草補給,幾千騎兵,已然足夠了。”

陳平也道:“從周勃將軍呈報上來的戰報上看,匈奴人的裝備其實很差,他們裝備的鐵製兵器很少,絕大部份箭簇也是青銅澆鑄的,其穿透力根本無法跟咱們的鐵箭簇相比,而且匈奴人基本上沒有重型器械,除了靠土辦法挖掘城牆,基本上就沒有別的攻堅手段了。”

“陳平,這不對吧?”劉邦身後的夏侯嬰不以爲然道,“匈奴人的裝備若真這麼差,攻堅手段若真這麼弱,那他們又是怎麼攻破膚施城的?需知膚施縣可是上郡的大縣,城高溝深不說,城裡也還有五百民軍駐守呢。”

陳平擺了擺手,微笑道:“夏侯將軍有所不知,膚施城之所以會被匈奴人攻破,完全是因爲咱們此前從未跟匈奴人打過交道,根本沒想到匈奴騎兵昨天還在榆中,今天就突然出現在上郡了,猝不及防之下才被匈奴人偷襲得了手。”

張良緊了緊身上的虎皮大氅,悠悠然地說道:“總之大王儘可以放寬心,以匈奴人現在的實力,要想覬覦關中大地,那是癡心妄想,匈奴此次南下,只是擄掠而已,絕不敢太過深入關中,不出意外的話,匈奴人現在應該已經摺返了

。”

“是嗎?”劉邦頓時長長地舒了口氣,道,“這便好。”

老實說,突然南下的匈奴人還真讓劉邦緊張了一陣子,主要是對於匈奴人太陌生了,劉邦此前完全沒有打過交道,尤其是匈奴人的那個冒頓單于,聽說還是個很難對付的主兒,不過讓張良這麼一說,劉邦也就放心了。

只要匈奴人沒有大舉南下的實力,問題就不大,匈奴人只在上郡、北地燒殺擄掠,對於大漢國來說只不過是疥癬之疾,劉邦甚至還可以利用匈奴人的襲擾來訓練自己的騎兵,就像故趙李牧麾下的十萬精銳騎兵,不就是這樣打出來的?

再說呂臺,正帶着五千輕騎沿着直道洶涌北上。

越過高奴三百餘里,前方便出現了岔道,沿着直道繼續往北可以直達膚施,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條小路,可以抵達白于山口。

“籲!”呂臺勒住戰馬,又猛然揚起右手。

呂臺身後洶涌跟進的五千輕騎便紛紛停了下來。

早有部將策馬上前,問道:“將軍,爲何停止行軍?”

“是啊將軍,再不走灌嬰的騎軍可就追上來了!”另一員部將也附和道。

“不急,先讓我想想。”呂臺擺了擺手,遂即望着通往白于山口的小路陷入了沉思,好半晌後,等到灌嬰的騎軍也在塵土飛揚中出現在南邊時,呂臺才終於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旋即勒馬向西,沉聲道,“號令全軍,轉道向西,去白于山口!”

“啊?去白于山口?!”

“啥?匈奴人不是在膚施麼?”

“將軍,這這這,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簇擁在呂臺身邊的十幾員部將頓時面面相覷。

呂臺悶哼了一聲,先殺氣騰騰地掃視諸將一圈,又森然說道:“怎麼,還需要本將軍再說第二遍嗎?”

“喏!”十幾員部將猛然打了個冷顫,遂即轟然應喏。

長樂營原本擁有近萬人,可等到成軍時卻只剩下了五千餘人,被淘汰的四千人中,至少有近千人是因爲違抗呂臺的軍令而被處決的,現在,長樂營中絕對再沒一個人敢於違抗呂臺的軍令,呂臺劍鋒所向,既便明知是死,他們也得往前衝!

ps:這章沒有項莊的內容,不過既然是歷史類小說,朔造反角是必須的,而呂臺,則是本書後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190章 鬥將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492章 單于庭第327章 下戰書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267章 滅楚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19章 炸營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537章 將計就計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249章 破解第19章 炸營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265章 紅鸞劫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87章 陷陣武卒第15章 兵家尉繚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07章 刺殺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269章 亞父?!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13章 氣數未盡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56章 山中有路第475章 合縱連橫(三)第386章 太學第39章 浴血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7章 大破漢軍第180章 大勝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15章 斬使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309章 死戰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565章 父子(下)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250章 解決之道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540章 反間計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0章 死戰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72章 轉進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467章 託孤(下)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397章 冠軍侯第544章 滅火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466章 託孤(上)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386章 太學第70章 遍地狼煙第309章 死戰
第190章 鬥將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492章 單于庭第327章 下戰書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267章 滅楚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19章 炸營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537章 將計就計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249章 破解第19章 炸營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265章 紅鸞劫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87章 陷陣武卒第15章 兵家尉繚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07章 刺殺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269章 亞父?!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13章 氣數未盡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56章 山中有路第475章 合縱連橫(三)第386章 太學第39章 浴血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7章 大破漢軍第180章 大勝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15章 斬使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309章 死戰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565章 父子(下)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250章 解決之道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540章 反間計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0章 死戰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72章 轉進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467章 託孤(下)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397章 冠軍侯第544章 滅火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466章 託孤(上)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386章 太學第70章 遍地狼煙第309章 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