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也在這裡

(更新說一下:正常一天是兩更,早晚各一更,我是手殘黨,存稿不多,一章三千字的章節通常要兩個小時才能寫完,所以速度不會很快,當然偶爾也會爆發一下,當紅票給力或者收藏給力的時候,我就會將不多的存稿用上,也算是對書友們的感謝,書進入書院情節,寫了些好玩的支線情節,大家看的舒服最好,看的不爽請無視我,發牢騷可以,別問候我家人,他們身體都很好。)

應天府尹亦派了幾名官員前來道賀,府尹大人本欲親來,但公務繁忙只得作罷,於是派了手下的一些提學官和衙門裡的一干屬官前來站場子,畢竟應天書院是皇上御賜匾額的學府聖地,出了不少的人才,稍微表示一下關心還是必要的,說不準日後這其中便有相公在內,日後也許互有交集相互提攜也未可知。

幾名官員被請上場,講了一番道賀的話之後,接着便是主院山長出場收尾了。

熱烈的掌聲中,上前說話的正是那坐在中間大椅子上鬚眉皆白,面色紅潤的老者,曹敏介紹時稱之爲戚翁。

蘇錦早就懷疑這老者是書院的頭兒,判斷的根據其實很簡單:這麼老還在書院裡邊呆着,沒回家抱孫子,必定是個重要人物,而且看他的座次在最中央,顯然按照後世的說法,其他人是緊密團結在他周圍的。

那老者抱拳爲禮,臉上刀砍斧削般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菊花兒,待臺下稍淨,開口道:“諸位學子,今日又是我應天書院進學之日,大宋各地亦有近兩百名青年才俊彙集於我書院之中,共讀聖賢之書,同議治國之道,老朽甚爲欣慰。”

“諸位新來俊秀可能對本書院的來歷不甚了了,這裡老朽也不憚再給諸位介紹一番,本書院之前身名爲睢陽學舍,若論歷史淵源可追溯至五代時期,後我大宋一統之後,宋州楊愨協鄙人先祖戚翁戚同文共同經營此學舍,太祖爺關切文治,我大宋朝又極爲缺失經世之才,學舍得以繁榮發展,直至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庚辰,應天府民曹誠曹翁,以貲募工,就吾祖戚同文所居,造學舍百五十間,聚書千餘卷,博延生徒,講習甚盛。應天府上奏其事,皇上極爲推崇嘉許,特詔賜匾額曰“應天府書院”,仍令應天府募職官提舉,又署誠府助教,並將本人從禮部侍郎之職調任本院主事,直至今日。”

蘇錦肅然起敬,大中祥符二年至今三十年過去了,眼前這個白眉白眼的老頭兒不僅是書院創始人戚同文的孫兒,身爲朝廷禮部侍郎,卻專心大宋教育事業這麼多年,殊爲不易。

“老朽戚舜賓,乃是先祖戚同文戚翁嫡孫,忝居主事山長三十年,實乃今生最得意之事,我應天書院學子亦是個個俊秀,三十年裡,老朽親眼所見從我書院走出之輔國良纔不計其數,故工部侍郎許驤、侍御之宗度、度支員外郎郭承範、董循,右諫議大夫陳象輿,屯田郎中王勵,太常博士滕涉等均出自我書院之中,三十年間歷科舉十餘科,高中者以數百計,出狀元郎四人,探花郎九人,一甲進士數十名,其餘各甲舉人進士兩百餘人,尚有衆多聞名天下之名士雖未入朝爲官,但遊學各處,尊儒天下,亦不勝枚舉,所以,諸位今日能來此進學,實乃幸事;莫看你等今日布衣草履,只需盡心盡力苦讀聖賢書,深諳書中至理,他日未嘗不可飛黃騰達成爲朝廷柱石,望諸君多多努力,明天秋闈大考,希望諸位中能有出類拔萃之賢才,爲國所選,爲我書院爭輝。”

戚舜賓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將在座學子的心中那股熱情迅速點燃,應天書院名聲日隆,且不說育人傳道的積極作用,人們最爲看重的還是在於這個書院高不可攀的科舉入學率,每科必中數十人,光這一點,其他官學私學便難望其項背了。

戚舜賓退下之後,一名助教先生上前來道:“書院前輩範希文大人特意從烽火連天的西北邊塞寄來書院題名記一篇,以紀念先皇爲本書院題額三十年,本人受戚山長之託,試將全文爲諸位頌之。”

接着那助教掏出一張紙,搖頭晃腦的念道:“皇宋闢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澤注河漢,金革塵積,弦誦風布。乃有睢陽先生贈禮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奮於丘園教育爲樂。門弟子由文行而進者,自故兵部侍郎許公驤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維、樞密直學綸,並純文浩學,世濟其美,清德素行,貴而能貧。”

“祥符中,鄉人曹氏,請以金三百萬,建學於先生之廬。學士之子,殿中丞舜賓,時在私庭,俾幹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責,時舉賢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職方員外郎吉甫,時以管記,以領其綱。學士畫一而上,真宗皇帝爲之嘉嘆,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學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記,前參子政事陳公侍郎堯佐題其榜。”

“由是風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園,歸於魯堂。辛甫如星,縫掖如雲。講義乎經,詠思乎文。經以明道,若太陽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時之妙萬物焉。誠以日至,義以日精。聚學爲海,則九河我吞,百穀我尊;淬詞爲鋒,則浮雲我決,良玉我切。然則文學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鬱郁於時;或峻於層雲,或深於重淵。至於通《易》之神明,得《詩》之風化,洞《春秋》褒貶之法,達禮樂製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書,博涉九流百家之說者,蓋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憂天下之心。進可爲卿大夫者,天人其學,能樂古人之道;退可爲鄉先生者,亦不無矣。”

“觀夫三十年間,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臺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宜觀名列,以勸方來。登斯綴者,不負國家之樂育,不孤師門之禮教,不忘朋簪之善導。孜孜仁義,惟日不足。庶幾乎刊金石而無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規此而興,濟濟羣髦,成底於道,則皇家三五之風,步武可到,戚門之光,亦無窮已。他日門人中絕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陽先生者,當又附此焉。”

蘇錦古文尚算精通,聽得出這篇題名記文采飛揚,激情澎湃之意,范仲淹不虧是大家,這篇題名記短小精悍,其思想之高邁、意境之深遠、語言之精煉等,都跟他後來所寫的《岳陽樓記》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各有千秋。

蘇錦獨自品味,忽聽身邊一名學子情不自禁的的擊節叫好,轉臉看時,原來是一位瘦高身形、二十出頭的青年書生。

只見他目光急切,情緒相當的亢奮,口中叫好之餘,又輕聲嗟嘆道:“範希文不虧當世大家,只不過這番道理當世幾人能懂?恐怕天下人除了我王介甫無人聽懂你文中深意了。”

蘇錦一驚,王介甫?難道是他?

於是試探性的湊過去小聲問道:“這位兄臺,恕在下無禮,你可是王介甫安石兄麼?”

那青年一愣,上下打量蘇錦一番,眼神迷惑的的道:“這位兄臺,你我曾相識麼?”

蘇錦心情一陣激動,果然是他,果然是王安石,原來他也在這裡。

第455章 真相浮出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988章 反制第360章 站好隊,跟對人第619章 談判(三)第412章 揚州之夜(下)第504章 偷腥第一四十六章 文魁下第661章 藍田有玉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580章 夢中花落知多少第91章 醉後方知酒濃第621章 談判(五)第267章 笑風塵(下)第268章 鞦韆架第305章 嚇死你第6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500章 補漏第347章 隘口血戰第978章 借刀殺人第267章 笑風塵(下)第788章 引誘第780章 過關第635章 歷經艱險第231章 汴梁來信第522章 各有算計第993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173章 喂他吃屎第964章 輾轉騰挪(五)第161章 隱語第853章 跟蹤第878章 明珠城第732章 亂城(八)第549章 赴宴(中)第593章 好勇第136章 人生精彩各不同第657章 對質(上)第346章 大勢已定第962章 輾轉騰挪(三)第168章 來來往往第39章 臥底第995章 最後的瘋狂(五)第593章 好勇第273章 買兇第949章 烽火(三)第170章 上當第249章 風雲起第296章 物以類聚第661章 藍田有玉第129章 舍友你好第826章 遠方來客第646章 解試(三)第767章 簡單粗暴第355章 全民動員第778章 運糧隊第23章 如簧之舌第694章 驟雨(中)第169章 選擇第770章 鬥智鬥勇第131章 見鬼第623章 冤大頭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473章 一語點醒第256章 驛站疑雲(上)第575章 親家聚首第773章 夜襲第616章 談判(一)第46章 探察第465章 孝義難全第897章 奪位(二)第504章 偷腥第869章 闖夏府第964章 輾轉騰挪(五)第333章 君子動口第599章 英雄沒錢第600章 以退爲進第272章 警告第39章 臥底第726章 亂城(二)第313章 土匪也不是傻子第118章 雄雌第665章 城牆厚的一張臉第205章 交代第65章 殺人還是放火?第207章 意外之獲第841章 反擊(一)第838章 意外之喜(上)第166章 紅顏爲誰第135章 車禍第508章 有錢難買爺高興第920章 驅狼吞虎(八)第836章 跟我搶女人第193章 楓葉紅了第377章 搶來搶去第32章 毒計第757章 戰備(四)第636章 脅迫第181章 搪塞第337章 廬州信差第652章 玉璋樓
第455章 真相浮出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988章 反制第360章 站好隊,跟對人第619章 談判(三)第412章 揚州之夜(下)第504章 偷腥第一四十六章 文魁下第661章 藍田有玉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580章 夢中花落知多少第91章 醉後方知酒濃第621章 談判(五)第267章 笑風塵(下)第268章 鞦韆架第305章 嚇死你第6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500章 補漏第347章 隘口血戰第978章 借刀殺人第267章 笑風塵(下)第788章 引誘第780章 過關第635章 歷經艱險第231章 汴梁來信第522章 各有算計第993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173章 喂他吃屎第964章 輾轉騰挪(五)第161章 隱語第853章 跟蹤第878章 明珠城第732章 亂城(八)第549章 赴宴(中)第593章 好勇第136章 人生精彩各不同第657章 對質(上)第346章 大勢已定第962章 輾轉騰挪(三)第168章 來來往往第39章 臥底第995章 最後的瘋狂(五)第593章 好勇第273章 買兇第949章 烽火(三)第170章 上當第249章 風雲起第296章 物以類聚第661章 藍田有玉第129章 舍友你好第826章 遠方來客第646章 解試(三)第767章 簡單粗暴第355章 全民動員第778章 運糧隊第23章 如簧之舌第694章 驟雨(中)第169章 選擇第770章 鬥智鬥勇第131章 見鬼第623章 冤大頭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473章 一語點醒第256章 驛站疑雲(上)第575章 親家聚首第773章 夜襲第616章 談判(一)第46章 探察第465章 孝義難全第897章 奪位(二)第504章 偷腥第869章 闖夏府第964章 輾轉騰挪(五)第333章 君子動口第599章 英雄沒錢第600章 以退爲進第272章 警告第39章 臥底第726章 亂城(二)第313章 土匪也不是傻子第118章 雄雌第665章 城牆厚的一張臉第205章 交代第65章 殺人還是放火?第207章 意外之獲第841章 反擊(一)第838章 意外之喜(上)第166章 紅顏爲誰第135章 車禍第508章 有錢難買爺高興第920章 驅狼吞虎(八)第836章 跟我搶女人第193章 楓葉紅了第377章 搶來搶去第32章 毒計第757章 戰備(四)第636章 脅迫第181章 搪塞第337章 廬州信差第652章 玉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