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田葉做的一手菜,已經普遍得到家裡認同了。周氏也是放心交給她,所以纔想跟着丈夫去開墾荒地,早早弄好了,也能早早的堆肥,第一年也沒不指望大豐收,紅薯種下去能有一點收穫就好。

“葉丫頭你在家裡看着家,雞鴨這些都按時喂,中午的米粒娘放在鍋裡了,你記得看着你弟弟妹妹。”

田葉沒法,只得留在家裡。

兩人走之前,被田老漢叫住了,他知曉田老三想去開地,特意囑咐了一聲,讓先挖開看看土質行不行,別盲目開墾,不然地不好,沒收成還得繳稅,划不來。

“爹,我已經看過幾次了,那塊地種紅薯還成的。”田老三道。

田老漢今天身子不太舒服,所以留在家裡,老三辦事他還是放心的,於是點頭道:“等我腿腳一點,趕明兒我幫你們去掌下眼。”

得了爹的囑咐,田老三和周氏兩個去幹活了。

田箏一早起來帶着弟弟去挖蚯蚓餵鴨子,這裡人養鴨子基本是放養,很少想到挖蚯蚓作爲鴨食,蚯蚓雖然樣子不討喜,但營養很豐富,如今三房只有幾隻鴨子,不像之前一大羣,挖了蚯蚓也不夠分,爲了讓鴨子多下蛋,田箏每日都要弄一兜蚯蚓回來投喂。

“姐,我那簸箕夏枯草去哪兒了?”原本攤開放在屋檐下,因爲突然下了雨,田箏回來沒見到,不免擔憂會不會淋了雨。

她現在就靠採夏枯草賺點小錢了,若是淋溼了,就賣不了錢,此時也很是着急。

田葉在理中午的菜葉,她沒停下手,道:“給你放在竈邊了。寬心罷,昨晚娘起夜時,幫你收回來了。”

田箏趕緊去竈上瞧一眼,整簸箕的夏枯草已經烘乾了,紫色的花朵變成了褐色,抓一把拿在手裡搓了一下,她提着的心終於放下來。

幸好沒有溼氣。

估計是周氏看下雨了,怕她弄的這些草藥回潮,這才特意拿到竈邊上烘乾水汽。這一簸箕應該有一斤多,至少也能賣十幾文錢吧。

現在正是夏枯草開花的季節,連着枝一起摘了花朵,曬乾後,拿到藥鋪也可以換錢,什麼東西曬幹了就不重稱,像這一斤多,還是田箏積累了五六天的分量。而且夏枯草的價格沒有金銀花那麼高,只得八九文錢一斤。

蚊子再小,也是肉,田箏這陣子是漫山遍野的跑,前頭攢下的草藥,已經委託張胖嬸拿去換錢了。

張胖嬸的漢子跟泰和鎮一戶人家簽了長契做幫工,所以她時不時會去鎮上看望丈夫,她平時也靠着應季節的草藥賺點零用。田箏拜託她幫忙時,張胖嬸倒是十分樂意。

田箏第一批做出來的手工皁她已經脫模,放在通風的地方等過一個月成熟了就可以用了,後來她又將上次賣金銀花的錢拿去買了幾次肥豬肉,這下子等待熟化的肥皂就有三十幾塊。

看着這麼多存貨,田箏宛如看着銀子,心裡那種別提那種高興勁兒了,她打算肥皂可以使用時,就上鎮上去擺個攤子試着賣一賣。

等她能賺到錢了,看田老三和周氏還允許不允許她做皁,周氏雖然是個開明的母親,但是她也見不得田箏每日搗騰一些奇怪的東西,花費那麼些錢,這東西她沒用過,也不見得好用呢。

不過,因是孩子自己想法子賺的錢,周氏暫時也不想過多幹涉孩子的興趣。

姐姐已經在整理中午的菜,田箏想先把火點燃,先是把竈臺裡面的灰扒拉掉,扯了松針葉引火,很快大火燒起來,她把鍋架上去,打算燒一點熱水等會裝了拿去給田老三他們喝。

“葉丫頭,你爹孃讓你在家做飯呀?”

田葉擡頭,發現是張胖嬸,忙點頭道:“是,張嬸,你從鎮上回來了?”

“可不得早回來,我不在,我家柱子哪個管他喲。”張胖嬸扭着腰直接進了竈房,“箏箏,我來給你賣草藥的錢。”

田箏趕緊起身,道:“麻煩張嬸了。”

張胖嬸擺擺手,隨意說:“這沒啥子,倒是你讓我問山茶油這個事兒,你家這是打算買油嗎?你要是不嫌棄,我家還存了幾罈子茶油,我騰一點出來給你們。”

“那敢情好。還按鎮上一個價給您吧。”田箏前幾次做手工皁,用的都是豬油,隱約記得豬油的INS值大概是139,皂化成功率很高,不過豬油做的成品始終有一點點味道,她想試着用山茶油看看如何。

三房分家得的山茶油就一罈子,周氏是不允許隨意敗壞,田箏倒沒想過動家裡的東西。

張胖嬸問:“你要打幾斤油?我現在搬過來?”

剛纔賣草藥得的三十文錢,加上手上剩餘的十幾文,山茶油比豬油便宜,才十五文一斤,這裡的人家大都吃這種油,不過茶油仔產量有限,農家吃完了,還得買豬油吃。

田箏道:“張嬸,你就先給我打三斤來吧。”

張胖嬸拍拍胸脯道:“行!嬸一會給你提過來。”

田葉聽見了對話,待張胖嬸走了,她想想還是不放心,就走進來問:“箏箏,你又要買茶油做香胰子?”

田箏點頭:“是啊,姐,換茶油看看效果怎麼樣。”

田葉的眉頭擰住,面上十分不贊同,“你這段日子,攢的錢可都花在買油上了,你做的那香胰子,看着是好吃的樣子,時間過了這麼久,也沒見變顏色,能換錢嗎?姐勸你還是不要做了。怪費錢的。”

田葉對香胰子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黑褐色的一團,見田箏的手工皁乳白色,就十分沒信心。

田箏也不好跟姐姐過多解釋,只能安撫道:“姐,半個月後就可以用了,你放心,我有分寸的。”

田葉見田箏執意如此,嘴上沒再勸,心裡卻想該是讓孃親說說妹妹了,她這段時間着了魔似的折騰這個,哪裡有心思做其他的。

很快,張胖嬸提着油罐子過來,分好油,數夠了錢給張胖嬸,田箏打算吃完午飯就開工做一批。

步驟做了多次,她已經很是嫺熟,控制火候與油的溫度,現在也能憑着經驗,使得攪拌皁液時,不必花費那麼多時間了。

不過植物油比之動物油,更需要攪拌的功夫。等所有的皁液倒入盒子裡面時,田箏才鬆口氣,她忍不住感嘆,在現代根本不需要如此費神,只希望別白費了功夫罷。

田箏打算找張二郎做盒子時,改進一下方法,乾脆別做一個個的小盒子了,小盒子脫模時經常會刮壞了皁形狀,拿去賣還要手工修飾邊邊角,無端端浪費這麼多皁,實在心疼。

新的模具出發點,必須得以不刮壞皁的形狀爲前提,腦子裡面不斷的想着什麼樣的可行,這裡沒有塑膠,用木材做的模具太硬了,拆卸很不方便,或者直接做一個大的模具,每個大模具中間間隔成幾塊?

一時也決定不了,田箏乾脆決定找張二郎商量算了。往後有收益,就算錢給他。

一連幾日,晚間都會下點雨,田老三和周氏專心的開墾那塊荒地,雜草、碎石這些都理出來了,大概挖了有一畝地,現在只是一個雛形,這塊地想要種上莊稼,還得一段時間的整理。

天放晴了,田老三也着實鬆了口氣,這幾天荒地上挖出來的雜草,攤開曬乾就可以直接燃燒了做肥料。

家裡糞坑、牲畜欄出的肥料田老三是不用肖想的,只能多割些茅草燒成草木灰肥地,還得有段時間才能種下紅薯苗。

田老三一早就理出之前弄好的夾子、套子,想進山試試運氣,幸運的話逮住一兩頭野物,就是賣不了錢,給家裡人加餐都是不錯的事。

田箏扒住自己爹,很是期待的問:“爹,能讓我一塊去嗎?”

周氏在一旁疊衣服,聽聞此話,白了一眼小女兒,道:“你去幹啥,你爹是要往大山裡去,裡面路很難走,別玩鬧。”

周氏每次這不準,那不行時,還是讓人覺得挺煩的。田箏只是把目光放在爹身上,誠懇的說:“爹,你帶我去嘛,我想進山看看有什麼山貨能賣錢。”

周氏忍不住噗嗤一笑,樂道:“這丫頭是鑽進錢眼子裡去了。”

田老三倒不介意帶閨女一塊去,於是大手一揮道:“那就跟着爹一塊進山,不過箏箏,爹可事先說好了,走不動可別哭鼻子喲……”

田箏一臉黑線道:“爹孃別瞧不起人。”

周氏在竈房裡給貼了幾張粗麪餅子,竈下埋了幾顆烤好的紅薯,吃了早飯,帶了粗麪餅子和烤紅薯做口糧,田老三和田箏父女一人背一個竹簍就往山上去了。

鴨頭源村背後的這座山,海邊應該有一千多米,村民砍柴火都在這個山上,不過由於來往人多,獵物已經比較少了,今日他們要翻過這座山,再往裡去。

山上有一條人爲走出來的路,田箏他們大概十一點鐘才翻過山,一路上是沿着一條小溪流一直往裡面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