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臣王雱謹對

最難的已經算是過去了,五月五日靠時務策論三道,歐陽修相公親自監考。

其實到了這裡所謂的監考是不存在的。這些東西翻書也沒用,這纔是官員素質中最難的,卻也是大雱的強項,最容易得分的部分。

論經義許多書呆子都是強項的,他們卻一半的機會栽在這個時務策論的部分。因爲這部分書中幾乎沒有答案。

時至今日大魔王有過太多的時務策論面世,都算經典,還不止一次被大儒李覯推崇過。加之王雱的政績基本是誰都比不了,所以歐陽修自己心裡也清楚,這三場僅僅是走個過程,除非王雱精神失常、大逆不道,否則就算他的答卷不是考官想要的,也否定不了他。

因爲大魔王已經有了神蹟般的政績,威望如日中天,他自然可以無視這部分規則,不論他答的是什麼,只要歐陽修不給高分,鐵定又是歐陽修被人罵死,如同當時一樣被人用黃瓜雞蛋狂扔。

想這麼想,但歐陽修也不會讓大雱這麼輕鬆過關。

司馬光的確找過歐陽修,實際情況是限於大宋政策,司馬光要求歐陽修立題目考一次宗教事務答辯。這是因爲有大宋整體的政治正確在,而王雱對待這些事務素來激進,就有可能會踩陷阱中招。但歐陽修不傻,知道王雱沒那麼容易進陷阱的,歐陽修也懶得待見司馬光。

所以第一時務,歐陽修提出了司法方面的題目。

客觀的說,這不是歐陽修給王雱下套子,因爲確有不少聲音反應:在司法刑案方面,王雱這個不良法官曾經有些很多劣跡。

這樣的題目正中大雱下懷,訟棍誰不會做。兩年前蘇軾那篇《答刑賞忠厚之至論》,王雱是專門深入研究過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爲的就是這種時候應對歐陽修。老歐陽對小清新蘇軾的偏愛是不遺餘力的。

在知道了歐陽修的心思之後,又結合後世各種訟棍思維,大雱要應答這題就簡單了,簡直是胸有玄機,下筆如神的態勢,看得歐陽修一愣一愣的。

明知道這小子不是這個風格,他就是個不懂法的昏官,然而偏偏還不能說他答錯了。

“不對……”看着王雱答題的現在,歐陽修又覺得他不是不懂法,不懂法的人寫不出這些比較深刻的理論來,他小子是喜歡“知法犯法”,和那個包拯沒什麼不同。

汗,到現在爲止歐陽修都認爲包拯是個違法亂紀的小人,但是講律法理論誰都講不過他。

只用了三分之一時間王雱就完成了。

歐陽修拿起來通篇看了後,到也四平八穩,除了工整不犯錯外,甚至還在有些靈氣?於是捻着鬍鬚頻頻點頭。

隨即,歐陽修好奇的問道:“奇了怪,最早前你有篇時論發表,那篇文章老夫也看過。你喪心病狂的表達過律法不是爲了公正,而是階級思維的折射和需求。現在怎麼口徑不一樣了?”

王雱搖頭晃腦的道:“明公明鑑,人是會變的。每個時期都會不同,這是因爲人在不斷學習,然後根據新的認知進行老的糾錯。您說的文章的確是我寫的,但那只是我年少輕狂時的想法,那時,我甚至是個孩子不是嗎?”

歐陽修翻了翻白眼,又指着試卷道:“那麼這篇是你大考時的作答,往後你會對此持之以恆嗎?”

王雱笑而不語。

歐陽修道:“身爲考生,爲何不答考官之疑問?”

王雱道:“明公明見,我已經說過人是會變的,就像您現在回看您年輕時,興許您會覺得尷尬臉紅。我也一樣,我不能保證我將來是個什麼樣,誰都無法保證。”

“這就爲難了,若無法確定你之爲人品性,則本堂如何給分、如何爲大宋選拔肱骨官員?”歐陽修捻着鬍鬚問道。

王雱搖頭晃腦的應答:“明公謬論也。此場既考‘法’,那法不禁止皆可爲,法也不能誅心。哪怕您確認我心思齷蹉品性低下也不能說,客觀的講這是科考,此場考試中您的作用是‘判斷試卷’,而不能是‘胡亂判斷考生人格’。若您真的做了不是唯法而是唯心。您自身考法的同時也違背了初衷不是嗎?”

歐陽修泄氣的道:“行行行,你過關就過關唄,不用一口氣給老夫扣那麼多帽子,真是的,你這種標新立異的訟棍詆譭,老夫見的多了。”

於是第一場答辯後,王雱高分過關。

且後面兩場歐陽修知道考不倒王雱,又感激他在大宋至暗時刻帶軍贏得了國戰,於是後面兩場歐陽修故意賣人情,提出的考題恰好是王雱比較有成就的方面:農牧之國用爲二題,製造之國用爲三題。

這兩題負責的說,王雱就是用《金1瓶1梅》手法也能答出花來,且任何人都反駁不了,因爲王雱就是泰斗,且有業績的支撐。

且在這兩場考試中,也算第一次定調了大宋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概念,這有點算是歐陽修曾經怒批的“標新立異”,但有個繞不開的問題是,大雱寫的東西素來不生僻,基本深入淺出,至此也算是對歐陽修交差了。

所以,這兩場考試王雱再次滿分過關……

五月六日是最後一場會考,全部主考官彙集,皇帝親臨出題,而後皇帝自己閱卷。這就是所謂的殿試。

對於一般人此場可考可不考,不論結果如何,除非考試中把皇帝得罪了或大逆不道,其實到此已經算進士。一般來說,參加殿試是因爲“前面太優秀,是個好苗子”,於是提交給皇帝自己選擇頭甲排名

是的這個時期只有頭甲名次之爭,才需要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進行確認。

大宋進士有三個檔次,頭甲叫及第,要皇帝欽點,這是第一梯隊。其次算是“進士出身”,意思就是處於中流。末尾的叫“同進士出身”,算是跌跌撞撞卻勉強進入進士系列。

需要參加殿試進行最後確認,就代表大雱之前的答卷妥妥第一梯隊,“及第”已經十拿九穩,只是排名之爭奪而已。

此番此老趙拖着病體親臨,且親口敘述了考題。

聽了後大雱頓時傻眼,老趙的題目是“問太子之心於國用”。

臥槽看似老趙越來越着急了,上次他就問了大雱,大雱不答。於是老趙鉚上了的樣子,此番把這問題以殿試題目扔出來,既聰明又囂張,讓王雱不得不答。

思考頃刻,王雱提筆書寫如下:

太子爲一國之要,實將臨馭宇內。約束百官者爲國心,錯綜萬機中持仁政爲民心。倡率兩心者便爲太子之心。

綱紀法度爲國心之本,植根於諸司百府則吏治可變。務實寬仁爲民心之本,需發乎自然,起於仁心,始於知知基層疾苦者。充周嚴密,毫無紕漏者不可得亦不可信也。

自我太祖皇帝定萬世之至計“開明”始,國家大治未成,但實已馭臣民歸心。政務總不免欺矇虛冒,民心總不免怠惰者,實無操之掌上必要,顧所能顧之事,操所能操之心,爲豁達也,無懼於利口之羞。

今我陛下實以仁政,按職而責事,隨事而居功,已致臣工全體歸心,實再無標新立異之必要。

臣王雱謹對。

到此王雱放下筆起身,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如果老趙滿意,那基本就是狀元及第,如果不滿意大雱也沒辦法,總之大雱纔沒有那麼蠢,不會指名道姓說該立誰爲太子。大不了不合格,當做沒考殿試,進士出身也很是可以了。

接下來,開始相互傳閱大雱的試卷,老趙看的時候,進行了很久的沉思。

相爺們則很無語,這個大水貨號稱最能水的一個,但最關鍵時刻的殿試,他竟是隻三言兩句就結束。說他撂挑子耍賴呢,也不像,但要說這是他的全部想法和實學,那也遠遠不是。

王安石也覺得兒子太滑頭,太粗暴了。簡單說,兒子這篇答卷別看僅僅只有幾句話,然而厲害了,拍馬屁從太祖皇帝拍到了今上,主要說了大宋核心“開明”。

他小子還說綱紀法度需要在全國抓,這是吏治之本。又說務實爲民心之本,但不能刻意,這過程要發乎自然,要有基層疾苦經驗。這根本像是在說趙宗實嘛,因爲從這層面說,趙宗實算是“最基層”的一個,相比其他宗室子弟他是日子最難過的人,更瞭解民間。

此外王雱還說:思維嚴密,一點錯誤都沒有的那些人不可能有,有了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不能信。

媽的這也像是特指趙宗實,大概意思就像他說的“政務總有期滿虛冒的、民衆中也有懶惰不乖的”,但不要想把什麼都機關算盡,不要想把什麼都操之於掌中。

大抵意思:能基本約束百官,又寬仁開明的基本就是合格太子,有些小毛病不怕,沒毛病看着很完美的那些、是因爲大家沒深入瞭解過他們,那些纔要多個心眼進行提防。

最後這小子說:從太祖皇帝立下的規矩而言,今上已經做的很不錯,依職責而辦事,沒太多謀大事心理,就算無欲則剛。對大宋有不有功得看運氣,遇到了就去對應,處理完了就是功,沒有就別瞎折騰,別去強求功勞。這就是他說的“隨事而居功”。

大抵上,大雱說國家雖還沒有大治,但老趙的仁德基本已經取得了天下民衆認可,官員隊伍當然還有毛病,但也算曆朝最歸心最盡力的羣體。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標新立異劍走偏鋒的必要,選個和老趙差不多一樣萌的太子就行。

至於這個人到底是誰,顯然又在說趙宗實,他畢竟是趙禎的養子,和趙禎接觸最多,最熟悉,若趙宗實不像趙禎的話,其他人就更不像,這個論點毫無懸念,基本不可能被推翻。

這篇答卷,讓老奸巨猾的相爺們面面相視,而老趙則神色古怪的繼續沉思。

厲害了,其實這篇殿試答論只是王安石不喜歡而已,依照老王的尿性,當然誰支持大刀闊斧的變法,那就立誰爲太子。

可惜小老王關鍵時刻滑頭了,他說現在已經做到歷朝最好,暫時不需要亂來,選擇開明又不愛折騰那個上位過度一下就行。

大老王不喜歡這樣,但架不住其他人喜歡啊,富弼就覺得這樣的思維非常不錯。

老奸巨猾的相公們明白,可以預見的是王雱對帝王心的把握非常精準,他這篇殿試答辯興許不是對國家最好的,卻一定會是今上以及部分溫和保守派喜歡的。

沒辦法,這個小奸臣就這德行,從來不要節操。但他開場就說“開明是大宋太祖皇帝定下的萬世之至計”,趙禎又自來是這樣的乖孩子尿性,所以絕對沒人敢針對此篇“胡說八道”而抽他的,這就是開明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奸臣異端的溫室土壤……

第446章 不平等條約第192章 神機變第84章 不溫柔的歷史第130章 土鱉不土就是戰五(第四更求月票)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492章 雙方前三排那些事第589章 愈演愈烈第270章 你個老流氓第142章 訴棍對訴棍第143章 完全體奧義第133章 越來越複雜(第七更)第295章 新的材料帶來新的潛力第66章 芳蹤難尋第265章 李參的腦殼沒毛病第334章 被威脅了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173章 全部掛路燈第415章 一地雞毛第518章 在羞辱我就和你拼了第351章 誰勾引誰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66章 芳蹤難尋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459章 相公息怒第395章 執政官的使命第308章 瞌睡來個枕頭第614章 陳二狗對男人的理解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58章 雁過不留名模式第349章 有得就有失第543章 姜太公轉世第73章 劍聖精神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260章 苦日子到頭第225章 小姐姐的小陰謀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第225章 小姐姐的小陰謀第361章 不要亂開槍第485章 關於本**的那些事第197章 那些年的那些事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260章 苦日子到頭第1章 開局一隻蘿莉第214章 歐陽老師回來了第140章 成王敗寇第562章 三方會談第82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65章 李參的腦殼沒毛病第503章 與天鬥與人鬥與自己鬥第21章 隔壁聖人第72章 裂變的初形第458章 西進待命第373章 最強光環醒覺第259章 暴風前奏、鋼與火之歌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3章 傳說中的老廖第424章 過街老鼠第190章 企業文化第107章 大魔王厲害了第7章 彩虹呢第91章 脫離羣衆第72章 裂變的初形第204章 狄小五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194章 佞臣第90章 鐵頭功厲害了第611章 三百龍騎第386章 高層大變動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100章 結盟失敗生意在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571章 東亞世界震驚!第569章 驚人的腦洞戰術第12章 黃總捕第508章 物是驢非第366章 再上奸臣書第607章 柴米油鹽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119章 被毆打了第449章 誰與爭鋒第44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24章 天刀、魔僧、狂道、傾城女第170章 天刀VS魔刀第453章 大魔王的《西方策》第586章 趙宗實的心思第134章 青柳山的拜帖第488章 即將醒覺第167章 兵荒馬亂第446章 不平等條約第359章 又被收稅了第5章 錦毛姐呢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183章 腦子進水了第570章 戰雲密佈第9章 你又不是神童第424章 過街老鼠第511章 臣王雱謹對第96章 打一頓再談
第446章 不平等條約第192章 神機變第84章 不溫柔的歷史第130章 土鱉不土就是戰五(第四更求月票)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492章 雙方前三排那些事第589章 愈演愈烈第270章 你個老流氓第142章 訴棍對訴棍第143章 完全體奧義第133章 越來越複雜(第七更)第295章 新的材料帶來新的潛力第66章 芳蹤難尋第265章 李參的腦殼沒毛病第334章 被威脅了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173章 全部掛路燈第415章 一地雞毛第518章 在羞辱我就和你拼了第351章 誰勾引誰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66章 芳蹤難尋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459章 相公息怒第395章 執政官的使命第308章 瞌睡來個枕頭第614章 陳二狗對男人的理解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58章 雁過不留名模式第349章 有得就有失第543章 姜太公轉世第73章 劍聖精神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260章 苦日子到頭第225章 小姐姐的小陰謀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第225章 小姐姐的小陰謀第361章 不要亂開槍第485章 關於本**的那些事第197章 那些年的那些事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260章 苦日子到頭第1章 開局一隻蘿莉第214章 歐陽老師回來了第140章 成王敗寇第562章 三方會談第82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65章 李參的腦殼沒毛病第503章 與天鬥與人鬥與自己鬥第21章 隔壁聖人第72章 裂變的初形第458章 西進待命第373章 最強光環醒覺第259章 暴風前奏、鋼與火之歌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3章 傳說中的老廖第424章 過街老鼠第190章 企業文化第107章 大魔王厲害了第7章 彩虹呢第91章 脫離羣衆第72章 裂變的初形第204章 狄小五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194章 佞臣第90章 鐵頭功厲害了第611章 三百龍騎第386章 高層大變動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100章 結盟失敗生意在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571章 東亞世界震驚!第569章 驚人的腦洞戰術第12章 黃總捕第508章 物是驢非第366章 再上奸臣書第607章 柴米油鹽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119章 被毆打了第449章 誰與爭鋒第44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24章 天刀、魔僧、狂道、傾城女第170章 天刀VS魔刀第453章 大魔王的《西方策》第586章 趙宗實的心思第134章 青柳山的拜帖第488章 即將醒覺第167章 兵荒馬亂第446章 不平等條約第359章 又被收稅了第5章 錦毛姐呢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183章 腦子進水了第570章 戰雲密佈第9章 你又不是神童第424章 過街老鼠第511章 臣王雱謹對第96章 打一頓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