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離京

番外之離京

兩年後。

皇上熬到油盡燈枯,終於駕崩歸天。

這一年,衛皇后三十六歲。

從進宮那一天算起,整整二十年。

從一個平民少女,到進宮爲宮女,被臨幸後生下女兒,之後從婕妤一步步走到後宮之巔。在皇上餘生的最後幾年,一直陪伴在皇上身邊,恩寵風光,無人能及。

皇上駕崩前,特意立下遺詔,傳位給太子。在遺詔上,還提及衛皇后。稱讚衛皇后“賢良淑德”“堪爲後宮表率”。又封衛皇后爲賢德太后。

有了這道遺詔,登基爲天子的新皇和皇后自是不能怠慢了衛太后。

衛太后也十分識趣,並不貪念權勢,很快就將後宮理事的權利交給了皇后。安享尊榮,輕鬆悠閒又體面。

安雅公主在一年前就招了駙馬,住進了公主府。如今又有了喜訊,衛太后心中十分快慰。

這一年,衛衍三十歲。

十二歲進太醫院,到如今升爲太醫院醫正執掌太醫院,風光赫赫,令人羨慕。期間的艱辛卻無人知曉。

沒有人知道,當年十六歲的衛衍,在驚覺徐皇后對他生出不可告人的心思之後,是何等的驚惶憤怒。

沒有人知道,在下定決心除掉徐皇后的時候,他早已抱了破釜沉舟的心思。

萬幸,他成功了。

除掉了徐皇后,和皇上巧妙周旋,保護自己心愛的女子。再到後來,救了太子,竭力爲皇上續命。他的功勞有目共睹,成爲醫正,也是衆望所歸。

對衛衍來說,他這三十年中最大的成就不是這些,而是娶了情投意合的女子爲妻。

這一年,凌靜姝二十歲。

十四歲的那一年,凌靜姝睜開眼,重活一世。

她的心中滿是痛苦怨恨,一心想着復仇雪恨。

她帶着胞弟凌霄來到京城,因緣巧合之下結識了皇太孫。她不願以美色事人,毅然選擇了另外一條更曲折更辛苦的路。

被不懷好意的徐皇后召進宮,在徐皇后的淫威下隱忍過活。和衛衍聯手除掉徐皇后之後,卻又被皇上垂涎。

幸好有衛衍。幸好有衛皇后。

坐上花轎嫁給衛衍的那一天,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還有生下兒子衛希的那一刻。

如今的她,細心教養着孩子,每日等着衛衍歸來。這樣平靜又安逸的生活,於她來說,已經是世上最大的幸福。

……

皇上駕崩,新皇登基,皇太孫也被封爲儲君。四海昇平,天下安定。

凌霄在國子監裡苦讀幾年,終於考中了秋闈。又定了一門親事,只等着來年春闈高中後再成親。

這門親事,是凌靜姝爲凌霄定下的。這兩年中,照顧孩子之餘,她也時常和京城貴婦們走動。不動聲色地爲凌霄挑選合意的妻子。

對方姓喻,是禮部侍郎的千金。相貌清雅出衆,飽讀詩書,精擅書畫,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但凡才女,少不了有幾分傲氣。這位喻小姐,性子卻頗爲謙和,從不自矜自傲。

凌靜姝相中了喻小姐之後,和禮部侍郎夫人接觸了幾回,含蓄地表示出想結親的意願。還特意安排凌霄和喻小姐母女見了一回。

凌霄年齡漸長,少時的漂亮臉孔多了幾分男兒的堅毅,身量修長,氣質翩然。

喻小姐一見傾心,羞答答地點了頭。禮部侍郎夫人對凌霄也頗爲中意,見女兒樂意,自無不同意的道理。

於是,這門親事很快便定了下來。

凌霄一定親,凌靜姝的心事去了一樁,又開始忙碌着爲凌霄置辦起了宅院傢俱。

自從凌靜姝嫁到衛府後,隨着衛皇后的榮耀風光,凌靜姝的地位也扶搖直上。凌府上下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凌五爺早已謀了一個好官職,只是路途頗遠,很快攜着妻兒去赴任了。

想回京城,不知要猴年馬月。

凌靜姝樂得再也不見凌五爺和李氏。

這兩年裡,她還將身邊的兩個丫鬟都嫁了出去。

巧雲嫁了衛府大管事的兒子。

至於白玉,一直暗中喜歡回春堂的管事韓毅。凌靜姝和白玉主僕一場,自是想成全了白玉。特意讓衛衍親自和韓毅說和,成就了這樁美事。

……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五年過去。

這一日,衛衍忽地早早回了府。

已經七歲的衛希生的白皙俊俏,性子卻不像凌靜姝和衛衍安靜,頗爲活潑。老遠地就撲了過去:“爹!你今日回來的好早。”

衛衍笑着將兒子抱了起來,一邊嘆道:“希兒,你又重了許多。再這樣下去,爹快抱不動你了。”

衛希扮了個調皮的鬼臉,笑嘻嘻地應道:“希兒以後每頓少吃一些。”

又轉頭喊道:“娘,你怎麼走的這麼慢。”

梳着婦人髮髻的凌靜姝,抿脣一笑,依舊不疾不徐地走了過來。

幾年的時光,在她的臉上沒留下什麼痕跡,只添了成熟的風韻和美麗。一顰一笑,嫵媚動人。

衛衍看着凌靜姝,心中泛起絲絲柔情。

他一個胳膊抱着兒子,伸出另一個胳膊將凌靜姝攬入懷中:“阿姝,我有件重要的事告訴你。”

凌靜姝輕笑着擡頭:“怎麼了?”

衛衍清了清嗓子:“我已經向皇上辭了醫正一職。皇上也允了。我先在家裡陪你一陣子,然後,我們收拾行李,離開京城。”

凌靜姝既驚又喜:“你真的辭了官職?皇上怎麼肯放你走?”

衛衍挑了挑眉:“我在太醫院裡每日忙碌,無暇回來,也一直沒時間好好陪你。伺候皇家的人這麼多年,既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能讓我一輩子都給他們賣命吧!”

頓了頓又道:“阿姝,從今天起,我再也不是什麼太醫,不用再進宮。我們兩個一起離開京城,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他從沒忘過對她的承諾!

凌靜姝眼眶一熱,哽咽着點點頭。

衛希不甘寂寞地嚷了起來:“爹,娘,你們去哪兒,希兒也要跟着去。”

“那是當然。”衛衍彷彿卸下了沉重的包袱,笑的輕鬆而燦爛:“我們一家三口要一直在一起,永不分開。”

凌靜姝將頭依偎進衛衍的懷中,眼中滿是歡喜的淚光。

從今以後,山高水遠,遠離廟堂,逍遙自在。(。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45章 牽手(二)第134章 輸贏(二)第62章 內情第282章 深情第307章 絕望(二)第50章 威脅第423章 洞房(二)第163章 尷尬第387章 暴怒第379章 風起(二)第70章 刻薄第252章 禁臠(一)番外之燕王一第39章 驚別(一)第385章 疑心(一)第335章 龍虎(二)第118章 遇見(二)第128章 赴宴(二)第288章 鍾情(二)一百一十四章 改變第7章 盧泓第147章 緣由(一)第183章 皇后(二)第36章 夜談(二)第364章 臨盆第297章 牢獄第278章 鬧劇(二)第193章 眼線(三)第219章 孽緣第259章 做戲第18章 結交第263章 刁難第38章 同謀(二)第31章 說服(三)第339章 後續(二)第69章 親情第276章 狠心第145章 後續第164章 高低第155章 表白(二)第74章 安頓第153章 召見第408章 登門第313章 處置(一)第210章 獨處第428章 回門(二)第27章 謊言第240章 動心(二)第63章 相見第302章 墜馬(一)第371章 行刺(一)第318章 憤怒第202章 應對第376章 同悲第426章 請安(三)第329章 亮相(二)第57章 謝恩(一)第334章 龍虎(一)第267章 差事(三)第256章 震驚(一)第60章 權勢第325章 久別(二)第323章 喧鬧第323章 喧鬧第276章 狠心第116章 母子(二)第61章 姐弟第113章 昌平(二)第147章 緣由(一)第15章 盧安(一)第252章 禁臠(一)第431章 結局第5章 心思第223章 遷讓第60章 權勢第294章 事發(一)第182章 皇后(一)第111章 相求第314章 處置(二)第403章 風波(一)第197章 試探(二)第41章 驚別(三)第375章 主使(二)第312章 困境(三)第179章 進宮(一)第416章 流放(一)第348章 重逢(三)第26章 癡情?第181章 進宮(三)第40章 驚別(二)第429章 變故(一)第169章 顧慮第402章 盧家(二)第234章 獵豔(一)第409章 嫁妝第416章 流放(一)第188章 “條件”第239章 動心(一)第230章 決定第227章 復明(一)
第345章 牽手(二)第134章 輸贏(二)第62章 內情第282章 深情第307章 絕望(二)第50章 威脅第423章 洞房(二)第163章 尷尬第387章 暴怒第379章 風起(二)第70章 刻薄第252章 禁臠(一)番外之燕王一第39章 驚別(一)第385章 疑心(一)第335章 龍虎(二)第118章 遇見(二)第128章 赴宴(二)第288章 鍾情(二)一百一十四章 改變第7章 盧泓第147章 緣由(一)第183章 皇后(二)第36章 夜談(二)第364章 臨盆第297章 牢獄第278章 鬧劇(二)第193章 眼線(三)第219章 孽緣第259章 做戲第18章 結交第263章 刁難第38章 同謀(二)第31章 說服(三)第339章 後續(二)第69章 親情第276章 狠心第145章 後續第164章 高低第155章 表白(二)第74章 安頓第153章 召見第408章 登門第313章 處置(一)第210章 獨處第428章 回門(二)第27章 謊言第240章 動心(二)第63章 相見第302章 墜馬(一)第371章 行刺(一)第318章 憤怒第202章 應對第376章 同悲第426章 請安(三)第329章 亮相(二)第57章 謝恩(一)第334章 龍虎(一)第267章 差事(三)第256章 震驚(一)第60章 權勢第325章 久別(二)第323章 喧鬧第323章 喧鬧第276章 狠心第116章 母子(二)第61章 姐弟第113章 昌平(二)第147章 緣由(一)第15章 盧安(一)第252章 禁臠(一)第431章 結局第5章 心思第223章 遷讓第60章 權勢第294章 事發(一)第182章 皇后(一)第111章 相求第314章 處置(二)第403章 風波(一)第197章 試探(二)第41章 驚別(三)第375章 主使(二)第312章 困境(三)第179章 進宮(一)第416章 流放(一)第348章 重逢(三)第26章 癡情?第181章 進宮(三)第40章 驚別(二)第429章 變故(一)第169章 顧慮第402章 盧家(二)第234章 獵豔(一)第409章 嫁妝第416章 流放(一)第188章 “條件”第239章 動心(一)第230章 決定第227章 復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