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

大雱此番只選擇了包拯坐鎮的京畿動手,且大雱知道打不掉這些人,只能嚇唬,疏導出來。

不給他們扣上“犯法逃稅”的帽子,又有階級中兩大帶路黨趙允熙和趙允弼反水,花點錢就有活路的情況下,又是幾大酷吏集中紮根京城時期,那麼這羣人多半就不會選擇戰鬥,而會相互踩踏着上岸。

這就是大雱的泄洪、堵不如疏策略。

現在官府該收的錢已經收了,李師中和王雱手裡集中了近四千萬貫資金,比三司國庫和皇家內庫加起來還有錢。

李師中這傢伙真不是酷吏,當初要是知道有這麼大黑幕,他是打死也不敢跟着王雱上的,別說許諾廣南轉運使,就是許諾當皇帝也不敢。

現在麼,上了賊船的老李也得佩服大雱,洗劫了京畿地主們的幾千萬貫後,老子們竟是沒被亂黨砍死?唯獨只是一上街就被一羣百姓模樣的人用爛雞蛋猛砸,順便在各大論壇茶坊、李師中和大雱被黑的祖墳冒青煙,如此而已。

事後王雱說了,那些扔雞蛋的龜兒子只是“像百姓”,並不是百姓,是地主僱傭的水軍而已。媽的這戲演的一點都不專業,普通百姓只會扔豬屎,哪來這麼多的雞蛋浪費?

爲此李師中去開封府協調,要求老包把這些人捉去喝茶。但老包正在惱火王雱和李師中的“亂政違法”行爲,可惜開封府沒有針對“中央部委”的管轄權。於是老包當做扔聚衆雞蛋的事不存在。

老包說了:雞蛋不是武器,是高端糧食,扔雞蛋根本無法扯到傷害罪上面,這毫無邏輯和執法依據。

關於包拯的司法解釋,李師中真的無力吐槽,媽的當時寫《祭歐陽修文》的那羣讀書人,就是被老包這傢伙這樣放縱出來的。

而王雱則沒心沒肺的,不怎麼在意這些事。這種事對於王家人來說不算什麼。

與此同時,老包幾次求見歐陽修,要求歐陽修出來叫停兩部委喪心病狂的違法亂政舉動。

無奈的是,歐陽修和老包近乎苦大仇深,上次歐陽修被詛咒就是老包的鍋。且這時期歐陽修全部心思放在改革教育構架上,所以歐陽修不理老包,不出來過問此番的反常農業政策。

汗,歷史上老歐陽真的彈劾過包拯“不學無術、不孝,貪贓枉法”等明目。這就讓人醉了,包拯當然有不少毛病,但他很萌的,用這些明目彈劾包拯的、整個天下只有歐陽修一人。所以只能用老包和歐陽修苦大仇恨深來解釋。

此番大陽謀進行到此只是行百里半九十。

他們的黑田雖然合法化了,但也意味着往後要依田上稅,再待在農業上就利潤不大了。

所以田市的交易已經全面激活,這些人新獲得的田契,除了佔用資金外沒什麼用處,必須選擇趁價格還在高位時套現出局,這就是他們願意補繳“戶口費”的理由。

但沒那麼容易。

儘管官府已經收到了錢,然而王雱絕對不樂意他們在高位價格把大頭百姓忽悠來接盤。

現在的田價上,老實本分的農民買了後拿去種,雖然也不算太虧,大致十年可以回本,且祖祖輩輩可以依靠田生活下去。但有個嚴重問題是:開封府百姓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錢財就消耗光,暫時性失去購買力,那就一定會影響到現在的商稅經濟,以及工業進程。

如此又等於天量的洪水資金,忽然性集中在少數一些地主身上,這叫流動性枯竭。雖然有利益的現在,他們會去投資工業,但要把這些流動性再次釋放出來又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且他們十貫錢獲得的田,又以市價賣出去的話,那等於大幅獲利出局,這讓人不能接受。

所以現在王雱派水軍到處散步田價要跌的消息,同時韓琦當時說“官府已掌握糧食黑科技、糧價要跌”也正持續發酵。

大雱現在手裡有天量資金,還有工部李師中口、司農寺口兩處加起來的自有官田。彈藥已經有了,所以王雱對田市的阻擊也正式開始。

市價大約在二十二貫的良田,僅僅元月二十六日一日內,就被王雱放出來的拋盤,打壓到了十七貫價格,全部人都懵逼了,想買的老百姓哪怕覺得價格還可以,卻也暫時不敢買了,等等看。

市價大約在十九貫的中田,直接被打到十三貫的低位。市價大約在十五貫的下品田,現在直接沒人買。

此番的第二段決戰以金融操作的方式進行,這個過程王雱揚言不會幫趙允熙,所以包括趙美女也是對手盤。生死有命,各憑本事了。

王雱現在穩坐釣魚臺,手裡握有搶來的天量資金,就算輸也輸得起。

地主們真急了,包括趙允熙在內都想進場託市。他們認爲王雱籌碼有限,且不敢冒政治忌諱把官府自有田產拋光,真發生了,大家一直認爲他會被韓琦吊死在東華門。

但最大的問題是現在地主羣體內心虛,看得見的工業利益就在京城,唾手可得。與之對應的,往後要上田稅,田多了咬手。

王雱第一天就獅子搏兔,誰都心裡沒底,這會不會是王雱真想賣光官府田產、套現去吃工業利益?於是各懷心思下,有人嘗試性接盤託市後發現不妙,就再也不敢出手。

玩這一套,當年老奸巨猾的葉慶華都被神機雱打蒙了無數次。所以這又是一場不對稱較量,僅持續了十日,至嘉佑三年二月初,良田價格被打到十四貫左右。

明知道田產是可以產出糧食的優質資產,但人性就這樣,十七貫的時候他們想等,現在十四貫真的慌張了,踩踏正式開始,都忙着出逃。

在十四貫左右的均價上放了大量,暫時打住了下跌趨勢,那是因爲彈藥快打光的了大雱又在這個位置接盤。

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隨後回升到了十六貫,以爲反彈開始,那些傢伙又不賣了。於是王雱又把十四貫收來的田契,在十六貫價格上喪心病狂的砸,一口氣打到了十二貫。

十二貫的價格,願意種植的話最慢六年回本,往後還可以源源不斷產出,可以傳家,可以關鍵時候不被壟斷糧商收割。所以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買入條件,於是在王雱的有意引導下,真正想種地的農民也開始在這個時候買入。

那麼十二貫就是此番操盤手大雱定出來的基線,也是水面,往上起伏的高了,就被重力給拖下來。

在這個位置不會有天量成交,一切都循序漸進。因爲地主對這價格不太滿意,放出來的不多,總想等着在漲些,也的確會慢漲,但差不多又會被大雱打下來。

就這樣,願意賣的人慢慢賣,願意買的人慢慢買。

大雱如果夠狠,完全可以把價格打到十貫以下。只是那樣仇恨值實在太大了,價格爛到一定時候地主們也就不會賣了,而農民也就買不到。

任何事務肯定有個平衡點,現在判斷這個點的也很簡單:地主以十貫代價獲得了黑田“戶口”,之前王雱已經狠宰他們一刀,若現在又讓他們把十貫錢獲得的田產虧本賤賣,王家的祖墳可能就真被挖了。

所以關於定價策略也是個心理學範疇,既不能讓這股天量的資金大幅獲利出逃,也不能真把它們關死。

這個價格上,短期內他們會想不通,但長遠來看,王雱會宣傳,會講故事,會慢慢告訴他們:媽的你們已經黑吃了朝廷多年糧稅,且有機會把十貫左右獲得的非法田產十二貫出局,還想要啥自行車呢?

如此矛盾就相對緩和一些。

當然有些人暫時不接受,他們認爲他們天生應該把全部好處吃乾淨。但大雱堅信階級一定會有叛徒,隨着時間推進,一些傢伙已經慢慢被李師中和大雱“統戰”,這部分人的第一代表是好色猥瑣的大美女趙允熙,她勉強可以接受少量獲利出局的結果,就真以十二貫爲基線開始大量放出田契。

既然這樣,頑固羣體會越來越少是可以預見的,少到一定時候,頑固份子成爲絕對少數派那時,就可以找司法理由抄家。太陽底下就這點事,不論任何政權來操作其實都這德行。

這些事王雱不指望快,也快不了,反正距離春耕還早,如此慢慢的溫和放量,是最好的結果。

汗。最被人詬病的是,此番操作到此,大雱把司農寺和工部的自有田產擴大了近一成,這算買來的,然而這樣的對賭形勢決定了買東西可以不花錢,因爲王雱手裡的錢並沒變少,相反又多了幾十萬貫。這特麼的是金融操作方式收割來的。

所以現在就罵聲大了,到處有人在戳脊梁骨,說大魔王與民爭利,說這是官府的低效農業經濟等等。

管他們罵不罵,反正這次得罪這麼多人,差不多肯定要被貶出京去避風頭。趁人治權還在,王雱再次放衛星似的狂言:嘗試推行農業補貼計劃,司農寺治下的田籍分兩種,一種可上市交易,一種三十年保護期內不能交易不能流轉。

那麼可交易的不補貼。如果是三十年不交易的這部分田,大頭百姓願意買,司農寺默認這不是投機,是生產。於是但凡東京戶口者,每戶限定七畝,購買這種非交易性田產時,司農寺給予每畝四貫的戶田補貼,且這部分田往後仍在各項農業補貼範圍內。

十二貫的價格,不給補貼大頭百姓也會買。只是說不穩定,這次行政干預進行分配後,仍舊會再次集中,這是趨勢。

那麼王雱的政策是花錢換時間,三十年的禁售期,已足夠維持到工業生產力有質的飛躍。

在農民個人手裡的田,肯定相對低效,這叫小農經濟。但王雱的宗旨低效可以接受,安全就行。就像一個公司除非獨資,否則其實股東越多越好管理。

若只有三五個股東,那董事長的全部工作會用來和他們撕逼,均衡利益。如果上世,有幾千甚至幾萬股東的時候,一般就沒人去找董事長分權了。

所以田地未必需要全在官府手裡,如果是分散在願意種的百姓手裡,哪怕官府一畝田都沒有,糧食戰略也是總體安全的,不會隨便出簍子。

錢搶來就要花出去,這次大雱和李師中洗劫了近四千萬貫在手裡,那麼這類三十年不上市的田政補貼,保守估計會發放出兩千萬貫左右。

這是東京人的福利,是王雱幫他們從趙允熙趙允弼等人身上切下來的。將來他們是否記得大雱的好處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京畿的農業改革戰役到此基本大捷了。看得見的往後,這事在政治上一定會被否定,然而不會死。

因爲大雱接下來會用剩餘資金,啓動大宋有史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福康渠。

這會比羅斯福修路牛逼的多,他的錢是找資本家借的,利息可不低。但大雱的錢是直接搶來的。

也就是說大雱此番在大宋缺錢、不花朝廷一分錢的情況下,保住了看得見的糧食戰略安全,另外,可以把傳世工程福康渠免費修出來。

第450章 戰爭時期的快速發展第41章 楊文廣也被查水錶了第180章 悠閒的生活第114章 宮裡寄來的刀片第43章 該死的小屁孩第353章 穆桂英的遺囑第427章 腚眼交易第588章 坐於茅廬觀天下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224章 燈火闌珊處第559章 這下丟人了第456章 都門山大捷、然並卵第1章 開局一隻蘿莉第256章 韓琦的戰爭第571章 東亞世界震驚!第280章 試錯戰術第266章 罰酒三杯第453章 大魔王的《西方策》第44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3章 上街記得戴頭盔第87章 老張太猥瑣了第284章 大人英明神武第154章 陳建明駕到第607章 柴米油鹽第55章 決策信號第216章 這屆人民牛逼了第509章 全線翻車第384章 決戰!第236章 大宋B2C模式第121章 目測華山論劍惹的禍第514章 嘚瑟嘚瑟!第389章 買買買第470章 湟水遭遇戰大捷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第580章 和司馬光合作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451章 黑科技的野望第76章 要爭風吃醋第20章 三十一貫第149章 決策系統第312章 偉大的時刻第149章 決策系統第22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484章 關於青塘未來的思考第264章 被妖魔化的種鄂第168章 狡兔三窯第478章 運氣的對決第370章 皇后娘娘迷糊了第68章 我要開銀行第488章 即將醒覺第11章 終於還是栽了第487章 問你怕不怕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94章 司馬光病了第579章 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333章 煙雨樓的段方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147章 信號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257章 官場現形記第138章 哎吆我去第208章 真難兄難弟第554章 魔王的領域第427章 腚眼交易第5章 錦毛姐呢第255章 信心第632章 分歧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151章 亂天下者第344章 這次幫您,以後就不幫了第544章 灰濛濛的大宋皇庭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555章 風暴前夜第208章 真難兄難弟第489章 新的技術點帶起一個面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346章 看他臉腫的第191章 毛遂自薦第328章 即將烽火連營第152章 無爲縣之戰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529章 吏治整頓緩步深入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333章 煙雨樓的段方第554章 魔王的領域第531章 無敵大昏官第618章 人情冷暖第180章 悠閒的生活第519章 買定離手第333章 煙雨樓的段方第612章 來自大魔王的吐槽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448章 關於蔡文姬第292章 迎來財政拐點第639章 工業的王座第299章 將計就計的計劃第311章 威震天試車第540章 負責任大國、渤海戰略起始第540章 負責任大國、渤海戰略起始
第450章 戰爭時期的快速發展第41章 楊文廣也被查水錶了第180章 悠閒的生活第114章 宮裡寄來的刀片第43章 該死的小屁孩第353章 穆桂英的遺囑第427章 腚眼交易第588章 坐於茅廬觀天下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224章 燈火闌珊處第559章 這下丟人了第456章 都門山大捷、然並卵第1章 開局一隻蘿莉第256章 韓琦的戰爭第571章 東亞世界震驚!第280章 試錯戰術第266章 罰酒三杯第453章 大魔王的《西方策》第44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3章 上街記得戴頭盔第87章 老張太猥瑣了第284章 大人英明神武第154章 陳建明駕到第607章 柴米油鹽第55章 決策信號第216章 這屆人民牛逼了第509章 全線翻車第384章 決戰!第236章 大宋B2C模式第121章 目測華山論劍惹的禍第514章 嘚瑟嘚瑟!第389章 買買買第470章 湟水遭遇戰大捷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505章 悲催的石油研究院第580章 和司馬光合作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451章 黑科技的野望第76章 要爭風吃醋第20章 三十一貫第149章 決策系統第312章 偉大的時刻第149章 決策系統第22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484章 關於青塘未來的思考第264章 被妖魔化的種鄂第168章 狡兔三窯第478章 運氣的對決第370章 皇后娘娘迷糊了第68章 我要開銀行第488章 即將醒覺第11章 終於還是栽了第487章 問你怕不怕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94章 司馬光病了第579章 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333章 煙雨樓的段方第411章 有機事者有心機第147章 信號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257章 官場現形記第138章 哎吆我去第208章 真難兄難弟第554章 魔王的領域第427章 腚眼交易第5章 錦毛姐呢第255章 信心第632章 分歧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151章 亂天下者第344章 這次幫您,以後就不幫了第544章 灰濛濛的大宋皇庭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555章 風暴前夜第208章 真難兄難弟第489章 新的技術點帶起一個面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346章 看他臉腫的第191章 毛遂自薦第328章 即將烽火連營第152章 無爲縣之戰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529章 吏治整頓緩步深入第276章 路途上的難題第333章 煙雨樓的段方第554章 魔王的領域第531章 無敵大昏官第618章 人情冷暖第180章 悠閒的生活第519章 買定離手第333章 煙雨樓的段方第612章 來自大魔王的吐槽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448章 關於蔡文姬第292章 迎來財政拐點第639章 工業的王座第299章 將計就計的計劃第311章 威震天試車第540章 負責任大國、渤海戰略起始第540章 負責任大國、渤海戰略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