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

兩人正聊着的時候,火車已經開進站臺,速度越來越慢最後停靠了下來。鄧鏗等人來到花車車廂前面,等待這位蔣大人的出現,哪裡知道花車廂門打開,從上面下來的都是一些富戶人家,倒是沒看到一個穿軍裝的人。

很快花車車廂的旅客都下來了,只剩下列車員在巡視空蕩蕩的車廂。鄧鏗和李選廷不禁奇怪起來,難道蔣大人錯過了列車?

鄧鏗轉過身準備吩咐隨員去火車站電報室覈查,可就在這時從前面幾節普通車廂的卸客站臺處走來一清瘦的青年人,對方穿着一身泛舊的夏衫,手裡提着一個編織的行李箱,與其他平頭老百姓毫無區別,放在人羣裡一點都不起眼。

一名憲兵隊警衛馬上上前攔住,提示道:“出站口在那邊,你走錯了。”

青年人不慌不忙放下行李箱,帶着一副平淡又自若的表情,不疾不徐的說道:“你們是執政府派來接車的人嗎?”

憲兵隊警衛回過頭來看向鄧鏗、李選廷,二人趕緊迎了過來。

“請問這位仁兄是北京來的蔣百里蔣大人?”鄧鏗問道。

“在下海寧蔣方震。”青年一絲不苟的說道,保持着一股高瞻的風骨,總給人一股眼界甚高、不入俗流的感覺。

站在稍微後面的李選廷看着蔣方震,心裡只犯嘀咕:這人還真是自以爲是,連回答話都要找另外的說法。

鄧鏗立刻奉上一個笑容,示意隨員上前去幫忙提拿行李,然後說道:“蔣大人一路辛苦了,我等正是奉吳執政之命特意前來迎接大駕,在下鄧士元,這位是國防部參謀顧問李文石。說來奇怪,蔣大人爲何不是在花車,反而是從另外車廂下來呢?”

蔣方震不動聲色的說道:“在下上個月辭去所有公職,遣散家中親友之後已是身無長物,一路南下還是學生們湊的盤纏路費。到廣州時承蒙張季孫老先生照顧,資以五百元路費,不過考慮到廣州與梧州不過咫尺之遙,沒必要花到這麼多錢,所以我獨擅的把這五百元電匯至北方,還於之前借錢的學生。”

他說話時顯得大方得體,一點也不在意自己寒酸的境況。

鄧鏗與李選廷面面相覷,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如果蔣方震真的缺錢大可向吳執政的岳父張老爺子說清楚,現在可好,讓外人知道了還以爲執政府招待不週。

“原來如此,”鄧鏗一邊頷首一邊說道,“蔣大人果然清廉節儉,讓我等敬畏。好在蔣大人平安抵達梧州,車站外已經備好轎車,請。”

蔣方震略微點了一下頭示意,然後跟着鄧鏗、李選廷等人出了火車站。

上了車,一行人徑直向聯合會館前去,一路上鄧鏗儘量表示東道熱情,向蔣方震介紹了梧州目前的情況和執政府的一些新聞。蔣方震一副似是而非的態度,只是淡然的應了幾聲,倒是沒有主動提出任何問題。李選廷一直認爲蔣方震這樣的態度,是在宣揚一種“是你們請我來的,而不是我要來的”意思,他只是悶悶不作聲,也不管這位“蔣大人”這副作派到底是什麼意思。

車隊抵達聯合會館,鄧鏗請蔣方震直接來到前往側院的執政官辦公室。

蔣百里從走廊經過時發現聯合會館裝修的還算不錯,可是進入側院時才發現所謂的執政官辦公廳卻是另外一副場景,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這裡是某個清水衙門,很多辦公的場所還要靠軍用帳篷來代替。

鄧鏗看出了蔣百里的臉色,笑着說道:“蔣大人不要見怪,地方狹小,只好將就着使用。不過東邊的院子已經在擴建當中,下個月裝修結束之後就能辦公,到時候會比現在要好上一些。來,這邊請。”

敲響了執政官辦公廳的房門,裡面傳來吳紹霆迴應的聲音,鄧鏗推開門請蔣百里進去。

吳紹霆正在批閱關於浙江省組建新軍政府的請示書,他從桌案後面擡頭看到鄧鏗和蔣百里,馬上擱下了手中的鋼筆,笑着站起身繞過辦公桌來相迎:“百里兄,闊別兩年有餘,今日可算是把你盼來了,一路上多有辛苦,今晚我在公館設下家宴爲你接塵。”

蔣百里面色淡然,說道:“吳執政盛情,在下誠惶誠恐,只怕難以當得。”

吳紹霆心道:這蔣百里還是老樣子,心高氣傲的很。他表面上仍然笑道:“什麼當得不當不得,百里兄這樣難得的大才自然不能怠慢。反而我還擔心家中小宴不夠隆重!”

蔣百里露出一個不置可否的笑容,說道:“吳執政太客氣了。此番在下南下,還是應了鬆坡將軍的邀請,難以推卻這份人情。若論與吳執政的交情,在下寧可直言不諱的說並無深交,所以還請吳執政省去那些世俗禮儀的麻煩,不妨直接談一些正經事更有用。”

這番話雖然說的不算太嚴重,可同樣也很露骨,吳紹霆誠心誠意設下家宴爲期接塵,蔣百里非但不領情,還直接點破看不起吳紹霆這份關係,當真是讓人難堪。站在一旁的鄧鏗臉色驟變,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一路上熱情遭冷遇也就罷了,這蔣百里在見到堂堂大執政官之後還是這般無禮,實在讓人惱怒的很。

鄧鏗剛要開口嚴肅的提醒幾句,不過吳紹霆卻先哈哈笑了起來,說道:“百里兄啊百里兄,你可真是特立獨行,難怪被稱爲大才。你說的很對,大丈夫應該以事業爲先,既然如此,你先請坐,我正好有一份重任委託給你。”

蔣百里欣然坐了下來,等着吳紹霆的交代。

吳紹霆說道:“我直接說了吧,鬆坡兄一直很推薦百里兄的才情和能力,而我也深知百里兄與鬆坡兄的關係。鬆坡兄東渡日本治病之前,制訂了一套國防軍的編練計劃,如今我正愁缺乏能人主持。”

蔣百里冷冷的笑道:“國防軍計劃?究竟不是吳家軍計劃嗎?”

吳紹霆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站在門口的鄧鏗、李選廷二人更是心頭一震。蔣百里纔剛剛下火車與吳紹霆見面,卻敢當着吳紹霆的面說出這樣不知輕重的話!

半晌過後,吳紹霆臉上仍然保持笑容,雖然比起之前要少了許多熱情,他說道:“正是派外人誤傳要編練吳家軍,所以才請百里兄坐鎮統籌,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表示誠心的話,那吳某真是無計可施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別人當着吳某的面說這樣的話,吳某一定不會輕易罷休。然則,百里兄你不同。”

“有何不同?”蔣百里冷笑着問道。

“我曾與鬆坡兄談過一件事,吳某之所以千方百計請鬆坡兄南下,除了南方大局之外還有一己之私,吳某希望以鬆坡兄爲鏡,以明曉得與失。鬆坡兄東渡日本之前,我還特意請教該取何人而代之以鏡,鬆坡兄提到三個人。”吳紹霆認真的說道。

“哪兩個人?”蔣百里忍不住好奇起來。

“其一是鬆坡兄的恩師樑卓如先生;其二是宋漁父;其三就是你蔣百里。”吳紹霆一絲不苟的說道。

蔣百里臉色逐漸嚴謹起來,略有驚訝的看着吳紹霆,一時想要開口詢問又覺得答案就在心中,於是就顯得欲言又止。

吳紹霆微微一笑,說道:“百里兄你與我年齡相仿,而當年魏徵卻比唐太宗年長十八歲,所以我很奇怪鬆坡兄爲何會提及百里兄的名字。”

蔣百里問道:“那吳執政如今可有想明白?”

吳紹霆搖了搖頭說道:“事實上我沒有多想,但我相信鬆坡兄的推薦。說一句題外話,試問百里兄,你是否也信任鬆坡兄呢?”

蔣百里可不是愚鈍之人,他思維轉的極快,立刻就明白了吳紹霆的用意。對方正是在拿蔡鍔來做牽引,希望能化解彼此的恩怨。他在心底下暗暗嘆了一口氣,自己看來確實有些固執觀念,今時今日的吳紹霆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廣東軍閥,否則蔡鍔也不會心甘情願任期麾下。

“吳執政,”蔣百里平靜的開口說道,“我爲我剛纔的話道歉,我不應該因爲一己私心而發表未經考證的言論,並且還詆譭了吳執政的一番好意,實在不該。”

“百里兄切莫如此,我知道你是一個敢言直諫的人,有你加盟執政府必然能讓我更清楚自己的行爲準則。希望從今日起,你我能確立在同一陣線上,爲中華民國繁榮安定、獨立自強竭盡所能。”吳紹霆欣然的說道。

“吳執政有這樣爲國盡力的心,方震敬佩不已,必定不負所托。”蔣百里雖然依舊是一副沒所謂的表情,不過說這番話時卻挺起胸膛,表現出莊嚴的一面。

“此外,我還有另外一件重任。”吳紹霆繼續說道。

“請吳執政明示。”蔣百里道。(未完待續)

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48章 ,血性之怒第602章 ,在宜賓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799章 ,再戰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68章 ,探監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86章 ,諜報戰第851章 ,真格第73章 ,一場比試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21章 ,見革命黨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49章 ,翻譯翻譯第819章 ,誘敵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343章 ,信誓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645章 ,遷徙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84章 ,張謇青睞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1220章 ,野心家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第1135章 ,改制第404章 ,洪門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842章 ,會議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64章 ,昔日恩師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827章 ,白熱化第406章 ,進京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33章 ,天價贖金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1217章 ,內況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53章 ,義正嚴詞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661章 ,前奏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343章 ,信誓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855章 ,支走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54章 ,袁樹勳督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996章 ,從嚴辦理
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48章 ,血性之怒第602章 ,在宜賓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799章 ,再戰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68章 ,探監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86章 ,諜報戰第851章 ,真格第73章 ,一場比試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21章 ,見革命黨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49章 ,翻譯翻譯第819章 ,誘敵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343章 ,信誓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645章 ,遷徙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84章 ,張謇青睞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1220章 ,野心家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第1135章 ,改制第404章 ,洪門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842章 ,會議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64章 ,昔日恩師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827章 ,白熱化第406章 ,進京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33章 ,天價贖金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1217章 ,內況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53章 ,義正嚴詞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661章 ,前奏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343章 ,信誓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855章 ,支走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54章 ,袁樹勳督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996章 ,從嚴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