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無巧不成書,清華大學的含金量【八

在婦幼觀察了一天,次日鄧允珍便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家人的護送下回到那耶鄧氏小區開始“漫長”的坐月子。

孩子主要是張秀萍這個當嫂子的幫忙帶,當初她生小冬兒和冬子的時候,鄧允珍這個大姑子一直幫着她帶孩子,足足帶了好幾年時間,現在輪到大姑子生孩子了,她當然要回報一二。

至於博白產婦必吃的姜酒,是鄧世榮這個當父親的每天親手燉出來的。

朱老太太倒是想幫忙帶孩子,但她身體不太好,又上了年紀了,包括她的小兒子朱儁傑在內,都不太放心把孩子交給她帶,而她燉姜酒的水平又比不上鄧世榮這個親家,這可讓她急得不行。

畢竟,這些事講道理,是應該由婆家安排人做,而不是讓人家孃家那邊幫忙做,尤其是她這個當婆婆的更是要幫上忙纔好,否則一直這樣看着,就算沒人會說什麼,她自己心裡都過意不去。

最終,她搶到了一個活,就是幫着她的小孫子洗尿布。

搶着活的朱老太太總算是鬆了口氣,總算不是閒人了。

……

這天下午,在吃過晚飯後,衆人便坐在客廳閒聊。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給孩子取名字的事。

鄧允珍說道:“小名倒是不用取了,他在老家的堂兄弟中排十八,小名就直接叫朱十八好了。”

“阿珍,這小名有點像明太祖朱元璋他們家的取名風格啊!”

張秀萍笑道:“我記得爸爸跟我們說過朱元璋就叫朱八八,還有他那些家族長輩,就叫朱四五、朱五一、朱初一什麼的,朱十八這小名取得真是貴不可言啊,長大了一定能夠青出於藍,當上比他爸爸還要大的官。”

鄧允珍聞言“噗嗤”一聲笑了:“嫂子,你這是要笑死我啊,他們村姓朱的,類似的小名一抓一大把,跟人家明太祖家族可扯不上關係,這小子長大了我不求他能跟他爸一樣當官,只要能安分守己的做人,把家業守住就行。”

張秀萍逗着孩子道:“可不能小看我朱十八哦,以後長大了是要出人頭地的。”

鄧世榮看向大女婿道:“孩子的學名叫什麼,想過了沒有?”

朱儁傑道:“倒是想過幾個名字,但都沒有特別滿意。”

鄧世榮道:“什麼名字,說出來大家參考一下。”

朱儁傑道:“我想到了朱文華、朱志聰、朱廣鑫這三個名字,可都覺得差了點意思。”

鄧世榮琢磨了一下,點頭道:“名字都可以,但確實沒有太大的特色。”

朱儁傑道:“爸,要不你幫忙取個名字吧!”

鄧允珍也看向父親道:“是啊,爸,我們取名字,都不如你取的好。”

鄧世榮道:“其實孩子的名字,完全就是現成的,他出生的那天,不是剛好立春嘛,朱立春,這名字我看就挺不錯的。”

朱儁傑聞言眼中一亮,反覆的唸了兩遍,越念越覺得這名字確實不錯:“爸你說得沒錯,他這個名字還真是現成的,比我給他取的那些名字好多了。”

鄧允珍聽着也非常滿意,笑道:“爸,你取名確實厲害,這小子長大了要是沒出息,那就白瞎了你給他取的這個名了。”

張秀萍笑道:“阿珍你就放心好了,父母這麼優秀,孩子怎麼可能差呢!”

鄧世榮想了想,提醒道:“孩子多還比較好教育一些,最難管教的其實是獨生子女,你們兩個做父母的以後要注意了,不管是誰對孩子都不能太過溺愛,那不是愛他而是害他,如果狠不下心教育的話,是很難成才的。”

朱儁傑連忙表態道:“爸,我是不會溺愛的,做錯事了該打就打,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能因爲是獨生子女就縱容他,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

鄧允珍道:“我也不會溺愛,伱要打我給你遞鞭子,絕對不護着。”

鄧世榮道:“那你們就自己記住今天這番話,別事到臨頭看着他可憐兮兮的樣子又下不了手了。”

朱儁傑和鄧允珍自然都信誓旦旦的說不會,或許這一刻他們確實是這麼想的,但等到孩子不聽話急需教育的時候,能不能真的下得了手去打,就是個未知數了。

而咱們的朱立春小朋友,纔出生幾天呢,父母就爲混合雙打做思想準備了,他要是聽得懂的話,估計要提出抗議了。

……

在鄧允珍坐月子的時候,康師傅紅燒牛肉麪的銷量,是真正的爆炸了,從央視廣告播出開始算,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之前囤積的1200多萬包(桶)的方便麪,便被全國各地的商家搶購一空。

而且,後續訂單如同雪片般朝方便麪廠砸來。

可惜,康師傅方便麪廠沒貨了,15萬包(桶)的日產量,在鉅額訂單面前完全是杯水車薪。

到了這一刻,鄧昌玉、鄧昌沛等人才明白族頭的眼光有多牛逼,這方便麪市場之大真的超乎他們的想象,恐怕正如族頭說所的那樣,年銷6億包(桶)不過是起步而已。

隨着一千兩百多萬包(桶)康師傅紅燒牛肉麪流入全國各地的市場,瞬間就打響了這款經典方便麪的知名度,所有買回去品嚐過的顧客,都對這款方便麪讚不絕口。

經過前世幾十年驗證的大衆口味,在這一刻開始爆發出它應有的威力了。

而康師傅紅燒牛肉麪的重拳出擊,直接就把全國各地的方便麪打得是鼻青臉腫,即便是已經擊敗了各路武林羣豪坐上武林盟主寶座的華豐方便麪,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過,眼看就要過年了,就算這些老牌的方便麪想要使出什麼招數,那也是明年的事情。

……

京城。

清華大學。

某男生寢室。

寢室裡的幾位室友都已經打包好行李了,只有鄧允嵩一個人沒有打包。

邱永年問道:“允嵩,你暑假的時候就沒回家,現在放寒假回家過年你還是不回?”

鄧允嵩搖頭道:“不回,坐火車比坐牢都難受,來回一次不見了半條命,還不如待在學校過,反正我們廣西也有不少老鄉在這裡,也不愁沒有伴。”

邱永年嘆道:“確實,你們廣西和我們福建離京城都太遠了,說實在話我也怕坐車,但想想家裡父母兄弟都等着我回去團圓呢,就只能咬咬牙堅持,要不然我都想留下來跟你作伴了。”

左傳峰笑道:“我們河南還好,離京城不算遠,所以不用受那麼多罪。”

華海陽道:“我們陝西也還行,也不用受多大的罪。”

餘振平道:“我們四川離京城也蠻遠的,不過如果跟福建還有廣西比的話,那我們也算是近的了。”

譚川道:“我們浙江跟你們四川可能要近那麼一點,但近得也有限,每次回去也得受不小的罪。”

鄧允嵩道:“還是坐飛機舒服啊,去年我二哥在京城工作,回家過年的時候託他的福,坐了一次飛機,原本坐火車需要三四天的時間,結果幾個小時就回到了南寧,真是太爽了!

可惜,現在我二哥調走了,不在京城工作了,以後再想坐飛機,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邱永年驚訝道:“允嵩,你二哥調走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鄧允嵩笑道:“就是暑假的事。”

餘振平好奇的問道:“允嵩,你二哥現在是什麼級別啊?調到哪裡工作了?”

之前沒有主動提二哥的事,是不想跟室友們炫耀,不過現在話趕到這裡了,也沒有隱瞞的必要,鄧允嵩便回答道:“我二哥現在是副處,調到老邱他們省工作了。”

邱永年震驚道:“不是吧?你二哥調到我們省工作了?是在哪座城市?擔任什麼職位?”

鄧允嵩問道:“福清縣你知道嗎?”

邱永年瞬間瞪大了眼睛:“我就是福清縣的啊,你二哥調到我們縣工作了?”

這次輪到鄧允嵩驚訝了:“不是吧?這麼巧的嗎?我二哥現在就是福清縣的一名副縣長。”

寢室裡的六人都是來自不同的省份,所以大家互相介紹的時候都只是提所在的省,頂多具體到市,很少提到縣一級,畢竟縣一級就算提了,室友十有八九都沒聽說過,提也是白提。

因此,鄧允嵩是真的不知道邱永年是福清縣人。

其他幾位室友聞言也都紛紛感慨這實在是太巧了。

邱永年伸手摟住鄧允嵩的肩膀,說道:“允嵩,你趕緊給咱二哥寫信,等我回去過年了就抽個時間去拜訪一下他,我們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各種海貨,到時我給咱二哥送一些過去。”

鄧允嵩笑道:“沒問題,回頭我寫信跟我二哥打個招呼。”

……

穗豐飯店。

鄧世榮正在跟二兒子通電話。

鄧允衡問道:“爸,我姐身體恢復得怎麼樣?”

“恢復得挺好的,孩子有你嫂子幫忙帶,我也天天給她燉姜酒吃,一個多星期下來,她的氣色就變得紅潤了。”

說到這裡,鄧世榮問道:“今年你有時間回來過年嗎?”

鄧允衡道:“今年就不回去了,我打算趁這個春節深入到鄉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多瞭解這邊農村的真實狀況,這樣在制定發展方向的時候就能做到心裡有數。”

鄧世榮嗯了一聲道:“那你注意安全,這年頭的犯罪分子是越來越囂張了。”

鄧允衡道:“我會小心的,食品公司的方便麪賣得怎麼樣了?我在央視都看到廣告了。”

鄧世榮道:“方便麪已經賣爆了,現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還會持續下去,最起碼要等方便麪武漢分廠建成投產了才能緩和一下。”

鄧允衡笑道:“那看來方便麪廠真沒少賺啊!”

鄧世榮笑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估計再過兩三年,咱們那耶鄧氏就個個都是大富豪了。”

父子倆閒聊了十多分鐘,才掛掉了電話。

……

女人坐月子的重要性,前面已經說過了,在這裡就不再重複,很多婆婆就是在兒媳婦坐月子的時候沒有照顧好,讓婆媳關係出現了很難彌補的裂痕。

如今大女兒坐月子,眼看她的公公婆婆年紀都大了,而且身體也不太好,很難把大女兒照顧周全。

爲了讓大女兒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完月子,不至於因爲孩子的吵鬧以及身體因素而積鬱氣,鄧世榮便決定今年全家都不回老家過年了,直接留在那耶鄧氏小區過年,這樣可以方便照顧大女兒。

至於每年年底都要召開的助學會,由老族長主持就行,等明年春運結束給族人們發放分紅的時候,他再回去不遲。

知道父親的打算後,鄧允珍少不了又是一番感動。

今年不止是鄧世榮一家不回老家過年,還有方便麪廠的所有員工也都沒有回去過年。

如今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麪的銷量爆炸了,每天生產出來的方便麪都不夠賣,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加班加點的拼命搞生產,而不是放假讓大家回去過年,這一天15萬包(桶)的產量,全部銷售出去至少幾萬塊錢的利潤。

如此恐怖的利潤,這特麼的誰想放假啊?

要知道,方便麪廠的員工,那都是那耶鄧氏族人,大家在食品公司都是有股份的,現在上班可不僅僅能多賺加班費,還能爲自家創造更大的利潤,這個時候放假回去過年,那不是開玩笑嘛!

……

下午。

福清縣。

三山鎮某個沿海村。

村裡忙裡偷閒的漁民聚在一起,閒話家常。

此時,邱建國靠着椅背,頭輕輕地仰枕着,右手端着竹子做的菸斗,悠閒地吸着煙。

一圈一圈的煙暈,灰藍灰藍的,他撮起的脣口輕輕一張,漫不經心地,鼻翼微動間,一團團的輕煙就仙女般地舞起來了,嫋嫋地升起,又娉婷地化開。

他只是村裡普普通通的一個漁民,每次冒着巨大的風險駕着小船出海捕魚,掙到的錢也就勉強夠養家餬口,想要發家致富還是遙遙無期,這樣的漁民村裡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原本誰都沒辦法讓其他人高看一眼。

但現在的邱建國,就讓村民都高看了一眼。

當然,這不是憑他自己的本事爭取來的,而是託了他小兒子的福。

自從他的小兒子考上清華大學後,邱建國就明顯感覺到村裡人對他比以前尊重多了,比如說現在誰家有好吃的,都會過來叫他一起去喝兩杯,或者直接給他們家送一些過來。

這種事擱在以前,那是想都不用想。

就在邱建國悠閒的吸着煙時,就有人問道:“建國,永年什麼時候回來過年啊?”

提到全村第一個大學生,衆村民都停下話題,看向邱建國。 邱建國微笑道:“準確的時間不知道,畢竟京城離咱們這裡太遠了,坐火車都要幾天幾夜,但應該就這兩天吧!”

有村民就感慨:“我前兩年坐火車去了一次省城,也就幾個小時就到了,去京城要坐幾天幾夜,確實是太遠了!”

“我還沒坐過火車呢,火車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啊,在上面坐幾天幾夜,想要拉屎拉尿怎麼辦?”

“這個倒不用擔心,人家火車上面設有廁所,可以在車上拉屎拉尿的。”

“聽說那什麼臥鋪還有牀有被子,就像在家裡的牀上一樣睡覺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應該是真的吧,我也聽人說過,不過那臥鋪票不是普通人有資格買的,聽說那是給領導幹部準備的。”

“……”

大家聊着聊着,就說起了火車,這裡是偏遠的小漁村,出去見過世面的沒有幾個,對於火車除了少數幾個人坐過,大部分人別說坐了,連見都沒見過。

因此,說起火車,大家心中都充滿了好奇。

就在衆人閒聊着的時候,村口方向傳來“噠噠噠”的聲音。

衆人不用看都知道是邱老六回來了,因爲全村就他有一輛拖拉機。

“咦,你們快看,坐邱老六旁邊的,是不是永年啊?”

“是永年,建國,你家永年回來了!”

“咱村的大學生回來了!”

“……”

邱建國此時也看到了他的小兒子,笑得臉上的皺紋都快形成一朵菊花了。

“三伯,平叔,強叔,龍哥……”

拖拉機開過來的時候,邱老六非常有眼色的停了下來,然後坐在他旁邊的邱永年便微笑着一一向村民們打招呼,最後纔看向他父親道:“爸,我回來了!”

邱建國笑容滿面的說道:“回來就好,這一路沒吃好吧,快回來讓你媽給你做好吃的。”

邱永年應了一聲,隨即對邱老六道:“六叔,謝謝了哈!”

邱老六連連擺手道:“不用謝,大家都說你是文曲星下凡,你能坐我的車回來,我高興着呢!”

邱永年又客氣了幾句,又跟村民們說了幾句話,才提着行李跟父親回家。

看到小兒子回來,邱母也是高興不已,說了兩句,知道兒子還沒有吃午飯,便趕緊進廚房做飯去了。

而邱永年的大嫂也趕緊跟進去幫忙。

沒幾分鐘,村民們就開始往家裡送東西,這家送兩條鮮活的魚,那家送十來只雞蛋,還有送一些比較難得的海貨,一個個自家不一定捨得吃,但現在都非常大方的送過來。

看到這種情況,邱建國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自從小兒子考上清華大學,真的給家裡長臉了。

邱永年把前來送禮的村民都記在心裡,他現在還是一個學生,沒有什麼能力,但以後出來工作了,要是有什麼事情能夠幫得上這些村民的,他自然會選擇幫一把。

而這些,也正是村民們送禮想要達到的目的。

很快,邱母便做好了一頓豐盛的飯菜,一大盆各種各樣的海鮮大雜燴,還有一大盆自家種的青菜,再加上一盤蔥花蛋,當真是香氣撲鼻,讓邱永年胃口大開。

吃飯的時候,一家人邊吃邊聊,邱永久把這一年來在清華大學的生活簡單跟家人講一講,還有京城他也去了不少地方,也拿出來跟家人說一說。

邱父邱母以及邱大哥邱大嫂聽了都是大開眼界,京城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太新奇了,他們聽邱永年說的時候,都默默的記在心裡,回頭就可以出去跟其他人吹牛逼了。

等飯吃得差不多了,邱永年才問道:“爸,媽,我們家有沒有好的鮮貨?”

邱母道:“有十多條鯃(wú)魚,這是打算留着過年吃的,你問這個幹嘛?”

在閩南有句諺語叫“一鯃二紅鯋,三鯧四馬鮫,五𩾃六加臘”,這是吃貨排行榜,還有人在後面加上“七蟹八蝦九紅瓜”,類似的排行榜版本有很多,但不管是哪個排行榜,鯃魚排第一幾乎是共識。

鯃魚,別名馬友、午魚、牛筍、祭魚、鯉後等,這種魚油脂豐富,越大越肥美,清蒸、幹煎都是無上美味,多分佈於廣東、福建的沿海一帶。

邱永年道:“給我準備幾條,我準備拿去送人。”

邱建國驚訝道:“兒子,你要送給誰啊?”

邱永年道:“我同學的二哥,就在咱們縣當領導,今年他沒有回老家過年,我準備去拜訪一下他。”

邱建國問道:“你說的是清華大學的同學?”

邱永年點頭道:“嗯,清華大學的同學,他的二哥是北大畢業的,才參加工作兩年多,現在已經是咱們福清縣的副縣長了,非常的厲害。”

這話一出,邱家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邱大哥滿臉震撼的說道:“阿年,你這同學的二哥也太厲害了,才參加工作兩年就成了這麼大的領導,真是不可思議,你能跟這樣的領導攀上關係,那是你的福氣,一定要好好把握。”

邱永年嗯了一聲,他對於同學鄧允嵩的二哥,也是非常佩服的。

雖說這個年代清華北大出來的大學生,基本上每一個都有着光明的前途,但也不是隨便拉一個出來,都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升爲副處的,據他所知有些從政的校友,參加工作幾年了,都還是科級,沒能成爲副處。

當然,不出意外的話,後面肯定能升上去,但早幾年升上去,跟遲幾年升上去,那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邱母知道小兒子是要拿來送領導的,當即說道:“阿年,除了鯃魚以外,還有冬蟹也非常美味,我也給你準備一些,讓你帶去給領導嚐嚐鮮。”

邱永年點頭道:“好的,媽。”

邱建國問道:“阿年,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拜訪你這同學的二哥?”

邱永年道:“現在距離春節已經沒幾天了,也不知道人家領導忙不忙,我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坐車去縣城吧!”

邱建國道:“明天讓你哥陪你去,這都是鮮活的魚,得用海水養着,要不然容易死,你一個人提的話太累了。”

“行,那大哥你明天陪我去。”

“好的。”

……

福清縣政府。

鄧允衡作爲一名常務副縣長,縣政府的二號人物,自然擁有自己的辦公室。

如今,經過半年多的摸索與鍛鍊,鄧允衡在常務副縣長這個職位,已經是幹得有聲有色了,他畢竟是北大這幾年來最優秀的畢業生之一,是有真才實學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

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後,鄧允衡開始考慮福清縣的發展方向了。

福清縣背靠大海,鄧允衡覺得想要拉動本縣經濟,那麼搞海水養殖應該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最近半年,鄧允衡通過各種渠道,瞭解過我國的海水養殖。

據他蒐集到的資料顯示,我國的海水養殖,都是從青島起步,在50年代的時候,由於受技術限制,開始只能養殖石花菜。

爲增加養殖品種,山東水產養殖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等駐青單位研製海帶全人工筏式養殖、海帶夏苗培育法、海帶自然光育苗獲得成功。

1957年,青島安排嶗山金山、愛國、勝利3個漁業社在沙子口和峰山東附近海區試驗筏式養殖海帶240臺。

1958年又安排11個漁、農業社進行放養海帶試驗,由國營養殖場提供海帶苗種和技術指導,各國營農場、各漁業社充分利用水面,廣泛開展海帶養殖。

僅用了5年時間,海帶養殖從山東迅速向河北、江蘇、浙江等省推廣開來,我國海帶幹品年產量最高達300萬噸以上,扭轉了海帶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

除了海帶養殖,沿海各地和各科研機構一直在探索和試驗對蝦養殖技術。

1958年,山東海水養殖研究所、青島水產局、水產部黃海水產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聯合在膠南竹岔島進行中國對蝦人工孵化試驗,在青島水族館內進行親蝦越冬試驗,初步摸索出對蝦育苗的規律。

1960年5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室內人工條件下,培育出第一批蝦仔,並總結出一套對蝦人工育苗方法。

1979年,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獲得成功,並突破了工廠化育苗與養成關鍵性技術。

1983年,在駐青海洋科研機構指導下,青島對蝦放流增殖試驗獲得成功。

1984年起,青島開始實行對蝦放流增殖,沿海出現“養蝦熱”,一個冬春新建養蝦池4.2萬畝,超過前幾年的總和。

至1987年,青島郊區42處對蝦養殖池面積達10.74萬畝,掀起了我國第二次海水養殖浪潮。

目前,福建在對蝦養殖這一塊還是一片空白,鄧允衡便想在福清縣推動對蝦養殖,只要對蝦養殖的規模夠大,就可以帶動全縣的經濟發展,這事要是做好了,對於他的好處是不言而喻。

全心投入工作的時候,時間過得是非常快的,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該出去吃飯了。

這個年代的縣政府領導,吃飯問題一般有三個解決方法:

一,吃食堂。

這個年代的事業單位,一般都設有食堂,但不管是領導還是下面的小兵,吃的都是一樣的飯菜,領導也不能開小竈,而食堂的飯菜只能說是可以填飽肚子,想要吃得有多好,那是不可能的。

二,自己做來吃。

縣政府領導都分配有住房,要是領導有家屬跟着一起住的話,那在分配的住房裡做飯吃,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比吃食堂要好多了。

三,出去吃。

選擇這個的縣領導很少,畢竟偶爾出去吃一頓還行,天天出去外面吃,那除非貪贓枉法,否則這個年代有幾個縣領導有這麼好的條件天天在外面吃啊?

鄧允衡自然是不缺錢,但他身爲縣領導得注意影響,所以他晚餐都是選擇買菜回去自己做來吃,只有早餐和午餐因爲忙不過來纔會選擇出去吃。

剛走出縣政府門口,就有人向他打招呼道:“鄧縣長。”

鄧允衡循聲望去,發現跟他打招呼的是一個看着比他小了幾歲的陌生年輕人,他心念一動就隱隱猜到對方身份了,便試探着問道:“你是邱永年同學?”

邱永年笑道:“看來允嵩同學已經跟您提起過我了。”

鄧允衡點頭道:“他跟我說過了,你也別您您您的了,直接跟小嵩一樣喊我二哥吧!”

邱永年從善如流的喊道:“二哥!”

鄧允衡嗯了一聲,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邱永年道:“我昨天才到家,剛好家裡捕到了幾條不錯的鯃魚和一些冬蟹,我就和我哥一起給你送過來嚐嚐味,不過又怕給你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就自己過來這裡等你,我哥在另一個地方守着魚呢!”

“邱同學你真是太客氣了,你哥在哪?快帶我過去打個招呼。”

“二哥,你跟我來。”

三分鐘後,鄧允衡看到了兩隻桶。

一隻桶裡除了海水以外,還有幾條鮮活的鯃魚在那裡游來游去,另一隻桶裡則放着捆綁好的冬蟹,目測有十來只的樣子。

鄧允衡道:“你們兄弟真是有心了,還沒吃午飯吧?”

邱永年道:“還沒吃呢!”

鄧允衡笑道:“那今天我就借花獻佛了,這麼好的東西給我拿回去也做不出什麼好菜,我們把它提到飯店去,讓飯店的大廚給我們加工,這樣就可以好好的吃一頓大餐了。”

“這……”

邱家兄弟對視了一眼,最終一齊點頭道:“那好吧!”

……

PS:汗,寫懵了,忘記設自動更新。昨天各位大佬光是在起點就砸出了4468票,再加上QQ閱讀,一天的增幅高達4860票,實在是太屌了!

還有QQ閱讀那邊的大佬打賞也給力,作者只能繼續爆肝碼字回報各位大佬的支持。

今天又是八千字大章,明天還能不能繼續爆,這個就看各位大佬的支持力度了,如果還有月票的別再藏着掖着了,爽爽快快的交出來,咱們一起往上衝!!!

第66章 瞠目結舌第243章 那耶村的轟動第294章 兒女的事業規劃,昂貴的摩托車第71章 重生後的第一個生日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160.求訂閱!求月票!第64章 生活充滿了希望170.第168章 全村第一個大學生,誕生了!第367章 顧父:我手上的資源,要用在自家女第77章 鄧允貴也想蓋房子213.第210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60章 預定1000株果苗第45章 賣豬161.第159章 報喜與結婚第369章 鄧允衡,代縣長!98.第98章 泥蟲142.第141章 窮的時候什麼都吃得下第256章 攤牌了【6000字】177.第175章 這一章價值千金,不訂閱是你的第56章 果園的種植計劃第294章 兒女的事業規劃,昂貴的摩托車第341章 鄧允衡與何敏君的第一次見面222.年終總結兼求月票!219.第216章 軒然大波98.第98章 泥蟲第344章 底牌太多,打出來都是王炸151.第150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76章 傢俱打造完畢第262章 衆望所歸【6000字】第375章 把邦傑村打造成旅遊勝地第282章 春運總利潤,二等功軍人【求追訂】169.第167章 席間一試青龍味,半夜醒來嘴猶第346章 食品公司成立第358章 這波操作真6第56章 果園的種植計劃第351章 方便麪囤貨,火鍋店開業第373章 只要女方家境足夠好,婆家就都是通172.第170章 大新聞第313章 超高的營業額138.第137章 有九叔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203.第200章 警告201.第198章 激動的陳家姐妹(求訂閱)第44章 驚喜136.第135章 能攀上這樣的親戚,真是祖墳冒第345章 鄧允衡擔任副縣長161.第159章 報喜與結婚第234章 心潮澎湃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214.第211章 該爭的時候就要爭第54章 財大氣粗第69章 再收謝媒禮,成爲半個萬元戶192.第189章 九叔你這是給我送人情來了92.第92章 感情升溫(求月票)102.第102章 太好吃了,完全停不下來第10章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第266章 全族的發展大計【6000字】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第300章 秦家三兄弟的恐懼【7000字】第5章 第一次做媒227.第223章 一家團聚第343章 賭狗沒人性,連親妹妹都賣第297章 分家第26章 領證了第77章 鄧允貴也想蓋房子第237章 少婦第327章 清華北大,這兩兄弟太牛逼了!第11章 目標(求追讀)210.第207章 冰雹來襲142.第141章 窮的時候什麼都吃得下第75章 大豐收125.第125章 新姑爺回門第5章 第一次做媒第280章 年入破十萬,我這親家太牛逼了【四第341章 鄧允衡與何敏君的第一次見面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第75章 大豐收第30章 驚呼,太豪華了!第16章 嫁上嫁下,都無比那耶共那巴第380章 鄧大叔,你怎麼什麼都知道啊?第301章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116.第116章 要對得起公公的信任第74章 期中考試205.第202章 四合院到手,兒女保底億萬富豪216.第213章 喜悅第305章 牛逼的那耶鄧氏第242章 火爆京城第311章 那耶鄧氏,不弱於人195.第192章 虎狼之詞第376章 朱儁傑,專職副書記121.第121章 鳳凰牌單車,全村人圍觀第298章 牛逼他媽給牛逼開門【求追訂】第274章 信不信,我讓你爸把你吊起來打?【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第351章 方便麪囤貨,火鍋店開業162.第160章 明確人生道路第244章 阿表,不是我跟你吹,我們村的姑娘144.第143章 一高遮五醜219.第216章 軒然大波第245章 這媒要是做成了,我分你半隻豬臀107.第107章 幸福
第66章 瞠目結舌第243章 那耶村的轟動第294章 兒女的事業規劃,昂貴的摩托車第71章 重生後的第一個生日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160.求訂閱!求月票!第64章 生活充滿了希望170.第168章 全村第一個大學生,誕生了!第367章 顧父:我手上的資源,要用在自家女第77章 鄧允貴也想蓋房子213.第210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60章 預定1000株果苗第45章 賣豬161.第159章 報喜與結婚第369章 鄧允衡,代縣長!98.第98章 泥蟲142.第141章 窮的時候什麼都吃得下第256章 攤牌了【6000字】177.第175章 這一章價值千金,不訂閱是你的第56章 果園的種植計劃第294章 兒女的事業規劃,昂貴的摩托車第341章 鄧允衡與何敏君的第一次見面222.年終總結兼求月票!219.第216章 軒然大波98.第98章 泥蟲第344章 底牌太多,打出來都是王炸151.第150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76章 傢俱打造完畢第262章 衆望所歸【6000字】第375章 把邦傑村打造成旅遊勝地第282章 春運總利潤,二等功軍人【求追訂】169.第167章 席間一試青龍味,半夜醒來嘴猶第346章 食品公司成立第358章 這波操作真6第56章 果園的種植計劃第351章 方便麪囤貨,火鍋店開業第373章 只要女方家境足夠好,婆家就都是通172.第170章 大新聞第313章 超高的營業額138.第137章 有九叔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203.第200章 警告201.第198章 激動的陳家姐妹(求訂閱)第44章 驚喜136.第135章 能攀上這樣的親戚,真是祖墳冒第345章 鄧允衡擔任副縣長161.第159章 報喜與結婚第234章 心潮澎湃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214.第211章 該爭的時候就要爭第54章 財大氣粗第69章 再收謝媒禮,成爲半個萬元戶192.第189章 九叔你這是給我送人情來了92.第92章 感情升溫(求月票)102.第102章 太好吃了,完全停不下來第10章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第266章 全族的發展大計【6000字】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第300章 秦家三兄弟的恐懼【7000字】第5章 第一次做媒227.第223章 一家團聚第343章 賭狗沒人性,連親妹妹都賣第297章 分家第26章 領證了第77章 鄧允貴也想蓋房子第237章 少婦第327章 清華北大,這兩兄弟太牛逼了!第11章 目標(求追讀)210.第207章 冰雹來襲142.第141章 窮的時候什麼都吃得下第75章 大豐收125.第125章 新姑爺回門第5章 第一次做媒第280章 年入破十萬,我這親家太牛逼了【四第341章 鄧允衡與何敏君的第一次見面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第75章 大豐收第30章 驚呼,太豪華了!第16章 嫁上嫁下,都無比那耶共那巴第380章 鄧大叔,你怎麼什麼都知道啊?第301章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116.第116章 要對得起公公的信任第74章 期中考試205.第202章 四合院到手,兒女保底億萬富豪216.第213章 喜悅第305章 牛逼的那耶鄧氏第242章 火爆京城第311章 那耶鄧氏,不弱於人195.第192章 虎狼之詞第376章 朱儁傑,專職副書記121.第121章 鳳凰牌單車,全村人圍觀第298章 牛逼他媽給牛逼開門【求追訂】第274章 信不信,我讓你爸把你吊起來打?【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第351章 方便麪囤貨,火鍋店開業162.第160章 明確人生道路第244章 阿表,不是我跟你吹,我們村的姑娘144.第143章 一高遮五醜219.第216章 軒然大波第245章 這媒要是做成了,我分你半隻豬臀107.第107章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