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

二、2013年全球科技進步及產業變化動態

從全球科技活動來看,2013年世界各國在多個重大科技領域都取得了較大進展,特別是在航空航天科技、能源科技、汽車科技、智能製造技術、信息通信技術、海洋探測和利用等方面成果顯著。

(一)能源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動態

在能源領域,隨着石油、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的日益衰竭以及全球對於節能環保低碳需求不斷提高,人們所期盼的是可再生能源的科技進步和大規模商業化利用。然而近兩年來,儘管核能、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顯然,全球能源科技領域最顯著的突破並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而是發生在了不爲公衆熟悉的頁岩油和頁岩氣(Shale Oil & Gas)領域。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美國掌握了從氣藏分析、數據收集和地層評價、鑽井、壓裂到完井和生產的系統集成技術,特別是含氣量測試、水平井的鑽井完井和水力壓裂三大核心技術皆已成熟,顯著拓展了美國頁岩油氣的開採面積和深度,同時加快了規模化作業的進程。綜合美國能源署(EIA)等機構的預測結果,美國頁岩油產量將從2012年的150萬桶/日增加到2015年290萬桶/日和2020年的380萬桶/日,頁岩氣產量將從2011年的7.8萬億立方英尺增至2040年的16.7萬億立方英尺。美國頁岩油氣革命大幅降低了美國“再工業化”的能源成本,降低了美國對外石油依存度(美國從加拿大以外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經從2010年的50%以上降低到2012年的40%以下,在2020年將降至20%以下),同時對美國能源結構和全球能源供應結構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的2030年全球趨勢展望報告指出,頁岩油氣革命可以使美國實現能源獨立;國際能源署(IEA)則預測美國有望於2015年取代俄羅斯成爲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花旗銀行預測,最遲2020年,最快2013年底,美國原油和汽油的生產量就將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爲世界領先的能源生產國)。

頁岩油氣科技導致能源產業格局變化的同時,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科技也在波折中不斷前進。2013年10月15日,世界能源理事會(WEC)與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共同發佈的《世界能源展望:能源技術成本》報告指出,從平準化發電成本(LCOE)看,越成熟的清潔能源技術如水電和陸上風電在選址合理的情況下更接近於傳統發電平價,而剛剛興起的技術如潮汐能和波浪能則仍處於成本發現的早期階段。一些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的技術如陸上風電、晶硅光伏發電和水電,其成本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中國和印度的維護成本明顯低於西歐和美國。國際能源署(IEA)2013年10月21日發佈的《風能技術路線圖2013》指出,近兩年來風力渦輪機變得更高、更堅固和輕量化,而桅杆和葉片增長速度甚至比額定功率的增長還快,使得風力渦輪機能夠捕獲低速風力資源和產出更多的穩定電力,因此未來風力發電佔到全世界發電總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2.6%上升到2050年的18%(2009年路線圖中是12%)。美國能源部2013年10月23日發佈的《美國近海風電市場及經濟學分析》報告指出,美國可以在更深水域建造海上風力渦輪機,可以在海上風電場使用更大、更高效的風力渦輪機,使得美國近海風電市場快速發展。太陽能發電方面, 2013年10月22日,美國能源部宣佈在SunShot計劃下撥款6000萬美元資助創新性太陽能研發,其中約1600萬美元資助4個項目用以開發可將單結太陽電池提高至接近理論效率極限值(約30%)的技術,超過1200萬美元將支持17家企業開展技術與服務的商業化,約700萬美元資助開發小型逆變器和變壓器等。此外,法國阿爾斯通公司2013年10月2日在泰國舉行的亞洲國際電力展覽會上推出了最新的超超臨界循環流化牀(CFB)鍋爐,輸出功率660MW,相比於同等規模傳統CFB電站能夠減少6%的燃料消耗和CO2足跡,同時確保燃料靈活性和可靠性;相比於基於亞臨界蒸汽壓力和較低蒸汽溫度的傳統技術,使用超超臨界鍋爐的電站整體淨效率要高出3個百分點。

(二)交通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動態

鐵路和汽車是應用最爲廣泛的交通方式,其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在鐵路方面,高速鐵路成爲近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的新追求。2012—2013年,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國紛紛制訂了規模空前的高速鐵路發展計劃,即便是法國等“老牌高鐵國家”也相繼表示,將延長高鐵里程、提升高鐵品質;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如東南亞國家也制定了宏大的高速鐵路網計劃。按照各國高鐵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將超過5萬公里,未來7年內的新增里程將達到3萬公里以上,全球正步入高速鐵路發展的黃金年代。面對如此需求,世界高速鐵路的傳統強國如德國(西門子)、日本(川崎重工)、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等紛紛加強高鐵研發投入,佈局全球市場;新興的高鐵大國中國也在2013年走出了溫州高鐵事故和鐵道部長

腐敗案的陰影,重新發力高鐵研發和全球營銷。高速鐵路是集成創新的典型,九大關鍵技術(如動車組系統集成、鋁合金或不鏽鋼車體、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牽引控制系統、制動系統、牽引變流器、牽引變壓器、牽引電機、轉向架)以及無數個局部創新和微創新在整個高鐵系統中被集成起來,最終表現爲安全、高速、環保、價格適當的高速列車。2013年6月下旬,中國南車集團的我國首列智能化高速列車樣車竣工下線,該車以中國南車自主研製的CRH380A型高速動車組技術平臺爲基礎,以全息化列車狀態感知和動態數字化運行環境爲基礎,以信息智能處理爲支撐,列車不僅首次實現了新興的物聯網技術、傳感網技術在大型交通運輸裝備上的工程化應用,而且首次實現了物聯網、傳感網、列車控制網絡、車載傳輸網絡的多網融合,形成自檢測、自診斷、自決策能力的智能化高速列車。

在汽車領域,科技進步主要體現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兩條路線。事實上,這兩條路線已經出現了融合的端倪。2013年10月,中國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指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是“電池+電腦”,電池即電動車,電腦即智能汽車。就新能源汽車來說,傳統意義上存在着技術路線之爭,但大方向都是電動車。2013年5月,電動車製造公司特斯拉宣佈其Model S高級電動車在2012年中期上市後,在2013年第1季度賣出4750輛電動車,成爲一季度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並實現首次盈利,頓時使特斯拉成爲世界矚目的電動車新星,被稱爲“特斯拉現象”;該公司預計, 2013年其全年電動車銷量可達20000輛 。特斯拉的階段性成功源自於技術上的突破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第一,採用松下生產的18650電池,承諾8年無限公里電池保養;第二,籌建超級充電網絡;第三,生產跑車,走豪華路線。就智能汽車來說,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設備、電子信息、互聯網、移動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在2013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13年電子消費展覽上,超過100家公司展出了與智能汽車相關的產品或服務,汽車企業正在對無人駕駛技術、泊車輔助系統、汽車娛樂和信息系統等進行研發,大部分汽車企業如寶馬和奧迪使用了自己的專有軟件平臺(奧迪的MMI),福特使用了微軟的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操作系統,也有企業使用Linux、Android等開源平臺。

(三)信息和通信技術與產業發展動態

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飛速發展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時代最顯著的特徵。根據巴特爾研究院(Battelle)的預測,2013年全球ICT產業研發投入預計增長2.7%;美國在ICT的重點基礎研究領域的研發強度已顯落後,亞洲和歐洲的研發強度顯著增加。ICT領域發展的第一個重點是新一代硬件,即集成電路(IC)和嵌入式軟件控制系統。2012年英特爾、IBM、三星、臺積電、格羅方德五家企業組成18寸晶圓製造聯盟—全球450聯盟(G450C),目的是制定18寸晶圓規格、生產設備和製程技術研發;2013年7月,世偉洛克等另外10家全球領先企業,宣佈成立450設施聯合體(F450C),側重於設備和基礎設施,包括設施設計、晶片處理、工具配套、化學品輸送、水和電氣系統等,以應對450毫米半導體晶圓加工所面臨的複雜設施和基礎設施挑戰。G450C和F450C將協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具和設備的可用時間,在行業建設高產量450毫米設施的過程中提供長期支持。

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方面,2013年7月,歐盟和日本宣佈了六個新一代網絡研究項目,旨在通過重新定義互聯網架構來提高網絡傳輸數據的效率。這些項目將獲得1800萬歐元的資金,解決網絡安全、網絡容量、存儲、高密度數據傳輸和能源效率等問題。2013年8月,Facebook、Opera、聯發科、愛立信、諾基亞、高通、三星等國際IT巨頭結成了一個名爲Internet.org的互聯網聯盟,擬大幅降低互聯網使用成本,最終使50億人口能夠獲取網絡服務。Internet.org提出了三個需要克服的挑戰:支付能力、數據功效和訪問模式。爲此,聯盟成員正在開發一種成本更低的互聯網訪問方式,並優化數據壓縮技術和其他的相關技術。該聯盟還準備推出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以刺激市場上的各家公司提供更加便宜和多樣化的互聯網服務。

在雲計算方面,根據IDC公司2013年9月3日發佈的最新“2013—2017全球和地區公共IT雲服務預測”,2013年全球公共IT雲服務的規模將達到474億美元,2017年將超過1070億美元,而重點也將從節約轉向創新。2013-2017年間全球IT雲服務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3.5%,是整個IT行業的五倍。作爲使IT產業向第三方平臺轉移的關鍵技術之一,雲計算在改變公司消費和利用信息技術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目前有跡象顯示,雲服務正轉向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雲計算的利用規模越來越大,用戶和解決方案也

越來越多。在這一階段,雲計算和其他第三方平臺技術(移動、社會和大數據)將越來越相互依存,它們將繼續驅動所有依賴於IT的其他產業的增長與創新。

(四)智能製造科技與產業發展動態

當全球製造業逐漸從大規模製造走向大規模定製、從單純製造商轉向“製造+服務”的綜合服務商,智能製造成爲全球科技的新趨勢。智能製造是指工業企業廣泛採用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統並實現集成應用。智能製造技術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製造過程和製造裝備智能化,是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與裝備製造過程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比較順暢、柔性、敏捷,產品的電子信息技術含量也較高。智能製造科技進步最突出、最引人關注的是3D打印技術和工業機器人技術。

3D打印技術是一種快速成型的增材製造技術,近年來在全球製造業領域正迅速發展。目前,3D打印技術主要應用在工業領域,如醫療、汽車配件、家用電器、航空航天等領域。美國《時代》週刊將3D打印列爲“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據業內權威研究公司Wohlers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3D打印市場總值22億美元,2016年3D打印市場規模將達到31億美元, 2020年達到52億美元。3D打印的關鍵技術有四部分,數值模擬理論、傳感控制、材料、集成化設計和智能化製造。從應用領域來說,全球3D打印技術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已在產品設計、模具製造、零部件修復等全產業鏈展開,產品也朝着日常消費品製造、功能零部件製造等領域加快拓展。3D打印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應該是由3D打印到4D打印(智能材料與結構),再向5D打印(生物材料與活性器官再造)的方向發展升級。

工業機器人(Industrial Robotics)是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高度產物,綜合了計算機、控制論、機構學、信息和傳感技術、人工智能、仿生學等多學科,由操作機、控制器、伺服驅動系統和檢測傳感裝置構成,是先進製造技術領域不可缺少的自動化設備,它的應用是一個國家工業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標誌。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在金融危機後迴歸高端製造業,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需要突破傳統發展模式,都需要對現有生產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工業機器人在替代高價勞動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產品性能、改善僱工工作環境、節省生產空間、減少材料浪費、增加生產彈性和靈活性等方面能發揮良好作用,特別是人與機器人的協作、用戶友好型和更易於集成的機器人尤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從全球看,世界工業機器人產業競爭日趨激烈,一是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快速擴張,預計到2025年,全球裝機量達到1500~2500萬臺,年均增速爲25%~30%,而到2014年,我國將成爲全球最大的需求國,需求量達到3.2萬臺,佔全球總銷量的17%。二是美、日、韓、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紛紛進行戰略部署,力求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優勢,而中國的工業機器人水平整體技術水平還比較低,超過70%需要進口;同時,國外企業加快在中國的投資,投資呈現出從藉助銷售渠道發展到全產業鏈進入、從整機組裝深入到關鍵部件生產的新動向。

(五)航天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動態

航天航空領域是科技強國踊躍投入但又不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領域,其目的更多的是探知地球外的未知世界。由於航天航空對傳統材料、新材料、機械、電子、軟件、航空、氣象等具有廣泛的帶動效應,科技大國紛紛持續加大航天航空科研投入。2013年8月20日,美國、歐洲和俄羅斯參與的國際太空探索協調工作組(ISECG,包括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德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美國、烏克蘭、俄羅斯和英國12個國家的航天機構)公佈了新版《全球探索路線圖》(the Global Exploration Roadmap, GER),內容包含了到2035年的國際太空探索的共同目標、探索路線以及開展國際合作的框架,旨在爲未來國際太空探索提供可選擇並逐步實施的可行路線和方法,明確了立足國際空間站,以地月系統爲起點,推動人類和機器人探索火星的可持續性方案。

2013年,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歐洲、韓國、加拿大、伊朗、尼日利亞、法國、英國等國都有重大的航天科技進步和探測活動,主要是根據各自的航天科技發展戰略,圍繞地球軌道衛星發射及回收、空間站建設、月球探測、火星探測、外太空探測等方面進行。表11-2列舉了2013年各國部分主要星際探測活動。2013年,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了諸多重大進展,主要是上半年發射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和下半年實施的嫦娥三號發射、落月巡視勘測任務。這標誌着中國太空探索又邁上了新臺階,中國正按照既定計劃穩步前進。

表11-2 2013年全球部分星際探測活動 資料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http://www.cmse.gov.cn/index.html

(本章完)

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四、當前中非關係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一、中國與拉美關係的新特點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二、持續增長的中非經濟合作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二、低碳能源: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四、中拉關係發展面臨的挑戰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三、中國需要重構對歐政策的目標和內涵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二、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四、當前中非關係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三、中國需要重構對歐政策的目標和內涵一、國際能源新格局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一、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論與現實背景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一、2013年東南亞局勢基本狀況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一、國際能源新格局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一、中國與拉美關係的新特點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一、2013年全球科技投入及發展趨勢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三、國際能源格局變動對中國的影響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一、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論與現實背景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二、低碳能源: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三、國際能源格局變動對中國的影響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一、2013年全球科技投入及發展趨勢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
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四、當前中非關係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一、中國與拉美關係的新特點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二、持續增長的中非經濟合作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二、中國與中東相互戰略需求上升二、低碳能源: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四、2014年中國與日韓關係展望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四、中拉關係發展面臨的挑戰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二、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發展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三、中國需要重構對歐政策的目標和內涵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二、中俄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五、中俄關系前景展望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三、中國與中東關係實現新發展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一、不斷深化的中非政治合作四、當前中非關係的特點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三、2014年海外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展望與建議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六 大變局深化背景下的中國與中東關係發展_一、中東地區局勢發生新變化三、中國需要重構對歐政策的目標和內涵一、國際能源新格局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一、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論與現實背景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二、2013年國際投融資及國際金融形勢述評三、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深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一、2013年東南亞局勢基本狀況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關係一、國際能源新格局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二、2013年中韓關係回顧一、沒被“浪費”掉的危機:歐洲的改革與轉型報告二 深陷安全困境的東北亞:堅冰與暖流同在_一、2013年中日關係回顧二、歐盟“重啓”對華政策調整與加快推進“大西方”戰略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一、中國與拉美關係的新特點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一、2013年全球科技投入及發展趨勢報告一 超越歷史: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_三、結論與2014年展望三、國際能源格局變動對中國的影響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一、中國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上升一、近十年中國國際投融資情況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一、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論與現實背景報告八 中拉關係:機遇大於挑戰_三、大國在拉美的外交競爭及中國機遇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五、推動中非關係發展的政策建議三、2013年中國與日韓關係的新特點二、低碳能源: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三、國際能源格局變動對中國的影響報告十一 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變化及中國應對_一、2013年全球科技投入及發展趨勢報告七 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係的全面拓展與提升_三、日益豐富的中非人文交流報告三 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穩中求進,面向未來_四、中國—東盟關係未來展望二、2013年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與挑戰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四、戰略和政策建議報告五 中俄關系再創新高_三、中俄關系迎來新機遇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與2014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