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楊老爹夫妻

穿越之農女奮鬥記

楊老三勸說道:“張姑奶,我們曉得這些年你把秋月照顧得很好,但是你不能把秋月嫁給一個傻子,毀了她一輩子呀。我們夫妻兩個就算當了全部家產,也要阻止這樁婚事。”

張姑奶雙手叉腰,一副潑婦罵街的樣子,“喲,你們家現在是豐萊鎮上的大戶人家了,有房有田有鋪子,有錢就可以充老大了呀,我告訴你們,不管你們花多少錢,也別想把秋月領回家去!”

楊秋月抱着柳四孃的胳膊,大聲哭道:“娘,我不想回去,我不要嫁給張二娃。”

張姑奶這幾天被楊秋月抗婚的事激得沒了往日的慈祥和藹,她養了楊秋月這麼多年,就是爲了個張二娃當媳婦,給她生一個曾孫。楊秋月從小到大都討人喜歡,不說模樣出挑,單說性子也是人見人愛,和誰得處得來的,他們老兩口也捨不得把這麼可人的女娃兒嫁出去。

她的兩個兒子上戰場死了,也沒給她留下孫子。張二娃的爹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成了親生了娃,另一個就是傻子張二娃。她一直想抱一個健康的孩子回來養,但她的侄子不同意。老兩口就把目光盯緊了張二娃,她的侄子才勉強同意讓張二娃過繼給張姑奶,張姑奶爲了自家的香火,就讓楊秋月嫁給張二娃。

她一直勸楊秋月,說張二娃雖然是傻子,以後她們不在了,這個家就由她做主。因爲張姑奶的兩個兒子戰死,所以國家有給補償,因此張家一輩子都不愁吃穿。還說張二娃不是天生就傻,而是後天得病才那樣的,就算生下兒子也不是傻子。

但楊秋月不同意,開始鬧了一陣,後來漸漸的屈服,她還以爲可以辦喜事了,哪想楊秋月跑了。張姑奶想到自己戰死沙場的兩個兒子,再想到自己將來死了,墳頭沒人打理,沒人燒香給碗水飯吃,當即就大哭起來。

張姑奶這一哭,楊老三夫妻就慌了,改爲去勸她。張姑奶哭天喊地的在楊老三夫妻面前說了自己的難處,“我這樣做還不是爲了將來後繼有人?你們家人丁興旺,但我和我家老頭子去了以後啷個辦喲。都怪我上輩子沒積德,這輩子兩個兒子都死了,膝下冷清,我是後繼無人了。”

柳四娘柔聲勸說道:“姑奶,秋月既然是抱給你養的,就是你孫女,她會孝敬你的。但你也不要用這樣的法子來處理呀。張二娃那樣的人,整個豐萊鎮周邊村子裡的姑娘有誰願意嫁給他,你養了秋月這麼多年,就忍心糟蹋她一輩子嗎?”

張姑奶哭道:“我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誰叫我那兩個兒子命短,都戰死在戰場上了,留下我和老頭子孤苦伶仃的在這個世上。秋月走了,以後我和老頭子還指望哪個喲?”

楊秋月知道張姑奶這些年來不容易,也哭着勸她說:“奶奶,我以後會好好孝敬你的。但你不要把我嫁給張二娃嘛。我寧願一輩子不嫁出去,就守着你和爺爺。”

張姑奶抱着楊秋月大哭:“好姑娘,奶奶這樣做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張姑奶在楊老三家哭了一通,楊老三和柳四娘繼續勸了一通,張姑奶讓楊秋月嫁給張二娃的事還沒放棄。不過楊秋月堅持不肯跟着張姑奶回村子去。

這事僵持了幾天都沒結果,柳四娘心裡着急,楊初月一時也想不出辦法來。張姑奶講究血緣關係,不一定會願意收別家的孩子當樣子,張二娃雖然是傻子,但他好歹也姓張。

楊初七看着自己的三個孩子,想到自己當年被換婚時候的情境,對柳四娘說道:“娘,不如讓張姑奶收東兒爲義子吧,讓我聽說張家還有未出嫁的姑娘,可以讓東兒以後娶張家的姑娘爲妻,以後生下兒子就姓張。”

柳四娘覺得這個辦法行得通,問楊初七說:“你捨得東兒?”

楊初七嘆道:“我也捨不得東兒,他是我生的。但我也不忍心糟蹋了六妹,她還那麼年輕。再說張家也是一戶好人家,東兒若能夠成爲張家的養子,那也好。”柳四娘輕輕嘆了口氣。

晚上,楊初七找大兒子談話,問他願不願當張家的養子。楊東還只有七歲,還不明白什麼是養子。楊初七把話說明了,楊東聽後沉默了一陣,問道:“娘,你不要我了嗎?”

楊初七撫着兒子的臉,“不是不要你,而是以後多一家人關心你疼你。只是以後你是別人家的孩子了,不管以後你成爲誰家的孩子,你都是娘生的。這幾天張家的事你也知道了一些,你也不想看到你六姑姑嫁給一個傻子對不對?想想你爹在的時候,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

關於用楊東換回楊秋月這事,經過激烈的家庭會議後定了下來。

“大姐,東兒他願意嗎?”楊初月問道。七歲,正是一個孩子觀念意識形成的時候,如果楊東會被送到張家去,會不會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щщщ ◆ttκa n ◆co

楊東低着頭,說:“五姨,我還想讀書……”他擔心到鄉下去後,他就不能繼續在私塾裡上學了。

“東兒放心,五姨會讓你在私塾裡好好上學,你別擔心。”楊初月說道。

楊東悲傷了一天的眼睛終於有了一點兒光彩:“真的嗎,五姨?”

楊初月走到楊東身邊,蹲下身和他拉鉤說:“五姨說話算話。”

楊東伸出手和楊初月拉鉤,說:“我願意到張家去。”

楊秋月感激的跪在楊初七面前:“大姐,都是我不好,讓你把東兒送給別人。”

楊初七扶她起來,說:“我不想你成爲我那樣的人,再說張家是一戶好人家,他們能對你好,也能對東兒好。以後我又不是見不到東兒了。”楊秋月抱着楊初七哭成一團。

雖說把楊東過繼給張姑奶是無奈之舉,但楊老三和柳四娘還是同意了。楊初月讓楊十九幫忙照看店鋪,她跟着楊老三一行人一起到了張姑奶家。

張姑奶家在桐花村,她家因爲兩個人兒子戰死,國家每年有些補貼,加上自家有一些地,在村裡算是富戶了。張姑奶和張老姑父把楊家人迎進門,楊老三說了他們商量了一天的事。

楊初月綜合了全家人的想法,把他們的打算原原本本的說了。這個時代的人都說養兒防老,張姑奶老兩口擔心的無非是年老後沒人照顧,走的時候沒人送終,入土後沒人燒香墳前冷清。

“張姑奶,你老人家放心,你和我家也是沾親帶故的親戚,你們以後的事我們會出力。但讓秋月嫁給張二娃這事我們一家着實不同意。大姐願意把東兒過繼給你們,我曉得張家後輩裡有和東兒年紀差不多的姑娘,不如你們就給從張家那些姑娘裡選一個媳婦。以後生下的第一個娃兒了就姓張,你們看成不成?”

張姑奶現在已將近六十,也不能活幾年了,想到自己中年喪子,老來孤獨,心裡也難過。他們老兩口子也喜歡楊秋月,把她嫁給張二娃是無奈之舉。現在楊家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在他們看來也行。

楊初月知道張姑奶夫妻多年靠着國家的救濟銀過日子,楊東想要上學,於是楊初月說道:“張姑奶,東兒想在鎮上讀書,他的學費和撫養費我給他出,你們就放心吧。我看你們把秋月教得這麼好,不如也讓你們養張家那個小姑娘吧,你們調·教出來的孫媳婦一定好。”

張姑奶哭着說道:“要得要得,有了養子,我和老頭子也放心多了。只是秋月呀,你不要怪我們老兩口,以後要多回來看我們,我們確實捨不得你,再也不逼你嫁給張二娃了。”

張姑奶和張老姑父兩人哭了一陣,楊初月和楊老三夫妻對他們把話說清楚了,並保證以後會爲他們養老送終。張姑奶和張老姑父看了楊東,憨憨厚厚的,濃眉大眼很老實,連着說了幾聲:“好。”

楊初月也覺得,幸好大姐生的孩子都像楊初七,不像劉一郎那個連渣男都算不上的男人。張家選了個日子收幹曾孫,也從張家最窮的親戚裡抱了一個姓張的姑娘來養,在收幹曾孫那天,也把兩個孩子的親事定下了。楊初月也不知道將來這對孩子會怎樣,只希望他們的結合不是悲劇。

楊秋月回了楊家,和父母姐弟們住在一起。因爲她一直被張姑奶嬌養着,所以家務活兒不怎麼會幹,地裡的農活兒也幫不上忙,繡坊裡的事更不會做。好在現在家境好,不然楊秋月這樣的閒人在家還真會被說。

楊東成了張家的幹曾孫,以後每到私塾放假的日子就會回桐花村,平常上學之時還是在楊家。楊秋月這事解決後,楊老爹和楊陳氏上門了,名曰來養老的。

楊初月彼時正在鋪子裡做天衣閣的繡品,聽到難纏的爺爺奶奶來了,心裡還是有些堵得慌。這對不安生的老人沒少折騰她們家,楊初月一下午都有些憤憤的,想到要怎樣會去說。

晚上關了鋪子的門,掙了約半罐錢。回到家,楊初七和楊秋月已經把飯做好了等她們回來。晚上有蒜苗炒鮮肉,蘑菇燉老母雞,剩下的都是青菜。

楊老三從地裡回來,坐在老黃葛樹下抽菸,陪着他爹孃說話。楊老爹說話顫微微的,“老三啊,爹曉得當年對不住你,但那些事都過去了,你也別放在心上。”

楊老三抽着葉子菸,說:“爹,你別想多了。無論你當初做了啥子不好的事,你都是我爹。放心,我會養你和孃的。”楊老爹聽後,終於露出了笑臉。

楊初月和柳四娘走過去打招呼:“爺爺和奶奶來了呀。”

楊老爹擔心楊老三做不了主,現在桐安村誰不說,現在楊老三家都是老三媳婦和五閨女在掙錢養家,當年他們兩口子對柳四娘要多過分就有多過分,十分擔心柳四娘不同意,楊老爹忙着說了自己到鎮上來找楊老三的原因:“五妹和老三媳婦兒回來了呀。唉,當年是我和老婆子對不起你們。”

柳四娘面容沒什麼笑意:“都過去了,還提那些事做什麼。”

“我現在一身都是病,幹不了農活兒了,老婆子這幾年來,變得又聾又啞,在家啥子事都做不了。老大現在在坐牢,老大媳婦和永康永平家裡又窮,老二一家子也不好過,我和老婆子只有到鎮上來投靠你們了,你們不要嫌棄我和老婆子多事纔好啊。”楊老爹帶着懇求的語氣說,很擔心楊初月和柳四娘不同意讓他們在鎮上養老。

楊初月知道楊老爹和楊陳氏年輕的時候就在村裡威風慣了,到老了還不消停,說道:“爺爺,你這是說的哪裡的話?都是一家人,只要你和奶奶以後安安分分的待在家裡,不到處惹是生非,爹孃和我會好好照顧你們的。要是不能安生,我也沒辦法,畢竟家裡還有那麼多張嘴巴吃飯。”

楊陳氏耳朵聾了,聽不到楊初月在說什麼,只用一張熱切渴求的眼睛看着楊初月。楊老爹聽得明明白白,立刻保證說:“我和老婆子都老了,還有啥子精力像年輕時候那樣來事哦。你放心,我們絕不給你家生事。”

楊老三對柳四娘說道:“四娘,你把向南的那間大房子收拾出來給爹孃住吧。”

柳四娘年輕的時候被楊老爹和楊陳氏折騰得夠嗆,見到丈夫和女兒都同意了,面上也只得同意了,心裡不平的去收拾房子。

楊初月看到楊老爹和楊陳氏現在的樣子,心裡沒多少同情他們的心思,不過人到老年了,也許就是楊陳氏這個樣子。想起上輩子的外婆,以及這輩子自己年老以後的樣子。楊老爹和楊陳氏已經六十多了,當年潑辣爽利的狠勁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蒼老和對命運的屈服。人年輕的時候,還是少作惡的好。

楊老爹現在背駝了,走路還得拄柺杖,楊陳氏的聽力下降,眼睛也快看不見東西了,走路都得摸索着。楊初月本來想趕他們走,但看到這對夫妻的老態,還是搖搖頭對自己說算了。

反正當年那些事都過去了,這兩個不安生的長輩再想耍威風也狠不起來了。楊初月還是決定收留他們,直到他們入土爲安爲止,就當是爲自己這輩子積德。

楊老三一家,楊初七和她的三個兒女,加上楊老爹,滿滿的十一個人。一張桌子還不夠坐,得兩張桌子拼在一起才行。楊初月看着有那麼多張嘴巴吃飯,心裡肉疼銀子,這以後得多花心思掙錢,她有那麼大一家子要養。

家裡養了兩隻花貓,楊老爹和楊陳氏在楊宅真正開始養老,每天吃了飯就在院子裡逗一逗貓,拿着剪刀剪一剪花盆裡的花枝。沒事的時候就老兩口相互攙扶着到鎮上的茶館裡喝茶,和同齡的老人磕牙吹牛,晚上回到家裡,就和外曾孫說當年的故事。偶爾精神好了,還會跟着楊老三和楊初七一起到菜地裡扯草,幫着餵豬。

看清現實41 繼續挑大糞第108章 還沒消停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公子的憤怒75 一個屋檐下第82章 出大事了第94章 生子68 鎮上鬧鬼了麻煩的一家天災求生存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46 京城來信了第108章 還沒消停40 公子挑大糞39 房子修好了第123章 心有靈犀62 紅綢繡坊第106章 夢境和現實第126章 回京第117章 出事了84 來得太容易第94章 生子99 回到京城第111章 到了遼州第133章 夫妻吵架63 楊秋月回家生了個兒子野豬和野羊59 劉一郎跑了54 錢財的誘惑38 說清事實51 照顧小公子如鯁在喉45 楊寶弟來了第107章 穿回去了?相似的經歷第123章 心有靈犀74 定親了第117章 出事了92 爲人婦的日子50 初到侯府第122章 兄弟之間92 爲人婦的日子探望未來女婿134 相敬如冰77 夜襲第102章 進宮見皇后第121章 父子的秘密47 楊興年上學第119章 秋獵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野豬和野羊63 楊秋月回家第109章 外放76 秉燭夜談見到大公子救濟的銀子105 穿回現代74 定親了第115章 情勢逆轉第79章 搬到新家悲劇的穿越65 楊興年回家相似的經歷第102章 進宮見皇后92 爲人婦的日子110 見到嫣嬪76 秉燭夜談45 楊寶弟來了78 生了個女兒40 公子挑大糞100 再次有孕進山去打獵46 京城來信了鄉里鄉親們71 六妹的心事第118章 養兒子70 嫁還是不嫁鄉里鄉親們98 悔青腸子41 繼續挑大糞事發被爹打48 楊十九出事85 大齡剩女進山去打獵50 初到侯府43 邱夫人回京救濟的銀子進山打野物女兒換侄媳85 大齡剩女到鎮上探親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52 親爹是壞人第132章 知道真相麻煩的一家到鎮上探親
看清現實41 繼續挑大糞第108章 還沒消停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公子的憤怒75 一個屋檐下第82章 出大事了第94章 生子68 鎮上鬧鬼了麻煩的一家天災求生存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46 京城來信了第108章 還沒消停40 公子挑大糞39 房子修好了第123章 心有靈犀62 紅綢繡坊第106章 夢境和現實第126章 回京第117章 出事了84 來得太容易第94章 生子99 回到京城第111章 到了遼州第133章 夫妻吵架63 楊秋月回家生了個兒子野豬和野羊59 劉一郎跑了54 錢財的誘惑38 說清事實51 照顧小公子如鯁在喉45 楊寶弟來了第107章 穿回去了?相似的經歷第123章 心有靈犀74 定親了第117章 出事了92 爲人婦的日子50 初到侯府第122章 兄弟之間92 爲人婦的日子探望未來女婿134 相敬如冰77 夜襲第102章 進宮見皇后第121章 父子的秘密47 楊興年上學第119章 秋獵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野豬和野羊63 楊秋月回家第109章 外放76 秉燭夜談見到大公子救濟的銀子105 穿回現代74 定親了第115章 情勢逆轉第79章 搬到新家悲劇的穿越65 楊興年回家相似的經歷第102章 進宮見皇后92 爲人婦的日子110 見到嫣嬪76 秉燭夜談45 楊寶弟來了78 生了個女兒40 公子挑大糞100 再次有孕進山去打獵46 京城來信了鄉里鄉親們71 六妹的心事第118章 養兒子70 嫁還是不嫁鄉里鄉親們98 悔青腸子41 繼續挑大糞事發被爹打48 楊十九出事85 大齡剩女進山去打獵50 初到侯府43 邱夫人回京救濟的銀子進山打野物女兒換侄媳85 大齡剩女到鎮上探親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52 親爹是壞人第132章 知道真相麻煩的一家到鎮上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