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元老院

經過一番寒喧,雲峰、靳月華與蘇綺貞在十幾名女羅剎的陪伴下隨着郗鑑父女倆步入城中,很快就來到了郗鑑府邸,由於來的倉促,酒宴還未擺好,因此雲峰被引入了書房,而靳月華與蘇綺貞則跟着郗璇參觀起了府宅。

郗鑑的書房佈置簡單,卻藏書頗豐,剛一走進,雲峰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書香氣息,定睜一看,不僅有紙質書,還有大量的竹簡。

自司馬炎篡奪曹魏江山以來,由於社會的初步安定與經濟的蓬勃發展,造紙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除了傳統的麻紙與絲絮紙,還出現了桑皮紙與藤皮紙,不僅產量大增,而且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竹簡已逐步爲紙製書籍所取代,這反映在漢字的發展上,易於刻劃的篆、隸二書有向着易於書寫的楷、草二書演化的趨勢。

很顯然,郗鑑書房中的竹簡應該是曹魏以前存留下來的古籍,郗鑑的藏書,不但歷史悠遠,既有來自於先秦時期,也有他自已的文集,而且內容也五花八門,醫、卜、兵、玄、經、史、子、集樣樣皆全,眼尖的雲峰,居然還看到了自已發行的那幾本教材,與委託譙秀編著的《民本論》!..

雲峰不由讚道:“素聞尚書令博覽經籍,躬耕吟詠,志潔高雅,今rì一見,果不其然!”

郗鑑略有幾分得意,連聲推辭道:“秦王謬讚了,老夫不過是信手閒來一翻。哪當得如此誇讚?”

雲峰擺了擺手:“管中可窺豹。落葉可知秋。一個人的修養,正是由讀書而來,尚書令的文集孤曾有幸拜讀,立意深遠,語句簡潔,完全有別於自魏以來的浮誇藻飾之風,堪稱爲文壇注入了一股清新氣息,尚書令可匆要謙虛啊。”

說着。雲峰看了眼不自覺捋起了須的郗鑑,又讚道:“京口乃藩衛建康之門戶,北臨大江,南據峻嶺,形勢險要,爲兵家所重,孤本以爲乃一肅殺之地,不料,今rì初臨,卻見舟楫如梭。車馬不絕,顯然商賈雲集。市貨興盛,着實令人意外啊!”

這話一出,郗鑑控制不住的現出一絲自豪之sè,微微笑道:“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丁口近二十萬,亦可稱爲一都會,秦王恐有所不知,建康所需物資,泰半由京口轉運而來。”接下來,又話音一轉:“韓雍此人雖名爲投靠朝庭,實則爲一海寇,秦王出海剿滅韓雍,解沿海軍民心腹大患,當爲無上功德,老夫謹以賀之,只是,秦王剛剛返京,爲何匆匆前來,莫非是”

郗鑑把話說到一半,立刻止住話頭,眉心一皺,似在思索着雲峰的來意。

雲峰也不與他虛言,接上話頭道:“今來是爲二事,一是借用京口碼頭一角,將來駐紮一支水軍,二是請尚書令通融,容孤在京口布署兩萬jīng騎!”

這話說的突兀無比,又沒頭沒腦,但云峰相信郗鑑是個明白人,前因後果,局勢變化無須多說,郗鑑定已是瞭然於胸。

與郗鑑、王導這類的老狐狸打交道,雲峰發現,旁敲側擊的效果遠不如直來直往,沒辦法,你和他饒,他也會和你饒,還饒的更兇,這類老狐狸的太極推手,個個都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郗鑑卻是一怔,他對雲峰的來意早已猜了個仈jiǔ不離十,而且雲峰剛一處理完正一道的危機,就馬不停蹄趕來京口,使他生出了種頗受重視的感覺,心裡還是挺滿意的,只是沒料到,雲峰張嘴就要求駐軍,允許駐軍,實則等同於投靠,這也太直接了吧?

郗鑑雙手一背,在書房內緩慢踱步,雲峰也不催促,他明白,郗鑑拒絕的可能xìng不大。

拒絕,就意味着與自已翻臉,徹底投靠向劉琨,以郗鑑的爲人,以及與王羲之和郗璇的交情,他不可能如此不智,否則也不會三番五次推託掉劉琨召喚入京的詔令了。

雲峰在等着郗鑑提出條件。

好半天,郗鑑停下腳步,轉身道:“老夫曾聽茂弘(王導表字)與景猷(荀崧表字)多次提起,秦王他rì取得江山之後,擬與天下人共治天下,老夫曾冥思苦想,始終不能參透這共治的含義,請秦王恕老夫冒味,不知能否解惑?”

雲峰jīng神一振,心道肉戲來了,當即拱了拱手:“尚書令學識豐富博通古今,不知對家天下有何看法?”

郗鑑絲毫不敢殆慢,他清楚,今天雲峰這一場造訪,很可能將決定他郗鑑,乃至整個高平郗氏的命運,口舌交鋒往往比真刀實槍更加來的影響深遠,這是一場不見血的戰爭。

沉吟良久,郗鑑緩緩道:“自禹王傳位於啓,便破壞了堯舜禹以來的君王禪讓制,同時這也是家天下的開端,自此之後,歷三代、chūn秋戰國至秦、漢、魏,乃至本朝,素來都是父死子繼,萬不得已之下才會兄終弟及。

皇帝作爲人主,集大權於一身,對任何人均有生殺予奪之權,自漢代始,又被儒生附會上了天意與天命,所行一切,皆是天的意旨,國家興衰成敗,由皆皇帝一人決定,得明君,則天下幸,得昏君、暴君,蒼生如之奈何?

然而,自三代以降,明君少之又少,反倒昏君、暴君層出不窮,有鑑於此,我輩士族心懷蒼生,趁着天下大亂,君權衰微之際,聯手限制君王權力,使其不致於胡作非爲,而非yù取而代之,正如王敦作反,天下士族共逐之!

自古至今,爲了爭奪皇位,父子相殘,手足相煎比比皆是,我等限制君權之舉,使祭則司馬,政出士族,實則相當於從側面杜絕了宗室犯下人倫大逆的可能xìng!”

郗鑑沒有正面回答,卻堅決的表達出了他的政治主張,只不過,雲峰倒是有些詫異,士族真有那麼偉大嗎?士族只在乎家族的利益,從不會顧及天下,如接連執政於整個東晉一朝的四大家族,王、庾、桓、謝皆是如此。

見着雲峰的詫異神sè,郗鑑卻是暗自得意,雲峰那幾本書他曾仔細研究過,大致能釐清雲峰的思想脈絡,因此,他一上來就擺出自已的政治觀點,把皇帝的權力牢牢限制死,由士族聯合執政,倒要看看雲峰是如何回答,你不是要分權嗎?咱們就分個徹底,你總不能自已抽自已臉吧?

迎上郗鑑充滿善意的目光,雲峰微微笑道:“尚書令悲天憫人,出發點令孤欽佩,不過,士族之所以能掌權,其前提,必須要佔據戰略要地,手握壓倒xìng優勢的雄兵,否則,在朝堂上根本開不了聲,這不叫聯手限制君主,而叫一家獨大,以臣屬期凌主上!如之前的王敦,坐大至不可抑制之時,便會自然而然的發展爲起兵作反,對至尊寶座生出覬覦之心。

還拿王敦作比,由於士族不願見到有一個能凌駕於他們之上的君主出現,必然會聯手相抗,如此一來,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不但國力大損,還使得諸多將士白白死於內耗當中,徒令劉石之輩掩嘴竊笑,實令人扼腕嘆息!

再比如劉琨,假使天下無有孤,他豈能得衆多士族依附?只怕他的南下,立將使江東陷入另一場動亂當中!

所以說,尚書令限制君權的初衷雖是心繫天下蒼生,方法則有待商酌,尚書令以爲然否?”

“這個”郗鑑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雲峰的辭鋒他早在爭奪海門水軍督的時候見識到了一次,如今親自品嚐,又是別有一番滋味,果然是無從辯駁啊!

郗鑑苦笑道:“不知秦王有何看法,不妨說來聽聽?”

雲峰面sè一肅,鄭重道:“絕對的權力,只會產生絕對的**,無論是對皇帝來說,還是放諸於掌權重臣,這都是萬古不破之真理!其後果,不但使國家喪亂,更是爲子孫後代招來滅門慘禍,這一點,無須孤來多說,歷史上稱王稱帝,乃至獨攬朝綱者,有幾人子孫後代能延續至今?

因此,孤的想法是,天下一統之後,以五年爲期,初步建立一協商機制,名爲元老院,由十五人組成,南方士族、北方豪族、民間庶族各佔五人,每人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最多兩屆,任期內不得擔任朝庭官職,宗室成員不得入元老院任職。

朝庭各職司,僅作爲執行機構,須向元老院與皇帝共同負責,任何一項重要政令,如增減免稅、發動對外戰爭、賑災、對朝庭重臣或元老院成員的論罪獎賞,等等諸如此類,必須由皇帝與元老院共同通過,rì後天下一統之時,孤會與元老院及朝庭重臣細分名目。

具體爲,皇帝佔有表決權的四成,剩下六成由十五人均分,每人佔四分表決權,每項決議通過,必須要由表決權的六五以上同意才得以生效,而事關重大國策調整,則須三分之二多數才行!換句話說,rì後孤並不是一言九鼎,如果下的命令不合理,元老院完全可以不通過孤的決定。”

“這這”郗鑑頓時一陣張口結舌,半天說出不話來,秦王的設立元老院的提議,簡直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這當真是顛覆了天下所有人的認知啊!

其實,郗鑑的原意很簡單,是希望充分發揮出尚書檯的功能,阻止皇帝爲所yù爲,而他自已,則希望能在新朝繼續擔任尚書令。

第92章 活體實驗第86章 定規矩第244章 令人作嘔的輸血法第136章 上表獻降第438章 徵調民船第229章 聞喜歸天第9章 籌謀糧草第6章 思想改造計劃第341章 自已戳破第308章 敗血症第28章 美人心計第20章 黃鬚鮮卑奴第195章 初臨貴境第88章 人間地獄第101章 疑心第212章 吳郡歸順第83章 劉曜的困境第288章 並不孤單第297章 拙劣的離間第40章 圍而不攻第409章 四個提議第265章 巔峰對決第274章 元老院第8章 媒人上門第427章 出言挑恤第54章 攜美出征第102章 假扮商隊第329章 花言巧語第22章 最新消息第392章 又懷兩個第48章 兄妹相稱第27章 上門告狀第81章 道歉第202章 歡樂的海洋第422章 地圓說第239章 大後的怒火第208章 帶路黨第343章 各方應對第157章 第一次朝會第33章 分別在即第182章 雙贏第260章 算計甘卓第267章 殺羯練膽第78章 江神護偌第25章 天梯第五山第253章 以身交換第377章 圍殲拓跋氏第121章 圓滿解決第74章 連夜出兵第139章 不謀而合第104章 功虧一簣第403章 立誓戒賭第76章 決戰第260章 好消息第173章 調教荀灌娘第133章 兩萬親衛第327章 衣通姬的長處第12章 長公主的得意第283章 衣通姬的諷刺第413章 一進就疼第11章 荀灌娘第388章 梟雄末路第315章 師徒見面第128章 交待第119章 復陵候第199章 破偃月陣第2章 活字印刷術第316章 出使東木干城第29章 枕邊定計第268章 圍魏救趙第238章 探視俘虜第268章 蠶食軍權第14章 陛下大行第23章 姚戈仲來訪第166章 亂箭圍殺第55章 慕容廆的心思第136章 開放的建康第3章 祥瑞第246章 王羲之來訪第370章 阻斷歸途第291章 兄弟爭執第126章 與時俱進第63章 天機門的裝備第166章 又添一員第71章 跳幫之前第350章 慕容吐延來見第119章 復陵候第16章 管你是誰!動我女人就殺!第267章 成竹在胸第210章 和事佬第59章 回封地第13章 洛陽失陷第134章 聯軍潰敗第288章 並不孤單第294章 疏散第224章 討要大後第111章 全部遷走第436章 火船阻擊第331章 慕容皝來見第363章 荀灌孃的責問
第92章 活體實驗第86章 定規矩第244章 令人作嘔的輸血法第136章 上表獻降第438章 徵調民船第229章 聞喜歸天第9章 籌謀糧草第6章 思想改造計劃第341章 自已戳破第308章 敗血症第28章 美人心計第20章 黃鬚鮮卑奴第195章 初臨貴境第88章 人間地獄第101章 疑心第212章 吳郡歸順第83章 劉曜的困境第288章 並不孤單第297章 拙劣的離間第40章 圍而不攻第409章 四個提議第265章 巔峰對決第274章 元老院第8章 媒人上門第427章 出言挑恤第54章 攜美出征第102章 假扮商隊第329章 花言巧語第22章 最新消息第392章 又懷兩個第48章 兄妹相稱第27章 上門告狀第81章 道歉第202章 歡樂的海洋第422章 地圓說第239章 大後的怒火第208章 帶路黨第343章 各方應對第157章 第一次朝會第33章 分別在即第182章 雙贏第260章 算計甘卓第267章 殺羯練膽第78章 江神護偌第25章 天梯第五山第253章 以身交換第377章 圍殲拓跋氏第121章 圓滿解決第74章 連夜出兵第139章 不謀而合第104章 功虧一簣第403章 立誓戒賭第76章 決戰第260章 好消息第173章 調教荀灌娘第133章 兩萬親衛第327章 衣通姬的長處第12章 長公主的得意第283章 衣通姬的諷刺第413章 一進就疼第11章 荀灌娘第388章 梟雄末路第315章 師徒見面第128章 交待第119章 復陵候第199章 破偃月陣第2章 活字印刷術第316章 出使東木干城第29章 枕邊定計第268章 圍魏救趙第238章 探視俘虜第268章 蠶食軍權第14章 陛下大行第23章 姚戈仲來訪第166章 亂箭圍殺第55章 慕容廆的心思第136章 開放的建康第3章 祥瑞第246章 王羲之來訪第370章 阻斷歸途第291章 兄弟爭執第126章 與時俱進第63章 天機門的裝備第166章 又添一員第71章 跳幫之前第350章 慕容吐延來見第119章 復陵候第16章 管你是誰!動我女人就殺!第267章 成竹在胸第210章 和事佬第59章 回封地第13章 洛陽失陷第134章 聯軍潰敗第288章 並不孤單第294章 疏散第224章 討要大後第111章 全部遷走第436章 火船阻擊第331章 慕容皝來見第363章 荀灌孃的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