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一盤大棋

吐蕃和吐谷渾有世仇,兩國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吞併對方,如果李世民向一直處於弱勢的吐谷渾提供類似萬騎軍的裝備,那麼吐谷渾的軍力會瞬間強悍到一個可怕的層次,畢竟吐谷渾就算是弱於吐蕃,卻也強於西域諸國,幾萬騎兵還是有的,兵員戰鬥素質更是優於大唐,耐苦寒程度直比吐蕃騎兵。

想大唐只用了三千騎兵便能阻礙吐蕃數萬大軍不得深入唐境,雖然有一些將帥的超卓指揮才能在裡面,可主要還是依賴裝備,吐谷渾的幾萬騎兵如果俱是大唐萬騎軍的裝備,祿東贊不敢想象吐蕃會受到什麼樣的打擊。

不過祿東贊轉頭一想,又覺得大唐不可能出售那麼多紙甲裝備給吐谷渾,將一隻野狗武裝成一匹狼都要做好被反噬的準備,要是武裝成一頭猛虎,恐怕大唐也要被他咬死。

達延芒結波並不是吐谷渾國王伏允的長子,其大哥慕容順在國內已經掌權多年,率領大軍突襲李靖的就是慕容順,此時吃了敗仗的慕容順當然不敢再入長安,而作爲伏允最有才能的兒子達延芒結波則是看準了機會,自親出使唐國,歷史上伏允死後他的這兩個兒子是鬧了分裂的,一人掌東吐谷渾,一個掌西吐谷渾,而掌東吐谷渾的慕容順降了大唐,並被封爲西平郡王,達延芒結波則是降了吐蕃,不過現在可不同了,如果他能在大唐獲得紙甲,建立一支嫡系強軍,那麼他在吐谷渾的地位便有可那會壓過慕容順,更不需要去降吐蕃了。一個敢鬧分裂的人,自然是有強大野心的。

“皇帝陛下如果能向我吐谷渾出售兵器甲冑,小王當然求之不得,我大兄是利慾薰心,竟敢偷襲唐軍。他那知道陛下的心胸,大唐的仁義,小王替大兄向陛下陪罪了,只要陛下將兵器甲冑等管制物品出售給小王,小王保證,在有生之年不讓吐谷渾軍隊侵犯大唐寸土。一應商貿事宜。皆與大唐政策保持一致,斷不會讓大唐商賈在我吐谷渾境內受損。”

達延芒結波基本是赤裸裸的在尋求李世民的支持,他說的是向他出售兵器甲冑而不是向伏允或者慕容順,並且做了不侵唐和保障大唐商業利益的保證,這基本上是他本人能做出的最高承諾了。只是他一番話之後,祿東讚的臉色更顯輕鬆了,作爲一個聰明的政治家,他會很靈敏的發現一些可以攻擊的漏洞,吐谷渾既然已現內亂的苗頭,那麼短期之內,就不會對吐蕃造成威脅,那麼。他剛纔提出來的提議,對大唐就仍然有效果。

李世民皺着眉頭思索了片刻,達延芒結波倒是給他出了個新的問題。吐谷渾這位小王子既然有這麼大的雄心,那麼支持他分裂吐谷渾,挑起吐谷渾內戰,似乎是大唐解決吐谷渾這個問題的一個好辦法,不過這樣,就不能發動吐谷渾去對抗吐蕃了。引發他們分權內戰,頂多是讓吐蕃把注意力多轉移一些到吐谷渾上面而已。片刻之後,李二隻是緩緩的衝達延芒結波點了點頭。具體賣給他多少兵器裝備,還需要密議一番,而李二的目光又轉向了于闐國使者尉遲均。

尉遲均也是于闐王子,並且是長子,下一任於闐國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因爲這個世界的歷史已經改變,大唐沒有入主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建立安西四鎮,所以這個時期于闐與龜茲,高昌,疏勒,焉耆等國一樣,飽受吐蕃剝削,而於闐作爲吐蕃的鄰國,則更是國力衰弱,被李世民看了一眼,尉遲均頓時就將身子坐正,因爲他知道,既然大唐想要在某些方面制衡吐蕃,那麼最有可能要利用的就是于闐,而一旦于闐在前面頂住了吐蕃人的腳步,那等將吐蕃與西域諸國隔開,瞬間斬斷了吐蕃的一大半財富來源,所以,于闐能在大唐與吐蕃的交腕中獲得多少好處,就要看他的表現了。

唐時的西域並非後世那樣四處戈壁,黃土,荒涼一片,由於水土流失沒有那麼嚴重,西域諸國的土地其實大多植被豐茂,是可以耕種的,他們也以務農,放牧,甚至是養魚爲生,只是由於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又飽受吐蕃突厥這樣的好戰國波及才貧困不堪,歷史上的大唐就是苦心經營西域,才強盛如斯,陽林的到來已經將整個歷史改寫了,大唐現在重點經營的是南方新疆域,而西域之地,是所謂的下一個十年計劃,在謀取西域之前,李世民當然不介意現在他們與吐蕃消耗一番,在陽林給李世民的強國規劃中,除掉吐蕃,將大唐的整個防禦體系再向外推一圈纔算是完美的,所以現在大唐自然是要支持于闐與吐蕃對抗的,當然還不止是大唐,還要拉上西域諸國。

“聽聞于闐久幕我大唐文化,早年還派人前往我大唐學習農耕之術,百姓也皆以穿着我大唐服飾,說我大唐官話爲榮,我們兩國之間還要好生親近親近吶!”李世民此言一出,祿東贊臉色又是一變,而在他一旁無人理會的蓋蘇文更是憋着一股怒氣,對李世民顧左右而言它的態度很是不爽。

“自當親近,自當親近,小王來時父王也有交待,我于闐國農牧產品得大唐技術指正,已有起色,可這軍力方面嘛,實在難以自保,還請皇帝陛下多念在我國心慕大唐,發展不宜,給予一些幫助,我于闐國上下定然是唯大唐,唯陛下馬首是瞻的。”尉遲均彎腰行禮道。他來到長安的第一時間就去尉遲恭府邸拜會了,可惜尉遲恭那時還未返京,直到昨日纔在尉遲府得了一些消息,尉遲恭倒未必與于闐國主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爲同姓,祖上或是一脈,便給他透了些風,當然,各國使節都有結交的大唐高官,這也不算爲奇,他這樣的表態,自然是李世民通過尉遲恭向他透漏了些什麼造成的,不然作爲一國代表,怎麼可能輕易的做出唯另一國馬首是瞻的承諾來。

“于闐這是在自取滅亡。”祿東贊飲了一口大唐的烈酒,冷冷道。

“怎麼,與我大唐交好就等於是自取滅亡麼?”

李世民說這話的時候眼神還不經意的看了一眼已經回到自己坐位的阿倍久長,倭國這些年聯合大唐周邊諸國謀劃的一些手段在陽林回到長安展開調查之後已經初步的浮出水面,雖然沒有明證,但事實的真相其實已經查的八九不離十了,李世民之所以隱而不發,是因爲時機還未到,大唐的鎮東鎮北兩軍還沒有完成軍事改革和進行新式的訓練,北海艦隊也沒有成型,還需要時間準備纔能有遠征的能力,到時候,高麗,新羅,百濟,室韋,靺鞨等國都會被大唐的新軍一網打盡。

沒等祿東贊,蓋蘇文再有什麼反應,李世民又道:“大唐準備向于闐派出三千騎萬騎軍作爲地方維和部隊,保障于闐等地安全穩定發展,還會無條件向于闐出售一些軍械裝備,吐蕃的祿東贊大相,如此,于闐便不會滅亡了吧!”

“向別國派出軍隊?還是爲了保護別國的安全,皇帝陛下覺得這樣的話于闐國主會信嗎?還有,皇帝陛下之前不是說管制物品出口數量是按照貿易額度來計算的嗎?如今這般無條件向于闐國販賣軍械裝備,似乎有食言失信之嫌啊!莫非皇帝陛下是拿我等諸國使節開刷嗎?”祿東贊倒是好脾氣,心裡千迴百轉的在想應對之策,蓋蘇文則不然,他憋了半天的氣一下就吐了出來,反正於闐的事跟他八竿子打不着邊,他出來吐槽就顯得更加義正言辭了。

不過場中諸多使節卻少有附和他的,任誰都已經看出來了,李世民是想拉攏那些並未與大唐交界的小國家來對抗吐蕃和高麗,就算是與高麗聯盟的幾個國家,因爲並不與大唐直接交界,也想看看大唐會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拉攏自己。

維和部隊這個提議是陽林給李世民提出來的,除了能在當地提升唐國的影響力,傳播唐文化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爲了今後大唐收編這些國家做鋪墊,回紇作爲大唐西進的第一站,自然是要做成樣板給西域諸國看的,到時候河西走廊富裕起來了,西域諸國與大唐的貿易或文化往來會更密切,自然就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到時候他們會更加不滿吐蕃的剝削,聯合大唐抵抗吐蕃是他們必走之路,而吐蕃呢,失去了西域諸國的孝敬,他們必然會發動戰爭來奪取利益,那時候身份微妙的唐軍只要運作的好,便即能得了西域的土地,又能得了西域的民心,這一切,將會在十年內完成,到時候李世民還處與壯年,自然有信心在自己當政的時間內解決掉吐蕃這個最大的麻煩,將國境線推到一個最穩固的位置。

“規則是我們制定的,自然是我們說算,朕不欲做些欺瞞你們的事情是因爲朕心懷坦蕩,是因爲大唐乃君子之國,似你等憑武力強取豪奪之國,我大唐自然要限制,對他們這些受到壓迫的弱國,我大唐自然要扶持,朕說的很明白,做限制的目的主要還是利益交換,你們其實明白這個道理,還需要我多說嗎?”

以大唐如今的實力,並不需要表現的委曲求全或者說示弱,什麼事情擺在明面上來講更容易收服那些弱小,搖擺的人的心,閱兵儀式的目的就是要震懾,但震懾只是個虛假表現,震懾過後,大唐自然要摘取更多的實惠,李二現在跟這些使節談的,只是初步框架,具體協議,自然是等閱兵儀式以後,再秘密簽訂了。()

第157章 李二的春天第189章 包圍圈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269章 洗澡的罪過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218章 候君集的困境第229章 兩小見面第8章 大唐第一神棍第261章 三罪第254章 尿遁第337章 行軍途中第124章 暮鼓晨鐘獅子吼第305章 大漠上的植樹人第197章 交戰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第301章 吐蕃分兵第225章 只想哭只想哭第33章 出大事了第140章 綠袍人第259章 拿人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第336章 氣運果然在他第196章 發動第280章 履行爲夫的職責第275章 論政第53章 昂貴的入場卷第170章 上岸第290章 對策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321章 長孫家的選擇第202章 蠍子心亂了第299章 長孫歸天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319章 軌道交通第108章 送上門來第215章 喝酒聊天第158章 抵達第97章 小白樓第338章 伏擊靺鞨人第14章 紅薯玉米引發的血案第9章 神蹟處處的王家村第119章 唐時蘇州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273章 夜宴第309章 熱鬧的駙馬府第15章 武學師從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92章 雙簧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01章 招親第281章 看信地一百一十四章 奪船第179章 大家一起笑眯眯第275章 論政第140章 綠袍人第28章 籌劃匯演第228章 長安長安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2章 幸福的災民第349章 劫持第275章 論政第184章 帝王心思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344章 赴泰山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26章 南詔定第345章 封禪第119章 唐時蘇州第273章 夜宴地一百一十四章 奪船第169章 抵達交趾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13章 神奇的紅薯和玉米第38章 貓和老鼠第141章 除夕夜第212章 除三害之計第164章 大軍議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246章 商業謀國第202章 蠍子心亂了第245章 頂樓宴會廳第116章 商談第60章 神兵配寶甲第88章 要開鑼了第325章 別樣軍訓第10章 進帝都第104章 臨死前的一眼第126章 經濟格局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164章 大軍議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37章 三槍拍案驚奇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
第157章 李二的春天第189章 包圍圈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269章 洗澡的罪過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218章 候君集的困境第229章 兩小見面第8章 大唐第一神棍第261章 三罪第254章 尿遁第337章 行軍途中第124章 暮鼓晨鐘獅子吼第305章 大漠上的植樹人第197章 交戰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第301章 吐蕃分兵第225章 只想哭只想哭第33章 出大事了第140章 綠袍人第259章 拿人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第336章 氣運果然在他第196章 發動第280章 履行爲夫的職責第275章 論政第53章 昂貴的入場卷第170章 上岸第290章 對策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321章 長孫家的選擇第202章 蠍子心亂了第299章 長孫歸天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319章 軌道交通第108章 送上門來第215章 喝酒聊天第158章 抵達第97章 小白樓第338章 伏擊靺鞨人第14章 紅薯玉米引發的血案第9章 神蹟處處的王家村第119章 唐時蘇州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273章 夜宴第309章 熱鬧的駙馬府第15章 武學師從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92章 雙簧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01章 招親第281章 看信地一百一十四章 奪船第179章 大家一起笑眯眯第275章 論政第140章 綠袍人第28章 籌劃匯演第228章 長安長安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2章 幸福的災民第349章 劫持第275章 論政第184章 帝王心思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344章 赴泰山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26章 南詔定第345章 封禪第119章 唐時蘇州第273章 夜宴地一百一十四章 奪船第169章 抵達交趾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13章 神奇的紅薯和玉米第38章 貓和老鼠第141章 除夕夜第212章 除三害之計第164章 大軍議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246章 商業謀國第202章 蠍子心亂了第245章 頂樓宴會廳第116章 商談第60章 神兵配寶甲第88章 要開鑼了第325章 別樣軍訓第10章 進帝都第104章 臨死前的一眼第126章 經濟格局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164章 大軍議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37章 三槍拍案驚奇第161章 思想再度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