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書生自有浩然氣

“爾等南人,也就會寫寫這些無病呻吟的曲子,給大家樂呵樂呵。卻有個什麼用!到頭來,還不是要年年給我們大遼納貢進獻。若不是我大遼慈悲,又信守盟約,爾等早已亡國,盡是奴僕之輩。卻又有什麼臉面說我!”耶律國珍氣急之下,一把翻了桌子,很是無所顧忌的說道。

卻原來,這幾個太學院的學子,一邊聽曲,一邊行令斗酒。本來這只是酒桌的常事,慣做的遊戲罷了。只是爲了高興而已。更沒陳東什麼事。

只是,有幾個太學院的學子,有一股書生氣,覺得大宋年年給大遼進貢,乃是一個恥辱,本就看不慣耶律國珍和耶律國寶兩個遼人在面前,何況這兩個人還是遼國的皇族,幾個人一合手,藉着酒令,就展開了一場不見刀光,自我認爲的爲國爭光的暗戰。

這耶律國珍和耶律國寶,雖說是仰慕中原文化,文學修養也比一般的人強,可在這幾個專業的文人面前,卻也與小學生沒有什麼兩樣。當即被連連的罰酒不說,還被暗暗的嘲諷。

這耶律國珍和耶律國寶,學問雖然比不上這些人,可好賴話還是聽得出來的。這二人雖然仰慕中原文化,更有在大宋度完金,回國炫耀的心態。可他們二人,從根上,卻依然是遼國皇族出身,原本就自大的很。何況他們還是被心目中弱宋之人嘲諷。當即也就反言相譏。只是水平卻差的遠,不帶髒字的嘲諷,根本說不過這幾個太學生。

最後只得破開臉的罵了起來。

而那陳東,原本戲弄耶律國珍,耶律國寶兩兄弟的時候,還沒他什麼事,可耶律國珍和耶律國寶兄弟二人一罵,把問題上升到了民族階級的高度,陳東卻很自然的站到了太學生的一夥。

有了陳東的介入,這耶律國珍和耶律國寶兄弟二人,自然更說不出理來了。這才氣的翻了桌子,有了上面那番話,更驚動了李民和周邦彥等人。

李民真是大喜過望,要不然,李民還真不好給周邦彥解釋新曲的構架。要知道,李民唱兩首,或者多唱兩首都沒問題,可要是白唬怎麼創作的。那可就真的有大問題了。

而宋詞,偏偏多是依曲填詞,多是先有曲後有詞,李民那兩首歌,不僅詞是新鮮的,曲更不是周邦彥已知的任何詞牌,周邦彥詳問之下,李民又不是專業的音樂人,這歌曲的編制更不是隨便忽悠就可以混過去的。最後逼得李民只能用小學音樂課學過的五線譜,以及哆萊咪發等音節來搪塞周邦彥。

然而這種基本的新奇樂理,卻正對了周邦彥的胃口,也就越發的癡纏李民。甚至於,就連一旁跟隨李民來,只是隨便聽聽得李師師,也眼睛冒光得纏着李民不放了。弄得李民連不搭理這個老頭都不成。可這根本就不是李民擅長得領域,若不是這場爭吵救駕。李民都快說穿幫了。

李民心喜之餘,暗暗發誓:以後絕對不在歌詞上忽悠!

而與李民相反,周邦彥卻是大爲着急。耶律國珍,耶律國寶上太學院求學,乃是他奉命招待的。這要是因此挑起了邦交糾紛。那可不是他吃罪的起的。

故此,周邦彥也顧不得陪李民了。連忙過去喝止道:“都住口!爾等太學之士,一個個飽讀詩書,如今這樣,成個什麼樣子!有辱斯文!”

隨後,周邦彥又對耶律國珍,耶律國寶賠笑道:“二位王子。這裡美酒美人無數,更有歌舞助興,如此良辰,自應及時行樂。何必與他們動怒。不管什麼誤會,且都過去了吧。老朽代他們給二位王子賠禮了。”

周邦彥有心和稀泥。把這件事大事化小的壓下去。

可週邦彥這幅模樣,卻越發助長了耶律國珍的氣焰,耶律國珍叫囂道:“清真居士,此事與你無關。可這幾個人,嘲諷我大遼,卻是不可就這麼算了。他們是你們大宋太學院的學子。我看這就是你們大宋有心挑釁我大遼。除非他們跪地磕頭給我賠罪認錯,否則我就要向你們朝廷討個說法。看看你們大宋是不是要和我大遼刀兵相見!”

周邦彥怕的就是這個。一頓酒席,本來是招待這兩個遼國王子的,可誰知道自己只是一錯眼的功夫,沒有親自陪着,就出了這麼大一個紕漏,這要是上報朝廷,挑起刀兵的罪名,他可吃罪不起。他可不想這麼大的歲數了,還要流放嶺南。

周邦彥當即對陳東那幾個太學院的學生作色道:“爾等我天朝學子,就是這樣對待外邦友人的麼?還不予兩位王子賠罪!莫非還要我秉明院長,開革爾等不成?”

那幾個太學院的學子,有一兩個膽小的,連忙過來給耶律國珍和耶律國寶兩人一躬到地的賠罪。可這兩個太學院的學子,膽子本來就小。更纔在酒桌上都沒怎麼真的拿耶律兄弟開涮。此時他們既不是主事者,又當這這麼多人的面,下不來臉跪地磕頭,這耶律國珍自然不幹了。只是哼了一聲。對那兩個鞠躬的學子,跟本沒有絲毫的理會。

周邦彥見此,心中明白,衝着陳東一瞪眼,隨後又使了一個眼色。希望陳東也服個軟,他再說些好話,那這件事,就這麼壓過去。

只可惜,陳東雖然不是主動挑起事的,可他站出來,對上了,卻根本不懼任何人。

陳東當即正氣凜然的說道:“口舌相爭,以理爲本,以言爲鋒,窮其鋒芒,以明其理。此其樂也!今歌舞行令,本爲娛人佳事。奈何以國事相比!辱人者,人自辱之。彼遼國王子,立我宋境,奈何威也!餘雖一書生,然胸有浩然氣。非爲個人體面,乃爲國體也,雖橫死,不可受此辱!”

一干的太學院士,受陳東的言語激勵,全都站在了陳東的身後,怒視耶律兄弟。場面頓時僵持住了。

周邦彥暗叫:苦也。

一旁的李師師,小時候本受過周邦彥在樂理上指點,與周邦彥有幾分人情在,看不過周邦彥爲難。再加上這裡又是大娘的萬花樓,李師師此時還自認爲是萬花樓的人,也不願這些太學院的學子和耶律國珍兄弟把事情鬧大,以至於牽連到了萬花樓。

於是,李師師很自然的上前說道:“二位王子,得饒人處且饒人。二位王子既然仰慕我中原文化,來此求學。何不學這儒家的爲人之道?清真居士以代各位學子賠禮。我看二位王子念在清真居士偌大年歲的份上,也就算了吧。”

然而,李師師這一說,李民地事情,可就來了。

第一更

第12回 弄電第5回 天罡雲集第25回 招安第19回 夜戰桐水第55回 又遇英雄救美第82回 發威第6回 峰迴路轉第25回 分歧第1回 民族融合從這裡開始第7回 夜謀第9回 以血醒民第68回 催眠大師第29回 玉板忠言驚天地第11回 末日審判第23回 金陵水戰第66回 嘿嘿燒得就是你第22回 魯智深成神第19回 事端第6回 劉錡歸心第53回 說的再多,不如花錢有用第15回 李民殺心起第33回 拉攏第16回 萬幸第12回 正氣凜然的受賄第8回 治國之道第26回 螻蟻第26回 驚了怒了第24回 降蛇第23回 該有此劫第18回 納降第15回 朱貴獻策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9回 清福宮立第19回 段譽神威第9回 天雷有望第3回 信仰反噬第10回 何者重第9回 小露才智第3回 謝恩第19回 無畏金剛降第27回 大日滅世第22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20回 正面攔截第11回 死戰第21回 恆沙諸佛體皆同第23回 能量逆轉第22回 不戰就打第4回 契機第22回 三位一體第11回 混亂的序幕第16回 小乙上門第20回 驚喜第26回 驚了怒了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回 第一將門第1回 坐看二鬼鬥第15回 個人行爲第15回 李民殺心起第18回 信安拉,就給你們一個安拉第23回 該有此劫第20回 驚喜第24回 全殲第18回 屍狗破陣第30回 血戰煞氣第18回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回 狼人軍團第9回 誘餌第13回 高手第3回 誰收誰第5回 慕容第32回 鄭鵬獻策第23回 萬劍始祖第12回 力量與速度第25回 上兵第14回 草原定,海外亂第70回 燒得好第12回 九州公約第11回 賠禮第24回 賢弟第27回 生死一線第13回 昭告天下第53回 說的再多,不如花錢有用第16回 小乙上門第8回 圖什麼第34回 朝爭第27回 烈火神雷第28回 百年大計(上)第3回 真相往往掩蓋在歷史下第13回 還需敲打第14回 魯玉的進化方向第4回 狼人軍團第10回 海盜第2回 李民弱點第77回 激戰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26回 恩威第14回 口誤的混亂第28回 意料不到第23回 求同存異
第12回 弄電第5回 天罡雲集第25回 招安第19回 夜戰桐水第55回 又遇英雄救美第82回 發威第6回 峰迴路轉第25回 分歧第1回 民族融合從這裡開始第7回 夜謀第9回 以血醒民第68回 催眠大師第29回 玉板忠言驚天地第11回 末日審判第23回 金陵水戰第66回 嘿嘿燒得就是你第22回 魯智深成神第19回 事端第6回 劉錡歸心第53回 說的再多,不如花錢有用第15回 李民殺心起第33回 拉攏第16回 萬幸第12回 正氣凜然的受賄第8回 治國之道第26回 螻蟻第26回 驚了怒了第24回 降蛇第23回 該有此劫第18回 納降第15回 朱貴獻策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9回 清福宮立第19回 段譽神威第9回 天雷有望第3回 信仰反噬第10回 何者重第9回 小露才智第3回 謝恩第19回 無畏金剛降第27回 大日滅世第22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20回 正面攔截第11回 死戰第21回 恆沙諸佛體皆同第23回 能量逆轉第22回 不戰就打第4回 契機第22回 三位一體第11回 混亂的序幕第16回 小乙上門第20回 驚喜第26回 驚了怒了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回 第一將門第1回 坐看二鬼鬥第15回 個人行爲第15回 李民殺心起第18回 信安拉,就給你們一個安拉第23回 該有此劫第20回 驚喜第24回 全殲第18回 屍狗破陣第30回 血戰煞氣第18回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回 狼人軍團第9回 誘餌第13回 高手第3回 誰收誰第5回 慕容第32回 鄭鵬獻策第23回 萬劍始祖第12回 力量與速度第25回 上兵第14回 草原定,海外亂第70回 燒得好第12回 九州公約第11回 賠禮第24回 賢弟第27回 生死一線第13回 昭告天下第53回 說的再多,不如花錢有用第16回 小乙上門第8回 圖什麼第34回 朝爭第27回 烈火神雷第28回 百年大計(上)第3回 真相往往掩蓋在歷史下第13回 還需敲打第14回 魯玉的進化方向第4回 狼人軍團第10回 海盜第2回 李民弱點第77回 激戰第13回 氣死公孫勝第26回 恩威第14回 口誤的混亂第28回 意料不到第23回 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