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

顧興祖被王文幾乎可以說不留情面地驅逐出府,是否會去把他們這邊的事告訴丁一,要不要追上去叮囑幾句?卻是沒有人考慮這種問題的。點⊙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儘管這年代的人,對發誓之類的很看重,但這種事,靠發誓也是沒意義的。

不需要去叮囑,是因爲顧興祖足夠老了,老到行將就木。而他跟大明的舊式軍頭一樣,身後還有一大家子的拖累。這一大家子在他身後靠什麼活?不就是襲爵之後如父輩一樣喝兵血,掛着官號的車船偷稅漏稅,在鄉下強取豪奪弄多些地。無非就是這套路,農業社會,還能玩出什麼花活來?

他可以去投丁一,但投完丁一之後呢?當要丁一當展大志,好了,減租減息,官紳一體納糧,連體罰士兵都不許,還想喝兵血?還想叫軍戶去當免費勞動力給種田?做夢吧!到時顧家那一家子怎麼活?

而若是丁一落敗,那顧家就必定會受到殘酷的報復,這個是不必說的了。

若是先前也許顧興祖也絕對沒有一絲可能去博,別說現在看起來聖眷全失的丁一,顧興祖就是腦袋被門夾上七八回,也絕對不可能把這邊的消息透露給丁一的。

倒是王文的說法,頗有些出乎軍頭們的預料,使得石亨等人重新坐了下去。

“讓下面軍兵鬧餉倒不是不行,只是這火怎麼才能燒到丁容城身上去?”孫鏜沉吟了一陣,開口打破了沉默,“至於唆使軍士與跟大明第二師的士兵過不去。那就算了,下面的兄弟都清楚得很。每年大房山軍演,誰有多大本事。都是分明的,誰活着沒事幹去找死?就是使幾個親信去,也不過送肉上刀砧!”

石亨擡手止住了孫鏜,他定定地望着王文,這個原本就是梟雄的男人,他向來是不服輸的,就算單騎得逃,他還是敢於招募士兵,再和瓦剌人作戰。他對於朝局或者沒有足夠的操控力和敏銳性。但對於戰爭,他有。

他嗅出了味道,王文要乾的,要這些軍頭辦的,絕對不是鬧餉這樣的兒戲。

王文笑望着石亨,過了半晌才徐徐開口:“學生記得第一次大房山軍演,六十一人對五百零一的戰果。李雲聰對陣石侯的侄子石彪。”戰果就是石彪被陣斬,五百精銳勁卒,非死則降。李雲聰所領六十人無什麼傷亡。

這是在座軍頭這數年之間,不管文官再怎麼折騰,他們一直不敢摻合去別丁一苗頭的根本。而因爲大房山兵演每年都在進行,每年都是真刀真槍真的會死人。而且死人多少,成了對於這些軍頭的考覈,他們還不敢派老弱病殘去。要不兵部那邊,就會用他們的戰績說事。連餉糧都會削減了。

每年,他們都要送一批用錢銀餵飽了的家丁親信去送死。這些年每年都要,看怕以後也將繼續。甚至他們作爲觀戰者,還能體會到這兩三年,大明第一師和龍騎衛、大明第三師那邊,都留了手,至少沒有再給他們弄出全殲。

聽話,纔有臉面;不聽話,不單會被抽臉,還會削減餉糧,還會被兵部斥責,甚至皇帝下旨怒斥。這些軍頭自然不得不選擇聽話,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他們對丁一,已經提不起恨了,狼羣於猛虎或是有恨,逃無可逃的兔子,對猛虎能有什麼恨可言?

王文這話出來,太傷人了。

很快就有好幾個軍頭起身,文貴武賤是沒錯,但也不能這麼當面打臉,在座的可不是衛所的軍戶,都是大明軍伍裡,有頭有臉,手下虎賁數萬的軍頭啊。

“坐下。”說話的是石亨。

若論對丁一的恨,也許這些軍頭裡,就只有石亨還有勇氣恨。

恨也是需要勇氣的。

“學生看着戰報,裡面有一種叫迫擊炮的,似乎就是丁容城麾下軍隊取勝的關鍵。”王文是下過功夫的,當一個情商、智商都是天才的人物,對一件事真心去下功夫,他往往能找出問題的重點,進士這種學霸式的稱號,絕對不是簡單的事。

“是。”石亨很乾脆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王文撫掌笑道:“忠國公平日於京師出行,似不曾攜此物。”

“然。”石亨死死地盯着王文,幾乎是在牙縫裡擠出這麼一個字來。

“若無此物,五百對六十,戰果是否依然?”王文問得很認真。

石亨望了孫鏜一眼,後者點了點頭,石亨纔對王文道:“沒有迫擊炮,絕不至如斯!”

不過石亨是真的知兵,他緊接着又補充了一句:“然則縱無此炮,忠國公手下虎賁,依舊不容小覷,皆是百戰精銳。結陣而戰,以一敵十,絕對是當得起的。只不過若仍以六十對五百,某以爲,直至五百家丁潰亡,那六十人,至少有十五人無力再戰。”

“那要料理這六十人,得有二千家丁精銳才行?”顯然這個答案,超過了王文的預料。

孫鏜在邊上搖了搖頭道:“不然,若無迫擊炮,彼有手榴彈,我也有;彼有速射槍,我有火繩銃,萬彈齊發,速射槍之長處,便無從發揮,若是陣列而戰,五百人或只能教彼等十五左右無力再戰,但若有八百人足以擊潰六十人。”

王文沒有說話,只是屈指算着,半晌纔開口:“一千五百,藏兵於民居市井之中,暴起而攻其不備,能勝乎?”

“若暴起而攻之,無險可憑,八百人足定勝局!”

石亨握拳揮舞着這麼說:“速射槍也非無敵,透盾之後,難以再透鐵甲!若以重兵圍困,壓迫其縱橫之地,耗盡彈藥,退一萬步來說,一千精銳也足夠了。總憲須知,此時某等手下兒郎,也不是當年第一次大房山兵演的身手!”

沒有什麼比死亡,更能鞭撻人成長和學習的。

對於舊式軍隊來說,也同樣如此。

每一年都要有人去送死,這讓他們不得不去學習新軍的隊列,軍官不得不得用皮鞭和棒棍去逼士兵,按着裝填火繩槍的次序來訓練,而舊式軍隊裡的士兵,也只能這麼幹,至少,他們不希望自己死,就算不爲了賞賜,不爲了棒棍,單單爲了活命,他們也得努力去訓練。

所以石亨說的不是空話,他們手下的士兵,比起第一次大房山兵演來說,這幾年,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仍以一千五百人計,諸公即刻調集兵馬,所有兵馬,先發十倍餉糧,事成之後,再按功行賞!諸位回營之後,餉糧等物,今日之內,自會送至營中。”王文說得很有底氣,士大夫階層手頭有着這個年代的華夏,絕大部分可支配的資源,這些錢,不成問題。

“大明第二師在側,這事只怕還是不好辦。”?寧晉伯劉聚在邊了插了這麼一句。

王文含笑起身:“大明第二師不必多慮,楊維貞是聰明人。”他敢這麼說,自然是安撫停當,所以寧晉伯也就沒有就此再問下去。

但孫鏜提出另外的問題:“若是於大司馬到了,定要保下忠國公,又當如何?”

于謙在軍隊的名望也是不低的,並且是手握相權的大司馬,他如果出來說一句“汝等圖謀朝廷大臣,欲謀逆乎?”只怕就是軍頭的親信家丁,也會猶豫起來。這便喚作積威與人望了。

王文笑了起來,話到這裡,他知道這些軍頭已動了心:“他來不了,他來了,也沒用。”

他敢這麼說,自然是有對策的。

“某附總憲驥尾!”

而此時在金魚衚衕的忠國公府書房之中,丁一卻是有些吃驚地看着手頭的名單。這是劉吉草擬出來,建立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教授人等的名單,劉吉看着丁一的表情,心裡有些惶惶不安,拱手道:“先生諒我,京師動盪,弟子修氣功夫不到家,卻是受其所累,這一份章程卻是拿錯了!”

說着便從袖袋裡掏出另外一份文書來,恭恭敬敬雙手遞了上去。

丁一放下手頭那份文書,也不說話,接過第二份,根本沒看,直接翻到後面,卻失聲笑

了起來:“祐之是不是還是拿錯了?”因爲第一份文書最後,工工整整寫着一個“廢”字,但邊上又畫了一個丁一弄出來的標點符號“?”;而第二份文書後面,則就寫了個“預”字,還加個個圈。

這人才就是人才,能當上紙糊閣老,也絕對不是憑着臉皮厚一項,劉某人就算放在千百年後,以他身爲學霸的智力,還有能爬上首輔的情商,也是必定能出頭的傢伙。丁一要他草擬一份名單,他拿不準丁一的喜好,所以就做了幾份,一份不妥還有一份。

第一份就算丁一看了勃然大怒,劉吉最就想好了對策,拿錯嘛,後面都寫着作廢的了;但若丁一看着第一份就點頭呢?沒看見廢字邊上還有個問號麼?最後劉吉必定是能兜得圓的。第二份也一樣,丁一不滿意的話,這是預備方案,丁一滿意的話,那個圈,就是說明衆多預備方案,選定了這一份來呈給丁一的。

這人當真是滴水不漏的。

只不過,卻是被丁一看破了。

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7章 猙獰(八)第5章 君臨(十七)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第7章 猙獰(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第7章 猙獰(十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3章 爪哇(七)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7章 風蕭蕭(十四)第2章 遠航(十七)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2章 絕戶計(六)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3章 立儲(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五)第5章 奪門(七)第2章 遠航(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31章 舌戰(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58章 交易(二)第8章 轉進(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二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7章 猙獰(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3章 飛地(七)第5章 君臨(八)第7章 猙獰(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十)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20章 欺主(一)第7章 猙獰(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106章 血腥序幕(三)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丁一的奮鬥十三第4章 新君(十二)第3章 爪哇(七)第3章 爪哇(十六)第24章 種田(三)第1章 溫柔鄉(七)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第72章 閒遊獨木橋(二)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8章 轉進(十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25章 視死忽如歸(三)第3章 爪哇(四)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3章 立儲(十六)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8章 決鬥(四)第3章 飛地(三)第6章 歐洲(十六)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章 入埃及(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
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7章 猙獰(八)第5章 君臨(十七)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第7章 猙獰(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第7章 猙獰(十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3章 爪哇(七)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7章 風蕭蕭(十四)第2章 遠航(十七)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2章 絕戶計(六)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3章 立儲(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五)第5章 奪門(七)第2章 遠航(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31章 舌戰(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58章 交易(二)第8章 轉進(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二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7章 猙獰(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3章 飛地(七)第5章 君臨(八)第7章 猙獰(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十)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20章 欺主(一)第7章 猙獰(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106章 血腥序幕(三)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丁一的奮鬥十三第4章 新君(十二)第3章 爪哇(七)第3章 爪哇(十六)第24章 種田(三)第1章 溫柔鄉(七)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第72章 閒遊獨木橋(二)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8章 轉進(十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25章 視死忽如歸(三)第3章 爪哇(四)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3章 立儲(十六)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8章 決鬥(四)第3章 飛地(三)第6章 歐洲(十六)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章 入埃及(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