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重生之奮鬥在後宮 1楔子 名 3G 網首發

“呼,終於看完了!”

林喻喬看了下手機頁面最上方的時間,已經凌晨1:03分了。不知不覺,她用手機把整個小說都看完了。

想到週末結束了,明天,或者說已經是今天,就是週一了,還要去上班,林喻喬心情就變得比上墳還沉重,本來打算在小說下留言的興致也消失了。

反正,其實小說也不怎麼好看嘛。

林喻喬點了點手機屏幕想要退出,卻不知怎麼又跳到了小說首頁,出現了碩大的文章封面,《春風斗錦堂》。

這是一本末流小寫手的宅鬥小說,沒什麼新意的老梗老劇情。

講的是智商欠費的反派,侯府繼室李錦華,一心想扳倒原配生的兒子,讓親生兒子當世子,大戰作爲繼子媳婦的世子夫人金惜燕,結果卻連自己加兒子都被世子夫人團滅了的故事。

中間還有偏心的侯爺和老夫人,一心想壓倒繼夫人李錦華,在侯府撈油水的二夫人何慶芳等人,也都在混亂的侯府上演着一出出“好戲”。

紅底金字的封面在黑夜裡有點刺眼,打了個呵欠,林喻喬不耐煩的又繼續點擊退出。

“破手機,反應這麼慢,等明年攢夠房子首付的錢就換。”

嘴中嘟囔着抱怨的話,林喻喬將手機扔進牀內側,拍了拍倚在牀頭的枕頭,由原先半躺的姿勢調整成了睡臥。

天亮後,又是新的一天。

小說裡的反派繼室李錦華,萬萬沒想到她會有重生的一天!

李錦華坐在鏡子前,仔細的看着自己現在的容顏。

鏡中人還是芳華初綻的年紀,肌膚細膩勻淨,隔着模糊的銅鏡亦擋不住眉眼的清麗。

只是幾日來幾乎未曾飲食,只喝下幾口湯藥,臉上不免帶了幾分病後的泛黃憔悴之色,眼睛也因多日來不斷地流淚變得紅腫。

回來了,真的回來了,李錦華用顫抖的手摸上眼角不復存在的細紋,卻觸到了一手的潮溼,淚眼又變得灼熱。

重生後的李錦華終於擺脫了這幾日的渾渾噩噩,得到真實的存在感。

李錦華以爲自己是死在了清冷的觀月庵裡,死前躺在榻上咳着血還在憂心被侯爺趕出去的二兒子今後生活何以爲繼,就聽到身邊的人說起被送到西疆參軍的小兒子的死訊,一口血沒吐出來就嚥了氣。

再睜眼醒來卻發現好像回到了十幾年前剛成親不久的自己,之前過去的那十幾年恍如莊周夢蝶,可那經歷過的痛徹入骨還在心裡殘留着印記。

自重生醒來後李錦華就沒下牀,躺在牀上終日流淚,昏昏沉沉的沉浸在前世不能自拔。想到自己的三個兒子最終都沒落個好下場就心痛,眼前都是前世發生的各種事情。倒是真的把身邊伺候的人嚇了一跳。

身邊從小伺候自己的吳嬤嬤以爲自己氣的狠了,忙不迭的請大夫,每日湯藥不斷地伺候。

李錦華愣愣的坐在鏡前流着淚,想着如今的情況。

醒來後吳嬤嬤勸解的話大概讓李錦華瞭解現在應該是成親三個多月時。

雖是嫁給陳良侯做繼室的,但是李錦華仗着父親剛升了五品知事,比侯爺原配陳氏家世更好,入門時頗有底氣,自覺整個侯府都是自己的了。

加之她從小也是被父母嬌養大的,相貌又拔尖,成親後陳良侯溫文爾雅,老夫人張氏也和善,都使李錦華原本就不小的心氣更加膨脹,看到原配留下的小世子林喻琪就覺礙眼,不想以後自己生的兒子屈居人下。

一直以來被父母親友捧在手心裡的李錦華,自覺聰明,但其實沒什麼心計,像個琉璃盞,一眼就能看透。

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配的心性和謀劃,結果就是悲劇的。

懷着想把林喻琪養廢,以後好爲自己生的兒子鋪路的計劃,李錦華成親沒多久就忍不住了,明火執仗的要把養在張氏身邊的小世子接到自己院裡。

甚至連個像樣的藉口都沒想出來,李錦華早上去張氏那裡請安時,直接開口道,“兒媳如今是琪哥兒的母親了,就該好好教養他成人,不好繼續麻煩老太太照顧了。”

聽着李錦華生硬的話裡沒有半絲對林喻琪的疼愛之情,張氏怎麼能放心寶貝孫兒讓繼母照顧。於是果斷的拒絕了,並且也和陳良侯表達了一番憂慮之情。

本來就被張氏懷疑別有用心的李錦華,沒有爲白天被拒絕而氣餒,晚上侯爺回房時又說要把林喻琪挪到她這裡,結果也被陳良侯冷語拒絕,甚至一言不合拂袖而去。

從來沒有被這樣甩臉色的李錦華這就受不了了,這一口氣梗在心裡,回去就裝起了病不去請安了。

現在想想,李錦華不免苦笑,當時自己是多沒腦子。

新婦進門哪個不是要夾着尾巴做人,就她蠢到以爲自己長得好看家世也不錯,侯爺和張氏都要看重她,就連遮掩都沒有的暴露出自己的野心,還吃相那麼難看,想不讓人警惕起來都難。

想來十幾年來林喻琪就一直長在老夫人身邊,大了就去書院讀書,與自己很少接觸,多半就從這時種下的因。

“夫人,您何苦的置氣呢。照老奴說,小世子終歸不是您親生的,養得再好也是隔了一層,您還是趕緊懷個自己的哥兒才能在府裡站穩腳跟啊。”

一旁看着李錦華又對鏡落淚的吳嬤嬤趕緊也上前勸,對於夫人這些天的異常極是憂心。按說本身也不是大事,夫人也才入門,做繼母的本來就難,稍做的不好就要落埋怨,老夫人和侯爺拒絕了夫人養小世子也是正常的。

如今夫人最重要的是籠絡好侯爺,自己養好身體也養個哥兒纔有底氣。何至於就爲了這事氣的如此厲害,甚至病了好幾天,日日流淚也不吃飯也不說話。

“夫人,您病纔剛好,我扶您回去躺一躺吧。”

戚嬤嬤和翠環一左一右的將李錦華攙起來,又回到了牀上。

突然想起什麼,李錦華向吳嬤嬤問到:“我在牀上躺了幾天了?”

“您病了得有五天了。”吳嬤嬤小心的回道。

呵呵,病了五天了,陳良侯林子榮都沒有來看過自己一眼,當真是薄情的可以。

李錦華不禁記恨起林子榮最終把二兒子林喻峰趕到莊子上去,三兒子林喻寧送到西疆軍營時的情景。就算自己做錯了,自己生的孩子總歸也是侯爺的兒子,爲什麼要對她的兒子們那麼狠!

新愁舊怨累計在一起,李錦華不覺心口又一陣絞痛。

想到八成夫人是傷心陳良侯這幾日都沒看自己,吳嬤嬤又勸,“這幾日侯爺想必也是公務纏身,所以無暇來看您。之前不是還差人向大夫問了您的脈案和藥方麼,可見侯爺心裡還是有您的。您可得好好養好身子啊,這新成婚的夫妻哪能沒個磕磕絆絆紅臉的時候,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侯爺總會知道您是真心爲小世子,爲侯府着想的。”

聽着吳嬤嬤勸解的話,李錦華撇了撇嘴角。想起前世的這個時候,她裝病不去請安,陳良侯也就一直冷着她,直到她先低頭。

她知道吳嬤嬤的意思,也清楚她看到自己現在這樣多着急。上輩子她雖然自己作死害得自己和兒子都沒個好下場,但是唯一欣慰的是身邊伺候的人都是好的。

當年她們跟着她一起受牽連都沒落着好。特別是吳嬤嬤,從小就跟在自己身邊伺候,到頭來卻沒個善終。

這一世,李錦華心想,就算爲了身邊的人能跟着她得個好,爲了以後出生的幾個孩子,她也要好好活着,活的比誰都好,再不要走上老路。

自己前世淪落到那麼悽慘的境地,李錦華覺得自己固然有錯,不該生出那麼大野心。但是並非她就是該承擔所有的原罪。

原先她也不是什麼狠人,又沒有心計,最多也就想把林喻琪養廢,到後來一心要對付林喻琪,乃至後來的世子妃,全都是被逼出來的。

她心裡的那些不平日積月累,也都是陳良侯和張氏一把火一把火的把她燒起來的。

李錦華入門後,每年陳氏的忌日陳良侯都會默默醉一場,帶着林喻琪在祠堂追憶陳氏,此後好幾天都在書房不會出現在自己面前。

而且林子榮與陳氏結縭三年,始終沒有什麼侍妾通房,和自己成親後就收了姨娘,兩個姨娘還生了一兒一女,這也讓她極爲不平。

還有從小時候開始,自己生的大兒子林喻城和世子林喻琪在侯府老夫人張氏面前永遠是待遇不一樣的,張氏總是對林喻城冷上幾分不說,有爭吵被罰的也永遠是林喻城。

對林喻琪,侯爺從小親自爲他開蒙,對其學問幾乎日日關注考校,大了去書院讀書,也是每次回來不管公務多忙也要叫到書房詢問關懷。

而對林喻城,乃至後來的林喻峰,林喻寧,都和對庶子林喻柏一樣,想起來了才問兩句。

更有甚者等到世子夫人入門後,張氏直接奪了她的管家權,自己辛苦半生搭理侯府,不僅一點好處沒有,反而是一場空。

世間所有不平事都是因着不平的心,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樣是兒子,只因是繼室所出就待遇不同,這讓人怎麼能心平氣和的接受。

最讓李錦華和林喻城難以接受的,大概就是那一年。

那一年的京都冬天格外冷,外面凍死了很多百姓,林喻城和林喻琪也都感染上了風寒而高燒不退,大夫開的藥都不見效。

最後請了宮裡的御醫來,開的藥方裡有一味血蔘。血蔘是活參剛採摘下就用人血養在身上,養上三五年後再從身上剝離,極其痛苦,故而市上很少見,千金難買。

陳良侯多方打探最後才從江南舊交那裡買到了半支,花了多少錢且不論,卻都用在了林喻琪身上。

林喻城比林喻琪年紀小病的也更重,陳良侯卻一心只顧着林喻琪,深怕血蔘分開兩半藥效不夠,就全部拿去給了林喻琪。

這還是李錦華從妯娌何慶芳那裡知道的,何慶芳是二老爺林子安的媳婦,不知爲什麼在她進門後一直看她不順眼,常常暗中使絆子。

何慶芳在林喻城終於退燒快要病癒時,當着他的面把血蔘的事說了出來,當晚林喻城就又燒起來了。

幸好最後林喻城還是熬過來了,可是燒了那麼久到底是身子虛了,讀書上更是不如林喻琪了。所以林喻城在侯府被侯爺和張氏更加忽略,就是府裡下人也都看人下菜碟沒少給他暗虧吃,也讓林喻城性格越來越陰沉。

從此以後李錦華對何慶芳簡直恨到了骨子裡。

因爲這些事,李錦華總以爲若是不爭,更是沒有出頭之日。她雖恨陳良侯和張氏的偏心,卻天真的以爲只有林喻琪倒了,他們娘幾個就能被看在眼裡。

她就是有着這個念頭才越來越偏執的,之後,不僅她自己,還有幾個孩子,也都越走越偏。

晚上熄了燭火獨自躺在牀上,李錦華開始想着前世她做過的錯事,吃的虧,受的教訓,手指緊緊地攥成拳頭,指甲劃破手心也沒覺出來。

這一世她定會走出新的路,她要夫榮妻貴子孫滿堂,要讓前世那幾個孩子一世富貴,各自有出息,以後活的比世子林喻琪還好。

李錦華如今重活一世體會到,只巴望着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一天變成自己的,那太遙遠,只會讓人忽視現在。只有手裡握着的東西纔是自己的,她若是好好教育兒子,孩子們個個有出息,自會有千般的出路,何必只侷限在區區侯府呢。

第3章 .22發第37章 真相第3章 .22第72章第70章第3章 .22發第56章 過程77第7章 貓奴第34章 段子第34章 段子第54章 讖言86第10章 番外第54章 讖言第3章 .22第2章 緣起第51章 上進79第49章 兄弟81第10章 番外第44章 改革878787第30章 歸心第44章 改革第37章 真相第8章 界限第21章 慈母第35章 患病第3章 .22第28章 受傷第5章 妥協第7章 貓奴第69章第2章 緣起第3章 .22第37章 真相第3章 .22第20章 端倪第24章 新婚第33章 獲救第12章 啓發第43章 餓了第53章 齷齪87第5章 妥協第50章 滿月第1章 楔子第7章 貓奴第50章 滿月77第47章 摔跤第7章 貓奴第50章 滿月第42章 真兇83第56章 過程第37章 真相87第3章 .22第69章第10章 番外79第34章 段子80第29章 喂藥第2章 緣起第40章 執子第56章 過程第3章 .22發第28章 受傷第29章 喂藥第16章 入門第38章 隱秘第39章 了斷第3章 .22第8章 界限第44章 改革第18章 外放第40章 執子第54章 讖言第12章 啓發第4章 信心第4章 信心第34章 段子第28章 受傷第3章 .22第31章 遇襲82第43章 餓了第51章 上進第19章 緩衝第3章 .22第51章 上進第28章 受傷第17章 內因第39章 了斷
第3章 .22發第37章 真相第3章 .22第72章第70章第3章 .22發第56章 過程77第7章 貓奴第34章 段子第34章 段子第54章 讖言86第10章 番外第54章 讖言第3章 .22第2章 緣起第51章 上進79第49章 兄弟81第10章 番外第44章 改革878787第30章 歸心第44章 改革第37章 真相第8章 界限第21章 慈母第35章 患病第3章 .22第28章 受傷第5章 妥協第7章 貓奴第69章第2章 緣起第3章 .22第37章 真相第3章 .22第20章 端倪第24章 新婚第33章 獲救第12章 啓發第43章 餓了第53章 齷齪87第5章 妥協第50章 滿月第1章 楔子第7章 貓奴第50章 滿月77第47章 摔跤第7章 貓奴第50章 滿月第42章 真兇83第56章 過程第37章 真相87第3章 .22第69章第10章 番外79第34章 段子80第29章 喂藥第2章 緣起第40章 執子第56章 過程第3章 .22發第28章 受傷第29章 喂藥第16章 入門第38章 隱秘第39章 了斷第3章 .22第8章 界限第44章 改革第18章 外放第40章 執子第54章 讖言第12章 啓發第4章 信心第4章 信心第34章 段子第28章 受傷第3章 .22第31章 遇襲82第43章 餓了第51章 上進第19章 緩衝第3章 .22第51章 上進第28章 受傷第17章 內因第39章 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