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敵後動作

正月十九日的川南迎來了第二場春雨,不過這場春雨顯然要比之前的一場更令人舒適。初春的天氣漸漸轉暖,闊別已久的明媚陽光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春天。

在位於內江北邊的資中縣郊外,有一片稀疏卻十分荒涼的山林,銜接重慶到成都的西部官道正好從這裡經過。不過官道失修已久,道路崎嶇難行,過往的商旅更願意選擇正在修築當中的成渝鐵路線路,沿着已經拓好石子的平臺地形總好過爬山。如今也只有本地熟悉地形的人才會繼續走這一條捷徑的官道。

晌午剛剛過,東北方向的山林後面卻有一羣身穿卡其布統一軍服的士兵,一個個分散開來蹲在地上忙碌着。這些士兵每個人手裡握着一柄工兵鏟,正在地面上挖着小坑,然後把一顆顆菠蘿狀的地雷塞進去。

靠近官道的山腰上還趴伏着十多個士兵,正在密切的關注官道南邊的動靜。

幾分鐘後,從官道西邊忽然傳來馬蹄的聲音,很快幾個騎兵踩着飛揚的塵土向這邊疾馳過來。隱藏在山腰上的人等了一會兒,確認了這些騎兵的身份後,一個人很快站起身來招了招手示意。騎兵放慢速度,沿着草叢向山腰爬了上去。

兩路人見了面,爲首的騎兵嫺熟的跳下馬,這時才能從他蓬頭污垢的軍服上辨認出是一個連長。山腰這邊一個軍官迎上前,那騎兵連長簡單的向此人敬了一個軍禮。

“行了,咱們現在在戰場上,你不向我敬禮還算是幫了我。怎麼樣,縣城裡有什麼動靜?”從這名軍官的肩章上可以看出是少校軍銜,同時領口還有一枚斑駁泛舊的黃埔軍官俱樂部徽章,他正是剛剛從教導一團調任第十四騎兵擔任騎馬步兵營營長的商震。

站在商震面前的這名騎兵連長也是教導一團的舊人,黃埔三期畢業的張治中。雖然經過幾場戰爭的歷練,張治中仍然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因此做事總有一種本能兢兢業業、循規蹈矩。聽完營長的話,他臉上有少許的尷尬,隨後彙報道:“屬下剛剛親自確認過,中央第三師第三團和第四團的先遣隊已經進縣城了,相信大部隊馬上就會到。”

這裡的先遣隊自然而然是指從重慶前往資陽的中央第三師後續部隊,三天前吳鳳嶺下令從重慶開拔,限期五天之內全部抵達資陽。這個命令被特勤處新近成立的重慶情報站獲悉,包括行軍日程和路線再內,很快送到了第十四騎兵團團部。

吳鳳嶺要在最短的時間趕往資陽,只能放棄東部還未完工但比較平坦的成渝鐵路線,選擇走這一條殘破不堪的舊官道。

光榮騎兵團這次利用機動優勢,神不知鬼不覺的饒過瀘州和內江,正是要發揮他們最擅長的作戰手段,在敵後進行一連串的破襲和截殺。

昨天早上,中央第三師第二團已經順利從這裡通過。騎兵團本來有很好的機會發動一場偷襲,不說能全殲這個團,最起碼能把這個團打得七零八落、再也找不到北。不過林文龍沉住這口氣,他決定放長線釣大魚,自己不要一個團,要的是緊隨其後的兩個團和大部分輜重部隊,以及吳鳳嶺本人的師部司令部。

商震緩緩的點了點頭,凝神說道:“看來咱們這邊的工作還要加快一些。你現在去北邊團部司令部,把我們這邊的情況彙報好。最多再過十分鐘,我會帶人去西邊營部待命。然後一切就按照原定計劃執行。”

張治中在心裡估算了一下,然後說道:“屬下明白了。其實時間還很充裕,中央第三師的先遣隊纔剛進城,正在找飯館吃飯,看樣子後面的大部隊還要一頓飯的功夫。”

商震笑道:“咱們還沒吃飯呢。等打完了再吃頓好的。你先去吧。”

張治中剛要擡手敬禮,結果又想到先前的話,趕緊又把手放了下來,轉身上馬回到官道上面繼續向北而去。

商震傳令手下加快行動,最後二十顆地雷很快安放下去,接着他帶着這些工兵快速的跑下山坡,橫穿官道之後又爬上了西邊的山坡,在山坡後面與步兵營會合。他的步兵營早已在這裡佈下了伏擊點,大後方五百米外的樹林裡還拴着幾百匹戰馬,四挺迫擊炮一字排開停在樹林前面一點的地方。

這會兒他沿着山坡巡視了一圈,進行最後的檢查,把重機槍和輕機槍都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告訴兄弟們打起精神,隨時準備大幹一場。

在官道北邊有一處並不高的隘口,林文龍的兩個騎兵營就在官道左右兩邊埋伏着。士兵們把卡賓槍背在身後,子彈一律不準上膛,待會兒的作戰可用不上槍械。雖然時間逼近正午,可這些騎兵都端坐在草地上,一個個用心檢查自己的馬刀。

林文龍正坐在團部指揮所外面的一塊石頭上,他拿着一塊磨刀石,反反覆覆的打磨自己馬刀的刀劍,確保等下劈砍時能更有效果。

張治中在這個時候來到團部,把步兵營的情況做了彙報。

林文龍只是緩緩的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話。

光榮騎兵團這個稱號在稍後的戰鬥中才會得到真正的認可,因爲這是騎兵團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採取冷兵器作戰,在此之前的所有行動幾乎都是騎着馬的步兵幹得活兒,與騎兵沒有半點瓜葛。說到緊張,就連他這個團長都難以逃避。

大約過了半個鐘點,商震的偵察兵發現縣城方向有動靜,那是北洋軍的一支探路騎兵。他知道中央第三師總算要從這裡經過了,立刻把這個消息傳到了團部。

騎兵團上下全部繃緊了神經,一場大戰正在緩緩的拉開帷幕。

探路騎兵只有三十多人,這些北洋軍吊兒郎當的坐在馬背上,有說有笑,全然不像是在行軍,更像是一場出遊。

埋伏的騎兵團一動不動,耐心的等着這支探路騎兵走過去,這些小角色根本不足掛齒。

緊隨探路騎兵後面,大約隔了幾百米的距離,中央第三師第四團的本部人馬正浩浩蕩蕩的向這邊走來。爲首的是大約三百名騎兵,後面則是大一股步兵,中間還夾雜着一些輜重部隊,重機槍、大炮和軍糧都有。

如果這個時候利用望遠鏡向更後方看去,還能看見中央第三師的第三團一部幾乎緊貼着第四團,再往後面就是清一色的輜重部隊了。

將近三千人的部隊,就這樣沿着官道排出一條長長的行軍兵線。吳鳳嶺還算有點本事,又或者急於確保五天抵達資陽的命令落實,從重慶一路走來竟然沒有讓部隊掉隊,

商震悄悄的從山坡後面探出腦袋,向下方官道上看去,北洋軍的騎兵部隊就在自己鼻子下面。他沒有急着動手,按照計劃必須等到北洋軍繼續向前,直到抵達八百米外的隘口時自己才能開火,這樣才能一口氣全部吞下這兩個團的敵軍。

北洋軍完全想不到自己已經走進了一個埋伏圈,先不說這裡遠離戰場,之前第二團走在前面經過這裡沒有遇到任何意外,自然誰也不會想到接下來會發生意外!

轉眼間,最前面的北洋軍騎兵接近隘口,一名軍官擡頭向道路兩旁的山坡看去,忽然發現山坡上有一個人影。不過他並沒有當作一回事,只當是附近的平頭老百姓路過這裡。可是沒過多久,他發現那個人影有些異樣,好像正騎在一匹馬上,手裡還拿着什麼東西。

“咦,那山上到底是什麼人?”軍官雖然奇怪,可還是耐着性子向身旁的同伴問道。

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360章 ,緊盯第602章 ,在宜賓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8章 ,初到後哨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602章 ,在宜賓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99章 ,踐行籠絡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415章 ,一談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76章 ,散財人氣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3章 ,碼頭別見第7章 ,上任哨官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998章 ,風聲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406章 ,進京第55章 ,按部就班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884章 ,閉幕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87章 ,似有隱情第913章 ,前兆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588章 ,議定第72章 ,誓師大會第826章 ,損傷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424章 ,在日本第1211章 ,震動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94章 ,明降實升第665章 ,威壓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379章 ,豪賭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892章 ,朝鮮人
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360章 ,緊盯第602章 ,在宜賓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8章 ,初到後哨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602章 ,在宜賓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99章 ,踐行籠絡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415章 ,一談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76章 ,散財人氣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3章 ,碼頭別見第7章 ,上任哨官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998章 ,風聲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406章 ,進京第55章 ,按部就班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884章 ,閉幕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87章 ,似有隱情第913章 ,前兆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588章 ,議定第72章 ,誓師大會第826章 ,損傷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424章 ,在日本第1211章 ,震動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94章 ,明降實升第665章 ,威壓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379章 ,豪賭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892章 ,朝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