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雙方心思

近日中國沸沸揚揚的抗議之聲,讓日本方面同樣感到了壓力,可惜日方完全不能斷定到底是北方泄密還是南方泄密。眼下最麻煩的還不是調查泄密的途徑,這份協議遭到曝光,直接導致英美俄三國震怒不已。尤其現在歐洲戰事並沒有正式打響,列強在遠東的多多少少仍有幾分多餘的心思。

英國公使朱爾典會同俄國公使格魯斯·彼得夫斯基,向日方提出了多次抗議,要求日方立刻就這份中日協議給出解釋。眼下正是歐洲局勢危機之時,大家最應該同仇敵愾共同維護協約立場,卻在這個時候背地裡搞小動作,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儘管日置義保持着強硬的態度,可必要的解釋一定要給出來的,否則獲得不了英國的援助,日本還怎麼參與遠東地區的利益爭奪?經過幾天的磋商,日置義最終只能把這次協議歸納爲北方的責任,他向英俄兩國公使布聲明,之前的協議僅僅是出於對北洋政府的同情,而最終這份協議並沒有生效,此事就此可以了結。

朱爾典也明白國際局勢的緊張,這次聯合俄國公使質問日本,只不過是討一個面子上的說法,同時也算是給日方一個警告,總不能讓自己老牌列強的威望任由別人挑戰。既然日方給出瞭解釋,索性順水推舟了了結此事。

在平息英俄兩國質疑之後,日置義心裡越想越不是一個滋味,他倒是不擔心西方諸國的威脅,如今大日本帝國在國際上好歹是有一席之地的,只是如今中國國內反日的聲音如此嚴重,直接影響到與執政府的交易。他對吳紹霆的瞭解僅僅侷限於道聽途說,這個中國新生的年輕領袖究竟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外交態度呢?

他當然知道《二十一條》協議不是針對執政府,而是單純的針對吳紹霆本人,如果吳紹霆真是袁世凱第二,有極其強大的獨裁權欲,日本就能找到趁虛而入的機會!一切還得一步一步走着看!

不過日置義並不擔心,雖然這份協議曝光了,但並不意味着他手裡再沒有其他籌碼。【葉子】【悠悠】即便吳紹霆有強硬的一面,日本帝國也會採取更強硬的手段施壓。用他的話來說:“在中國一定能找到合作的人,此處不合作,索性就換他處。”

吳紹霆在八月二十二日收到了許多緊急電報,除了段祺瑞通電下野之後,還有吳佩孚、曹錕會合了中央第九師和南京退出來的部隊,正式向張勳動開戰。不僅如此,執政府國會也通過了定都南京的決定,內務部成立了政府遷移委員會,開始籌劃相迎的工作安排。

對於吳紹霆而言,這些消息都是早有預料的,他現在唯一關心的還是馮國璋收拾北洋殘局的進展,南北大勢已定,自然要儘快成立新的中央政府。

與吳紹霆一樣迫切不已的還有執政府和國會的衆多官僚們,即便執政府自成立以來勢頭一直很好,可畢竟仍然侷限於南方。眼下段祺瑞宣佈下野,北洋政府最後一絲力量灰飛煙滅,執政府終於熬出頭成爲中華民國唯一的政權,當然希望早日完成這一份過度,堂堂正正的執掌整個國家大權。

從這天開始,國會各黨派漸漸開始議論起新政府的大選事宜,樑啓、熊希齡等人也多次邀請宋教仁、岑春渲商議這件事。等到南北統一,成立聯合政府,自然不能再是執政官過渡時期,一定要公選出正兒八經的大總統和參議院、衆議院席位。點com

這件事原本沒有任何不妥,新的中央政府自然要有新的一套儀式程序,一開始議論的還算開明,大家都認爲不過是重新票選一下,大總統人選終歸還是現在的大執政官,最讓人擔心的還是北洋勢力的介入,會分掉不少中央政府的席位。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有人擔心吳紹霆是否能勝任正式的大總統。一個年不過而立,又有明顯獨斷專行的勢頭,大總統真若交給吳紹霆來接任,這個國家到底還能實現共和民主嗎?

入夜之後,吳紹霆正準備抓緊時間處理國防部送來的全事整編的文件,辦公室的房門突然敲響,門外傳來岑春渲的聲音。

“請進。”吳紹霆應了一聲。

房門打開,岑春渲步履穩重的走了進來。

“雲公,這麼晚了您老人家還沒有回去?”吳紹霆問了道。

“震之你不也沒有擱下手裡的公務嗎?”岑春渲笑着說道。

“今日事今日畢嘛。”吳紹霆一邊說着,一邊伸手請岑春渲落座。“雲公,這個鐘點來找我可有什麼要緊事?”

“確實有些事,或許今天看來不算要緊,可日後終歸會是一個麻煩。”岑春渲並不拐彎抹角,直接的切入正題,“不知道震之你最近可有聽說一些閒言碎語?”

吳紹霆放下手裡的文件,擡眼看着岑春渲,臉色露出思索的神態。對於這幾天國會裡的言論他怎麼會不清楚?但是卻沒想到岑春渲爲專門這件事來找自己,畢竟樑啓、熊希齡的進步黨人正在積極拉攏國民共進會的高層,如果說這些謠言是真的,很難保證裡面沒有國民共進會的成員參與其中。

“雲公,你是想告訴我關於國會私底下在議論的那些事嗎?”既然自己知道,吳紹霆覺得沒有必要再在岑春渲面前裝蒜。

“看來震之果然是知道這件事了。唉,老夫真不知道該如何表意見,國會官僚氣息實在太嚴重,再加上共和民主思想的薰陶,很多人已經喪失了最根本的判斷力,一心只想着一蹴而就。老夫雖然支持共和、贊成民主,可一把年紀熬過來,同樣也明白往往急於求成的事都會事與願違。所以今日才特意來找霆帥,希望能把這件事說清楚。”岑春渲嘆了一口氣,頗有幾分無奈的說道。

“此事只不過私底下的竊議,言論之事豈能加以限制,總會有一些野心家心有歪念。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新成立的中央政府理所當然會有一場公正公開的大選。”吳紹霆表情鎮定自若的說道,他僅僅是把這件事記在心裡,不過眼下並沒有太多心思處理這件事。

“此事斷然不可掉以輕心,事實上震之你就任大執政官以來,下面已經有了不少非議。之前大家認爲執政府只是過度政府,多多少少放下了各自的成見。可眼看就要成立正式的中央政府,下面那些人都認爲應當嚴肅對待,慎重和認真的考慮大總統最合適的人選。今日這些私議也許不成氣候,可難保明日不會生意外。”岑春渲意味深遠的說道。

吳紹霆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看來資產階級政客們總喜歡把事情考慮的想當然,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會呈現軟弱性,在有選擇的時候則總想擺出大義凌然的一面。口口聲聲爲了國家利益、爲了共和民主的精神,可實際上也只是想掌握更多的實權。想到這裡,他反倒很欣賞袁世凱針對國會的手段,對付這些官僚就應該強硬的去施壓。

微微的嘆了一口氣,他語氣深沉的說道:“我以粵省區區參謀長的身份領導廣州義,之後又響應孫先生的二次革命,與桂省勢力、北洋大軍鏖戰半年之久。隨後又歷經福建戰爭,成立國民共進會與進步黨聯合反袁。執政府成立之初,一邊組織四川大戰,一邊又平息西南諸省的叛亂,再到今時今日與北洋大決戰。雲公,你來說一句誅心之話,我吳紹霆有哪一點對不起執政府,哪一點對不起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岑春渲肅然的嘆道:“放眼中華民國,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與震之並列,袁世凱不如,樑卓如也不如,甚至連孫逸仙亦不如。老夫自問不敢說十成十的瞭解震之你,但老夫這雙眼睛並沒有瞎,震之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盡職盡力。正因爲如此,老夫是全力支持震之你接任正式大總統之職。什麼年不過而立,什麼任意妄爲,說句不好聽的,這些都是屁話。”

吳紹霆心有感動,他看得出來在整個執政府之中只有岑春渲一人是明白人,也是自己在官僚當中唯一能信任的人,甚至連宋教仁有時候都未必明白一些道理。

“雲公,”他鄭重的說道,“您老人家這番話讓我頗爲感激。很多人不明白我的處境,也不明白我的所作所爲究竟爲何,只有雲公你是明白人,真真正正的明白人。”

“唉,老夫年事已高,在執政府中又沒有太多的實力,只能力所能及的支持震之。不管日後正式大總統的大選如何,老夫哪怕豁出性命也要帶領黨內擁護震之你上位。”岑春渲鄭重其事的說道。

(未完待續)

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78章 ,轎車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1章 ,見革命黨第351章 ,委屈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1135章 ,改制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027章 ,在越南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28章 ,張家小姐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899章 ,到福州第1022章 ,遊鬥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629章 ,在重慶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19章 ,孚琦警告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889章 ,分寸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280章 ,策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961章 ,通電第370章 ,梁啓超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771章 ,威脅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891章 ,法租界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47章 ,交通意外第1053章 ,預兆第643章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653章 ,大言第991章 ,事露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485章 ,扶助農業
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78章 ,轎車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1章 ,見革命黨第351章 ,委屈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1135章 ,改制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027章 ,在越南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28章 ,張家小姐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899章 ,到福州第1022章 ,遊鬥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629章 ,在重慶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19章 ,孚琦警告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889章 ,分寸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280章 ,策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961章 ,通電第370章 ,梁啓超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771章 ,威脅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891章 ,法租界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47章 ,交通意外第1053章 ,預兆第643章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653章 ,大言第991章 ,事露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485章 ,扶助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