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大執政官

第二天清晨七點鐘,吳紹霆短暫休息了幾個小時之後,迫不及待的趕到聯合會館,公佈一系列人事命令,正式組建執政府的各級職能機關。他宣佈梁啓超擔任首屆政務總理,由其負責儘快完成組閣工作。之後他又向國會提名,擬請宋教仁出任執政府最高法官。

這兩項是主要人事任命,前者構成行政權,後者則奠定司法權。

在這兩項任命之外,他還發布了一張隸屬於執政官辦公廳的部長名單:委任岑春渲爲內務部長,陳少白爲副部長;委任蔡鍔爲國防部部長,唐繼堯、劉顯世二人爲副部長;侍從廳主管莫紀彭;新聞部長鄒魯,副部長許雪秋;通訊室主任趙慶新;國家安全部長王和順。

幾乎還不到早上九點鐘,新上任的政務總理梁啓超緊隨吳紹霆之後宣佈了政務內閣的名單:民政部部長熊希齡,副部長張潮安;交通部長許汀芳,副部長鄭澤生;商務部部長張直,副部長李煜堂;財政部長張謇,副部長王印川;司法部長梁啓超,副部長蒲殿俊;教育部長朱執信。

在外交部長的人選上,梁啓超特意與吳紹霆交換了意見,二人決定聯名發一封聘請書到上海,邀請一直隱居在上海的唐紹儀出任外交部長。

唐紹儀原本就是外交人才,同時還帶有極其濃烈的政治色彩。只要能拉攏唐紹儀加盟執政府,對北洋政府的消弱將會更進一分,誰都知道唐紹儀不滿袁世凱卻又念念不忘國府中央的名份,在這個時候改投執政府,可見執政府的地位足以堪比北洋政府了。

按照執政府的機關架構,大執政官辦公廳與政務廳共同組成中央政府並行使行政權。然而執政官辦公廳所有部長直接向執政官負責,不必聽命於政務總理;政務廳的各部部長則直接向政務總理負責,再由政務總理向執政官負責。表面上看這是一個負責的行政體系,實際上卻是冥冥之中的政權分化。

吳紹霆並不是不相信梁啓超,而是認定一些重要的機構必須由自己一手掌握。至於梁啓超心思也不在這一方面,所以默認了吳紹霆的這種政治劃分。

下午參議院召開法案會議,很快通過吳紹霆的最高法官提名,任命宋教仁爲執政府最高法官。當晚在聯合會館二樓舉行最高法官和政務廳的就職典禮,所有人接受委任的部長、副部長、廳長、主管等等官員,按照程序一一宣誓就職。雖然典禮比不上大執政官典禮的隆重,不過因爲人數衆多,氣氛依然顯得很熱鬧。

行政各部門長官正式就職,意味着執政府權力構架完成,比起之前只有參議院的執政府更顯得像模像樣。從當晚八點鐘簡單的慶功宴過後,執政府各部立刻投入工作,將之前因爲職能模糊而積累下來的工作連夜跟進處理。

聯合會館徹夜通明,一時間竟然一副轟轟烈烈、積極進取的大作派。

蔡鍔在五月二十九日這天從重慶趕回梧州。之前接到吳紹霆的國防部長任命時,他正在火車上,只好在專車辦公室裡宣誓就職。執政府大選和大執政官就職都是南方重大的事件,他這個新上任的國防部長無論如何都要回來述職一番。

儘管距離吳紹霆就職過去了兩天時間,但對於蔡鍔的返回吳紹霆仍然很高興,正好他還要與蔡鍔好好探討關於國防部的構建與未來國防軍的建設計劃。他派鄧鏗和陳炯明二人親自到火車站迎接,自己也迫不及待的來到聯合會館大門口等候。

蔡鍔走出轎車時,他泛舊的軍服似乎寬大了不少,臉頰不僅凹陷下去不少,同時還透着一股病態的蒼白,在踏上臺階時都有一種風吹即倒的脆弱。不過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狀態,熱情的笑着向吳紹霆伸出手。

吳紹霆抓住蔡鍔的手鄭重的握了握,不過第一句開口的話倒不是寒暄,而是懇切的問道:“鬆坡將軍近況可好?這才離別了多久時間,今日再見,你這身體着實讓人嚇一跳啊!”

蔡鍔哈哈笑道:“吳執政,這才離別多久時間,今日再見,你竟是這般婆婆媽媽了?着實也讓人嚇一跳啊。”

吳紹霆勉強笑了笑,隨後收斂了臉色,認真的說道:“鬆坡將軍,凡事能放手下手下面人去做的就不要太難爲自己,保證身體纔是要緊。如今國防部還有好幾項大計劃等待鬆坡將軍你來主持,若真是累壞了鬆坡將軍,教我何以自處?”

蔡鍔正色說道:“蔡鍔承蒙關心,不過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有數,這幾日吃得喝得,王大夫都說沒大礙的,吳執政放心好了。”

吳紹霆微微點了點頭,他不知道蔡鍔的話真假與否,稍後還得親自去詢問王大夫。他沒有再多說其他,邀請蔡鍔與其幕僚先進會館大樓。

執政府各部門盡皆派人來到大廳相迎,蔡鍔與衆人一一打了招呼,寒暄罷了,又與吳紹霆一起前往執政官辦公室。

執政官辦公室依然設在側院,院子裡那些軍用帳篷沒有拆去,反而又增添了幾頂用以辦公,整個執政官辦公廳就是整個側院,不知情的人見了都會忍不住唏噓。

“震之,你還沒有搬出去?”蔡鍔奇怪的問道,他之前來過這裡,不過那會這裡是軍事聯合會議的辦公地。

“見笑了,地方夠用就行。要說必要的體面也是要得,內務部那邊正在籌備聯合會館的擴建工程,到時候要好得多。反正我不追求這些虛無的派場,真要有賓客來訪大不了就去外面接見。”吳紹霆滿不在乎的笑了笑。

“唉,不得不感嘆,有震之這樣勤儉的執政官做榜樣,執政府上下定然能保持清廉作風。我真心希望不要再發生賄選案那樣的醜聞。”蔡鍔嘆了一口氣。

來到吳紹霆的辦公室,吳紹霆請蔡鍔落座,他知道蔡鍔不喜歡客套的一面,於是馬上派人去請來何福光、倪映典以及唐繼堯等人,又讓陳炯明、鄧鏗都到場落座,即刻開始商議國防部構建計劃。

此時唐繼堯與蔡鍔碰面,兩個人之間不禁有一種微妙的氣氛。唐繼堯心中糾結不已,當年他從蔡鍔手裡接過雲南的軍政大權,卻沒想到到頭來又交還到蔡鍔手裡。南方督軍共商大會那會兒,他還曾輕視過蔡鍔這個光棍將軍,今天身份顛倒,當真苦不堪言。

蔡將軍把賭注押在吳紹霆身上,這次可真是連本帶利大贏一場。唐繼堯暗暗嘆息。

【朱培德(1888~1937),字益之,國民革命軍南京中央軍校校務委員,國民政府軍訓總監部總監,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雲南講武堂時期就和朱德並稱模範二朱,歷經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始終追隨孫中山先生,後作爲第三軍軍長參加北伐、戰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參謀總長,代理總司令、軍委辦公廳主任,在混亂的年代裡,辦事謹慎,進退得體,顧全大局,不喜殺伐,不計名位,性格寬仁,政治上也比較成熟。

範石生(1887—1939)字小泉,號小翁,一作筱泉,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小街鎮人。1922年陳炯明叛變革命,攻打廣州,情況危急。範石生率滇軍保衛廣州,與孫中山並肩血戰,擊退叛軍。孫中山親自題寫“功在國家”四個大字和軍刀一柄相贈,以表彰他的功績。大本營授予他陸軍上將。範石生少年學醫,青年投筆從戎,馳騁沙場,戰功卓著,晚年又以行醫爲業,不問政事,在昆明街頭被刺身亡,走完了他叱吒風雲的一生。】

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914章 ,變第677章 ,鉅變發生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176章 ,調查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044章 ,伏筆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629章 ,在重慶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404章 ,洪門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46章 ,志同道合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62章 ,堅持到底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305章 ,破襲戰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38章 ,偷聽內幕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760章 ,十月底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70章 ,會師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936章 ,用意第842章 ,會議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649章 ,離間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889章 ,分寸第645章 ,遷徙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401章 ,北上前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629章 ,在重慶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918章 ,復活第935章 ,條件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944章 ,德國反應
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914章 ,變第677章 ,鉅變發生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176章 ,調查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044章 ,伏筆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629章 ,在重慶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404章 ,洪門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46章 ,志同道合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62章 ,堅持到底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305章 ,破襲戰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38章 ,偷聽內幕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760章 ,十月底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70章 ,會師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936章 ,用意第842章 ,會議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649章 ,離間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889章 ,分寸第645章 ,遷徙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401章 ,北上前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629章 ,在重慶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918章 ,復活第935章 ,條件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944章 ,德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