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各自的提防

布呂歇爾彙報的關於波蘭地區出現鼠疫的情況讓威廉心中暗自心驚,鼠疫等大範圍傳播感染疾病的威力自然不用威廉多說,歷史上那駭人聽聞的死亡數據足以讓任何一個人感到恐懼。

因此威廉纔會直接給布呂歇爾最高的授權,鼠疫必須控制在最小的區域內,這是不容置疑的決定。而在給布呂歇爾發去急件之後,一批勃蘭登堡城內的醫生也被普魯士政府集結了起來,而這些醫生的目的地便是波蘭地區,而帶隊的正是普魯士王室御醫。

鼠疫的消息沖淡了一些因安娜懷孕帶來的喜悅之感,不過在布呂歇爾的信件中提到鼠疫已經被盡全力控制,而感染的病例也不是很多,因此威廉才稍稍放下了些心。

每一次看到安娜漸漸有了膨脹感的肚子,威廉心中的喜悅實在是不足爲外人道也,這是他前世今生的第一個孩子,同時也是他生命的延續。

而隨着安娜的懷孕,霍亨索倫王室中人對待安娜的態度也在改變,特別是克里斯丁妮,在安娜懷孕之後,克里斯丁妮和安娜的關係快速的改善着。甚至每次看見安娜,克里斯丁妮都不會像之前那樣的冷漠而是親熱的迎着安娜,還有可能說上幾句悄悄話。

自那日路易絲當衆宣佈安娜有孕的消息之後,路德維希的情緒卻是一直不太高,而這一點自然是沒有逃脫出威廉的目光。不過對於路德維希,威廉覺得自己還是可以包容的。異地相處的話,威廉說不準自己甚至還比不上路德維希。

王位的誘惑力是巨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如果說王室近親對於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沒有野心的話那完全是自欺欺人,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古代的君主要自稱寡人的原因,一旦到了那個位子,那麼即便是最親的親人也將互相提防甚至刀兵相向。

所以像路德維希等擁有王位繼承權的霍亨索倫家族男丁又或者是克里斯丁妮、夏洛特這樣的王室親眷,其實他們一向都是王室情報機構重點注意的對象。這並不是說威廉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放心,而是這種舉動其實也是爲了將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扼殺在搖籃之中。

“陛下,這些日子。通過軍事部對美因河戰區源源不斷的補充,第三師團等三個師團已經恢復了大半的元氣,而眼下由達菲利亞率領的第一師團和第二師團也已經趕到了巴姆貝格地區,這樣一來根據軍事部的分析,五個師團的總兵力便有近五萬人,再加上漢諾威的一萬軍隊也已經抵到了霍姆貝格地區,或許只要再有一個星期。那麼我軍便能和英軍會師!”

布埃爾站在威廉的身邊輕聲彙報道,而聽了布埃爾的話,威廉有些不解的說道:

“我記得當時我們和英國人達成的協議,是讓漢諾威軍隊從萊茵河南下的,但是現在爲何漢諾威的軍隊會從陸地上過來!”

“這個,陛下。英國人也給了答覆。英國說萊茵河流域到處都是英普兩國的敵人,而如果讓漢諾威的一萬軍隊走萊茵河一線的話,那麼安全性實在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因此英國人直接從漢諾威出兵,走陸路前往美因河流域!”

布埃爾的解釋讓威廉好是不爽。當然這份不爽並不是針對布埃爾的,而是針對英國人的。

之所以一開始威廉提出讓英國人從萊茵河南下正是有着威廉自己的目的的。萊茵河流域英普的敵人當然不少,即便是有着馬克西米廉的科堡在萊茵河流域拼命的爲英普兩國吆喝,但是敵視英普的依然不在少數。

在這樣的情況下,走萊茵河一線,那麼一萬漢諾威軍隊遭遇意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同時水路可是比陸路要快的多,按照威廉的計劃,當漢諾威軍隊乘船走萊茵河一線的話,那麼肯定會比普軍要早日到達美因河流域。

這樣一來在美因茨、法蘭克福地區的帝國軍肯定會在普軍沒有趕到之前將精力全部用來對付這支漢諾威軍隊方面,而有人可能會說,漢諾威軍隊完全可以航行的慢些。其實這便是一個陷阱,漢諾威軍隊即便航行的再慢,帝國軍也肯定會將精力全部集中在這支漢諾威軍隊上面,因爲萊茵河可就在美因河的西面。

美因茨、黑森等諸侯的領地可就在萊茵河的邊上,而這些諸侯又怎麼可能對就停在自己家門口的一萬漢諾威軍隊無動於衷。

而一旦漢諾威軍隊先於普軍和帝國軍交上了手,那麼對於普魯士來說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爲想要對付一萬的漢諾威軍隊,帝國軍起碼要抽調到一萬五千至兩萬人。而整個帝國軍的兵力也就只有三萬出頭,這便意味着漢諾威軍隊將會幫助普魯士牽制至少一半的帝國軍!

而且到了那個時候,漢諾威軍隊肯定是沒有辦法保留實力的,這樣一來纔是威廉所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盟友都是用來坑的,這句話並不是用來胡亂說的,當然這種坑彼此之間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要損失和得到的利益之間還沒有達到一定比例的話,那麼對於輕微的坑完全是可以諒解的。

世界上如果排一個最坑爹國家排名的話,那麼無疑疑問登上榜首的肯定是意大利,這個國家每一次都是用來坑盟友的,甚至可以說誰和意大利是盟友誰倒黴,德國人活生生的例子便擺在那裡。

當然意大利並不是唯一一個坑盟友的國家,只不過意大利是最坑爹的坑貨而已。

英國和普魯士之間的同盟其實也就是雙方並沒有大的利益衝突從而各取所需而已,英國的利益在海上,而普魯士的利益則是在陸地。

但是隨着這些年兩個國家的發展,兩國上層的心思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普魯士開始渴望起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而英國也開始越來越關注歐洲的局勢,特別是對歐洲大陸的強國都保持了一定的警覺。

另外再加上漢諾威可就在普魯士的邊上,隨着普魯士這些年對帝國諸侯們的侵蝕,從地圖上來看,此刻的普魯士疆域已經將漢諾威半包圍了起來,而一旦普魯士再攻佔美因河流域,那麼便意味着普魯士將完成對漢諾威的徹底包圍。

漢諾威的北方是不萊梅,但是不幸的是不萊梅已經被普魯士人所佔領,而在北方唯一沒有被普魯士所佔領的地區便是漢堡,但是漢堡的情況卻和普魯士統治之下的地區並沒有其他的兩樣。

漢堡地區起先是丹麥人的領地,但是在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的兩位公爵投降之後,漢堡地區被普魯士人用來和兩位公爵交換各自的領地。

而在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的兩位公爵移封之後,漢堡地區實際上的統治依然掌握在普魯士人的手中,特別是普魯士還以海防的名義在漢堡的碼頭上駐紮了三百人的武裝力量。

而對此,荷爾施泰因和石勒蘇益格的兩位公爵看的都很明白,但是他們又能有什麼辦法,普魯士對他們的待遇非常寬厚,每年兩位公爵所獲得的錢財甚至比往日各自爲王的時候還要多,但是對於權力,普魯士人卻是想盡辦法的從兩位公爵手上剝奪。

雖然當初在移封的時候,兩位公爵便都將自己的手下帶到了新的封地,但是大貴族們之所以那麼有底氣除了在政治上擁有強大的號召力之外自己也用着一個穩固的根據地。

漢堡是比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要繁華,但是再繁華卻也和兩位公爵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在這塊新的領地上,兩位公爵沒有貴族的支持沒有民衆的擁護,僅靠自己帶來的人手又怎麼能夠在短時間內讓新領地中民心歸順。

現在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漢諾威的局面不容樂觀,雖然眼下英普還是盟友,但是看普魯士的樣子,如果普魯士繼續擴張的話,那麼在漢諾威問題上兩國兵戎相見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英國容忍不了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領地被敵人全部包圍起來,而普魯士自然是更加不可能容許在自己的王國中出現一個“國中之國”。

不過儘管威廉有些小失望,但是那一萬漢諾威軍隊的行進速度並不是很慢,這也是值得欣慰的。

這樣一來,在彙集了五個師團和一萬漢諾威軍隊之後,從兵力上來說普魯士一方便對帝國軍形成了優勢。

不過帝國軍畢竟是在本土作戰,特別十七中還牽扯到了黑森等一批以僱傭軍爲職業的邦國,在這些邦國中稍稍動員便又能匯聚起來數萬大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達菲利亞是一個出色的將軍,但是威廉並不知道他能否成爲一名出色的統帥,龐大的美因河及萊茵河流域正是達菲利亞證明自己能力的試驗場。

第10章 城堡夜話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743章 背後的鬥爭第634章 暴露第477章 了結第273章 雅各賓的前身第713章 法軍獲勝第317章 內憂第702章 戰事擴大第410章 奧地利的野望第762章 軍隊部署第548章 陷阱第236章 膽子很大的荷爾斯泰因第417章 下一階段的目標第418章 選帝侯們第724章 對內維爾的話第416章 海軍家當第736章 糧草問題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217章 奈何第105章 子爵之死第383章 察覺第22章 舞會殺機第444章 突變第317章 內憂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194章 效忠第265章 捉摸不透的孔代親王第411章 紛擾第681章 重獲任命的拿破崙第546章 前後矛盾第737章 威尼斯的盟友第110章 西普魯士第643章 絕不同意第586章 三階段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第521章 下定決心第654章 看衰第771章 費城之亂第241章 奇襲的結果是悲劇第311章 哈布斯堡繼承權第137章 米哈日列夫的決定第688章 探視杜麗第595章 逃離第66章 在北美(下)第701章 夜襲特拉普第668章 責問第2章 帕雷茨第109章 漢登納之死第646章 躲藏第369章 瑞典來使第217章 奈何第505章 火攻第168章 後續第646章 躲藏第541章 說服恩斯特第606章 兩敗俱傷第345章 黑海動態第180章 等第760章 火熱的亞歷山大第645章 致命文件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545章 弒君第159章 庫利奇科夫第312章 同意條件第110章 西普魯士第299章 美人計第127章 莫拉克之死第666章 日後的設想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669章 探知老巢第753章 交易第1章 初生第120章 接管軍隊第329章 敲詐第381章 冊封與計劃第373章 下馬威第690章 馬德里暴亂第627章 奔喪與甦醒第356章 保羅一世的怨念第564章 衝撞第427章 疑心第130章 亨利到來第329章 敲詐第302章 普魯士的重要性第701章 夜襲特拉普(下)第645章 致命文件第87章 勃蘭登堡 柏林第668章 責問第35章 序幕開啓第72章 華沙第506章 進軍慕尼黑第336章 里昂攻略(2)第92章 兩隻老虎第76章 約瑟夫二世第522章 鼠疫爆發第429章 心動第63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1章 耶維斯基
第10章 城堡夜話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743章 背後的鬥爭第634章 暴露第477章 了結第273章 雅各賓的前身第713章 法軍獲勝第317章 內憂第702章 戰事擴大第410章 奧地利的野望第762章 軍隊部署第548章 陷阱第236章 膽子很大的荷爾斯泰因第417章 下一階段的目標第418章 選帝侯們第724章 對內維爾的話第416章 海軍家當第736章 糧草問題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217章 奈何第105章 子爵之死第383章 察覺第22章 舞會殺機第444章 突變第317章 內憂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194章 效忠第265章 捉摸不透的孔代親王第411章 紛擾第681章 重獲任命的拿破崙第546章 前後矛盾第737章 威尼斯的盟友第110章 西普魯士第643章 絕不同意第586章 三階段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第521章 下定決心第654章 看衰第771章 費城之亂第241章 奇襲的結果是悲劇第311章 哈布斯堡繼承權第137章 米哈日列夫的決定第688章 探視杜麗第595章 逃離第66章 在北美(下)第701章 夜襲特拉普第668章 責問第2章 帕雷茨第109章 漢登納之死第646章 躲藏第369章 瑞典來使第217章 奈何第505章 火攻第168章 後續第646章 躲藏第541章 說服恩斯特第606章 兩敗俱傷第345章 黑海動態第180章 等第760章 火熱的亞歷山大第645章 致命文件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545章 弒君第159章 庫利奇科夫第312章 同意條件第110章 西普魯士第299章 美人計第127章 莫拉克之死第666章 日後的設想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669章 探知老巢第753章 交易第1章 初生第120章 接管軍隊第329章 敲詐第381章 冊封與計劃第373章 下馬威第690章 馬德里暴亂第627章 奔喪與甦醒第356章 保羅一世的怨念第564章 衝撞第427章 疑心第130章 亨利到來第329章 敲詐第302章 普魯士的重要性第701章 夜襲特拉普(下)第645章 致命文件第87章 勃蘭登堡 柏林第668章 責問第35章 序幕開啓第72章 華沙第506章 進軍慕尼黑第336章 里昂攻略(2)第92章 兩隻老虎第76章 約瑟夫二世第522章 鼠疫爆發第429章 心動第63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1章 耶維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