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

“到家了,穆姐姐,嘿嘿!”小恩慧指着一住宅道。

只見兩扇大門之上有一塊檀木狀的牌匾,上面赫然刻着“馬宅”兩個大字,大門前一左一右各立着兩個威武的石獅子,每對石獅子頭上各有十三個髮髻。

“小恩慧,令尊可是當今朝廷七品以內的官員?”穆白雪問道。

“恩,家父是光祿寺的少卿,官職是從五品!”小恩慧道。

“難怪會這樣。”穆白雪道。

穆白雪畢竟是學歷史的,而且穆家主要生意就是做古玩玉器,穆白雪的爺爺是老考古隊了,他父親也是放眼整個華夏有名的收藏家。

就怎麼說吧!穆家收藏的古玩加起來都能買下半個華夏了,所以可想而知,穆白雪對於歷史和古玩的感情是刻在骨子裡的濃厚。

爲什麼穆白雪會問小恩慧她父親是不是明朝的官員。

原因就是,第一:住宅大門上的牌匾,明朝對官員的衣食住行都是有及其嚴格的要求,就拿小恩慧的家來說“明朝初期,只有皇家的住宅才能稱府,所以朱元璋時期,整個南京就只有一個住宅稱爲府,那就是朱府,其他官員家都是稱宅,至於後來的明朝首輔張居正,這種宰相級別的大官都不敢稱自己家爲府,誰讓他不是皇親國戚呢?而且,一旦越級使用,輕則被罰一年俸祿,重則第二天早朝之上就被彈劾上奏了,這烏紗帽估計也不保了。

在給你們普及一下,明朝那時候官家住宅都是機關單位的房子,如果官職遷移,那房子是要給國家挪出來的,都不是私人房產,而且當時的南京房價特別貴,貴到什麼程度呢?就好比現在的北上廣深的一環,二環那種房價。

第二點就是門前的石像,除了皇家、寺廟,以外。大臣也是隻有從一品到七品這個級別才能在家門口擺石獅子的,且髮髻是十三個(寓意十三太保)。

所以從這兩點穆白雪就判斷出小恩慧家裡有人一定是當今朝廷的官員。

“姐姐真是料事如神,什麼都瞞不過姐姐啊!”小恩慧道。

“我也只是看門口這兩隻石獅子和門頭上牌匾才判斷纔來的。”穆白雪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快進去吧!”小恩慧道。

小恩慧蹦蹦跳跳高興極了,穆白雪在小恩慧的帶領下穿過一條石磚路,來到前廳。

“穆姐姐先在這裡等一下吧!我去給家父、家母告知一聲。”

小恩慧拿着穆白雪幫她撿漏的宋代汝窯胭脂罐,高興的往前廳屏風後面跑去。

穆白雪便在前廳北面的一排椅子上坐下。古代以南爲尊,北爲卑,意思就是南面是主人坐的,北面是客人坐的,所以呢!穆白雪便在北面的椅子上坐下,這點常識穆白雪還是知道的。

不一會兒,小恩慧和一名男人還有一名婦人從後廳走了出來。

男人上前拱手道禮“這位便是小女說的閨蜜穆姑娘吧!”男人說道。

穆白雪也連忙學着古人拱手還禮道“見過馬伯伯,小女子正是穆白雪!”

“哎呦呦,這姑娘果真機靈”一旁婦人道。

看着穆白雪不好意思的樣子,馬伯伯連忙說道“穆姑娘,這位便是本官的宜人。”(宜人是明朝五品官員對自己正妻的稱呼)

“見過伯母!”穆白雪再次拱手作禮道。

“哎呦呦,看這小姑娘長得眉清目秀的,皮膚也這麼好。”小恩慧的母親道。

“我的天,果然明朝女人愛美,這麼注意外表啊,看來史記的記載沒有問題了!”穆白雪暗歎道。

“伯母貌相也是美麗動人啊,這五官端正,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賽過貂蟬,比得過西子(西施)。嘿嘿!”

這穆白雪小嘴跟抹了蜂蜜一樣,和小恩慧的母親開始了商業互捧,把小恩慧的母親誇的快上天了。

“青兒,你和家丁去把西廂房收拾收拾,以後就給穆姑娘住下,以後穆姑娘就是我馬家的上上賓,一定要好生招待!”馬伯伯對着青兒囑咐道。

“是,老爺,我這就下去準備!”青兒恭敬的說道。

“對了,讓東廚去居竈君備一下酒菜,晚上爲穆姑娘接風洗塵。”小恩慧的父親又補充道。

穆白雪也是疑惑,這小恩慧也不知道給她父親和母親說了什麼,這男人和女人竟然如此熱情。

穆白雪猜想估計和今天一天的遭遇有關。

何況,誰家不想有一個能文能武的奇女子,關鍵是這女子還會鑑寶,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搖錢樹嘛。

“馬伯伯,今天花坊送來的紫茉莉在哪裡?”穆白雪問道。

“哦,被下人送去庫房了,小女說那是你用來製作給她母親生辰壽禮的材料。”馬伯伯道。

“嘿嘿,對啊,那我就和小恩慧一起先去收拾那些紫茉莉了,如果時間長了,花就不新鮮了!”穆白雪道。

“那我們就去了,等我和穆姐姐的捷報哦!”小恩慧對着她母親道。

“去吧,去吧,要注意安全啊,有什麼危險的就讓下人打理!”馬伯伯道。

待穆白雪和小恩慧走後,馬伯伯對着他妻子說道

“如果這姑娘真的如恩慧說得那麼神奇,我就把她收爲義女了,正所謂奇人降臨,必定改風還水,說不定我還能當上皇親國戚呢!哈哈哈哈!”馬伯伯笑道。

“好了,老爺,別作美夢了!只要咱們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行了。”小恩慧的母親說道。

“好的,宜人,我們馬家走到現在已經很好了,慢慢來吧!”馬伯伯對着小恩慧的母親安慰道。

“但是這穆姑娘,我看不像是平凡女子,此等年齡莫不是家中珍寶無數,從小就入手過眼,豈能一眼就在洪武街上的小攤位之中看出這普普通通的小瓷罐,乃是宋代汝窯的製作之物。”說着女人拿出粉青胭脂罐給馬伯伯看。

“是啊!你看這粉青色胭脂罐普普通通的,如果不是那種家中珍寶無數的皇親國戚和富商巨賈之人還真看不出來!”馬伯伯道。

“聽恩慧和青兒說,這穆姑娘還在外夷待過,這家庭一定不一般,但是,如果是大家閨秀爲何會從小學武,莫不是哪位將軍之女吧?”小恩慧的母親道。

“這還不好說,反正這女子真若不凡,我收爲義女,一定對咱們馬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更何況小恩慧和這姑娘感情也甚好,這姑娘的命也是咱們馬家人所救。”馬伯伯振振有詞道。

“但願如此吧!”小恩慧的母親道。

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三章 黃允炆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八章 沐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一章 引子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八章 沐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三章 黃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三章 黃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一章 引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三章 黃允炆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三章 黃允炆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黃允炆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一章 引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一章 引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一章 引子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三章 黃允炆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
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三章 黃允炆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八章 沐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一章 引子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八章 沐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三章 黃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三章 黃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一章 引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三章 黃允炆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三章 黃允炆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黃允炆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一章 引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窯粉青胭脂罐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一章 引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一章 引子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第七章 在大明製作蛋糕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五章 光祿寺少卿馬全第三章 黃允炆第六章 在明朝製作面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