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外戚外戚

劉徹看着她的眼睛,嗤笑一聲,才道:“阿嬌,我還真是不明白了,椒房殿哪裡惹到你了?”雖然高祖並沒有嚴令椒房殿爲中宮,但是自大漢開國一來皇后就在椒房殿呢,椒房殿就和皇后等同。

阿嬌低下頭,閉目不語。

劉徹夢的用手捏住她的下巴,圓潤的觸感讓他有些愛不釋手,阿嬌的臉龐不如現下時興的美人必須有瘦瘦的臉龐、尖尖的下巴、楚楚可憐的樣貌纔是真正的美人。阿嬌從小都是如銀盤一樣的臉頰,可是這張臉一笑配上星辰一樣的眸子,熠熠生輝。真是讓人百看不厭。

阿嬌看着劉徹有些癡迷的眼神,有些奇怪,她的樣貌並沒有變,甚至身體比前世爲了保持健康,圓潤不少,可是前世哪怕是情濃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他如此的眼神,最多是讚美幾句:“嬌嬌真是美麗。”

她哪裡知道所謂相由心生,絕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前世她一心愛慕劉徹,對他周邊稍微有點姿色的婢女都看不慣,更加不要說劉徹出宮尋歡了。偏偏劉徹半句安心的話也不說,導致她越來越憂心,以致於樣貌也變得越來越刻薄。

而這世她早已經放開心緒,不爲旁人所擾,就顯得心寬體胖,旁人看到就會愉悅一些,再加上她一般都是笑語盈盈的,所以更是讓她給人春風拂面的感覺,也就讓她的樣貌更加的難堪。

下巴再她手裡動彈不得,她索性也懶得動彈,直視着劉徹的眼眸,道:“只是不喜歡。”

劉徹畢竟心智堅定,早就反應過來,卻也不放開她,道:“那是皇后宮殿,你一句不喜歡,難道就否則的椒房殿的地位,只怕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不悅不說,以前的皇后後人只怕也不喜,嬌嬌,你可考慮了。”

阿嬌嘆了一口氣,道:“知道了。”外祖母的確是以皇后之尊住進椒房殿的,她不能置外祖母的顏面於不顧。不過她明白了劉徹的底線,劉徹果真還是如前世一樣,對大漢江山看得比任何都重。這樣子就好,免得她做了無用功。

劉徹放開她,看了她一會才說:“椒房殿你有不滿意的,你可以叫少府來,改建成你喜歡的。”

阿嬌搖搖頭,說:“不用,母后住得好好的,我再去看,母后只怕會生氣。”

“也好。”劉徹看到她神色放鬆,才說。然後拿起她剛剛看重的書,漫不經心的說:“南襄侯明日來宮中謝恩,他是你救起的,你見見吧。”

阿嬌有些驚訝,薛植在這次叛亂中立下大功,被封爲南襄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雖然離萬戶侯還遠,但是他如今的這個年紀已經嶄露頭角,前途已經不愁了。原本她是想着等過些時日瞧瞧叫人去看看他的。誰知劉徹竟然允許她去見他,並點出救命之恩,這就是將他歸於她了。

難道他不怕結黨?這可是劉徹以前最厭惡的嗎?他恨不得沒有外戚,可是外戚又的確比有些人好用些。端看帝王如何平衡了。還是說劉徹已經有如此自信了?可是劉徹手上也只有一半的虎符,還是這次淮南王叛亂之時,拿回手上,另外一半自是在竇太后處。

她現在有些看不透他了。前世她和他總是吵架,也是因爲他鬱郁不得志,受制與長樂宮,對她也是百般防備。如今竟然允許他見一個掌握兵權的大將。

她笑着說:“既是準備遷宮,我就沒有時間見他了,陛下訓斥即可。我當日也只不過順手罷了,算不得什麼。”

劉徹還是那副不在意的模樣,說:“遷宮叫下人去做就好了,見見他讓他叩謝大恩,也不費什麼時辰。”

阿嬌見他這樣說,也就不再推辭,“諾。”她親自見自是比叫侍婢去見,效果好得多。現在之人深受聖人言論,對忠義恩情看得很重,忘恩負義之輩想怕高位只怕是不能了。薛植見了她,以後哪怕她被廢后,他仍舊會被貼上陳阿嬌的標籤。不出力是不行的。

這件事就揭過了。阿嬌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對劉徹道:“前些時日,蓋侯夫人遞出牌子求見母后。母后未見。今日又遞到我這裡了。我該如何?”

先帝駕崩之時,王兒姁行事,實在是大不敬。後來阿嬌才知道事情始末。原來當日,本來大家哭靈哭得好好的,王兒姁突然發難,數落王娡爲皇后一來一系列罪狀,包括毒害先帝御嬪,不虞庶子等。

王娡自是惱怒萬分,連連呵斥。由於先帝遺軀周邊都是妃嬪及宗室,下人都在外一層呢,兩個隔着又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王兒姁。

王兒姁竟然不顧身份,直接就撓上了王娡。王娡一直躲避,可是衆人都呆愣住了,就讓王兒姁趁勢抓住了頭髮,口中一直喊着:“王娡,一人做事一人當,你害了我,我不計較的,但是你害我孩兒,我就不能容了。”還大聲對着宗正說:“劉姓皇室都在這裡,以後要是我四個孩兒不幸身死,記得都是這個毒婦害的。”

出了這些事情,王娡哪裡不惱怒,哪怕最後將王兒姁貶爲了庶人,不得如帝陵也不能銷她心中的怒火。畢竟當時她的披頭散髮,面容上還有被撓的痕跡,被衆人看到,誰都心裡不痛快。只怕然後見到那些人就想起當日的情景。

惱怒之下,連母家兄弟都埋怨上了,畢竟他們和玉堂殿可一直是粘粘糊糊的。於是索性眼不看爲淨。可是蓋侯和武安侯府很是忐忑啊,幾番三次竟然遞到她這裡了。

阿嬌本是想去椒房殿讓王娡示下的,畢竟是她的孃家,她也不能不給面子。否則王娡就找到理由斥責她了。可是這些天她連阿嬌的請安都不讓了,只是在深藏內宮。可見此事對她的影響。

但是後宮諸事還需要有人裁決,於是宮權就到了阿嬌這裡了。前世可是一直託了兩年,她這個皇后才摸到宮權呢。這樣想來,王兒姁倒是幫了她一個忙。

劉徹聽到阿嬌的話,心裡也不痛快。即便母后和王兒姁都是王信和田蚡的親人,可是也總得有個尊卑大笑。母后爲長位尊,他們竟然還幫着王兒姁行事。要不是大位初定,他早就給他們教訓了。

可是現在他還得安撫着他們,以給母后尊嚴,真是太憋屈了。不急,總有機會的。於是對着阿嬌說:“母后憂思先帝,不願見人。你就見見吧。不過你是皇后,該有的威儀不能忘。”

這就是要給下馬威,敲打王家和田家了。對這個,阿嬌是樂意萬分,誰叫他們前世也是廢后嘲笑她的主力呢。

劉徹見阿嬌答應了,看着阿嬌素淨的衣服,雖然將阿嬌顯得淡然素雅,可是她還是想看着彤色衣裳的阿嬌,總覺得那樣阿嬌纔是鮮活的。

於是說道:“來年我們就出孝了,你叫如意宅多做幾套漂亮的衣物備着。”

阿嬌笑着答道:“不急,還有半年呢。”隨即有些悵然的想:皇帝舅舅離開她都半年呢。這半年外祖母和母親都不好過,外祖母整日不願意見人,而母親也好久沒有進宮了。

然後就聽到咚咚兩聲,轉頭就看到修長的骨節,劉徹如有所思,說:“姑姑好久沒有進宮了嗎?你得空可以宣她進來。”

阿嬌這才知道自己神遊了,聽到他的話,搖搖頭,說:“不用了,母親來信說父親現在生病了,只怕不大好了,她還是要在府中的。”

自從堂邑侯府一分爲二後,聽說她那個父親整日借酒消愁,頹廢不起。然後在某次醉酒後着了寒,就一病不起了。

劉徹也是得到消息,只是對堂邑侯他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懦弱,並且對庶子庶女比對阿嬌還好,這就讓他有些不快,也就不耐煩聽到他的消息。

但是在不耐煩,還是阿嬌的親生父親。瞧着阿嬌還有些關切,就說:“不如我派一個侍醫過去看看,要是沒有大礙,就讓姑姑進宮來,陪陪祖母,也陪陪你。”

阿嬌只好說:“那我就謝謝陛下了。”兩人私底下只要用敬稱,劉徹及有些不快。所以日子久了,她也習慣注意照顧他的心情了。

過了一會,劉徹說要去宣室殿,就走了。

阿嬌看着他身影遠走,才吩咐楚雲將有些東西整理好。楚雲自是高興萬分去準備去了。

她就靠在軟塌上發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聽到一聲嬌俏的聲音想起:“中宮,婢子有事稟報。”

阿嬌擡起頭就看到紅綃那張尖尖的臉,不由得有些玩味:本來以爲她會很早過來找她,結果卻拖了這麼久。

但是她表情沒有變,只是淡淡的說:“何事?”

紅綃朝阿嬌身邊跪了一下,才說:“婢子謝殿下救命之恩。”說完恭敬的再次磕了一個頭。

阿嬌偏過頭,說:“你總算是我宮裡的人,又沒有什麼大錯,怎麼可能就將你調出去呢?”王娡估計是察覺紅綃已經不忠於她了,所以纔想將紅綃調回椒房殿處理。只是她也很好奇紅綃的身份,先不說她並沒有害他,反而好幾次及時送來了消息,就說她要是與故人有管,怎麼說救條命還是可以的。於是就將王娡的要求推了回去。要是救命,那倒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紅綃眼睛有些微紅,低聲道:“婢子知道中宮對婢子有疑慮,但婢子發誓從來不敢背叛中宮,請中宮明鑑。婢子是臨江王被廢之前留在宮中諸人之一。大王出宮之前,讓奴婢們見到麒麟玉佩如見其人,必要效忠執拿麒麟玉佩之人。很多年沒有人出示玉佩,奴婢們還以爲玉佩已經隨臨江王而去了。知道婢子無意中發現中宮有此玉佩,才和其他人聯繫上的。您纔是我們的主人。”說完遞上了一個絲帛。

阿嬌並不接手,只是淡淡的說:“你們可要離宮?我可以幫你們。”劉榮都去了這麼多年了,當年畢竟當過太子,粟姬又是得寵那麼多年,手裡自是有效忠的人。只是她沒有必要要他的,那個少年,道不相同,扯在一起,反添煩惱。

紅綃驚訝的擡起頭,沉住氣,說:“中宮,我們這些人是臨江王特地爲麒麟玉佩主人所準備,共同發誓,不能違背誓言,否則天打雷劈,斷子絕孫。還請中宮明鑑。”

阿嬌看過那個玉佩,表面上和其他的一樣,可是中間卻是用特殊的手法做成,只怕是仿造都難,肯定是特地鍛造的。想起高榮的話,她不由得相信了幾分。

可是劉榮的人本就是一個不定因素,要是被揭發出來,只怕她也脫不了干係。她嘆了一口氣,說:“我不用你們,也就不算違背誓言,你們出去過自己的生活就好。我現在的身份也不會再和臨江王牽扯上,所以過些時日我會安排你們出宮。”

紅綃咬咬嘴脣,最終說:“婢子聽從主人的意思。要是主人但凡有任何差遣,只要將玉佩印記在茶樓酒肆顯現,奴婢們自會出現。”說完恭敬的磕了三個頭,推出了殿中。

阿嬌坐姿都沒有變,繼續看着手裡的竹簡。

翌日,薛植果然來到了東宮,阿嬌就在大殿召見了他。楚雲和四姝隨侍在四周。大漢雖然對女子沒有那麼多束縛,所以婦人也是可以見客的。

薛植和五年前面容變化不大,但是氣質卻是有天翻地覆,現在是偉岸的男子漢了。

薛植進殿後,給阿嬌行了一個大禮,眼觀鼻,口中道:“植給皇后殿下請安,殿下長樂未央。”

阿嬌微微一笑,道:“南襄侯請起。息縣一別,君侯際遇已是天翻地覆,可見老天還是會青睞勤奮之人。”

薛植跪坐道:“都是殿下厚愛,否則植還不知如何。”的確,當時去了屯兵,聽到堂邑翁主的名頭,屯兵校尉都是另眼相看,機會也比別人多。

阿嬌笑笑,不再推脫。說起另外一件事,道:“君侯府邸可建好?可有不便之處?”

薛植忙道:“回殿下的話,還未建好,府邸爲朝廷組建,並無不便之處。謝殿下恩典。”

“那就好,你初到長安,如有不便,可去找如意宅之人,他們會安排好的。”如意宅是她明面上劉徹賞賜的,不用白不用。

“諾。”

阿嬌隨意問了一下他的家人、回憶了一下息縣的趣事,就讓他離開了。

等椒房殿那邊開始遷宮之後,阿嬌就準了蓋侯夫人及武安侯夫人之請,准許入宮。

蓋侯夫人李氏,武安侯夫人盛氏同在長安城內,阿嬌早就見過不少次了,以前她爲翁主,無心劉徹,而兩家爲皇家外戚,碰到了最多寒暄兩句,不似前世,她早早的爲太子妃,斷絕了兩家的青雲之路,兩家早就看不順眼。

而這世,他們看不順眼,卻又失勢過快,更是因爲王兒姁,和王娡不虞,所以即使再不歡喜,她們也要在她跟前完完整整、恭恭敬敬的磕頭。

李氏和盛氏本來以爲陳阿嬌爲免禮,就想着敷衍兩下。

阿嬌低下頭,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就是她們求人的嘴臉。

楚雲聞雅歌而知弦意,怒斥道:“兩位侯夫人就是這麼對皇后殿下行禮嗎?看來是貴府沒有人教禮儀呢?”

李氏和盛氏面有怒色,但是楚雲只是冷冷的看着她們,道:“要是侯夫人不知曉,不如回去弄清楚了再進宮。或許請禮儀教授專門教授。”

李氏剛想發怒,盛氏扯扯她的衣袖。李氏深吸一口氣,說:“還請皇后殿下恕罪,以往見陛下和太后之時,並沒有如此,所以有些生疏。”

阿嬌還是不做聲。

李氏和盛氏看着楚雲不耐,相視一眼,乖乖的繼續他們三拜九叩恭敬的完成,但心中着實惱怒:他們可是皇太后的母家,陛下的親舅母,陳阿嬌竟然如此待他們,一點顏面都不給,以後一定要在皇太后面前重重的告狀。

可是想想皇太后現在還在生氣,根本不見她們。她們只好忍着屈辱行完禮。

阿嬌穿着玄色的皇后服飾,頭插雙鳳戲珠鑚,莊重而威嚴。她坐的地方本就是大殿正中央,而高於普通殿面,俯視這李氏和盛氏,也將她們的不甘盡收眼底。

難道她們就是俗話所說的貴人的心,下人的命?嗬,不喜歡她,卻要恭敬的給她行禮,真是痛快啊。唔,想想前世,她顧忌着劉徹和王娡的面子,她們可是一次都沒有做到完整的給她這個皇后行禮啊。

終於看到她們跪着臉色都青了,才輕笑出聲,道:“哎呀,兩位侯夫人快請起,本宮再憂思母后,纔沒有注意。兩位侯夫人果然是禮儀之人,母后教導得好啊。”

李氏和盛氏起身的時候,差點沒有站穩。養尊處優這麼多年,早就不如先前未發跡之時的粗糙了。聽到阿嬌的話,差點氣暈過去。誰稀罕這禮儀之人的名頭?她這話既出,只怕即使在皇太后面前告狀,皇太后也無斥責的理由。

不是說堂邑翁主最是無腦的一個人嗎?做事率性而爲,飛揚跋扈,現如今竟然用話堵住了她們。難道她不怕皇太后生氣嗎?她們可是皇太后至親。

阿嬌還嫌氣她們不夠,漫不經心的說:“兩位侯夫人特地進宮給本宮行如此大禮,說起來還是本宮被陛下冊封爲皇后之位之後特地到東宮行禮的第一家呢。兩位侯夫人果然不虧是太后族人,知禮知節。皇太后知曉,並且倍感欣慰。”

其他王公貴族自然也是想的,但是一來她沒有心情,二來宮內外有許多事情需要做,許多事情要策劃,沒有空餘時間。所以遞牌子想要覲見的,她一律推拒了。

聽到這話,李氏終於忍不住,道:“皇后殿下,臣妾可是陛下的親舅母。”

阿嬌擡起頭定睛看着她們,李氏和盛氏只覺得阿嬌的眼光都要刺痛他們的肌膚了,不由得一縮。這才發現,以前印象中的少女已經是一國之後了。以前就氣勢凌人,高傲的厲害。可是卻沒有如今日如此的直觀,今日的陳阿嬌只是看着她們,她們就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好像在面對她們的帝王外甥。

阿嬌看她們低下了頭,面無表情的說:“君侯夫人出宮之後萬萬不能如此,否則可是會給陛下丟臉,給皇太后抹黑。好了,今日既然已經請安完畢,來人,送兩位君侯夫人出宮。”

李氏還想說話,盛氏又是一拉,李氏只好不甘的說:“那臣妾告退,等皇后殿下有空,臣妾再來給殿下請安。”

等她們走後,楚雲有些憂心,道:“中宮,今日如此對蓋侯夫人和武安侯夫人,只怕來日皇太后不悅。”

阿嬌一點都不在意,起身說:“那就來日再看吧。”只要王娡和她撕破臉皮,再說這可是劉徹親自囑咐的。要是真能讓他們母子產生嫌隙,是最好不過了。

楚雲無奈,只好閉嘴不語。

阿嬌走入內殿,看着瑞柳呈上來的宮人花名冊,說道:“可是全部收集齊全了。”

“諾,婢子和瑞紫她們幾個覈對了五遍。”

“好,你們將年滿二十五歲的宮女都挑選出來,登記造冊。”

瑞柳接過,恭敬的道:“諾。”

這就是瑞柳的好處了,哪怕是心中有疑惑,也不會在阿嬌面前顯露,更加不會詢問。

阿嬌揮揮手,一干人等都退了出去,留下她靜靜的思考。

第27章第78章 夫妻之間第108章 心中之刺第15章 母女母子第50章 姐妹情仇第36章第32章第106章 風波驟起第48章 宣室奏對第71章 孝順孝子第53章 看熱鬧吧第75章 竇家打算第7章 劉徹用意第126章 一同長大第151章 一家出行第181章 劉徹番外3第60章 後宮升職第147章 你的心事第160章 突來決定第82章 都來禮第63章 王娡出宮第104章 她不能死第9章 老天開眼第89章 多管閒事第83章 事情有變第8章 主僕談心第23章 決戰開始第107章 母愛如山第34章第53章 看熱鬧吧第90章 試探衛青第156章 返回長安第167章 封椒房殿第176章 不懷好意第28章第80章 一個盒飯第95章 廣川王府第169章 中宮反應第63章 王娡出宮第157章 又有喜了第93章 殺意頓生第6章 女俠阿嬌第94章 親自去看第70章 新政失敗第126章 一同長大第52章 玉堂心思第95章 廣川王府第102章 長門養病第105章 劉徹生病第181章 劉徹番外3第169章 中宮反應第118章 來吧來吧第161章 鑽牛角尖第23章 決戰開始第168章 以觀後效第3章 有女如煙第160章 突來決定第112章 豬之隊友第87章 忍了又忍第74章 外戚衝突第101章 稀世珍寶第157章 又有喜了第118章 來吧來吧第15章 母女母子第32章第145章 仗斃贗品第22章 塵埃落定第26章第30章第162章 看望母親第124章 刺殺刺殺第14章 車回長安第80章 一個盒飯第117章 生一個孩兒第91章 一人一個第166章 生產之事第66章 劉雪拜師第13章 有人分憂第53章 看熱鬧吧第134章 心口同一第71章 孝順孝子第162章 看望母親第146章 沒人約束第109章 逃出生天第74章 外戚衝突第70章 新政失敗第126章 一同長大第111章 趨利避兇第117章 生一個孩兒第33章第38章第67章 阿嬌夢想第12章 窺視目光第83章 事情有變第10章 陵美景第149章 皇子劉璵第118章 來吧來吧第149章 皇子劉璵第178章 正文結束第132章 包子上線
第27章第78章 夫妻之間第108章 心中之刺第15章 母女母子第50章 姐妹情仇第36章第32章第106章 風波驟起第48章 宣室奏對第71章 孝順孝子第53章 看熱鬧吧第75章 竇家打算第7章 劉徹用意第126章 一同長大第151章 一家出行第181章 劉徹番外3第60章 後宮升職第147章 你的心事第160章 突來決定第82章 都來禮第63章 王娡出宮第104章 她不能死第9章 老天開眼第89章 多管閒事第83章 事情有變第8章 主僕談心第23章 決戰開始第107章 母愛如山第34章第53章 看熱鬧吧第90章 試探衛青第156章 返回長安第167章 封椒房殿第176章 不懷好意第28章第80章 一個盒飯第95章 廣川王府第169章 中宮反應第63章 王娡出宮第157章 又有喜了第93章 殺意頓生第6章 女俠阿嬌第94章 親自去看第70章 新政失敗第126章 一同長大第52章 玉堂心思第95章 廣川王府第102章 長門養病第105章 劉徹生病第181章 劉徹番外3第169章 中宮反應第118章 來吧來吧第161章 鑽牛角尖第23章 決戰開始第168章 以觀後效第3章 有女如煙第160章 突來決定第112章 豬之隊友第87章 忍了又忍第74章 外戚衝突第101章 稀世珍寶第157章 又有喜了第118章 來吧來吧第15章 母女母子第32章第145章 仗斃贗品第22章 塵埃落定第26章第30章第162章 看望母親第124章 刺殺刺殺第14章 車回長安第80章 一個盒飯第117章 生一個孩兒第91章 一人一個第166章 生產之事第66章 劉雪拜師第13章 有人分憂第53章 看熱鬧吧第134章 心口同一第71章 孝順孝子第162章 看望母親第146章 沒人約束第109章 逃出生天第74章 外戚衝突第70章 新政失敗第126章 一同長大第111章 趨利避兇第117章 生一個孩兒第33章第38章第67章 阿嬌夢想第12章 窺視目光第83章 事情有變第10章 陵美景第149章 皇子劉璵第118章 來吧來吧第149章 皇子劉璵第178章 正文結束第132章 包子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