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

卻說董卓在長安,探得昔日諸侯聯軍現在都在不斷的爭奪地盤,互起戰火,心下安心,對李儒道:“如此,關東諸侯再也結不成聯盟!”

自此之後董卓愈加驕橫,不但身兼太師之職,更是自號爲“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封弟董晃爲左將軍、侯,侄董璜爲侍中,總領禁軍。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爲列侯,就連董卓侍妾剛生下的兒子也都被封爲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綬帶當作玩具。

除此之外,董卓還在離長安城二百五十里處,建別築d塢,從民間搶徵民夫二十五萬人築之:其城牆的外形、高度、厚薄完全和長安城一樣,並且內蓋宮室,裡面存了足夠吃三十年的糧食。他常對自己說:“大事告成,可以雄據天下;如果不成,守住這裡也足以終老。”

除此之外,董卓還從民間強搶少年美女各四百人充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計其數,董卓一家老小都住在d塢之內。董卓往來長安和d塢之間,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於橫門外。

一日,董卓出橫門回d塢,百官皆送,董卓於是留百官用宴,恰逢北地招安,有降卒數百人到。董卓命人將他們帶到座前,或斷手足,或鑿眼睛,或割舌,或以大鍋煮之。一時之間,哀號之聲震天,百官皆嚇得面如土色,魂不附體,然而,董卓卻毫不在意,一便飲食,一邊談笑自若,好似眼前竟無此事一般。

自此之後,百官見到董卓,莫不象耗子見到貓一般,無不膽戰心驚,唯恐稍不如其意,稀裡糊塗送了性命。由此可見,董卓在京城可謂一手遮天,百官之中,竟無一人敢和董卓多說話。然而,俗話說得好:“強權之下必有叛者”,壓抑久了,必然會有人起身反抗。

當時,有司徒王允、司空張溫、僕射士孫瑞、尚書楊瓚等人共謀誅殺董卓,不料張溫做事不密,爲董卓所知。一日,董卓於省臺大會百官,列坐兩行,酒至數巡,呂布提戟快步走入,在董卓耳邊輕言數語,董卓臉色數變,最後笑道:“原來如此。”命呂布於筵上揪司空張溫下堂,百官失色。

董卓笑對着百官道:“司空張溫意圖不軌,爲奉先所獲,衆人不必驚疑。”於是,董卓將張溫關入獄中,嚴刑拷打,讓其召出同謀之人。

王允更是面如土色,心神不寧,爲什麼呢?張溫下獄必是誅董之事事發,被董卓所知,眼下張溫入獄,王允唯恐張溫不堪忍受嚴刑拷打,將他供出,心中想起董卓殘忍的手段,王允焉能不怕。

酒宴之後,回到府中,王允坐立不安,夫人孟氏忙問其故,王允便將此事相告。孟氏道:“老爺莫慌,以妾身看來,張司空乃是忠君之人,雖經嚴刑,必不會將老爺供出。若將老爺供出,恐怕今後再沒有人敢誅殺董卓了。”

王允嘆道:“事已至此,怕有何用。若是舉家潛逃,等於不打自招,且長安城內都是董賊耳目,豈能逃脫。只盼伯慎(張溫字伯慎)身具傲骨,至死不招。只是這董賊一日不除,君非君,臣非臣,我等每日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孟氏道:“只是董賊勢大,文有李儒,武有呂布,豈能輕易除掉?”

一連三日,王允心中一直恐慌不已,並在董卓府門前廣佈耳目,一旦有不利消息,立即準備潛逃,以求一線生機。待到第四日,董卓再次宴請百官,王允心中害怕,不敢前去,孟氏勸他道:“若是不去,董卓必然起疑。”王允這纔去,席間王允不時瞟向董卓,見他表情並無異樣,於是便放下心來,安心吃酒。

待得酒酣,董卓對衆人道:“卓有一物,請衆人觀賞。”

言畢,董卓拍掌三下,不多時,侍從端上一紅盤,上面蓋着一塊紅布,百官皆不知是何物。看到董卓點頭,侍從於是將紅布掀開,百官一看,竟然是司空張溫的頭顱,百官嚇得魂不附體,更有人當場失禁,王允也是汗流浹背,幾乎失禁。

董卓笑道:“諸公勿驚,前司空張溫結連袁術,欲圖謀害我,兩人往來的書信,被我兒奉先無意截獲,卓使人嚴刑拷打,奈何張溫老匹夫骨頭甚硬,竟然支字不吐,卓只能將他殺掉。你們既然不是張溫匹夫的同黨,自是不必驚畏,來來來,諸公請開懷暢飲。”

接下來,百官心中害怕,不敢放開飲酒,以恐失態,董卓見此,再無興趣,便令衆官散去。

王允回到府中,心神更加不寧,見到夫人孟氏,便將此事告知,兩人俱怕。王允雖有忠漢誅董之心,經過此事之後,也不敢再輕舉妄動。僕射士孫瑞、尚書楊瓚經過此事之後,也是嚇得一月之內不敢再踏入王允府中半步。

這也就是文人的通病,一旦真正被捕入獄,雖經嚴刑拷打,卻大多都能夠做到寧死不招,絕對不會出賣朋友,免得落下一身罵名,甚至是青史留污。但是,在沒出事的時候,一有風吹草動,就開始疑心生暗鬼,不敢舉動。

不覺又過一月有餘,一日,王允正在府中看書,忽然下人來報,從遠方來了一封信。王允心道:“何來遠方之信,莫非是青州楊獻之不成。”取來一看,王允不覺茫然,不解其意。

原來那信中只有一首小詩,詩曰:“欲加之罪,誅之何憐;董門雖亂,卓然不懼。需待天時,聯手共謀;呂氏春秋,佈局甚巧。卓凡可嘆,有勇有謀;少年英雄,妻之以女。布婚從簡,起始無序;色彩絢麗,心敞胸寬。布婚從繁,妻無怨言;嚴守禮防,氏官許之。人倫之念,間或不棄,絕地逢生,色心不改。布婚簡繁,將取隨君;宜簡宜繁,祿喜同賀。其喜同賀,妻賢子孝;似人間仙,仙人亦羨。呂氏春秋,布金改字;起終無人,心懷恐懼。卓凡再嘆,更爲其可;異人立邦,之不韋也。卓然秦國,布武天下;反戰六國,目觀天下。大秦無敵,事當順然;可起雄兵,成天下業。奉天之水,爲君去憂;外出行舟,援民之舉。董門之亂,賊橫遍野;必將授首,亡時無日。”

王允看了數遍,覺得此詩前後不照,辭不達意,百思不得其解,而且寫信之人也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王允不知何人所爲,便以爲有人故意消遣自己,便將它扔於書房之角,再無瞧過第二眼。

自張溫之事以後,更有越騎校尉汝南伍孚忿恨董卓兇毒,欲刺殺董卓,於是在朝服內暗藏佩刀到d塢去見董卓。伍孚說完之後向董卓告辭,董卓起身相送,用手搭住伍孚之背。伍孚趁機拔刀刺向董卓,不料卻失了準頭。

董卓力大,雙臂右手一把握住伍孚的手腕,使其無法再刺第二刀,董卓制住伍孚,急忙呼喊左右,大怒道:“你也打算背叛我!”

伍孚大聲道:“恨不得磔裂你這奸賊,以謝天地!”還未說完便被董卓手下刺死。

伍孚刺董失敗之後,董卓知道自己待人寡恩無禮,而且自己所作所爲更是讓很多忠心漢室的大臣憤怒,以後必然還有有人像伍孚一樣刺殺自己。害怕再次遭到暗害,無論去什麼地方,董卓都常常讓呂布做自己的隨從侍衛,對他十分寵信,並當着很多人的面說其與情呂布同父子。

但是董卓性情剛愎,脾氣暴躁,曾經爲了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出手戟擲向呂布。虧得呂布身手矯健,避開手戟,又和言悅色地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息怒作罷。但是呂布從此暗中怨恨董卓,不再與之同心,只是董卓不知。

不覺又過一月有餘,楊奉在信都探得王允在收到自己的那封信後竟然還是毫無動靜,心下甚疑,心道:“王子師爲何還不動手?莫非少了貂蟬,王允就殺不了董卓了。還是因爲自己沒有署名,王允不敢輕易相信。”

卻不知,王允並未發現楊奉信中之隱意,而且楊奉的那封信中只是爲王允提供了一個誅董的大致方針,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王允自己去想。而王允也是每日苦思誅董之策計,卻沒有想到一個能夠行得通的計策。

這一日,王允在書房無意之中又翻得那首小詩,粗粗一掃,頓覺有異,卻不知那裡有異,於是便細細揣摩。正在此時,孟氏來到,見到此詩,臉色大變,驚道:“此物從何而來?”

王允見其表情怪異,道:“乃是月前有人送到府中。”

孟氏連忙向外看看,發現無人後,將門窗關上。

王允心中疑惑,問道:“夫人爲何如此?”

孟氏壓低聲音,所問非所答道:“老爺朝中可曾得罪什麼人?”

王允越發心疑,搖了搖頭道:“不曾。”

孟氏道:“送信之人必是老爺的仇家。”

王允更是一臉迷茫,問道:“夫人何出此言,此信只是文理不通,並無何異處。”

孟氏指着詩中每列的第一個字道:“此詩若只取每段首字,便是‘欲誅董卓,需聯呂布;卓有少妻,布起色心;布妻嚴氏,人間絕色;布將宜祿,其妻似仙;呂布起心,卓更異之;卓布反目,大事可成;奉爲外援,董賊必亡’,倘若此信落入董卓手中,老爺將步張司空的後塵。”王允細看之下,果真如此,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待心情平復之後,王允細細思品,發現這首詩乃是青州楊奉所寫,於是心下大定。

信中大意是:董卓、呂布皆好色之徒(其實在當時的社會幾乎每個男人不是好色之徒,就連楊奉也是)。董卓少妻鄒氏(正是當年在冷宮之中,宋皇后許給楊奉的其外甥女,卻爲董卓所得)、呂布之妻嚴氏,以及呂布的部將秦宜祿的妻子都是天姿國色,只是漢末之時女子少有拋投露面,所以董卓、呂布互相之間並不知道。

若是王允能夠巧布機關,使得董卓見到嚴氏,呂布遇到鄒氏,以此二人的本性,心中必起淫心。然後,王允再於其中離間,刻意拉攏呂布,則董卓將會失其一臂。李儒雖然多智,勢力已單,也只是自顧不暇,董卓必亡。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下人來報,說是青州故人來訪。王允大喜,以爲是楊奉前來,連忙出門相迎,不想並不是楊奉,而是其手下一心腹,此人見到王允之後,卻是一字未說,只是將一封信交到王允手中,匆匆轉身就走。

來人動作似乎甚是無禮,但是王允知道越是這樣就越機密,越不會被人拿到把柄。看到那人轉身就走,王允也不相送,關上房門,打開書信,展開就看。看過之後,王允心中狂喜,心中大叫好計,於是便依信中所說行事。

笠日,董卓再次宴請百官,百官皆害怕董卓,不敢不去,唯獨王允沒到。董卓雖然心中不快,卻也沒有當庭發作,只是讓人將王允喊來問問原因。不一會,王允來到,衆人見到王允臉上纏着白色紗布,甚是狼狽,好像受了什麼重傷。

董卓覺得甚是奇怪,頓時將心中所有的不快拋到了九霄雲外,問道:“子師爲何如此,莫非是子師外出之時遇到了賊人?”

王允答道:“非也,乃是賤內所爲。”聽了王允的話,董卓嘴巴張得老大,久久未能合上。

在東漢的歷史時期,乃是男尊女卑的社會,一家之中一般以男爲主,怕老婆的人雖然也有,卻不多見。只是像王允這樣高居三公之位的人,竟能被老婆打成這樣,實在是大漢朝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雖然董卓也曾聽說王允確實有點怕老婆,本書在前面也有所暗示。

卻說董卓聽到王允說他臉上的傷疤,乃是王允夫人所爲,非常吃驚,百官也是非常驚訝。呆了好大一會,董卓方始清醒過來,頓時發出震天般的笑聲,百官也是各自捧腹大笑,唯有僕射士孫瑞、尚書楊瓚心有所思,卻不敢露形,對視一眼,也隨之而笑。

笑聲過後,董卓對王允開玩笑道:“不想子師雖然位居三公,卻怕老婆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我大漢第一人。”

雖然遭到衆人的嘲笑,但王允的臉上卻沒有一絲臉紅之意,卻說了一句讓董卓很是吃驚的話來:“太師此言差矣。”

董卓“哦”了一聲,問道:“子師何意,莫非衆官之中尚有與你同命的人不成?”

王允平靜答道:“正是如此。”

董卓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問道:“何人如此,子師可一一道來。”

王允道:“若允一一指出,豈非顯得很無趣。”

董卓心想,今天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一向沉穩的王允竟然也和自己開起玩笑來了,於是道:“如何纔能有趣味?”

王允緩緩道:“允久聞太師精於相人之術。他日,太師可再宴衆官,命百官各帶內室前來,太師若能指出何人懼內,方顯有趣。”此言一出,不但衆官驚訝,就連董卓也未想到王允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在當時,婦人的地位極爲低下,不但平日不得隨意出門,更是不得參與如此場合的宴會,所以王允話音一落,滿場皆驚。

董卓訝然道:“不想子師竟有如此絕妙的想法,卓不及也。”

於是,董卓便下令後日再宴羣臣,需得各自攜夫人前往,不得弄虛作假。

待百官散去,董卓私下對李儒道:“王子師平日雖然端莊嚴肅,不愛說笑,不想卻與我等也是一路人。”

李儒心下卻疑道:“恩相,以儒來看,此事好像有些不妥。”

董卓不以爲然,揮了揮手道:“有什麼不對,百官只不過帶着夫人來赴宴,難道這些百官的夫人當中還有人會行刺本太師不成,文俊,汝疑心太重了。”

得了董卓的輕微的呵斥,李儒張了張嘴,終是嘆了嘆氣,沒有再說什麼。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之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紹後宮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之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紹後宮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