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承十六年春四月,山茶開至花期末,又有牡丹迎上來。

這一年的春特別好,萬物萬事都應了景,雨水有雨,驚蟄有雷,春分青齊,真真是上上大吉。

春二月的時候,京南老坊市開始舊城改造,修起了低階官員宿舍,這個算是幾年興起的新福利事兒。

近兩年,福利這種詞彙總是圍着大梁轉悠的,皇帝老子生日了,皇帝老子做了好夢了,這就該着發福利了。

福利有多種,當然,老百姓最愛的就是,皇帝老子出錢請天下人看大戲,這個叫送戲下鄉,與民同樂均恩德。

每年皇帝老子生日,往附近縣城就去吧,那裡必然就有好戲開鑼,少說也要唱上三天熱鬧,你說好不好?

如今這上京城更大了,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兒了,護城河子外面短短五年,除東門外,竟多了三座大坊市依城而建,而這坊市周圍,慢慢便來了人家修了宅邸,有了足足十二條五里商街,與內城互相勾連之後,上京就胖了一大圈兒。

如今南來的北往的商戶都在上京集結,販賣出各地特色後,再購入上京的各種好物販賣全國。

你說肥不肥?

這日一早,依舊是四門鐘鼓齊鳴,大門敞開之後,守門的兵丁卻少了進城肥水,無它,進城的少了,出城的多了,如今內城的就是買個肉菜,也愛到城外的坊市尋個批發價格。

更加上城外居吃住更方便,買賣隨心,既不禁夜,也無嚴格管制管轄,便更自由了。

說起來,那城外最值錢的京官,卻是戶部下轄的商稅知事。這些官員那種肥,已然筆墨難以描述,竟是年年嚴打,貪污屢禁不絕。

不與民爭利,這個是儒家那幫子人的詞兒,現如今這一對比,就是不識字兒的,都覺着讀書人編出花稍那是騙人玩兒的,這麼好的事情,早就該有了。

不與民爭利真的對麼?儒家在這個問題上,遭遇到了相當實在的碰撞。

說起來,這事兒剛出的時候,儒家那邊折騰的厲害,竟是競相奔走,齊齊反對來着。

反對有用麼?沒用的,見到錢糧,什麼說,什麼學,那也是顧不住了。

商稅那東西實在厲害,短短几年,分着月份兒的在衝擊着朝上的榆木疙瘩腦袋,一波一波的搞得大臣們好不眩暈。

最起先,有商稅的絕戶郡!不,而今那邊就富民郡,也有叫移民郡的。

自從移民郡開始有了商稅,這沒過幾年,朝上朝下的官員才發現,商稅已然大於農稅幾十倍去,這麼可怕的利潤一出,那天下萬般有道理的學說便都給擊打的米分塵一般的碎了……

這稅是爭不爭呢?聖人們的書多了去了,到底是聽誰的呢?那麼就聽不說“不與民爭利的吧”。

如此,儒家隨之而變化,立時便多了子仁一派,相對而言,子仁還是很活泛的,人家不說與民爭利這回事兒。

眼見着今上內庫肥碩,可大臣們卻不敢跟今上就移民郡的問題挑,這已經成了朝廷如今的規矩了,七郡是萬歲爺的私庫,你的眼睛就是傷的流出血,妒的流了湯兒,這也沒用。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除卻交給今上內庫的錢財,人家甘州已經養起了常州與青州,而今絕戶郡卻也再不能提了,誰不知道,凡舉甘州來的,常州來的,青州來的,那必是有錢的主兒,有地的主兒,還是有本事的主兒。

只可惜了,這樣的人也不是好遇到的,無它,移民郡的人出郡須得去移民局申請,而外郡的人想入移民郡,那得審查資歷。

人移民郡的孩子出生,朝廷就給奶錢,布料,肉票,鹽……這麼說吧,這出生在移民郡的孩子是掉進福窩的,朝廷幫你看護到四歲養成了,立住了,這還不算完。

到了七歲,甭管你什麼出身,都能進皇家辦的學校免費讀三年,識字識數三年之後,就能進各種工廠做學徒了,那就能給家裡賺錢了。

除卻這個,移民郡最令人羨慕的就是,人沒有惡賦,沒有苦役,那些看起來很苦很累的工,那都是建築局的工人在做,甭看是苦工,一日出工四個時辰,忙完都各回各家做大爺去!

人家拿的可是移民郡的六級工資,六級工就論錢說,年入二十貫少說,當然,這也不是說,就能拿二十貫了。這錢,除卻給國家納的個人所得稅,教育費,保險費,許能留個十幾貫。

再別小看這十幾貫,移民郡的物價跟外面可不同,每月人家可以享受憑票買低價的各種物品的資格。上京一頭健碩的毛驢少說十五貫。

移民郡人每年都有牲口票,這票是按人頭給的,你家就是有個奶娃娃,人家也能賺票,這票還不分男女,都是一樣的,女娃養大也識字兒的,認了字兒,十歲就能領零工回家做了,再大點,成了婚,人女娃能進紡織廠,也拿六級工資。

說到最後,移民郡的人,是人人都能賺錢識字兒的。

這麼好,這還不可勁兒生去?待存夠五十張牲口票,人家買毛驢亦不過是七貫錢,那你說移民郡美不美?好不好?

好死了,然,死了你也是去不了!沒身份到了移民郡你算黑戶,這抓住了倒也沒啥,苦役半年之後給你個路費,回原籍去吧。

在沒有比移民郡人更排外的了,無它,人家有個說法,這個說法就是,憑什麼累死累活,每個月交了教育費,人頭費,各種費……還有黑戶不幹活來搶你的資源?哦,想着不幹活來享受我們的福利了?那可不成。

如此,凡舉有人悄悄跑過去的,不用移民局抓,人老百姓就齊齊上去圍剿去了。

現如今,移民郡再不從烏康郡遷丁,每州每郡如今都有遷丁司移民辦事處,你要想去得去申請資歷,請人做保,人家是有錢人不要,帶家業走的不要,貴族世家出身不要,家中有案底的不要,人家只要清白的光戶。

簡而言之就是啥也沒有的窮的叮噹響的良民,人家纔要。有時候你也搞不清楚今上跟那位新出的寧郡王顧昭是怎麼想的。

哦,這位也了不得,一手督辦了遷丁司,兢兢業業多少年人家纔給今上打下這一片好家業。這樣的足以功標青史的功勞堆積起來,纔有瞭如今的寧郡王。

寧郡王是打有了大梁朝,唯一的一位非宗室封王的,食五千戶,從一品,授田五十頃。

論說,這樣的厚封,朝上必有爭論,可偏偏到了寧郡王這裡,上下均沉默了。

沒辦法人出身好,護帝六星的嫡出血脈,跟皇帝家是結義兄弟,死了到天上還是兄弟。

還有就是如今大梁皇帝是遷丁司養的,宗室也是遷丁司養的,讀書人最最喜歡的各種皇家學院是遷丁司養的,最最重要的是,七郡的大業才走出第一步,給個郡王那都不算多。

人家寧郡王與萬歲爺沒有給這朝上朝下添麻煩,這就可以了。

世上有了寧郡王,便有了遷丁司,而後又有了改變整個王朝的大梁商稅。

自打有了商稅,這戶部就難做了,無它,陛下開始自己養宗人府了,自己養後宮了,自己管自己吃吃喝喝了,人家那是一改簡樸作風,想修廟就修廟,想修墳就修墳,想脩金鑾殿就脩金鑾殿。

寧郡王有錢,陛下想咋的他都不吭氣。

如此,甭說當今,就是當今去了換誰當皇帝,也不會討厭這樣的臣子。

看着陛下內庫的錢都堆成山了,再對比捉襟見肘的國庫,這朝上朝下的臉便被打的火辣辣的。

種種衝擊之下,天承十三年,大梁朝的第一本稅法終於出爐,稅法出爐之後商人的地位總算是與平民相等了。

而商人們仔細研究稅法之後,發現這法並非只是簡單的收錢了事,這法除保障朝廷的利益,也會保護他們的利益。

就衝着這份十分公平的恩典,商人是齊齊響應國家號召,這稅人家還特樂意交。這一下子便好了,戶部隨之也肥了。

今上一看戶部肥了,大手一揮便開始改造上京舊城,給官員們齊齊的將月俸提了兩倍。

如此,中下階級官員便齊齊愛戴起當今聖上,稱他爲古今第一明君!

卻原來,這明君麼,是這般來的啊!

卻說,上京依舊開了四門,巨大的鐘鼓之聲將沉睡的寧郡王府驚醒,大早上的,顧昭自牀上爬起來,洗漱過後,便換了一套鬆快簡單的藍色金織麒麟服出門去了。

郡王爺如今也是前呼後擁,隨隨便便出門身邊少說也得簇擁三二十人,三二十這也不算多的,而今世道開始往精緻奢華了走,開始講究個氣魄與排場了。

郡王出行,自然也有些儀仗,不過顧昭是個接地氣的好郡王,人家每次出門都平平常常,擾民清街在他看來是萬萬不可以的。

騎着駱駝自家門口到御街……這一路上京的街道安靜且祥和,早就不復當初的熱鬧,更多了一份兒大氣莊嚴,新改造的御街全街用巨大平展的大青磚鋪路,寬可十二輛大馬車並行,更在兩邊栽種花圃,如今到了月份兒,那花圃裡面的牡丹開的是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一路疾行到平洲巷子,這邊門房早就開了大門迎接着,顧昭下了駱駝,進了院子,上了小轎子被人擡着就一路往家中老國公養老的春壽苑去了。

如今,顧家早就不是過去的顧家,這家是顧茂德夫婦做主的。

那年老哥哥路上憨傻之後回到上京,盧氏大驚之後大悲,非要親力親爲的照顧,照顧一個憨傻了的以爲自己是五歲頑童的粗漢豈是簡單的工程,沒多久,顧茂德襲了爵位,接着顧家開始鬧分家,而後盧氏病亡。

顧昭目睹家族的新舊更替,他以前跟老哥哥認爲的充滿親情,充滿溫暖的家,在那一刻崩滅了,他能感覺到家族在流血,這種血還是那種在心裡流看不到只是疼的那種錐心刺骨。

阿潤說,顧家已然不錯了,顧茂德願意給自己嫡出的弟弟三成家業,庶出的也是每一家給了肥肥的一分。

可顧昭卻不以爲然,他阿兄就愛全家和和美美,骨肉團聚,他老嫂子也愛。

分家,是要了老嫂子命去的重要成因,如此,顧昭便跟顧茂德遠了。

這也是他坦然接受寧郡王這個爵位的原因之一,他雖是長輩,可顧茂德是族長,失去哥哥那些日子,竟是人人都來他面前拿大了!顧昭不願意與之對碰,便與阿潤商議了一下,拿了個郡王爵位。

在顧昭的心裡自然是有怨氣的,這股氣,是他對顧茂德的裝聾作啞的恨,也是他對這對夫婦私下裡折騰分家出各種手段的不屑,是傷了盧氏心給她帶來打擊令其過早去世的難以言喻的憤怒。

直至現在,顧昭都沒有原諒顧茂德,他們雖面子上過得去,可兩人都知道,以後也就是那樣了。

顧昭按照以往的時間到了國公府,他乘着小轎往老哥哥養老的春壽苑去,在路過正房小院的時候,他的耳朵邊,忽然聽到那院子裡傳來一陣古怪的老三絃兒的聲音,還有老者用沙啞的聲音吟唱着什麼。

顧昭踢踢腳板,轎子停下,他掀開簾子,隔着薄牆聽了起來。

那院子裡是這樣唱的:

夫人啊!你夢見,那桃花遍地三月開,開的是,紅紅一片紛紛落……

唱到這裡,那歌聲停下,老者忽問:“夫人,可有夢到?”

院中停頓了一下,蘇氏小半天兒才道:“仿若是夢到了。”

“這就是了!”

又唱:桃花十里面,親人想斷腸,桃花唉——十里長,想起我那親孃淚斷行,孃親啊——輕聲呼喚夜夜想……

老者問:“夫人啊,桃花女者,這是有家中女眷晚輩在思念呢,定是親人有了冤屈了……”

蘇氏悲傷:“是是是,正是如此,我那可憐的銘慧遠嫁外郡,如今都有二十了,還未有個一兒半女,可不委屈,嗚……”

蘇氏開始哭,那老者又唱:桃花喲——十里香

窈窕姑娘入碧窗,綠蕊破春風,萬頃花紅入夢鄉……

唱完,老者道:“夫人,你那閨女家,怕是有了春事兒,要進新人了……”

蘇氏大怒,在院裡大罵起來:“我呸!我含在怕花,捧着怕摔,十里紅妝陪送着嫁過去,而今這才幾年,這賊胚子竟要納妾不成……我可憐的嬌滴滴的寶兒啊!”

罵完,她又哭了!

顧昭再也聽不下去,這是無聊到何種地步,大清早的在家裡竟然算起了卦來,他搖搖頭踩踩腳板,那邊擡着就走了。

今兒老國公胃口好,一大早兒,他吃了十個大包子,還喝了兩碗湯,喝完,老國公穿上鮮豔的衣裳,梳好頭,脖子下面還帶了個大金鎖,他的兩隻手,一隻手拿了個螞蚱籠子,另一隻手裡拿着一個大號的竹馬,眼巴巴的在院子口等“爹”帶他出去玩兒。

自打老國公傻了,他的智力便只有三五歲的樣子,顧昭對他特別好,每天都要來陪他玩兒,帶他出門去,他便認爲,顧昭是他爹。

顧昭下了轎子,老國公頓時滿面笑容,咧着少了一顆門牙的嘴,連躥帶蹦的他就飛撲過來,口裡大叫着:“爹!今兒咱們哪兒去!”

顧昭也笑的開心,他道:“祖宗,今兒咱城外放風箏去!”

沒辦法,爹都叫出來了,他就只能拿祖宗來還了……

第175章 28第二十八回 第187章 大結局(上)7第七回 第156章 11第十一回 第149章 第154章 5第五回 第176章 26第二十六回 8第八回 6第六回 5第五回 126第一百二十六回 第161章 第154章 第141章 15第十五回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21第二十一回 第179章 第140章 17第十七回 第177章 第162章 第173章 14第十四回 第155章 第164章 136第一百三十六回 2第二回 第179章 9第九回 第185章 3133 第185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84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49章 20第二十回 12第十二回 17第十七回 第166章 第155章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84章 8第八回 25第二十五回 第162章 24第二十四回 第157章 第162章 6第六回 第140章 第155章 第153章 19第十九回 15第十五回 第148章 第148章 16第十六回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127第一百六十七回 18第十八回 第187章 大結局(上)第174章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20第二十回 第161章 2第二回 3132 23第二十三回 第161章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43章 第165章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73章 第169章 第141章 第188章 大結局(中)7第七回 第154章 第165章 24第二十四回 第167章 5第五回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44章 第143章 14第十四回 第173章 18第十八回 2第二回 26第二十六回 第153章
第175章 28第二十八回 第187章 大結局(上)7第七回 第156章 11第十一回 第149章 第154章 5第五回 第176章 26第二十六回 8第八回 6第六回 5第五回 126第一百二十六回 第161章 第154章 第141章 15第十五回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21第二十一回 第179章 第140章 17第十七回 第177章 第162章 第173章 14第十四回 第155章 第164章 136第一百三十六回 2第二回 第179章 9第九回 第185章 3133 第185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84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49章 20第二十回 12第十二回 17第十七回 第166章 第155章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84章 8第八回 25第二十五回 第162章 24第二十四回 第157章 第162章 6第六回 第140章 第155章 第153章 19第十九回 15第十五回 第148章 第148章 16第十六回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127第一百六十七回 18第十八回 第187章 大結局(上)第174章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20第二十回 第161章 2第二回 3132 23第二十三回 第161章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43章 第165章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73章 第169章 第141章 第188章 大結局(中)7第七回 第154章 第165章 24第二十四回 第167章 5第五回 128 一百二十八章第144章 第143章 14第十四回 第173章 18第十八回 2第二回 26第二十六回 第1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