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喜盈門(七)

車轅處插着一杆旗子,上書蒙陽總鎮。中間一個斗大的“楊。字。車前車後,有侍從跟隨,顯得格外威武。

如此氣派,除了集陽郡守,邸王楊慶府邸的車輛,還能有誰?

柳周臣坐在車裡,透過車窗向外觀瞧。但見碎石鋪成的大路,自鞏縣向東延綿五十餘里,非常壯觀。如此碎石大道。整個榮陽郡,只有兩條。以鞏縣爲中心。東二十里長。西三十里長。西面大道名爲李家門大道,而東面的這條路,則被當地人冠以“鵝徑,大道,同樣是爲表達對李言慶的尊敬而鋪設。這兩條路,也是榮陽至洛陽之間,兩條必經之路,名氣頗大。

李言慶不過雙十年齡,竟已有此聲名?

怪不得哪王處心積慮的想要壓制他,甚至不惜違背聖意,加強豪陽世胄的力量。可即便如此,就真的能夠壓制住李言慶嗎?以他在鞏縣的聲名,想要壓制住他,恐怕是難度很大吧。

且不說徐世績和李言慶究竟是怎關係。

即便他二人真的反目,徐世績和其背後的關東世胄,可以和李言慶在這豪陽郡內,抗衡嗎?

柳周臣的心裡,突然間升起一絲絲莫名的擔憂。

李言慶”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榮陽郡如今離不開李言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強力打壓的話。其人在榮陽郡的聲望,將無人可以比擬。除非。楊慶有能力把李言慶從豪陽郡調走。可李言慶又是楊廣親自安排在黑石關的得力大將。從他的戰績和功勳來看,楊廣這一次看似胡鬧的任命,卻是神來之筆。

若無李言慶,想必榮陽如今,已然危矣,

所以,楊慶也無法調走李言慶。

如此情況之下,哪王對豪陽的控制力,會隨着李言慶聲名鵲起,越發減弱,以至於徹底失去控制。

柳周臣想到這裡,不禁憂心仲仲。

馬車來到鞏縣城下,自有侍衛前去遞交文書。柳周臣也沒有下車。就坐在車裡,從車窗向外觀瞧。

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從車後傳來。

柳周臣透過車窗向後看去,就見一隊馬隊,風馳電掣般從車旁掠過。大約有二十多人的樣子,爲首一個老者,跨坐一匹上等好馬,風度翩翩。他體格單薄,相貌清癱。兩鬢生有白髮。頭扎黑巾幀頭,一襲黑衫單衣,腰繫獅蠻玉帶,足蹬一雙黑靴,肋下配着一柄利劍。

看年紀,這老者大約在四十多,五十上下的模樣。

濃眉大眼,高鼻樑,相貌頗爲英武。

柳周臣只是無意中的一瞥,卻不想有如雷擊。他吃驚的張大嘴巴,看着那老者率人從車旁過去,在城門口一隊門卒恭敬迎送下,毫無阻攔的進入鞏縣。

怎麼是他?

柳周臣連忙起身,探頭出車廂。

“才才那些人,是什麼來歷?”

有下人連忙過去打聽,而後很快返回馬車旁邊。

“郎君,剛纔過去那些人,都是李府的家將。爲首那個老人,據說是李郎君的老師,名叫李基。

此次李郎君成親。他也是李郎君唯一的長輩。故而鞏縣上下,對他也非常的尊重。”

“李基嗎?”

柳周臣若有所思,手指輕叩大腿。

“劉郎君,咱們直奔李府?”

“不,暫不去李府,先在鞏縣尋一落腳之處,待李郎君後日大婚時,我們再登門道賀不遲。”

“喏!”

柳周臣雖只是楊慶的家臣,卻也是楊慶身邊最信任的幕僚。

故而無人敢把他當成一個家臣。多是以“郎君。而稱呼。此次柳周臣奉命前來鞏縣,代楊慶出席李言慶的婚禮。一應事務,藉由柳周臣自行決斷。該如何登門。如何道賀,全看柳周臣的主張。

柳周臣也知道,自己的行蹤不可能瞞得過李言癡

不過李言慶這時候忙於婚事。也不可能顧及到自己。再者說了大婚之日再登門道賀,於禮數上也沒什麼虧缺。所以柳周臣並不着急,他決定現在鞏縣住下,觀察一下情況,再做決斷。”

李孝基在鞏縣的日子,過的很自在。

眼看着言慶的婚期將至,他這一樁心事,也算可以了結。雖然他不能以李言慶父親的身份出現,卻可以用言慶的老師,也是言慶唯一長輩的身份出席婚禮。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一個安慰。

李孝基就住在李府,每天或是帶着人外出遊山玩水,或是在李府對面的酒肆中用餐。

時間越久,李孝基就越發驚異於李言慶在鞏縣的威望。似乎在這座古老縣城裡,官府的聲望遠不如李言慶一句話有用處。據左鄰右舍說。李言慶每年都會佈施粥棚,活人無數。更時常以工代賑,救濟流民。這“李大善人。四個字,可不是憑空得來。以至於來到鞏縣,你可以不知道縣令是誰,縣衙在什麼位置。但若是不知道李言慶是誰李府在哪裡?幾乎寸步難行。

而且,隨着黑石關大捷,言慶的聲名不斷向外擴展。

甚至連榮陽縣、管城縣的老百姓。也對言慶是無比的尊重。畢竟,徐世績雖在虎牢關大捷,卻走動用了兩縣之力。而且他蘇。世胄的代言人,和那此普酒老百姓的距離。丹形中增矣”言慶。在老百姓眼中,卻是格外親近。李言慶不屬於任何一支世胄豪門的子弟,從小被收養,在艱苦的環境中長大,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學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

這若放在後世,也是一部極好的勵志題材。

而言慶和鄭家決裂,乃至手抗旨不尊,被責令閉門思過,在百姓眼中。也變成了不畏強權的代表詞。

這樣一個人,纔是百姓們心目中的英雄。而徐世績雖則戰功顯赫,和言慶相比,總是有寫差距。哪怕虎牢關大捷,徐世績斬首無數,更擊殺了李文相這等瓦崗巨掣,卻始終無法和言慶相提並論。

李孝基很滿足,也很輕鬆。

晌午出遊返回家中以後,他小睡了片玄,而後在府中家人的陪伴下。溜溜達達走出李府,來到他經常光臨的酒肆中用飯。不是李府的飯菜不好,而是在這裡,李孝基可以聽到更多對言慶的傳言。爲人父母者。哪個不存些虛榮心?聽到了沒有,他們誇讚的人,是我兒子!

妾當李孝基聽到人們誇獎李言慶,這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那種自豪感,卻是山珍海味都無法給予,,

李孝基一如往常,點了酒菜,坐在靠窗的角落裡用飯。網吃了兩口,忽聞隨從沉聲喝道:“這位先生。我家主人在用餐,請勿打攪。”

“李基兄,還識得故人否?”

來人卻沒有轉身離去,而是對李孝基大聲呼喚。

李孝基一怔,擡頭看了過去。

這一看不要緊。李孝基手一抖,著筷險些掉在桌子上。他呼的站起身來,擺手示意隨從放來人過來。

“你過…周臣賢弟?”

來人赫然正是柳周臣。

不過他沒有帶任何隨從,一襲青衫,足蹬薄底黑靴,來到李孝基的跟前。

表面上,柳周臣很平靜。

然則從他那熾熱的目光中,卻流露出莫名的激動之色。

“李兄,一別三十載,可安好?”

“好。都好!”

李孝基辦非常激動,上前一把挫住了柳周臣的手臂,“賢弟。這些年來,你過得尚如意否?”

柳周臣強捺心中激動,冉力的點了點頭。

他上上下下的打量李孝基,片刻後壓低聲音道:“三十年前洛陽一別。兄長可是變得蒼老許多。”

“呵呵,東奔西走,焉能不老?

再者說,這歲月催人老,一轉眼間三十載,半個甲子光陰啊,賢弟。你倒是沒有太大變化。”

柳周臣的眼睛,溼潤了!

兩人落座,李孝基朝着隨從做了個手勢,隨從們立刻向外走了十步。以方便二人之間交談。

“當年我父子奉老主之命,潛入觀王府中做事。

洛陽事發,我之前沒有接到半點消息。直到後來,我才聽說賀若弼率部剿殺少主,洛陽的老臣,幾乎全部被殺。我父因此抑鬱而終,臨死前還囑託我,務必要找到少主骨血,保老主一脈不絕。可是少主死了,夫人和小郡主、少郎君都不知了去向。我曾試圖設法尋你,可不想”言家村也沒了!我猜想着,你可能會躲在唐國公門下。只是我與國公素無往來,也不敢貿然登門。

直到九年前,哈總管在端門外被殺,我纔算知道了少主他們的消息。只是沒想到

柳周臣深吸一口氣,“老主沒了。少主死了,連少郎君也”這些年來我雖在王

李孝基默默的喝着酒,隨着柳周臣。一起嘆了口氣。

“卻是苦了你!”

“苦倒是不覺得,只是覺得未能爲老主出半分力,實在愧對老主知遇之恩。”

李孝基爲柳周臣滿上一杯酒,“時過境遷,昔日袍澤,幾乎斷絕,能和你重逢,我真的很高興。

對了,你怎麼來鞏縣了?”

柳周臣忍不住笑了,“我還要問你,怎麼在這要?還搖身一變,成了李郎君的老卑”

“我……本就是他的老師嘛。

當年他在金谷園竇家學舍求學。我就在竇家學舍授課。只是我也沒有想到,會有如此風光的一日。”

“如此說來,李郎君和你

“周臣,李郎君如我親生,你莫不是有事情要告訴我?”

當年柳周臣的父親柳少師落魄江湖,被趙王宇文佑收養。後來楊堅篡周,宇文佑試圖刺殺楊堅,事發而亡。不過在此之前,柳少師帶着柳周臣,依照着宇文佑的吩咐,投靠在觀王楊弘府中。本來,這是一步暗棋,宇文估想着,若刺殺失敗。可以借楊氏皇族的力量,篡奪大權。

只是宇文佑卻算錯了一件事情。楊弘在楊堅沒有篡周之前,的確是一個有膽略,有魄力的人。

可隨着楊堅登基後的清洗,使的楊弘一改當年的作風,變得謹小慎微。

開皇十八年,宇文佑之子在洛陽暴露了蹤跡,被楊堅一舉誅殺。也就是在這一場屏殺中,所有心懷周室的大臣被清洗一空,甚至連李孝基的妻家,也幾乎被殺得一個乾淨。柳少師雖得以逃脫,卻心灰意冷。抑鬱而終。此後周室力量被消滅一空,柳周臣也只能躲在王府內。

幣周臣似是有此猶豫。沉吟不李孝基也沒有追問,只是飲酒,並不停爲柳周臣勸酒。

正如他所說,時過境遷。當年的理想破滅之後,他和柳周臣之間還存有多少交情?連他自己都不能肯定。

柳周臣想了許久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本來,我是不想把這件事告訴你”不過你既然說李郎君若你親生骨肉,那也算是小弟的子侄。

李兄,你這弟子不簡單啊堂堂鄰王殿下,一郡之長,被他逼的是手忙腳亂。

他想要獲取河南討捕大使之職,可是鄒王似乎並不情願。所以設下了二虎爭食之計,準備讓李郎君和虎牢關徐世績爭奪這一職位。不管李郎君和徐郎君是不是真的反目爲仇,都必須真刀真槍的鬥一次。不鬥聯話。哪王勢必會動用一切力量,來破壞李郎君出任討捕使的計劃。

本來這件事情已經確定下來,就在這幾日會有行動。

但由於李郎君婚期到來,使得鄒王不得不暫時擱置”不過待婚期過後,他必然會有所行動。”

李孝基心裡,咯噔一下。

他看了一眼柳周臣,突然苦笑道:“周臣,這莫非走出自你的手筆?”

柳周臣同樣苦笑,“李兄,我之前又不知道李郎君和你之間的關係。食人俸祿。爲人分憂,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你們不要小看了都王,他雖說性情懦弱,但也並非沒有手段。這二虎爭食。實出自哪王之手,,呵呵,當然了。我從中也有推波助瀾,還望你莫要責怪。”

李孝基想了想,突然一咬牙小郡主還在。”

“啊?”

柳周臣一怔,愕然凝視李孝基。

“就是此次與裴娘子,長孫娘子一同要嫁給言慶的僚蠻公主,骨蘭朵。她真名叫宇文朵,是少主留在世上的唯一骨血。當年洛陽慘事發生。小郡主和夫人,就躲在鄭家。與言慶青梅竹馬。”

李孝基說罷,擡起頭毫不退縮的和柳周臣對視。

那意思就是說:怎麼辦?你準備如何選擇?

興復大周?

隋室篡周已近四十載,還有多少人記得聳年的北周宇文氏?哪怕如今天下大亂,也沒有一家反賊,公開表明是要復辟北周。也就是說,興復大周已不太可能,那早變成昨日的一場夢幻。

但是,昔日的情義尚存否?

你柳周臣父子身受趙王厚恩,甚至你柳周臣的母親,也是趙王說合。嫁給了柳少師。那麼現在,你還願意爲趙王最後一點骨血,而效犬馬之勞嗎?

下意識的,李孝基握緊肋下佩劍。

柳周臣,則陷入了沉思。

許久之後,柳周臣擡起頭,苦笑看着李孝基道:“李兄,你這可是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啊!

這麼說吧,李郎君的強勢,令邸王很顧忌;但同時,郵王對李郎君又非常讚賞。

他一定會用李郎君,但前提是李郎君不會威脅到他在榮陽的地位。這二虎爭食,勢在必行,我無法阻攔。不過我會盡力設法,拖延時間。至於李郎君能否想出對應之法。就看他的本事了。”

李孝基不禁蹙起眉頭。

他對這樣一個結果,非常不滿。

但同時他也知道,柳周臣並沒有任何推脫的意思。

宇文氏已消失了多年,柳周臣還能這樣子,已經很夠意思了。

“那,你能拖延多久?”

柳周臣想了想,“盡我所能,我最多拖延至六月初。

如若在拖延的話,只怕邸王會有所懷疑。”

“那好,你務必要幫我拖延至六月,不管言慶能否想出對策,我都在這裡謝過。”

“休要說這等客套話,能幫到小郡主。也是我的本份。”

柳周臣說罷,起身告辭。

“李兄,如今時局不穩,你也勸說一下李郎君,要早作打算。後日他大婚時,我會登門道賀,但若沒有特別的事情,請勿與我聯絡。都王很謹慎。也非常小心”告訴李郎君,多留意部王的舉措。我現在很擔心,一俟局勢無可挽回,都王很可能會做出決斷,到時候郎君危矣。”

“周臣,愚兄在這裡,行言慶多謝毛”

柳周臣則微微一笑,也沒有再和李孝基客套,拱手告辭離去。

李孝基坐在食案後沉吟許久。片刻後招手示意一名隨從上前,“立刻通知沈光,讓他盯住此人。”

雖則言慶對李孝基很尊重,可是錦衣麒麟的事情,言慶卻沒有告訴任何人。

對外,他只是稱沈光是自己的管家。李孝基倒是知道沈光,同時也知道,沈光是言慶的心腹手下。

李孝基不敢大意,畢竟人心隔肚皮。

這也是他寧可暴露出朵朵的身份,也沒有告訴柳周臣,李言慶和自己的父子關係”看起來,榮陽郡遠比自己所想象的要複雜。也不曉得言慶能否想出妥當的方法,解決這個麻煩?

李孝基想到這裡,眉頭緊鎖,起身走下了酒樓,

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57章 東都(七)第77章 何人死期?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一)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76章 危機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72章 言虎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59章 噩耗第8章 殺人了(上)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19章 金堤關(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二)第7章 遇故人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61章 風滿樓第51章 喜盈門(八)第89章 未來的路第66章 蹊蹺第廿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11章 大定酒樓第57章 東都(三)第卌五章 鳩殺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52章 破題:原道第7章 無垢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80章 兩駙馬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79章 滎陽之變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74章 籌謀第18章 昔日老軍第廿三章 借糧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57章 俱傷第卌九章 二李王爭第19章 冼夫人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上)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18章 昔日老軍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四章 傀儡第16章 崔道林(上)第62章 殤逝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57章 東都(七)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上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卅章 坦白
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57章 東都(七)第77章 何人死期?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一)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76章 危機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72章 言虎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59章 噩耗第8章 殺人了(上)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19章 金堤關(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二)第7章 遇故人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61章 風滿樓第51章 喜盈門(八)第89章 未來的路第66章 蹊蹺第廿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11章 大定酒樓第57章 東都(三)第卌五章 鳩殺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52章 破題:原道第7章 無垢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80章 兩駙馬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79章 滎陽之變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74章 籌謀第18章 昔日老軍第廿三章 借糧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57章 俱傷第卌九章 二李王爭第19章 冼夫人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上)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18章 昔日老軍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四章 傀儡第16章 崔道林(上)第62章 殤逝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57章 東都(七)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上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卅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