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回國

上海碼頭

趙漢青乘坐渡輪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漂泊終於在1917年11月20日這一天踏上了上海的土地,碼頭上詹姆斯和李旺早就早早等在了碼頭迎接趙漢青,他身後還跟着一大羣上海的名流人士。

“沈兄,你知道兩位老闆在這裡等誰呢?還要我們全都來?”人羣中一個身穿名牌西裝的人對着身邊的各一個人問道。

“我怎麼知道,肯定是個大人物,要不然能讓老闆們在這裡等這麼久,聽說是從美國回來的,等着吧!”

對話的這兩個人都是詹姆斯和李旺手下工廠的兩個廠長,這一年詹姆斯和李旺在上海、南京、武漢、杭州等目前華夏比較發達的地區投資建廠,一大批工廠現在已經建成投產,他們成立了興華公司,把總部設在了上海,主要有由詹姆斯和李旺負責,並且吸收資金,不少有眼光的商人都和他們合作入股,現在詹姆斯和李旺可都是上海灘的名人、大商人,誰不給他們兩人面子呀!

可是隻有詹姆斯和李旺兩人知道,其實兩人都只不過是給趙漢青打工的罷了,這一切都是趙漢青賜予的,沒有趙漢青就不會有詹姆斯的今日,所以一接到今天趙漢青將從美國回來的消息之後,詹姆斯和李旺就迅速趕到碼頭接趙漢青,隨便把手下的廠長們都叫了過來,準備向趙漢青彙報自己這一段時間裡的投資成果。

隨着渡輪的靠岸,趙漢青走下渡輪遠遠就看到詹姆斯和李旺,主要是他們的陣仗實在是太隆重了,一輛輛黑色的汽車停靠在碼頭,一羣穿着西服的老闆在一羣黑衣人的保護下站在碼頭上等着趙漢青的到來,看到這一幕讓趙漢青突然想起後世他在電視上看見過的民國時期的上海灘的情景,不由得笑了出來。

趙漢青慢慢走向詹姆斯和李旺,見到趙漢青走來,詹姆斯和李旺趕緊上前去迎接。

李旺最爲高興了,他從一名山溝裡的農民一躍成爲現在在上海灘名勝一時的大商人,這一切都是趙漢青賜予他的,他從來都沒有忘記趙漢青的恩情,兢兢業業的努力工作,來報答趙漢青的恩情。

他小跑的趙漢青身邊,好歹也是趙漢青訓練出來的兵,先敬了一個禮,喊道:“營長,李旺前來報到,你一路辛苦了。”

看到李旺竟然還向自己敬禮,也不看看這裡是什麼地方,不過趙漢青並沒有責怪他,微笑着說道:“來了就好,以後不要再敬禮了,我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以後就叫我老大就行了。”

“知道了,老大。”

“歐,趙,你從美國回來了,你什麼時候去了我的國家的,你的事我都知道了,真是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我真的都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這時候,後面的詹姆斯也趕到了,對着趙漢青有蹩腳的漢語驚訝的問道。詹姆斯這一年的時間是苦修漢語,總算是會說一點點了。

雖然英美各國離上海比較遠,但好歹現在的上海也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消息還是很快就傳播到了這裡,趙漢青在英國和美國的事情,詹姆斯還是知道的,不只是詹姆斯,就連整個上海現在都知道在西方出現了一個年輕的華夏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神奇的藥物拯救了無數的傷員。

爲此在上海的著名文學家胡適還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證明華夏人並不比任何人差,西方人能做到的,我們華夏人也同樣能做到,西方人做不到的現在也有華夏人做到了,號召所有的華夏青年們向趙漢青學習,刻苦學習,爲華夏的富強貢獻力量。

“詹姆斯,好久不見呀,看來最近你過得很滋潤呀,紅光滿面的。”

“不,不,趙,你不知道我和李的辛苦,爲了完成你的任務,我們這一年的時間可是忙的一塌糊塗呀,這才順利的完成了你的標準。”詹姆斯以爲趙漢青在責怪他沒有盡力工作,於是趕緊解釋道。

看着詹姆斯的窘迫的樣子,趙漢青笑了笑:“好了,詹姆斯,我沒有責怪你,我相信你工作的質量,我們現在先離開這裡吧!”

“好的,好的。”

··········

趙漢青來到詹姆斯的公寓休息,在這裡趙漢青聽取了詹姆斯和李旺最近一段時間投資建廠的狀況。

最近詹姆斯和李旺在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方購買了大量鐵礦、煤礦的地皮,建設廠房,招收工人、技術人員,並將趙漢青交給他們的機器設備運送過來。於是大量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華夏大地上。

詹姆斯在趙漢青充足的資金的支持下,隨即在上海開設了一個菸捲廠,還開設了一個紡織廠,一個染料廠,一個火柴廠,一個造紙廠,一個精鹽廠。

另外還在南京開設了一個五金加工廠,幾個麪粉廠,還在武漢建設了兩家家鋼鐵廠,機械加工廠等。

只不過目前詹姆斯主要開設的還是民用廠房,都是一些技術性不是很高的輕行業,不過趙漢青給他們使用的機器設備卻是領先這個時代十幾年的技術,工廠技術是嚴格保密的,嚴禁任何閒雜人等靠近工廠。

所以詹姆斯在招收工人時格外小心,和工人簽訂保密協議,爲工人提供住所,將他們的家人都接到工廠里居住。

由於詹姆斯開出的工資要比其他工廠工人高出許多,每月工資五塊銀元,普通工人也有兩塊銀元,還包食宿,只要來到工廠上班,就可以衣食無憂。所以雖然詹姆斯提出的要求很嚴格,但來應聘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這年頭能有一份衣食無憂的生活是一件很不容易,又遭人羨慕的事情,很多時候很多老百姓出來工作只不過是爲了掙口飯吃而已。

至於在武漢開設的鋼鐵廠和機械加工廠使用的還是現在的技術,這些至關重要的重工業產業,趙漢青可不放心讓他們在自己控制不到的地區使用超前的技術,要是被外國竊取了技術,那可就虧了。

興華公司開設了這麼多的工廠,自然少不了火電廠的建設,詹姆斯開設的這些工廠已經很少使用蒸汽機這玩意了,而是開始使用電動機。

電動機小巧、輕便、平穩,這是電動時代的到來帶來的好處,電動機牀的加工更加精確,可以使得機器的運轉效率更高。

紡織廠、精鹽廠、染料廠等都是最掙錢的行業,趙漢青着重聽取了這些工廠的消息。

紡織廠使用的是電機動力傳送,機器是趙漢青從小雪那裡弄到的,領先這個時代十幾年呢,紡織機器、織布機器要先進太多,不僅僅是效率比使用蒸汽機作爲動力的紡織廠高出三倍多,而且紡織出來的布匹的質量更好。

紡織行業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效率就意味着可以在短的時間裡,生產出更多的棉紗、棉布,從而獲取高額的利潤。

還有就是精鹽廠的建立,此時的華夏缺少精鹽,百姓吃得大多都是氯化鈉含量不足60%的粗鹽,被洋人笑話稱之爲食土民族,尤其是河南等地缺少食鹽的地區,人們只好吃硝鹽,有着苦味,難以下嚥。

華夏現在剛開始生產精鹽,產量不大,而洋人賣的精鹽又太貴,普通百姓根本就吃不起,所以興華公司開設的精鹽廠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象,打破了洋人對精鹽的壟斷,而且價格尤爲便宜,投入到市場之後,迅速受到百姓的極大歡迎。

而且詹姆斯仗着自己洋人的身份,與上海的幫會還有官員勾結,一起做私鹽生意,詹姆斯不僅做精鹽生意,私底下還暗地裡走私粗鹽。

反正詹姆斯是洋人身份,而且還勾結官府,所以他根本就有恃無恐,就算被發現了,也沒人敢把他怎麼樣。

詹姆斯還根據趙漢青提供的侯德榜制鹼法發展制鹼工業,興華公司的染料廠也隨之建立起來了。

純鹼是工業之母,有了這個基礎,既可以造出許多的產品,就可以製作染料。

制鹼在這個時代是被西方人封鎖的一門技術,華夏現在所有的純鹼都要從外國進口,特別是英國的僕內門公司。

廉價的染料的出現,讓所有華夏人都可以穿上有色彩的服飾,並且變得更加耐穿、更加賞心悅目。

詹姆斯有了趙漢青提供的更先進的制鹼技術,那麼意味着英國純鹼霸佔亞洲市場的壟斷地位被徹底的打破了。

至於興華公司在武漢的兩家鋼鐵廠使用的還是平爐技術,一共有四座平爐,每座平爐每天年可以生產鋼鐵10噸,一年差不多可以生產1。5萬噸的鋼鐵,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想想後世二戰期間,整個華夏年產鋼鐵只有區區五萬噸,就感到心寒呀。

有了這些鋼鐵多少也可以爲趙漢青修建鐵路提供部分鋼材了,只不過趙漢青目前的主要鋼材來源還是從美國進口。

在這裡趙漢青還見到了兩名歷史名人——範旭東和張謇。

範旭東,這位傑出的化工實業家,未來會被稱作“華夏民族化學工業之父”“華夏重工業之父”。現在卻沒有先原先歷史上那樣生活,原來是趙漢青讓李旺找到了範東旭,商量由他出任興華公司的總經理,幫助公司發展。

現在的範旭東已經在天津成立了久大精鹽公司,正要研究制鹼技術,但當他看到詹姆斯帶來的新的製鹽、制鹼技術之後,還有其他的先進技術後,便爽快的答應下來,並把久大精鹽公司併入興華公司,正式出任興華公司的總經理。

張謇,這位華夏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政治家,主張“實業救國”。現在也被趙漢青讓李旺挖過來了,趙漢青投資讓李旺在上海地區興建了許多技工培訓學校,抓緊培養自己的技工人才,選拔優秀的技工,然後送往禮縣,在趙漢青將建立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而張謇就是被請來主持工作的。

而張謇聽到有人請自己來主持培訓學院的工作,也是欣然答應了。

在見到範旭東和張謇後,這倆人都被趙漢青在這麼年輕的年紀竟然就控制了這麼大的公司而感到驚訝,作爲公司的內部人員,他們兩人當然知道詹姆斯和李旺並不是興華公司的真正老闆,趙漢青纔是。

趙漢青、詹姆斯、李旺、範旭東、張謇五個人圍在一起,討論了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情況。

最後討論完成後,趙漢青決定接下來讓詹姆斯他們的時間主要用在擴大生產規模,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可以兼併掉其他公司,盡力壯大公司實力。

因爲一戰就要結束了,到時候列強產品會再次輸往華夏,到時候本土產品就會收到打壓,歷史上一戰期間就是華夏的民族產業的黃金時代嘛,但隨着列強的迴歸,本土產品遭到極大的打擊,趙漢青要趁列強沒有回來時,快速佔據大部分市場,到時候纔可以和列強的產品競爭嘛!

再就是加大技工的培訓,興建幾十座小學,發展教育,爲以後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另外再在上海建立一家制藥廠負責生產青黴素,創建幾家醫院,培養醫護人才。

還有創建一家或者幾家報紙,趙漢青以後需要掌握輿論的力量,除了用來招募工人,人才,宣傳商業目的外,也可以散播各種消息,有時候輿論的力量也是很大的。

還有就是趙漢青出資2000萬銀元,然後由詹姆斯等人邀請其他商人一起建立華夏上海銀行,進軍金融業,銀行趙漢青是早晚要成立的,現在有上海先辦起來,爲以後趙漢青創辦真正屬於自己的銀行奠定基礎。

這個時代的華夏金融業被外資銀行牢牢地掌控在手中,在華外資銀行從設立開始,就肩負着特殊的使命,他們享有華夏獨立債權主地位,操作華夏金融實權。雄厚的資金、本國政府的強有力支持,保證了其在華經營中獲取鉅額利潤。

外資銀行在華霸主地位主要表現在控制進出口貿易,壟斷匯兌,還有就是操作華夏金融市場。

這一切都讓趙漢青很不爽,但他現在還無力改變這一切,只好先從建立本國的銀行開始,等以後趙漢青有實力改變這一切後,再逐步解決外資銀行在華的金融掠奪行爲。

交代完這一切,趙漢青又在上海逗留了幾天,期間趙漢青參加了許多聚會,認識了不少上海名流,當上海的人們聽說趙漢青就是最近很火的那位年輕東方科學家,發明了青黴素這種神奇的藥物,都對趙漢青非常客氣。

期間趙漢青先後向上海的各大學校捐款300萬銀元,在各大學建立起實驗室,培養科研人才,正是趙漢青的這些舉動爲他博取了很好的名聲,這些大學生畢業後都打聽到趙漢青的消息,前往甘肅投奔他,使他趙漢青幾年以後手下人才濟濟。

終於在處理完上海的事情了,時間也到了1917年12月份了,趙漢青離開甘肅禮縣已經有10個多月的時間了,是時候回去了。

趙漢青把興華公司的事情都交給詹姆斯和李旺,還有範旭東、張謇等人,自己再次呼喚小雪,準備乘坐飛船返回闊別已久的禮縣。而跟隨他一起回國的那一批美國技工、工人們早已經被詹姆斯送往甘肅的禮縣去了。

“飛行模式啓動,廕庇飛行,目的地:甘肅禮縣,五分鐘後到達····”

坐在飛船上趙漢青在腦海中查詢他離開的這一段時間裡,1917年華夏大地上發生的主要大事: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實行大學改制。

1月9日,俄國各城市舉行罷工發對戰爭。

3月月初,段祺瑞辭職出走天津,使得府院之爭愈演愈烈。

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告:對德斷絕外交關係,收回天津、漢口德國租借,停付賠款和欠款。

4月中旬,川軍與滇軍在成都附近混戰。

5月23日,北京政府免除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的職務。

5月28日,北京政府任命李經羲爲國務總理。

5月29日,八省宣告與政府脫離關係。

6月1日黎元洪召張勳共同入京共商國是。

6月7日張勳率辮子軍自徐州北上京城。

6月12日黎元洪被迫解散參衆兩院。

7月1日張勳等擁清,宣統帝在京宣告復辟。

7月3日段祺瑞偕同徐世昌等人,以駐馬廠兵討伐張勳。

7月6日馮國璋在南京宣佈就任代理大總統,任段祺瑞爲國務總理。

7月6日孫中山偕朱執信等人開始護法活動。

7月12日討逆軍進入北京,張勤逃入駐京荷蘭公使館。

7月21日海軍總司令程壁光等在上海發表護法宣言。

8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宣戰,廢除中德、中奧條約。

8月18日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公園宴請南下國會議員,協議在粵召開非常會議。

9月1日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爲大元帥,唐繼饒、陸廷榮當選爲元帥。

9月18日湘南宣告獨立,組成護法軍。至此以南北對峙爲主要形式的護法戰爭拉開了戰幕。

10月6日湘南戰事開始。兩廣出兵援湘。

本月列寧發動十月革命。

11月15日段祺瑞向代總統馮國璋提出辭職。

11月22日馮國璋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至此,段祺瑞二次內客倒臺。

本月全國各地宣告獨立護法。

12月2日七省督軍團在天津聚會,決議出兵西南。

12月6日曹餛、張懷宣、張作霖等10人聯名電請北京政府頒發明令,討伐西南。

看着華夏大地上的各路牛鬼蛇神紛紛登場,你方唱罷我登臺,好不熱鬧,趙漢青只是搖頭苦笑一下,在列強結束一戰後,華夏大地上那些軍閥們便會被不同的列強武裝支持起來,大肆出售軍火,讓華夏大地上的軍閥陷入混戰,互相征伐,戰亂不斷,趁機撈取利潤,只有分裂的華夏纔是列強們最想看到的,也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他們懼怕一個統一的強盛的華夏。

趙漢青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他需要快速實現自己的計劃,早日結束這混亂是局面,趙漢青感覺自己快等不及了。

“目的地到達!”隨着小雪的一聲提醒,趙漢青回過神來,甩甩腦袋暫時不去想這些,走出了飛船。

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129章 戰前準備完成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79章 “梅”機關第80章 裝甲與飛機第423章 失敗第497章 薛嶽第249章 決戰(三)第303章 日本行動第418章 都在咬牙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155章 東征(十二)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197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五)第564章 到手第194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二)第552章 第一戰隊第469章 遠東第209章 遇敵第141章 戰火四起第434章 拯救第372章 真正的目標第300章 世界要亂了第439章 絕殺第145章 東征(二)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98章 海原地震和部隊整編第39章 算計537第537章第428章 勢大第326章 與蘇軍的聯手(2)第468章 好消息第70章 德國戰敗第409章 和猶太人的合作第148章 東征(五)第558章 田中自殺第566章 慘烈搏殺第118章 落幕第483章 強攻第34章 談話第543章 陷入絕境的鬼子艦隊第165章 俄國白軍的敗退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352章 偷襲珍珠港(8)第100章 出兵外蒙第273章 鋼鐵和石油第171章 戰火重啓(四)第433章 不要俘虜第21章 遇到希特勒第297章 海軍對峙第145章 東征(二)第469章 遠東第113章 幹票大的第195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三)第131章 誓師出征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25章 少女情深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262章 情報第130章 戰爭倒計時第485章 血戰第568章 損失慘重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580章 註定的結果第297章 海軍對峙第309章 小鬍子的決定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467章 會議第527章 日機的糾纏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453章 可憐的泰國人第308章 德意志的蛻變第253章 決戰(五)第416章 石原的智慧第439章 絕殺第399章 交鋒第73章 部隊換裝第405章 指揮權之爭第153章 東征(十)532第532章第387章 屍山血海第396章 中日特戰兵的再度交鋒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215章 日本退兵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32章 謹小慎微的陸洪濤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558章 田中自殺第333章 法國投降第15章 智取縣城第503章 朝鮮戰役(5)第270章 收復臺灣(六)第326章 與蘇軍的聯手(2)第2章 不死是萬幸第164章 遠東大屠殺第163章 大遷移(二)第462章 慘烈海戰第429章 海軍出動
第79章 視察軍工廠第129章 戰前準備完成第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79章 “梅”機關第80章 裝甲與飛機第423章 失敗第497章 薛嶽第249章 決戰(三)第303章 日本行動第418章 都在咬牙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155章 東征(十二)第545章 山田死了?第197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五)第564章 到手第194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二)第552章 第一戰隊第469章 遠東第209章 遇敵第141章 戰火四起第434章 拯救第372章 真正的目標第300章 世界要亂了第439章 絕殺第145章 東征(二)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98章 海原地震和部隊整編第39章 算計537第537章第428章 勢大第326章 與蘇軍的聯手(2)第468章 好消息第70章 德國戰敗第409章 和猶太人的合作第148章 東征(五)第558章 田中自殺第566章 慘烈搏殺第118章 落幕第483章 強攻第34章 談話第543章 陷入絕境的鬼子艦隊第165章 俄國白軍的敗退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352章 偷襲珍珠港(8)第100章 出兵外蒙第273章 鋼鐵和石油第171章 戰火重啓(四)第433章 不要俘虜第21章 遇到希特勒第297章 海軍對峙第145章 東征(二)第469章 遠東第113章 幹票大的第195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三)第131章 誓師出征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25章 少女情深第188章 濟南攻防戰(六)第262章 情報第130章 戰爭倒計時第485章 血戰第568章 損失慘重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580章 註定的結果第297章 海軍對峙第309章 小鬍子的決定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467章 會議第527章 日機的糾纏第37章 年底會議(二)第453章 可憐的泰國人第308章 德意志的蛻變第253章 決戰(五)第416章 石原的智慧第439章 絕殺第399章 交鋒第73章 部隊換裝第405章 指揮權之爭第153章 東征(十)532第532章第387章 屍山血海第396章 中日特戰兵的再度交鋒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215章 日本退兵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32章 謹小慎微的陸洪濤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558章 田中自殺第333章 法國投降第15章 智取縣城第503章 朝鮮戰役(5)第270章 收復臺灣(六)第326章 與蘇軍的聯手(2)第2章 不死是萬幸第164章 遠東大屠殺第163章 大遷移(二)第462章 慘烈海戰第429章 海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