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

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

周笑冰

公衆的環境意識如今已成爲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當今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客觀依據。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發展的環境教育在提高公衆環境意識方面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我國的環境教育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並正發揮着積極作用。

人們對環境教育問題的關注始於20世紀60年代,發達國家首先提出了發展環境教育的一些基本構想。1972年召開的首屆“人類環境會議”上,正式將“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eation,簡稱EE)的名稱確定下來,並明確了環境教育的性質、對象和意義,它指出:“環境教育是一門跨學科課程,涉及校內外各級教育,對象爲全體大衆,尤其是普通市民……以便使人們能根據所受的教育,採取簡單的步驟來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環境。”從此,環境教育便在全球範圍內蓬勃地發展起來。

中國首次提出環境教育設想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保會議上,這是我國環境教育的開端。1992年,全國首屆環境教育工作會議在蘇州召開,標誌着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教育體系。1998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教育部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我國首次範圍最廣、樣本量最大的全國規模公衆環境意識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環保知識水平普遍很低。年齡增長與環保知識總體成反比,青少年的環保知識水平高於中年人,中年人高於老年人。在這次調查中有一個令人鼓舞的特點,即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自然觀、環保行爲等各個方面均明顯高於成人。在“對世界面臨問題的重要程度”、“我國面臨問題的重要程度”排序中,青少年均把“環境保護”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對“環境保護”的排序則居第四、第五位。70.3%的青少年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學校課堂的教育成爲他們第一位的來源途徑 。這有力地說明中小學的環境教育對提高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應充分利用。

近年來,政府通過學校及媒體等途徑對公衆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人們的環境意識有了明顯提高。2001年6月,由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設計完成的“聯合利華杯公衆環境意識調查”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被調查者有很高的環境意識, 人們對於直接影響他們生活的環境污染最爲關注,中國人對於當地政府加強環境保護所採取的措施持積極的態度,人們非常支持提高中國環境意識的工作。41%的人認爲公衆缺乏環境意識是造成中國環境惡劣最重要的原因。62%的人認爲加強環境教育是解決中國環境問題最重要的方式,有48%的人認爲每個公民在環境保護中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其次是政府(33%)、企業(5%)和非政府機構(2%)。調查結果是令人振奮的,但也不能盲目樂觀,畢竟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的環境意識還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而他們的環境意識直接關係到中國環境問題的解決與否,所以環境教育在廣度及深度上還遠遠不夠。

筆者認爲,現階段在青少年中進行廣泛深入的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從1998年、2001年兩次大規模較爲客觀的公衆環境意識調查中,可以看到我國環境教育已初見成效。公衆環境意識有了顯著增強,尤其是青少年環境意識明顯高於成年人,充分說明環境教育在提高公衆素質方面功不可沒。當然,環境教育的對象並非只涉及青少年,而是一個涉及全體大衆的全民教育,社會應通過各種媒介對大衆進行環境教育,其中對處於學習階段的青少年進行教育應當構成環境教育的主流。青少年的環境意識提高後,再通過他們對家長以及社會大衆進行環境教育的“反哺”,也未嘗不是一條可行之路。

環境教育涉及的學科衆多,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應當明確一個指導思想,那就是環境教育在提供必要的知識和實用技術的同時,還應當“鼓勵形成構成自我約束基礎並與保護和改善環境相協調的那些道德的、經濟的和美學的價值觀念”。換言之,環境教育必須有其核心理念,並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指導受教育者,使其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態道德規範,最終成爲全面發展的審美的人。

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審美,三者相輔相成。生態意識指導人們形成對自然及其規律的認識(“真”),是其他兩個理念的前提。生態道德培養人們在正確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前提下對自然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善”),而生態審美則是在真和善統一的基礎之上感悟“天地之大美”,從而激發人們積極主動地保護地球——這顆人類賴以生存的蔚藍色星球。

(一)生態意識

環境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通過多種渠道和媒介認識自然及其規律,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幫助人們認識到自然界是一個系統,人只是這個系統中的一分子,應當與自然和睦相處,最終使受教育者樹立起正確的生態意識觀。

生態意識是一種現代文明意識,它的產生建立在人類實踐活動真理性追求的基礎之上,是指“人與自然正確關係所反映的社會思想、理論、感情、意志、知覺等的總和”。它是反映自然價值與文化價值結合的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生態意識來源於對以往人類活動中違反生態規律帶來嚴重不良後果的反省。從20世紀70年代米都斯《增長的極限》到90年代世界各國紛紛作出決策來實施可持續發展,反映了人類對自身行爲的反思和行動。人們終於認識到,主要是由於人與自然關係嚴重的不和諧,全球性環境纔出現不利於人類生存的變化,爲了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做出抉擇,選擇一種可持續的生態意識觀。

生態意識來源於人對現實生態危機的覺醒。環境問題對人以及地球生態系統的危害使人們重新認識到人類生存依賴於地球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依賴於維護生物圈的基本生態過程。因而人類活動必須遵循生態規律,將人的活動自覺地控制在生態許可的限度內,以不致造成生態破壞,維護大自然平衡,保護生命支持系統。這一切對人類有着至關重要的利益。猛醒之後,人類只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

謹慎,更加機智,這會增強人們改造自然、建設自然的能力。

生態意識來源於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再認識。人們開始把世界看作是“經濟—社會—自然”複合生態系統,在這裡各種生態因素——無機的、有機的和文化的——普遍聯繫、相互作用、相互滲透,構成有機統一整體。人類終於明白了,我們不能不顧自然界的狀況而統治自然,人在追求自己的文化價值的同時,必須保護自然價值,也就是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要兼顧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利益,人和其他生命共享地球生態資源,和諧發展、共同進化。從這個意義上講,非常有必要回過頭去吸取古人的智慧,崇尚“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生態意識來源於對人類未來發展的關注以及對後代的責任感。這就是摒棄只顧眼前利益的觀點,從長遠着眼,意識到我們對後代的責任,爲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生態道德

環境教育應當培養受教育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從價值觀上予以引導,使人們形成正確的生態道德思想。生態道德是一切環境素質的第一素質。

生態道德的建立是人類倫理學史上的一場革命,它把愛的原則擴展到動物,與傳統倫理學有着根本的區別。這次革命,提出了人對生命和自然界的善,形成了有關道德的新的社會意識形成;制定出有關人類行爲的生態道德的基本準則和行爲規範,成爲指導人類生活的新模式。

1982年10月2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自然憲章》,這是一個權威性文件。它宣告:“生命的每種形式都是獨特的,不管它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應當受到尊重;爲使其他動物得到這種尊重,人類的行爲必須受到道德準則的支配。”這個道德準則是建立在一種新的可持續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尊重各種生命形式的權利,也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人與自然的和睦相處。

生態道德倡導,(1)每一個人都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員,包括現在和未來的世代,具有同樣基本和平等的權利。每一個人的權利都要受到尊重。(2)其他所有生命形式是人類的夥伴和朋友,依它的價值具有同樣平等的權利。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要受到尊重。(3)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構成全部活着的世界,包括文化多樣性和自然多樣性。人類發展要保護這種多樣性,特別是不應該威脅自然的整體性和多樣性。(4)保護人類權利以及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界的權利,這是世界範圍的責任。每個人應該對他對自然的行爲產生的影響負責。應該保護生態過程和自然界的多樣性,節儉和有效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禁止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行爲。(5)不同社會和利益集團之間、現代和將來世代之間、人類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間,應公平分享地球生態資源,以保護豐富多彩和富有生命的世界 。

生態道德原則的確立,是人類道德進步的表現;生態道德規範的實施,是指導人類行爲的新模式。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具體的生態道德原則和規範也會有所不同。但只要人類能自覺遵守生態道德原則,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社會就不會離我們太遠。

(三)生態審美

環境教育還應當培養人們的生態審美能力。莊子說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的美需要人類去感悟,而這種感悟又來自於人們對自然正確認識基礎上的熱愛。

生態學被稱爲關於地球之美的科學。人們已經認識到只有遵循大自然系統自身的規律,善待自然、善待人類自身,才能還人類一個優美的、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來維持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生態審美是建立在“真”(客觀規律)與“善”(符合生態道德)的基礎之上,對生態美的一種價值認識,它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有着積極的意義。真是美的基礎,善是美的靈魂,如果把這種符合客觀規律的真和有利於社會發展的善,通過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美表現出來,那就是符合了“美的規律”。人類只有真正掌握了“美的規律”,才能在更高的境界進行生態審美。

生態美包括兩個領域,一是自然生態美,二是人工自然美。自然生態美即自然美是“由衆多的生命與其生存環境所表現出來的協同關係與和諧形式”,它是“自然界長期演化的結果,是一種原初的美和直接性的美,是野性的美和天真無邪的美”。自然美並非人類活動的產物,也並非只爲人而美,自然美中包含着自身的價值。漢斯·薩克塞指出:“物體的美是其自身價值的一個標誌,當然這是我們的判斷給予它的。但是,美不僅僅是主觀的事物。美比人的存在更早。蝴蝶和鮮花以及蜜蜂之間的配合都使我們注意到美的特徵,但這些特徵不是我們造出來的,不管我們看見還是沒看到都是美的。”自然界所具有的美學價值,是自然界的價值在觀念形態上表現的人的審美價值。它滿足人對美的追求。自然界是人們體驗美的主要對象。這時自然界作爲舒適性資源,爲人提供舒適性服務,實現主體的欣賞價值、娛樂價值等心理享受,或實現它的藝術價值。除自然生態美之外,人工自然美也是生態美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內,人類完全能夠在遵循生態規律和美的創造法則的前提下,藉助於高超的科學技術和工藝手段,加工和改造自然,從而進一步提高原生自然的生態美。例如,人們能借助於生物技術繁殖與全球各地理區域的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生物物種,挽救瀕危物種,修築萬里長城、蘇州園林、埃及金字塔;修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城,在全球範圍內合理規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使自然美在人的創造活動參與下更加完善和繁榮。

自然是美的,但這種美需要人的心靈去發現、欣賞、體驗、溝通和呵護,使她成爲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深深發現了自然之美,20世紀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曾這樣寫道,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爲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爲我們感受到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還有一位美國物理學家在回顧現代物理學的歷程時指出,對自然的考察越深入,她就越顯得美,這一深刻的事實深深震撼了自愛因斯坦以來的物理學家。他還認爲,審美事實上已經成了當代物理學的驅動力,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某些奇妙的東西:大自然在最基礎的水平上是按照美來設計的。當代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彭加萊甚至這樣說,科學家不是因爲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研究自然是因爲

他從中得到快樂;他從中得到快樂是因爲它美。若是自然不美,知識就不值得去追求,生活也就不值得去過了。

生態美是充盈的生命力與其生存環境的協調所展現出的美。生態審美正是對自我生命和和諧狀態以及與普遍的生命關聯和交融的感悟和體認。生態審是美建立在人類對自然的瞭解,以及自身審美修養提高的基礎上對生態美的感受。這種感受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對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都有着不可缺少的意義。

環境教育除了使人們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以上核心理念的指導下,樹立人們對待環境的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使他們充分認識環境對人類社會的重要價值,從而積極地、主動地、明智地關注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環境教育應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一)求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

要使人與自然之間建立起真正和諧的關係,就必須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瞭解自然,積極主動地揭示自然界的規律。這就要求青少年必須學科學、愛科學,尤其是要學好生態科學、環境科學、地球科學等一系列與環境保護緊密相關的科學。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纔有可能正確地利用規律,爲滿足人類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目前爲止,對青少年的環境教育問題離現實要求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沒有真正處理好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我們知道,由於環境包括社會、物質和生物三個方面,因此其內容必然涉及各個領域:社會環境涉及建築學、計劃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等領域,還應當包括哲學、倫理學;物質環境涉及地理學、化學、物理學等領域;生物環境涉及生物學、生態學等領域。因此,僅僅通過生物學、地理學等某一門或幾門學科來進行環境教育是不可能實現環境教育的預期目的的。應該倡導全體教師都應給環境教育以應有的重視,從自己的學科着手、從自己做起,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幫助他們從各門學科來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當然,僅僅瞭解自然的本性和規律不夠,還應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到歷史上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怎樣從“和諧”走向如今的不和諧,人類又應當如何使人與自然的關係再從今天的不和諧走向明天更高層次上的和諧。

(二)揚善: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

環境教育中的“善”的培養,主要指:第一,尊重自然規律。對青少年進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教育,將利益平等原則從人和社會擴大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樹立起高尚的生態道德情操,以追求人類美好狀態,爲道德準則,實現人的精神境界在本質上的昇華。使青少年明確這樣一種思想,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生命形式,就是善待人類自身。第二,正確對待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雖然有矛盾,但這矛盾應該是非對抗性的,因爲它們之間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只要人類摒棄過去那種“反自然”的生存方式,就可以做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既建設繁榮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建設良好的生態,兼顧人類生存和自然界生存的利益,實現二者的統一。第三,爲代內、代際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人類有關行爲既要爲他人承擔責任,也要對後代承擔責任,還要對其他生命形式乃至整個自然界承擔責任。

應當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到大自然中親眼看看由於人類的活動,使孕育了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長江遭受的破壞,親眼看看周圍的沙漠化怎樣一步步向我們逼近,親眼看看過去草木茂盛、繁衍生息的居延海而今卻成爲沙塵暴的發源地……使他們對環境惡化有一個感性認識,從而喚醒青少年的生態意識,使他們真正理解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樹立正確的生態倫理思想。使他們認識到不僅我們這一代要得到發展,還要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美好的生態環境;不僅要使人類得到發展,還應使所有生命形式都能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與人類和睦相處。

(三)致美:開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視野

環境教育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真與善的基礎上,培養出“審美的人”,使青少年認識到生態美是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也是人與生態環境和睦相處之大美,並在此基礎上達到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高度統一。

在對青少年審美能力的培養上,中國古代思想家們對待自然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今人借鑑的,他們對自然總是抱着一種崇敬或欣賞甚至萬物平等之情。莊子說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中國古代美學家和藝術家將大自然不僅僅作爲一個審美對象來看待,甚至將這種對大自然的崇敬與欣賞之情當作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寧可食無肉,也不可居無竹。他們“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欺乃聲,方不虛此生耳”。清初史震林則認爲:“春不藝蘭,夏不賞荷,秋不採菊,冬不尋梅”乃一年中可惜之事。孔子在《論語》中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後人更進而將自然萬物看作是人類的朋友:“與梅同瘦,與竹同清,與桃李同笑,居然花裡神仙。與鶯同聲,與燕同語,與鶴同吹,與鸚鵡同言,如此話中知己。”古代許多美學家、藝術家都不約而同地有一個共識:“雪後尋梅,霜前訪菊,雨際護蘭,風外聽竹。”“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這些寶貴的生態智慧在今天仍有其重要價值,古人對大自然的親近,對大自然的感悟,對大自然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欣賞……都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少的,但卻是解決人類困境的應具備的情感。因此,培養青少年運用“美的規律”去感受美、鑑賞美,更應懂得人類只有按照生態規律和美的創造法則,深切領悟“天人合一”之道,發揮人的積極作用,克服人和自然的對立、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分裂,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創造一個生命與存在環境相融洽,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到處枝繁葉茂、鳥語花香的美好環境,以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原載《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作者系郭湛教授2000級博士,深圳市委黨校教師)

(本章完)

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超越及文化的超越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人類文化自覺的和諧旨趣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安健勤和美 臨淵不羨魚——郭湛先生的生活哲學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性的深刻洞察——馬克思恩格斯人的侷限性思想初探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堅持醫學科學中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力與作爲一種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
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超越及文化的超越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人類文化自覺的和諧旨趣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安健勤和美 臨淵不羨魚——郭湛先生的生活哲學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性的深刻洞察——馬克思恩格斯人的侷限性思想初探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堅持醫學科學中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哲學與生活——記郭湛教授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力與作爲一種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