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回京宣旨

允熥之後又在杭州待了幾日,到了十月十八日諸事已吩咐完畢,他於是告別允炆等人啓程返回京城。

允熥離開杭州前一日派人給京城傳信:不必再將奏摺送至行在,等朕回京後再行處置;一般慣例之事,仍由四輔官處置即可。

送信之人快馬加鞭,從杭州出發僅僅兩天兩夜就到了京城,將允熥即將回京之事告知了四輔官。當然,後宮之中也收到了這個消息。

……

……

“陛下可算是回來了。”熙怡高興的說道。

“是啊,陛下終於要回來了。”熙瑤也長出了一口氣。

安嬪和葉妃的產期已近,若是陛下不在,她們生孩子時出了什麼事情,她可不願擔待。熙怡就單純的因爲欣喜了。

熙瑤又吩咐待詩:“你去告知還住在皇宮中的衡王和二位公主此事。”待詩答應着退下。

熙怡又說道:“陛下從杭州趕過來,一路上如果不停歇的話,有六日足以回到京城。希望這六天能安安穩穩的過去,安嬪和葉妃不要出什麼事情。”

“是啊,這幾天平平安安的過去最好。”熙瑤說道。但她轉瞬表情略有變化,又說道:“但那件事情還不知怎麼和陛下說。涉及皇家隱秘,也不知陛下會如何處置。”

熙怡也知她說的是什麼事情,頓時也愁眉苦臉起來。

她們兩個又聊了幾句,待詩返回了坤寧宮。熙瑤見她臉色有些不對,問道:“這是怎麼了?”

待詩有些惶恐的說道:“皇后,娘娘,中山公主殿下……”

熙瑤聽過了她的話,又追問了幾句確認無疑後,臉色雖然還正常,但對着熙怡說道:“又是一件等陛下回來後不知道該怎麼和他說的麻煩之事!”

……

……

七日之後十月二十五日,允熥的車駕回到京城。他也不搞什麼儀式直接將馬車駛入了京城。好在此時大明對於皇帝出巡還沒有嚴格的禮儀,倒也不必擔心違反規矩。

允熥下令將車馬停在承天門外,自己下了馬車向宮內走去。

雖然外朝沒有迎接儀式,可熙瑤不顧自己也已懷孕七個月,率領內宮嬪妃和太監、女官在乾清門迎接。

允熥見到熙瑤馬上伸手將她拉起來,責備道:“你還懷着身子,怎麼還出來迎接朕?讓熙怡來即可。”

“陛下,妾無礙的,並且臣妾身爲皇后理當如此。”熙瑤笑道。

“你呀你,”允熥也不知說熙瑤什麼好,最後只能說道:“以後萬不可如此了。”

“是,陛下。”熙瑤又解釋道:“陛下,臣妾也不是不知好歹。臣妾若是懷孕八九個月快要生產了也不會出來迎接陛下的。今日臣妾就沒有讓明妃(葉抱琴)和安嬪過來。”

隨後衆人散去,允熥也讓跟隨自己回來的昀芷等人各回各宮各找各媽,自己與熙瑤姐妹來到坤寧宮。

熙瑤姐妹先說了說宮中近日發生之事,然後熙瑤看着侍立於宮殿之下的允熥貼身宮女中的一人,對允熥說道:“這個宮女面生的很,是陛下在東巡時收的宮女?”

允熥略微尷尬的說道:“這是,朕在東巡中新收的妾。”面對正妻提到小妾,他還是覺得有些尷尬。

反倒是熙瑤對此更加適應。這個年代除了駙馬、儀賓,有權有勢的男子哪有不納妾的,熙瑤雖然不喜歡這種事但也只能接受。她說道:“陛下可打算給名分?”

“自然是要給名分的,預備封一個嬪。”允熥說道。

“既然如此,妾記得安嬪和劉嬪的鐘粹宮還有空位置,將她安置在鍾粹宮?”熙瑤試探着問道。

“嗯,就這樣辦吧。”允熥說道。

二人又說了幾句,用過了午膳後允熥前往乾清宮。

這段時日大明也沒發生什麼大事,允熥聽他們大略彙報了一下,又翻了翻批答的奏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罷了。

之後允熥處理這四五天宮中積攢的大臣不能批答的奏摺,忙到了天黑前後終於將它們全部批答完畢。

……

……

之後幾日外朝倒是沒什麼變化,無非是皇帝從在外地批答奏摺變成了在宮中批答奏摺,還有就是早朝又開始了。無數苦於上朝的官員私下裡覺得還不如皇帝在外地呢。

但內宮影響很大。皇帝又添了一個嬪妃,對於追求‘上進’的宮女來說既喜且憂;寶慶和昀芷、賢琴帶回來一堆新鮮玩意兒,讓留在宮裡的公主、郡主們都十分嫉妒,敏兒因此在允熥面前鬧着下次出京一定要跟去;不過影響最大的,是允熥改革後宮制度。

允熥制定了較爲嚴謹的后妃之制,參考周、漢、唐三代之制,規定皇帝后宮:皇后一人,妃四人,嬪九人,貴人無定員,才人無定員,采女無定員。

並且對太子、親王的妃子之制也有了新的規定:永遠廢除次妃之制,太子、親王一正妃、二側妃,嬪四人,其餘無定;除非正妃嚴重失德,否則嚴禁廢正妃之位,並且廢除正妃必須由宗人府通過,親王無權私自廢除。

各個等級的后妃、王妃下人數目也進行了嚴格限制,並且定下制度,皇宮宮女、王府侍女入宮後年滿二十歲願意出宮的,允許出宮;不將她們都拖到年華逝去、容顏漸老時再驅逐出宮。

允熥關於後宮的改革引起了外朝官員的交口稱讚,嚴格后妃之制讓各派的儒家學者都極爲贊同,宮女年滿二十歲放出宮之制更是被認爲是一大仁政。

……

……

隨後允熥打破了外朝的平靜。他宣佈設立海務院和寶安市舶司,任命張彥方擔任海務院院使、暫兼寶安市舶司提舉;以原戶部右侍郎楊任擔任廣東左布政使。同時宣佈徹底將市舶司同地方衙門相分離。

雖然有些官員提出了反對意見,但大多數相關人員都沒什麼動靜。張彥方從從五品一舉提拔爲從三品雖升的很快,但他這兩年主持上滬市舶司功勞不小,也不算是倖進。更兼允熥威望日隆,大家更不會觸黴頭。 wωω ✿ttκan ✿C〇

隨後從劉家港傳來消息:方鳴謙親自率領的北上探索船隊已經返回,派往南洋的遠征水師也即將返回。

允熥正打算召見方鳴謙,可從宮裡傳來的消息讓他暫且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56章 ……陰謀——重點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645章 鐵紀鐵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251章 讀書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62章 二十八日第264章 路遇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697章 永問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565章 道理第629章 檢閱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981章 本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394章 燕軍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479章 科舉(完)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46章 再至麪館第101章 玻璃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20章 拿人第140章 戰——死戰第1722章 文坻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531章 帶誰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626章 好馬悼念金庸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120章 拿人第446章 說話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372章 燕周浙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711章 要求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2章 太子將死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57章 郡主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248章 龍潭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249章 解釋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70章 砸玻璃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
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56章 ……陰謀——重點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645章 鐵紀鐵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251章 讀書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62章 二十八日第264章 路遇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697章 永問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565章 道理第629章 檢閱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981章 本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394章 燕軍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479章 科舉(完)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46章 再至麪館第101章 玻璃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20章 拿人第140章 戰——死戰第1722章 文坻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531章 帶誰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626章 好馬悼念金庸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120章 拿人第446章 說話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372章 燕周浙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711章 要求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2章 太子將死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57章 郡主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248章 龍潭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249章 解釋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70章 砸玻璃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