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一步之差!

電閃雷鳴,天空陰霾。

濃郁的黑幕之下,這個夜晚皇宮裡極不平靜。

這一天一夜以來,夏初七神思不屬。爲了小十九,她一直強迫自己一定要入睡,不去思考乾清宮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變故。可三番五次,越是想要睡覺,心魔越重。瞪大一雙眼,面前紗帳垂垂,無一絲風拂的動盪,帳外的燭火如同鬼火,火舌輕搖,殿外雷聲震耳,隱隱透着一種暴風雨中的肅冷,風聲陣陣,極是扼人心魄。

她不懂歷史,可卻非常清楚,洪泰帝的病危,對於一個國家和一個朝廷來說到底是有多大。一個君王的安危,系之社稷,往往改變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命運,而是整個天下的格局。

手心裡,一直是潮溼的,她已無從分辯對與錯。從趙十九離開她那一瞬,她的世界便再無對錯。或這一會,或者是雷電之故,她心裡的不安被推到了致高點。手心拽在被角上,她輕輕摩挲着,讓汗溼的溫熱液體在被子上蹭去。

“天熱了,明日該換一牀輕薄的被子了。”

她沒事找事的嘆了一口氣。

“是的。”帳外很快有人附合。

平常都是晴嵐和梅子在守夜,今日卻是另一個熟悉的男聲。

她愣了一愣,“你怎會在這裡?”

空寂裡,甲一久久沒有回答。在又一聲雷電擊下時,他無聲的一嘆,心裡似有無數情緒傾瀉而出,“我怕雷,想在這裡。”

怕雷?夏初七的心臟幾乎要從胸腔裡跳出來。甲一怕雷,在陰山皇陵的死室時,正是因爲他怕雷,才導致了後面的事情。手心越攥越緊,她嘴皮顫了一下,不知如何回答。

“我不想怕的,夏楚。”他又說。

“我知,我未有怪你。”夏初七儘量剋制着自己的心情,不去想陰山皇陵石破天驚的一幕,也不去想御景苑裡滿地的鮮血,不去像乾清宮的忙碌,和那個有可能會永遠躺在牀上的老皇帝。淺淺呼吸着,身子仿若飄浮在半空中,落不到實處。

好一會,她問,“甲一,他會死嗎?”

“不知。”甲一知道她問的是誰,聲音涼涼。

她瞪着雙眼,靜靜躺着,看着帳頂,“我沒有想讓他死。是他要我死。”她的聲音很輕,像羽毛輕輕拂過,腦子裡卻是那個人看她的最後一眼,他是一個曾經縱橫沙場打過天下的男人,他是……趙十九的親爹。

“他會怪我嗎?”她又問。

“不知。”帳幔外的人,同樣的一句話,聲音只是更沉。

與甲一這樣的人說話,極是無趣。問兩句,他答兩句,卻只相當於一句。夏初七暗自嘆了一聲,閉上了嘴巴,只覺雷電更爲密集,她無法感知怕雷的甲一現在的心情,只是也不攆他走,沉默了下來。

好一會兒。外面響起腳步聲。

接着晴嵐的聲音傳了進來,“七小姐醒了?”

夏初七微微一驚,坐起身子,“可是有什麼情況?”

“七小姐,我找侍衛去打聽,他回來了。說是太醫們診治了一天一夜,陛下仍然還在一直昏迷,沒有好轉的跡象。”晴嵐輕輕回答道。

“我爲他施了針,他應該是死不了的。”夏初七低低喃喃了一話,突然雙手抱着腦袋,像是自言自語,又像在對晴嵐說話,“是他自己撞在石墩上,傷了腦子……”

輕輕的聲音裡,有一絲不確定的憂懼。

晴嵐靜了靜,不需要她說,她也知道她的心理負擔究竟什麼。並不是那個皇帝,而是那個皇帝是主子爺的爹。

她放柔了聲音,“七小姐毋想太多,安生睡吧,乾清宮那邊目前還未有消息。只我看宮中今天晚上會有事發生,外間不停有侍衛跑來跑去,偶有吆喝聲。我們楚茨殿的人,那個阿記也不讓出去。奴婢想,應是皇太孫爲了保護七小姐。聽阿記的意思,如今朝中因了陛下之事,對七小姐非議甚多。宮中怕是不會平靜,阿記說,皇太孫請七小姐稍安勿躁。”

輕輕“嗯”一聲,夏初七想了想,又道,“你可以告訴阿記,陛下如今的身子,用藥不可過猛,應是……長期調教爲要。”

晴嵐應了一聲,去了。隨着她腳步聲的消息,殿內好一陣兒沒有了聲音。直到甲一略帶嘲意的聲音傳來,“我以爲你已是不管不顧的,不曾想,你仍是放不下。”

“我是好人。”她說。

甲一難得的低笑一聲,“好人不會做噩夢。”

“滾!”

一個字說完,帳子裡的人再沒有了聲音。

甲一隔着一層看不穿的帳子,默默不語地端坐在門邊上,靜靜看了她一會,終是慢慢地別開視線,目光落在那一盞昏黃的燭火上,看那火舌舔舐着屋子陳設的光影,看那鎏金的屏風,看那精緻盆栽,慢慢的抱住了頭,一張臉上淡淡的輪廓陷入了陰影裡,刀刻一般深邃莫測。

無人看見,他緊攥的拳頭。

更無人知曉,他握緊的掌心,亦是一片汗溼。

~

乾清宮。

一日一夜的不眠不休,嘈雜依舊。

一個皇帝的生命維繫着太多的權與利的紛爭。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令整個朝野上下都震動了。皇太孫“封城門、鎖消息”的做法,得到了朝中衆臣的一致贊同。可皇太孫明顯包庇太孫妃的行爲,也引起了一些老臣的不滿。

御景亭到底發生了什麼,無人知曉詳情。

皇帝爲什麼要約太孫妃前往御景亭?夏問秋爲什麼可以翻過那高高的宮牆來驚了聖駕?到底誰告訴她御景亭裡有皇帝還有夏楚,是誰拿了刀給她?箇中隱情令人私下猜測不已。

但這些事情,比起昏迷不醒的皇帝來,都是小事。

一個九五之尊的存在,在於國家安定與朝堂平衡。

一個皇帝倒下了,有可能會讓廟堂格局重新洗牌。

這件事纔是關係到整個大晏的命運,關係到臣工命運的大事,與他們的未來息息相關。今日是洪泰二十七年四月十九。亥時,雷聲更密,雨還未落下。乾清宮中,久病在家的宗人令秦王趙構,湘王趙棟,安王趙樞,小公爺元佑,朝中的三公九卿,都是一夜未眠,全部守在乾清宮的正殿裡。

內殿裡,太醫院十餘名太醫正在傾力搶救。躺在明黃的龍榻上,皇帝面色蒼白,頭上纏着藥布,身上傷口都已經處理過了,可青紫的嘴脣上仍是沒有半絲血色,憔悴的樣子,再不見昔日的英雄模樣。

外殿裡,一羣熱淚盈眶的臣子和兒孫們,籲聲嘆息,小聲議論,更有甚者,有人壓抑不住的伏地大哭,如喪考妣一般。而乾清宮的大門外,宮中妃嬪亦是聞訊趕來,哭聲陣陣,將整個乾清宮襯得哀風森森。

“陛下曠世之才,德厚流光,不曾想遭此厄運,真是老天無眼,老天無眼啦……”老臣們的議論聲,唏噓一地。

趙綿澤負着手走來走去,不時看着內殿的門,目光深沉晦暗。

“劈啪——”

又一道雷聲炸過頭腦,有人情不自禁打了個寒噤。

正在這時,簾子打開了,一個頭發花白的長鬚老太醫走了過來,撩起袍角,往地上一跪。

“殿下……老臣無能……”

趙綿澤目光一沉,慌忙問道:“魯太醫,情況如何?”

魯興國是洪泰帝的專司太醫,被趙綿澤一呵,鬍子微微一顫,語氣極是遲緩,聲音喑啞得好像他纔是那個垂死之人,“殿下,萬歲爺脈微而伏,虛而澀,皆爲……絕脈也。臣觀其面色,其耳目及額已是青色,絕脈者,命不過三日。幸而先前有太孫妃及時施針,或可保得一命,但恐甦醒無望矣。”

絕脈又稱死脈,太醫爲了避諱皇帝之疾,說得極是隱晦,可“不過三日”這樣的言詞,也是驚了一殿的人。魯興國又道,他的診斷是十來位太醫商議的定案,非他一人這般以爲。

一衆人都僵住了身子。

可保一命,甦醒無望……幾個字如雷震耳。

趙綿澤目光倏地一紅,上前兩步,一把揪住魯興國的領口,狠狠咬牙,“魯太醫,你可知你在說什麼?”

魯興國花白的鬍子直抖,看他臉色不好,伏在地上,狠狠叩頭,哽咽的聲音裡,亦是傷感,“殿下,陛下此病症,應是古書記載的離魂症……”

“離魂症?那是何症。”有人不解地低問。

“所謂離魂症,是指人的心脈未絕,氣息尚在,然情智不開,不動不語,無法自取……這類傷症,古書記載,亦有甦醒之例,可極爲罕見。”

這樣的解釋很容易明白。

大多人都聽明白了魯興國說的“離魂症”是什麼。

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一個活死人。雖說是活着,其實與死人無異。

趙綿澤恨聲,“一羣飯桶,要你等何用?”

魯興國是一個在醫術上頗有建樹的太醫,比起邊上幾個嚇得瑟瑟發抖的太醫來說,雖面上也有驚恐,但神色卻是鎮定不少。面色悵惘地看着趙綿澤,他長長一嘆。

“殿下,臣等已然盡力了。太孫妃能保得陛下一命,已是奇事。眼下的情形,便是華佗扁鵲再世,亦是無能爲力的……”

一槌定音,其意自明。人人皆知魯興國醫術了得,成名數十載,宮內外都有“大晏第一神醫”的稱頌。這些年來,洪泰帝的身子一直是他在調理,如今他既然這樣說,只怕真是迴天乏力了。

趙綿澤一動不動了良久,終於虛軟地坐回椅子上。

“自去。好生照看陛下。”

“臣等遵命,必將竭盡所能——”

太醫們打了一個寒噤,脊背上的冷汗,早已溼透了衣裳。

他們都知,面前這一位儲君,很快就將是未來的國君了。他的一喜一怒,便可決定他人的生死,從此往後,一言一行,更得小心謹慎,生恐觸了他逆鱗。

~

一座城的人都在惶惶,電閃雷鳴越來越急。

子時一刻,大雨終於傾盆而下。宮裡的劇變外間的人尚且不知曉。大街小巷中,火光照不透這一層層厚沉的雨霧,可京師的突然戒嚴,仍是引起了人們的不安。

久居京城的人,政治覺悟都較高。

封路,鎖閘,關城門,不準進,也不準出,這樣的事情,在大晏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這樣的結果,便是整個應天府地界都陷入了恐慌。京畿之地的大營裡,火光通明,方圓幾十裡地,府邸大宅裡未有一人入睡。

新一輪的風起雲涌,就要到來了。

可宮裡的消息全部斷了,人人都知京裡出大事了。

可到底出了什麼事?無人知曉。

有人說,皇帝突染惡疾,情智不清。

也有人說,其實是皇帝已經駕崩了。但礙與北狄的和談,爲了邊疆的穩定,秘不發喪而已。一個“皇上駕崩了”的消息被私底下傳揚,越傳越遠,深夜不眠的茶樓酒肆之中,已經編得煞有介事。

城裡的人想出來,出不來。

城外的人想進去,進不去。

於是,京師的城門便成了一個極爲詭異的所在。

城門口的內外都聚了不少的人,議論紛紛。各個城門全是皇太孫的人,雖人心惶惶,卻並未混亂,一隊隊的兵士,如莽莽的一支黑蛇在城裡遊走,不論這些小民們如何講,他們都一概置之不理,看着烏央烏央的人羣,低低逗樂子取笑。

暴雨一來,許多人開始找地方避雨,可就在這時,一陣馬蹄“嘚嘚”傳來。只見一行十來人疾快的靠近了緊閉的金川門城。爲首的一個男子面色冷峻,目光凌厲,一襲頎長的身影騎在馬上,迎着暴雨,樣子極是威風肅殺。

他們全是北狄人的裝束。

這樣的一行人突然出現在城門口,引起了不少人的觀看。

城門是緊閉的,城牆上一名甲冑森森的校尉大聲低喝。

“站住——!做什麼的?”

最前面那一個男人並不答話,只一步一步走近,面色極冷,灼灼看他。那個校尉嚇了一跳,下意嚥了嚥唾沫,“你們……到底是何人?”

這一行正是從運河秘密潛入京師的趙樽等人,隨行的便有北狄大將阿古。他擡頭看了一眼城牆上的人,大步上前,用生澀的漢話喊:“你等沒有看見嗎?我們是北狄來使,奉北狄太子哈薩爾之命,請來詢問。我面前這位,是你們南晏的晉王殿下,你等還不速速打開城門?”

“晉王殿下?”

那個校尉趴下半個身子,見了鬼一般看着趙樽。

他曾經見過趙樽,但只是遠遠一瞥,並沒有這般近的見過真人,如今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死人”站在面前,他差一點驚懼出聲兒。面色變了又變,他低下頭來。

“少在這胡說八道,我們的晉王殿下已故去數月!”

阿古冷冷一哼,抹了一把雨水,不客氣地仰着腦袋低吼,“北狄皇帝的國書已呈於貴國皇帝,豈容你一個小小校尉置疑?”

一聽這話,那校尉有些緊張了,疑惑道:“真是晉王殿下?你們……真是北狄使臣?不是說使臣尚未抵京嗎?”

阿古道:“如若不信,打開城門,看我等的勘合。”

他們說得這般斬釘截鐵,那個校尉不敢再遲疑了。可先前金川門守衛有接到上頭的命令,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許擅自打開城門。他一個校尉,又如何敢抗命不遵?

委婉了聲音,他道:“你們稍等片刻,我去稟報周將軍知曉。”

城牆上的那一顆腦袋,很快消失了。

不過片刻,還是那名校尉,他又一次出現在城牆上。

“我們周將軍說了,馬上入宮稟報,你們稍等。”

阿古看着那個縮回去的腦袋,擡眸瞪了一眼,又望向邊上的趙樽,低低道,“晉王殿下,你們南晏的人真是不友好,哪裡有這樣的待客之道,人已經到地方了,卻被攔在外面的?”

冷冷瞥他一眼,趙樽寒着臉,“沒用刀子招呼,已是友善了。”

阿古皺起了眉頭。

先前得知入京的水路和陸路都已經封鎖,他們不得不從江心的官船上跳水上岸,搶了一羣南晏兵卒,奪了他們的馬匹,快馬奔到京師。一路上不少的圍追堵截,短短二十來里路,竟是阻撓不斷,好不容易纔趕到這裡,仍然只是閉門羹。

他是奉命跟隨趙樽來的。

可這一會子,看着死鎖的城府,看着他一張暴雨打溼的冷臉上,那一抹比刀鋒更冷的寒光,阿古不由長長一嘆:“我不明白,你爲何執意要今夜入京?船隻堵了,城門鎖了,路也封了,一路追殺,他們要取你性命之心,昭然若揭。依我看,與我們的太子殿下一同入京,纔是你最安全的辦法。像你這樣過來,完全是自投羅網,把命往人家的刀口上撞。以身犯險的暴露於人前,不是智者所爲,更不像你晉王的做派……”

趙樽沒有回答他的話,久久不語。

就在阿古以爲他不會回答的時候,他卻突然勾脣。

“她在等我,我不願她多等一刻。”

~

一陣悽風苦雨籠罩了皇城。

子時二刻,乾清宮裡,趙綿澤面色蒼白地坐在外殿。

皇帝不能再甦醒過來的消息,讓整個正殿陷入短暫的沉默。

看了趙綿澤一眼,欽天監監正司馬睿明上前稟道,“皇太孫,陛下在御景亭受奸人所害,傷重不醒,臣等夜觀天象,確有紫薇隕落,帝星衰敗之象。然,天相獨坐丁酉,是又一代名主上升之象,天意如是也。”

趙綿澤看他一眼,目光微微一凝,並不吭聲,只望向殿中衆人。呂華銘與謝長晉對視一眼,上前兩步,跪叩道,“殿下,魯興國先前已直言,陛下甦醒無望。但國不可一日無君,依微臣之意,爲穩定朝綱,安民之心,皇太孫殿下宜早登大寶。”

他話剛落,誠國公元鴻疇冷哼一聲,“這些不忠不孝之言,老夫實在不忍聽。呂尚書,陛下染疾,尚未賓天,你半點憂君之心都無,竟讓皇太孫登大寶?豈非是詛咒陛下不能康愈?”

呂華銘老臉一紅,低聲一斥,“誠國公,陛下龍體不康,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四方小國必定蠢蠢欲動。尤其北狄人狼子野心,若是他們知曉此事,和議是否還能進行?北邊可會再生不安?如果此時國中無君,朝野動盪,豈非於國無益?”

“紅口白牙,老夫看,狼子野心的是你!”

“你,血口噴人!”呂華銘罵將回去。

眼看二人就要吵起來,趙綿澤皺起了眉頭。

這時,一直冷眼旁觀的鋪國公東方文軒突然上前道:“諸位,陛下早已放手讓太孫主政,傳位之心天理昭昭,一件名正言順之事而已,怎會有違天道?”

東方文軒向來中立,極少參與朝中黨羽之爭,如今在這一場白熾化的爭論中,他的話極有分量。時人皆講究一個“名正言順”與“天道倫理”,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尤其是一些迂腐的老臣,實際上都是默認了趙綿澤的儲君之位的。如今爭論的焦點,無非是何時繼位而已。

衆人爭執,趙綿澤一雙深邃的眼睛黑沉溫和,一直沒有說話,只是看着他們討論,一時間,竟是看不透他到底藏的什麼心思。好一會兒,就在衆人爲了那個至高之位爭論的時候,他卻不發表任何意見,只是擺了擺手,冒出一句。

“讓貢妃進去爲陛下侍疾吧。其餘妃嬪……讓她們都散了。”

這一句八杆子打不着的話,驚了一殿的人。

他們在爲他的事情操心,他似是一點也不操心,只想着皇帝的安好?趙綿澤一句簡單的話,讓很多老臣暗自點頭。心道:皇太孫果然重孝道也!

乾清宮的外面,一陣陣哭聲,着實讓人惱火。

何承安得了令出去了,看了一眼跪在殿外的妃嬪娘娘們,嘆了一聲,尖着嗓子道,“皇太孫有言,讓貢妃娘娘侍疾,餘下的娘娘們,都回去歇了吧。”

聲嘶力竭的哭聲,戛然而止。

一個“侍疾”的詞,讓許多妃嬪都鬆了一口氣。尤其是那些入宮未有生育的妃嬪。她們跪了這麼久,與其說是擔心皇帝,不如說是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危。若是皇帝真有一個三長兩短,她們沒有孩兒的人,大多都要殉葬。

誰願意去死?

侍疾證明皇帝還活着……

一個個貌美的婦人抹着眼睛退下了。

貢妃卻是唯一一個沒有哭的人。她跪在妃嬪們的前面,聽了何承安的話,卻也沒有吭聲,也沒有謝恩,只是一個人慢慢走入殿中,那長長的裙裾在風中飄動着,一如既往的華貴。

輕撩垂下的簾子,她看向那個牀上躺着的男人,目光淡淡的,竟似沒有悲傷。看不出深情,看不出倚賴,也看不出其他,她只是坐在牀沿上,替他掖了掖被子,握住了他的手。

“好好睡吧。”

~

一次生死變故,宮中生生不安,江山更迭迫在眉睫。趙綿澤從乾清宮出來,焦玉便急匆匆走過來,看了一眼他的眼色,急急道:“鄔成坤失手,晉王與北狄已抵京師。一刻鐘前,金川門守將周正祥來報,北狄使臣與晉王殿下已到城門外……”

“飯桶。”

想到趙樽迴歸,趙綿澤目光驟冷,心中如有蟲噬。

北狄的國書昨日已到文華殿,他秘密扣下了,尚未發出。如今在朝堂之上,大多人都還不知趙樽生還的消息。原本他封鎖城門,封鎖水路,除了安定局勢之外,是想把趙樽堵在運河之上的,等這等緩過來,再行它法。

沒有想到,他速度倒是快,竟然已到城門下。

一個人也敢回來?果然是他的十九叔。

趙綿澤目光一點點變涼,突然的,輕輕一笑,“焦玉,一個死去的人,怎麼可能無端端活過來?這樣虛假的消息,我如何信得?依我看,這個中必有貓膩,指不定是北狄人的圖謀不軌。”

焦玉一驚,猛地擡頭,“殿下……您的意思是?”

趙綿澤目光浮出一股冷意:“晉王趙樽已歿於陰山,蓋棺定論,整個大晏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目光淡淡地瞥過來,他看着焦玉的臉時,眸子陰霾一片,“既然他已經死了,那就死了吧。死了,他還是本宮的皇十九叔,是百姓亙古傳頌的大晏戰神,威名赫赫的神武大將軍王……必會讓百世稱頌,也會在太廟裡,享萬代子孫的祭奠。”

焦玉慢慢地垂下頭來。

“是,屬下明白。”

萬代祭奠,百世稱頌,這些詞他自是聽得很明白。如今皇帝出了這件事,不可能再醒來,皇太孫繼位已成必然。皇太孫成了皇帝,他要讓一個死人不能復活,誰又能讓他活着?

史書上已安案,歷史的筆不由趙樽書寫。

再英明神武的人,也會慢慢被世人遺忘。

只要趙綿澤登極之後,不開這個口,趙樽即便還活了又能如何?——他只能是一個死人,一個活着的死人,不可能再恢復他的身份。

冷風一吹,焦玉溼透的身上涼了涼。

考慮了一下,他還是請示,“眼下如何處置?”

“還用本宮教你嗎?”趙綿澤溫和的一笑,“焦玉,你跟我這些年,最是清楚我的爲人。若不是他這般急着趕回來逼我,我不會想讓他死……如今,自是容不下他了。”

“是。”焦玉不禁一顫,“殿下這便去辦。”

輕輕“嗯”一聲,趙綿澤又低低吩咐了他幾句,“記住了,務必封鎖消息,不能讓任何人得知晉王回來過。”

“殿下放心!京畿之地盡在掌握。”

“去辦吧!”趙綿澤擺了擺手,大步向前,眸中一片凌厲。

~

趙綿澤去了楚茨殿。

他到的時候,已經是過了子時,暴風雨中,門口大紅的燈籠,刺了一下他的眼。他沒有撐傘,身子已是溼透了一片,看了一眼值守的阿記和盧輝,他低聲問了下情況,大步入內。

他到門口時,夏初七已接到通傳。

整理好了衣裳,她坐在帳子裡,靜靜等待。

腳步聲來得很快,趙綿澤是急匆匆趕來的,可到了她的屋子,他卻突地定住了腳步,久久不語,腳上像掛了石塊,沉重地挪不動,只看着那垂立的帳幔出神。

外面有燭火,隔着一層帳子,夏初七亦能瞧到他的影子。

靜寂一瞬,她問,“找我有事?還是棋局解開了?”

趙綿澤沒有回答,一步一步走近,走到牀帳之前,眉頭深鎖着,慢慢擡起手來,像是要撩開那帳子看一眼她此時是何樣的容顏。可那隻停頓在半空中,好一會,又無力的垂下。

一陣幽然的涼風中,他低低說,“若你來治,可有把握?”

夏初七知道他指的是老皇帝。

向他問了一下魯興國的診斷情況,她安靜了一瞬,回了兩個字。

“一樣。”

“真的沒有法子?”他聲音很低。

“於你而言,不是更好?”她輕輕一笑。

他沒有回答,很久,很久都沒有回答。

一片靜謐中,燭光拉長了他的影子。

夏初七攥緊雙手,心裡一涼,突地有一些窒意。

她認識趙綿澤這樣久,從來都是不怕他的,不管什麼樣子的他,從一開始到現在,她就沒有緊張過。可這一刻,他的沉默,他低低的呼吸,竟是令她心中的不安加劇,卻猜不到他到底作何想法。

這個男人……或許纔是她需要博弈的真正敵人。

“我若爲君,你可願與我爲後?”他突然問,聲音裡並無“爲君”的歡喜,沉緩得仿若那寒寺裡的鐘聲,幽然地敲入她的心上,竟讓她不知如何回答。

撒謊這樣的事,是她的長項,雖然她總說她從不撒謊,可熟悉她的人都知,她嘴裡的虛實,就沒有一個定分。撒謊騙他,更是容易,可她這一刻,卻無法說出違心之言。因爲他是認真的,問得非常認真。

“夏楚,過往的一切,是我有愧於你,今後,我願與你共度,珍惜你,憐愛你,再不讓人欺你,我會盡我一切的努力來彌補於你,讓你與我共享這一片繁華的江山。你爲我布的那個棋局,我不知能否解開。在你心中,我或許永不如十九皇叔,但我會向你證明,我定會做好大晏的皇帝,興國安邦,讓百姓富足,也會做好你的夫君,即便我會有妃嬪無數,但我的心裡,從此只你一個,再無別婦。”

一席話他說得很長,也很慎重。

夏初七聽着,坐在帳子裡,久久沒有聲息。

“等着做我的皇后吧。”

正如來時一樣,他不等她回答,也不給她回答的機會,又一次急匆匆的走了。快得讓夏初七很疑惑他突然前來的目的。他的腳步聲很快,快得如一個個鼓點敲在她的心裡,也讓她突然明白——他很不安,非常的不安。

她想,這一刻,也無人能夠心安。

一個時代的變遷,將由今夜而起,跨入一個新的時代。外間的雷聲“劈啪”一聲擊下來,她攏緊了被子,心裡突地一慌。

暴風雨來了……

若是趙十九還活着,趙綿澤所做的一切,她都能原諒。可他殺了趙十九,他永遠不能理解,他奪去的是她生命之重,她甚至能夠原諒她殺掉自己,卻不能原諒他殺掉趙十九。

靠在牀頭上,她慢慢撫上小腹。

“小十九,我們不能原諒……”

~

乾清宮正殿。

趙綿澤坐在椅上,輕輕揉着額頭,殿內站了一幫朝中重臣,每個人都在觀察他的面色,呂華銘再一次進諫,“殿下,事不宜遲,請殿下繼皇帝位——”

趙綿澤定定望住衆人,眉目深鎖,“皇爺爺尚在病中,如今本宮若是繼位,豈不是讓天下都嘲笑我不孝?”

這樣的欲拒還迎,識明務的人都明白。

皇太孫需要更多的人響應,一起來爲他正名。

謝長晉趕緊上前,“皇太孫天命之身,吾等誓死效忠,請皇太孫繼皇帝位——”

“請皇太孫繼皇帝位。”

殿裡徹夜不眠的一干老臣,也紛紛跪地響應。

風雲變幻,可宮中局勢都在趙綿澤的掌握之中。京師閉城,肅王趙楷在城外,皇后被攔在了城外,北狄使臣一樣被攔在了城外。朝中的武將,包括定安侯在內,兵馬都佈置在邊陲之地。如今整個京畿之地的二十萬大軍,其實全在趙綿澤的掌握之中。他們嚴陣以待,京師城被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豈有此理,皇帝並未駕崩,哪裡提前繼位的道理?”

以樑國公和誠國公爲首的人,則是持反應意見。

正殿裡,又一輪的辯論開始了,僵持一片。

可趙綿澤似是並不急切,偶爾還響應幾句樑國公徐文龍等人的言論,像是他真的不願在此時繼皇帝之位,惹人非議。他這樣的做法,以退爲進,讓越來越多老臣覺得皇太孫確實可堪大任。

“皇太孫殿下,老奴有一句話說。”

就在這爭執不休之時,崔英達突然從殿裡走了出來。他看向上座的趙綿澤,通紅的目光裡,一片紅意。他是司禮監的大太監,又是一直陪在皇帝身邊的人,他說的話分量自然極重。

衆人的目光,都聚在了崔英達身上。

他們都想知道,這個老太監,這會子想說什麼。

“諸位臣工,陛下這一陣身子不大好,早就立在遺詔。你們不必再爭執,傷陛下的心了。陛下統御大晏這些年,很累了,讓他好好歇歇吧。”

“崔公公請直言——”

崔英達點點頭,不慌不亂走上丹墀,展開了手上的聖旨,高聲地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受天之命,稱帝於亂世之中,二十七年餘,敬天法祖,無戲豫之爲,恪盡職守,宵衣旰食,不容一絲懈怠。以民豐物阜爲己任,以社稷穩固爲期許,幸得百姓安閒泰,天下乂安,不辱祖宗之託。爲江山國祚長久計,遵祖宗法度,曾選嫡長子柘爲皇儲,然天收其命,子比朕先殞。餘下諸子之中,慎之又慎,皆無屬意之人。朕一生自負,籲之海內再無一人比肩,然垂垂老矣,知享天命,身後之事已無遺憾。唯念諸子,恐生事端,今分封各地爲王……敕封皇二子秦王構於陝,皇三子寧王析雖有忤逆,顧念父子之情,令其大寧就藩……皇六子肅王楷於兗州……皇十二子安王樞於蜀……皇十九子晉王樽死而復還,蓋之天念其善,朕心慰之,思之彌久,敕封於北平,爲國戍邊,勿忘老父垂危之請,切之,切之。諸子諸孫,應兄友弟恭,叔侄修睦,屏棄宿怨,以國之政務爲緊要,同心同德,亦望衆卿念及朕之厚囑,竭力輔佐新君,勵精圖治……”

一番長長的叮囑之後,崔英達歇了一口氣。

又一次,他徐徐開口,目光掃向殿中垂首的衆人。

“皇太孫綿澤,自幼養於宮中,性厚德懋,仁明孝友,可克承大統,體朕弘揚國勢之心。今承天之命,着其即皇帝位。曉諭臣民,佈告天下,鹹使聞之,毋有所改。”

崔英達唸完了,吐出了一口氣。

殿中佇立的衆人肅穆良久,低低的,抽氣一片。

中間長長的帝德和對諸子諸孫和王公大臣的安排,以及皇帝身後之事的處理,都不及那一句“晉王死而復生”來得震撼人心。

晉王殿下竟然還活着?

他竟然還活着,如今又在何處?

殿中的衆人面面相覷,如遭雷劈,小心議論起來。

一直未有說話的元佑,幾乎是猛地一下擡起頭來,看向了趙綿澤的臉,心裡涼了一片。若非這一句聖旨,大多數的朝臣都不會知曉此事,包括他。

“晉王還活着,皇太孫可曉此事?”

元佑雖然在軍中任職,可他向來是一個不問國事的閒散小公爺,大多數時候不管政務。如今這聲色俱厲的一句問題,卻是問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每一個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落在了趙綿澤的身上。

趙綿澤瞄了元佑一眼,聲音幽然:“文華殿昨日接到的北狄國書,國書上稱,十九皇叔還活着,但到底是否是本人,如今還未確定。昨日本宮正待佈告此事,御景亭便出了事,一時着急,還未派人前往覈實。”

冷風繞繞,殿內一片沉寂。

雖是北狄國書,可到底是不是趙樽本人,確實無法肯定。趙綿澤這一番話極是有理,再一次引起衆臣的點頭稱是。

牆頭草處處皆有,他們的附合,一點也不奇怪。元佑掃他們一眼,脣角一翹,涼涼地笑了。若是皇帝沒有頒佈這一道聖旨,那麼已經死了幾個月的晉王殿下,到底還能不能“死而復生”?恐怕只有趙綿澤一人知道了。

“敢問皇太孫,如今他人在何處?臣願前去,一探真假。”

趙綿澤似是沒想到他會這般步步緊逼,聲音略略一沉。

“先前接到稟報,官船已至應天府埠外十里……”

“皇太孫殿下!”呂華銘突地冷哼一聲,瞄了元佑一眼,正色道:“陛下的聖旨已畢,如今好像不是追究晉王真假的時機?難道諸位臣工都沒有聽見,陛下的聖旨上說,承天之命,着皇太孫即皇帝位嗎?”

說罷,他不管旁人,二話不說,與謝長晉、蘭子安以及一干與趙綿澤親厚的東宮輔臣一起,紛紛跪地,重重叩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道道山呼萬歲的聲音,莊重肅穆。

這一批最先拜倒的人,都是趙綿澤一黨。其餘人審時度勢,目光再一次看向了崔英達。崔英達抿着嘴脣,將聖旨呈上,自己亦是跪在了趙綿澤面前,叩頭口呼“萬歲”。

餘下衆人,默然一瞬,只好齊刷刷跪倒在地。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餘音繞樑,久久迴盪在乾清宮裡,不止於耳。

雖然趙綿澤還未有登基大典,但聖旨已下,“天命所歸”已成實事。一條御極之路上,不管倒下了多少人,不管流了多少的鮮血,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只要一個人踏上了權力的巔峰,永遠會有人無數人俯首稱臣。

一個雷雨之夜,塵埃終於緩緩落地。

趙綿澤端坐在主位上,一張輪廓俊俏的臉上,有幾絲燈火映出來的陰霾之色。他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衆臣,脣角緩緩一勾。

“衆卿平身。”

“謝陛下!”

一個歷史的轉折時刻,就這樣悄然來臨,在衆人的意料之外,也在情意之中。殿外的驚雷聲聲,閃電陣陣,“噼啪”作響,像是在迎接新的帝王誕生,也像是在爲金川門外的一代將星嗚冤不平。

一步之差,只遲了一步,歷史便會走向不同的轉折。

衆臣散去,趙綿澤單獨留住了正要離去的崔英達。

“崔公公,皇爺爺可還有旁的話交代?”

崔英達看着他,“陛下的話,一切都在旨意中。”分封晉王與北平就藩,令他叔侄修睦,以國事爲緊要。意思非常的清楚,是讓他稱帝之後不要與趙樽爲難。

趙綿澤抿嘴片刻,點了點頭,崔英達又補充一句。

“陛下也留有一道旨意給晉王。”

“什麼旨意?”趙綿澤微微一驚。

崔英達垂下眸子,“如今……不可說。”

------題外話------

姑娘們,我愛你們,呃,明兒十九和七七就要見面了……哈哈!

第265章 無賴與無奈!第293章 彆扭的烽煙!第011章 糾纏——!第041章 心眼子太多,難怪長不高!第263章 久別重逢!第207章 要了臉,便要不到人!第126章 卿卿我我,意濃濃!第314章 窮途第018章 誰比誰更厚顏?!第093章 甜蜜得冒泡的湯泉。第152章 算賬!!第168章 追債。誰欠誰的債?第196章 兩兩相望,深情意長第270章 我是很有愛的標題!第150章 狡詐?腹黑!邪惡?反嗤!第127章 今朝有你,今朝醉————第249章 暴風雨前!!第128章 激戰!第219章 夜會舌尖體!第142章 孩子留不得!第290章 都在演戲!第310章 烽火與峰迴第250章 大婚(一)!第288章 鬼打牆:破!第003章 一針紮下去!第073章 舒服————第307章 借個人!第340章血月食(含結局請假公告)第309章 哈薩爾與李邈第279章 不速之客第108章 強吻與耳光!第006章 一條生,一條死。第277章 一家三口樂融融!第152章 算賬!!第116章 安靜的旁觀者。第038章 男色是毒藥,看看心就跳第273章 草原之花與機關之巧第165章 第一日,黃金滿屋。第325章 再一年:變第156章 狠毒之人,易勝!第302章 情深必用第295章 想幹壞事。第186章 喜從何來?第148章 原形畢露!第093章 甜蜜得冒泡的湯泉。第265章 無賴與無奈!第247章 你若喜歡,便下手吧!第285章 三人夾心!第234章 自投羅網!第336章 情切切,戰千里!第277章 一家三口樂融融!第176章 天涯望斷,錯綜複雜。第182章 很是痛快!很是痛快!第132章 上善若水,大愛無言。第099章 搶媳婦兒了——!!第200章 惦記!都在惦記。第161章 貪婪與生死。第135章 兩難!第274章 機關裡的機關!第158章 突發異變!第059章 上京去。第213章 病,是想出來的!第314章 窮途第268章 二入陰山第158章 突發異變!第335章 計出初七,必精!第026章 求愛的方式,一直這麼詩意。第268章 二入陰山第089章 換掉的薰香(一更)!!第234章 自投羅網!第163章 藥物之源。第057章 懷上了爺的孩子!第273章 草原之花與機關之巧第012章 紅腫的嘴巴第155章 大亂前,歌舞昇平。第283章 情敵第037章 玩得太過歡實了些!第043章 長得再美,也是畜生!第301章 侯爺撒嬌!第211章 大白天的不害臊!第126章 卿卿我我,意濃濃!第130章 感覺像飛上了屋頂。第331章 初七之火第043章 長得再美,也是畜生!第120章第265章 無賴與無奈!第173章 要下雨了。第293章 彆扭的烽煙!第183章 人美,則氣壯!第084章 一更!第052章 下輩子,記得投生個好人家第148章 原形畢露!第309章 哈薩爾與李邈第046章 沒節操的缺德鬼!第155章 大亂前,歌舞昇平。第095章 峰迴路轉,轉了又轉——第206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42章 天下雖重,卻不及你。第195章 一步之差!第036章 大鳥是馬,小馬是鳥。
第265章 無賴與無奈!第293章 彆扭的烽煙!第011章 糾纏——!第041章 心眼子太多,難怪長不高!第263章 久別重逢!第207章 要了臉,便要不到人!第126章 卿卿我我,意濃濃!第314章 窮途第018章 誰比誰更厚顏?!第093章 甜蜜得冒泡的湯泉。第152章 算賬!!第168章 追債。誰欠誰的債?第196章 兩兩相望,深情意長第270章 我是很有愛的標題!第150章 狡詐?腹黑!邪惡?反嗤!第127章 今朝有你,今朝醉————第249章 暴風雨前!!第128章 激戰!第219章 夜會舌尖體!第142章 孩子留不得!第290章 都在演戲!第310章 烽火與峰迴第250章 大婚(一)!第288章 鬼打牆:破!第003章 一針紮下去!第073章 舒服————第307章 借個人!第340章血月食(含結局請假公告)第309章 哈薩爾與李邈第279章 不速之客第108章 強吻與耳光!第006章 一條生,一條死。第277章 一家三口樂融融!第152章 算賬!!第116章 安靜的旁觀者。第038章 男色是毒藥,看看心就跳第273章 草原之花與機關之巧第165章 第一日,黃金滿屋。第325章 再一年:變第156章 狠毒之人,易勝!第302章 情深必用第295章 想幹壞事。第186章 喜從何來?第148章 原形畢露!第093章 甜蜜得冒泡的湯泉。第265章 無賴與無奈!第247章 你若喜歡,便下手吧!第285章 三人夾心!第234章 自投羅網!第336章 情切切,戰千里!第277章 一家三口樂融融!第176章 天涯望斷,錯綜複雜。第182章 很是痛快!很是痛快!第132章 上善若水,大愛無言。第099章 搶媳婦兒了——!!第200章 惦記!都在惦記。第161章 貪婪與生死。第135章 兩難!第274章 機關裡的機關!第158章 突發異變!第059章 上京去。第213章 病,是想出來的!第314章 窮途第268章 二入陰山第158章 突發異變!第335章 計出初七,必精!第026章 求愛的方式,一直這麼詩意。第268章 二入陰山第089章 換掉的薰香(一更)!!第234章 自投羅網!第163章 藥物之源。第057章 懷上了爺的孩子!第273章 草原之花與機關之巧第012章 紅腫的嘴巴第155章 大亂前,歌舞昇平。第283章 情敵第037章 玩得太過歡實了些!第043章 長得再美,也是畜生!第301章 侯爺撒嬌!第211章 大白天的不害臊!第126章 卿卿我我,意濃濃!第130章 感覺像飛上了屋頂。第331章 初七之火第043章 長得再美,也是畜生!第120章第265章 無賴與無奈!第173章 要下雨了。第293章 彆扭的烽煙!第183章 人美,則氣壯!第084章 一更!第052章 下輩子,記得投生個好人家第148章 原形畢露!第309章 哈薩爾與李邈第046章 沒節操的缺德鬼!第155章 大亂前,歌舞昇平。第095章 峰迴路轉,轉了又轉——第206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42章 天下雖重,卻不及你。第195章 一步之差!第036章 大鳥是馬,小馬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