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出征和問計

陽林的煩躁沒有持續太久,半個月後,李淵駕崩的消息從宮裡傳來,陽林算是鬆了一口氣,隨後的一個月裡,杜如晦病逝,秦瓊病重,可以說,整個長安進入了哀悼期,陽林身上的孝衣雖然脫下了,但心情也沒好到哪裡去,杜如晦比原本多活了五年多,可秦瓊依舊逃脫不了原本的命運,過完年後,不多久就將會死去,回想起剛到大唐時的一幕幕,這兩位鮮活的面容又在他腦海裡浮起,轉眼間,十年居然就過去了。

進入貞觀十一年,大唐的政治已經非常的平穩,南征後的動盪期已經過去,南方諸郡開始進入了飛快的發展期,大唐國力日漸夯實,也到了出兵西域的時候了,這時候李世民一刻也不想再等。

龍首原萬騎軍的校場之中,三萬鐵騎滿員而立,衛國公李靖在接過點將臺上李世民發下的虎符令箭之後,一步步的從整齊列隊的士兵面前走過,擴編之後的萬騎軍如今有三萬多戰兵,五萬多輔兵,戰馬十萬餘匹,是中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騎兵部隊,現如今的萬騎軍三大統領已經全部換了,而且他們也名副其實的每人統領了一萬騎,分別是薛禮,程處默,李懷仁,三位年輕的將官,三軍統帥依舊是衛國公李靖,今天,就是他們出征西域的日子。

“令,薛禮爲第一路軍統領,率一萬鐵騎出河套,以蘭州城爲中心,掃蕩方圓八百里,非我臣民,一律捉拿,擒獲,交朝廷處置。

令,程處默爲第二路軍統領,率一萬鐵騎出銀州。以青海湖爲中心,南抵吐蕃,西則不限,凡異族部落,降者納之,不降者斬之,自出兵之日起,納鐵騎所到之地爲唐境。

令,李懷仁爲第三路軍統領,率一萬鐵蹄。三千駱駝兵出玉門關,清剿西域諸國,凡臣服者納之,不臣服者斬之。大軍即日出發,不達目的,誓不收兵。”

李靖雖然年事已高,但中氣仍然十足,一番話喊下來,士氣頓時大震。三萬戰兵打頭陣,他親帥五萬輔兵殿後,還有回紇等已經歸入大唐的兩萬草原騎兵爲輔助,大唐這一次雖然只調動了十萬兵力。但要達到的目的卻是完全控制整個草原和西域地界,因爲大唐的所有臣民認爲,十萬大軍已經足矣讓大唐蕩平整個西域,凡是見識過武裝到牙齒的唐軍的人。都絲毫不懷疑這一點。

三萬餘騎兵如洪水一般出了校場,李世民的心頭總算是有了一些快意,自西突厥被李靖擊潰之後。整個西域地界最大的武裝規模也不過萬,在這十萬唐軍的碾壓之下,將毫無還手之力,拿下整個西域,那麼大唐的版圖又將擴大三分之一,最關鍵的還是將草原和西域納入了大唐的板塊之後,汐涼,將會在自己的關注下活着。

陽林如今沒有任何官職,除了每天跟李麗質在被窩裡看看電視劇,就是編寫長安書院的教材,八大院系,分文學院,武學院,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院,農學院,建築學院,曲藝學院,每一院系陽林都要按照自己的記憶,至少編寫出了初級,和中級的教材,他還打算開啓選修的模式,除了初級文學和數學是必修課之外,其餘學科每個人可以選兩門兼修,學完這些學問,陽林估摸着至少也有後世初中生的水平了,再往後,就需要一些個人的研究和摸索了,而最高級的教材,陽林還是當機密保存的。

佔據六坊之地的超級學院正在有條不紊的建設當中,文工團也在城郊選了一塊靠近陽江運河的土地開建大唐歌劇院,這座獨棟佔地面積達到數十萬平方米的建築是繼天上人間大樓之後,大唐最大的一棟建築,就連佔據了一千多畝的大唐體育場也不能與之比擬,毫無例外,這兩大建築的選址都落在長安城外,變相的來說,長安城的城郭,又向外擴張出去了一倍,而長住人口,也達到了恐怖的八百多萬。高層建築,正在長安城內外的各個角落拔地而起,當然,這個時候,八層以上也算高層建築了。

“哈哈哈,哈哈哈,西湖美景,三月天勒,春雨如酒,柳如煙勒......”芙蓉園裡,文工團的士兵們正排着駙馬爺新創出來的戲劇,其實在之前,唐朝已經有了戲曲文化,不過那嚇人的裝扮和表演的內容讓陽林實在不敢恭維,有了後世黃梅調樂曲,一瞬間就將原有的戲劇形式推翻了,當然這裡文工團在長安的一些表演早就已經脫離了原有的戲劇形式,將原有的戲劇形式衝擊的稀巴爛了。

唐初並不是文人主宰一切,後世宋,明朝唯有讀書才能當官的社會形式也還沒有形成,民間讀書人的比例並不高,所以百姓們現在追求的其實是直白的能夠打動人心的歌詞語句,如果曲調又能夠悅耳動聽,那就必定會受百姓們喜愛,搶先看了原版的李麗質不時的進宮賣弄幾句,都會引起公主貴妃們的一陣羨慕,不過每次她回來的時候面色都不會很好,因爲長孫皇后肯定會跟她提孩子的事情,成親大半年了,肚子沒動靜,在皇室看來這是很大的問題,於是,這兩口子在被窩裡練曲子的時候經常會演化成動作戲,還是哼哈有節奏配音的那種。

直到夏日的某一天,李麗質的肚子終於有了反應,陽林才從愉悅輕鬆的日子裡被拉了出來,李世民又要動兵了,這次是李承乾攥搗了很久的倭國之徵,不過詔陽林進宮並不是要給陽林加什麼官職,而是給出徵提些意見。

“父皇,兒臣久不上朝,這些兵事早已忘的一乾二淨了,您現在找我問這些軍事上面的事情,不是問道於盲麼?”

陽林這半年來很少進宮,除了不想在李二幽怨的眼神下待的太久,他還不想參合到李承乾和李泰日益明顯的爭鬥中,自從陽林停了陸遙的勞軍文藝演出,李泰就十分惱火,幾次找上門去要跟陽林鬧,都被李麗質趕了出來,如今,李承乾好不容易做通了李世民的工作,同意他遠征倭國,李泰自然也要出來找岔子,不給李承乾撈軍功的機會,他有很充足的理由。

第一,李承乾從未統軍,尤其是海軍,但他不同,他是在海上走過的。第二,李承乾腿腳不便,又是太子儲君,不宜出京,由他這個親王代勞是最應該的。

李世民本來在領軍之人上面不太在意的,區區倭國他並不放在心上,可聽了這兩個理由之後,也要考慮考慮換人了,李泰確實比李承乾更適合領兵,不過征討倭國卻是李承乾一手策劃的,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冷落了誰都不好,只好找陽林這個平時就夾在這兩兄弟之間的傢伙問計。

“你這是在責怪朕罷免了你的職務麼?”

李世民的眼神依舊幽怨,在他的案几上,時不時的會傳回一些汐涼,現在應該說是王汐月大家在關外的消息,唱了什麼新歌,受到了當地部族百姓多麼熱烈的歡迎等等,唯獨對於他,沒有隻言片語,這叫他十分憋屈,他知道王汐月有跟陽林保持通信,可惜跟他沒有,所以他很想將陽林的書信要來看一看,不過被陽林拒絕了,不管李世民要求的多麼強烈,陽林卻有長孫皇后的支持,可以毫不猶豫的拒絕,如今他已沒有官職在身,乾脆躲進地下室裡一天到晚找不到人,要了幾次,要不到,李二也不白費力氣了,只是心中對王汐月的的思念越來越深,導致這兩年宮中都沒有舉行選秀。

陽林有時候也暗爽一下,不知道被自己這一手擋在宮外不得進宮的武媚娘是作何感想,不過今天不同,長公主有喜,他不得不進宮來報喜,所以,他被早有想法的李二抓了個正着。

“兒臣不敢,被罷了官職兒臣在家專心造人,愉快的不得了呢!怎麼會責怪父皇呢!不過這海軍領軍的人物確實要好好斟酌,咱們可以將打,和治分開。

倭國產出不大,且孤懸海外,離大陸遙遠,打下來或許輕鬆,但未必好治理,首先治理的人選就有講究,如果是外臣,則容易產生自立的想法,我大唐如今地廣人稀,又遠遠沒有需要在海外國家殖民的地步,所以,倭國打下來之後,我國未必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治理,這裡咱們首先要考慮的到的是以何種政治手段來治理倭國那片地方,如果太子和魏王都沒有將自己的封地遷到倭國的打算的話,我建議他們都不用親自領兵出征,畢竟,攻打倭國,我們是以藤原紀武爲前驅,本身出動的軍隊數量不多。

不過,太子和魏王不願意自己的封地孤懸海外,卻有人願意,陛下何不派這些人領兵出征,陛下只需要撥給他們一定的軍隊和艦船即可,到時候打下了倭國,我想這些人一定會精心治理,給陛下一個驚喜的。”

陽林雖然打的是兩不相幫的打算,不過對於大唐有利的建議,還是會提的,李淵死後,李世民的那些兄弟們就人人自危,如果給他們一個逃脫李世民掌控的機會,他們一定會死命抓住的,這些人裡也並非個個都是庸才,起碼,其中有些人去倭國混個土大王的資本還是有的。

“你是說十六王?”李世民眼前一亮道。

“兒臣沒說,是陛下自己想到的,兒臣還要去拜見母后,通報麗質懷孕的大喜事,就不逗留了。”陽林拱手一禮,飛快的逃出了李世民的宮室。

第67章 當輪船裝上了霰彈炮第344章 赴泰山第233章 挖巨坑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37章 三槍拍案驚奇第74章 地龍真的翻身了第325章 別樣軍訓第110章 七進七出第197章 交戰第五十七章第1章 陽林第52章 文工團的瘋子們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121章 好聲音選拔第72章 頡利可汗第157章 李二的春天第280章 履行爲夫的職責第259章 拿人第219章 浴血疆場第179章 大家一起笑眯眯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45章 好個神曲第353章 抵達波斯灣第261章 三罪第272章 情定曲江池第342章 大唐公務員要誕生了?第212章 除三害之計第121章 好聲音選拔第231章 兩小王爺第30章 火爆的時裝拍賣第205章 拉風的宇文天蠍第113章 商戰第175章 長安的變化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344章 赴泰山第60章 神兵配寶甲第46章 組建文工團第23章 驚人的產量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41章 多智的陽林,多謀的智戴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第58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第159章 海上偶遇第123章 玄奘法師第80章 吵起來了第17章 古月刀文第149章 出海第75章 奪命術第116章 商談第10章 進帝都第61章 當孫大聖遇上朱剛鬣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130章 嶽州大建設第91章 招股處前騎三輪第171章 情報第80章 吵起來了第68章 開戰第156章 潑辣的女兵們第331章 坦誠第302章 西域民心亦可用第90章 善財童子的力量第280章 履行爲夫的職責第158章 抵達第177章 圍困第186章 安苗滅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152章 大軍出長安第350章 如何遠遁第98章 巡演到洛陽第99章 超級市場第176章 叛逃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94章 各得一半第339章 雪地奔襲第291章 奪取兵權第9章 神蹟處處的王家村第106章 謝夫人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32章 士農工商第112章 窮的就剩下錢了第296章 潛級預案第68章 開戰第86章 牆角‘合’第135章 南疆平苗論第131章 單刀赴會第7章 神仙居第164章 大軍議第109章 真正的水戰第157章 李二的春天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209章 忽悠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48章 一盤大棋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第105章 收服論第182章 再降一王第216章 經濟特區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第21章 古月刀文的發明第178章 招降
第67章 當輪船裝上了霰彈炮第344章 赴泰山第233章 挖巨坑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37章 三槍拍案驚奇第74章 地龍真的翻身了第325章 別樣軍訓第110章 七進七出第197章 交戰第五十七章第1章 陽林第52章 文工團的瘋子們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121章 好聲音選拔第72章 頡利可汗第157章 李二的春天第280章 履行爲夫的職責第259章 拿人第219章 浴血疆場第179章 大家一起笑眯眯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45章 好個神曲第353章 抵達波斯灣第261章 三罪第272章 情定曲江池第342章 大唐公務員要誕生了?第212章 除三害之計第121章 好聲音選拔第231章 兩小王爺第30章 火爆的時裝拍賣第205章 拉風的宇文天蠍第113章 商戰第175章 長安的變化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344章 赴泰山第60章 神兵配寶甲第46章 組建文工團第23章 驚人的產量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41章 多智的陽林,多謀的智戴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第58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第159章 海上偶遇第123章 玄奘法師第80章 吵起來了第17章 古月刀文第149章 出海第75章 奪命術第116章 商談第10章 進帝都第61章 當孫大聖遇上朱剛鬣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130章 嶽州大建設第91章 招股處前騎三輪第171章 情報第80章 吵起來了第68章 開戰第156章 潑辣的女兵們第331章 坦誠第302章 西域民心亦可用第90章 善財童子的力量第280章 履行爲夫的職責第158章 抵達第177章 圍困第186章 安苗滅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152章 大軍出長安第350章 如何遠遁第98章 巡演到洛陽第99章 超級市場第176章 叛逃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94章 各得一半第339章 雪地奔襲第291章 奪取兵權第9章 神蹟處處的王家村第106章 謝夫人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32章 士農工商第112章 窮的就剩下錢了第296章 潛級預案第68章 開戰第86章 牆角‘合’第135章 南疆平苗論第131章 單刀赴會第7章 神仙居第164章 大軍議第109章 真正的水戰第157章 李二的春天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209章 忽悠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48章 一盤大棋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第105章 收服論第182章 再降一王第216章 經濟特區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第21章 古月刀文的發明第178章 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