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相當新穎的組合從畢方嘴中說出。
毒殺黑熊?
[啥玩意就毒殺?啊]
[方老闆是外星人的事實終於瞞不住了?]
[有一說一,相比較於外星人,我更相信老方是動了某種手術,安裝了毒腺(滑稽)][我知道,被蜘蛛咬一口,變成四百大媽!]
[別的我都不問了,我就想知道一點,這個毒液,是從哪裡出來,我挺好奇,想知道(狗頭)]
“怎麼可能是我生產毒液,當然是利用。”畢方被彈幕噎一下,玉玉的心情都好上不少。沙雕網友總是能帶來歡樂。
有觀衆的荒野求生和沒觀衆的可是完全兩碼事。
至少孤身一人在森林中時不會感到孤單,甚至還能帶來少許快樂。
當荒野求生技能到了一定等級後,人更多對抗的其實不是生存問題,而是自身。
往森林深處走去,畢方繼續介紹:“在自然界裡,爲了生存下去,各種動物進化出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或者是爲了捕食,或者是爲了自保,尤其是毒蛇,憑藉毒液,幾乎都能以小博大。
自然界裡,體型幾乎就是上下級關係,可毒液,卻能讓動物完成反超,逆轉這一規則。
“不過,最讓人類害怕的應該就是那種有毒的物種了,因爲大部分的毒液,不僅會讓人極爲痛苦,我們對它的也瞭解很少,因此帶有莫名的恐懼。”
地球上動植物的一切行爲都可以用:生存與繁殖後代來解。
動植物之所以會演化出毒性,其實都是爲了更好地生存與繁衍。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孤立的系統中,
」D-
_1=系統會逐漸從有序走向無序,這就是熵增的過
程。比如:蘋果落在地上,會逐漸腐爛。”
“生物想要生存下去,首先需要對抗熵增,而攝入能量就可以維持原本的低熵狀態,比如:進食。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必須依賴能量才能夠生存下來,
但是不同的生物利用能量的方式並不相同,植物利用的是太陽能,食草動物利用的是植物,食肉動物利用的是食草動物的肉。”
能量會沿着太陽能-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這條鏈條進行流動,也正是因爲如此,地球上才形成了如此複雜的生物鏈。
但理論歸理論,每一個生物都不捨得把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能量拱手讓人。
“對植物而言,植物由於細胞壁的限制,不能自由移動,再加上植物無法反擊對方,只能通過演化出刺、毒性等方式來躲避食草動物的攻擊。
“而食草動物躲避食肉動物攻擊的方式就比較多,它們可以演化出較快的奔跑速度,更敏銳的單眼視覺,更厚的皮膚等來躲避食肉動物的攻擊,但也有一些食草動物會演化出毒性來對抗天敵。
“還有一些動物,會演化出毒性來用於捕獵,比如:毒蛇,它們在捕獵時,會先將毒液噴發到對方身上,等待對方中毒死亡後,再趕來吃掉對方。”
正是因爲動植物需要更好的躲避天敵以及爲了更好地捕獵,所以自然界中才有那麼多的帶有毒性的動植物。
如果把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當作是獵人和獵物的話,那麼獵人和獵物之間永遠都在搞軍備競賽。
雙方都在不斷的適應對方。
說到這裡,畢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要找植物還是動物?]
[有毒的植物不好找吧?這裡也有見血封喉樹?]
“日本有毒的植物有很多,不過就狩獵上來講,植物毒素往往不如生物毒素好用,就像是蘇鐵。”畢方解釋道。
蘇鐵是日本南部比較常見的劇毒植物了,其實並不罕見,就是許多人都見過的“鐵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植物含有劇毒。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3億年前,在侏羅紀時代達到最盛期,曾與恐龍一起稱霸整個地球。
“牛食鐵樹果種子,可引起麻痹,屬於神經毒素,吃多還能致人死亡,但是對付黑熊還是不夠的。
用毒素,多數都是塗抹,然後攻擊,進入對方血液。
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毒性夠強,見效快,並且能以最小的量造成最大的傷害。
只談毒素不談劑量就是耍流氓,幾個傷口造成的蘇鐵毒素感染,根本沒啥用,並且起效也慢,等發生作用了,熊都打了個飽嗝。
“如同見血封喉樹的只是少數,可大部分的有毒動物都能對同體型的獵物一擊斃命,日本這裡能找到的有用植物,大概只有蓖麻和水毒芹,前者還差點意思,後者效果還算可以,生孩子被列爲北美地區毒性最強的植物,可以作爲備用。”
水毒芹的毒素很強,整株植物都含有毒芹素,這種毒素能夠破壞中樞神經,導致誤食者癲癇發作並最終死亡。
並且毒芹鹼的作用類似箭毒,能麻痹運動神經,抑制延髓中樞,見效快,被畢方列爲備選名單中。
不過,他更想找的,還是蛇。
植物毒素都是用來防禦,讓食草動物害怕它們,只有蛇毒,是用來進攻的,進化方向也是朝着畢方的需求上所進化的。
畢竟都是狩獵,要求是完全一樣的。W
“日本潮溼的氣候給多達47種蛇類提供了棲息地,不過北海道、本州、四國以及九州四島上只生存着其中八種,而這裡面毒蛇只有兩種。”
“一個是日本蝮,還有一個,是虎斑頸槽蛇,礙於黑熊的體型原因,我們不需要毒素能夠直接殺死它,只要起到明顯的麻痹效果,就是有效的,我最想找的,就是虎斑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量很低,平均毒量11.8mg,毒液成分主要是金屬蛋白酶類凝血酶等。但靜脈毒性很強,靜脈LD50爲0.265mg/kg,超過絕大多數蝰科毒。
蝰蛇,大部分人聽名字就能想到劇毒,能超過絕大多數蝰科,可見一斑。
不過由於虎斑頸槽蛇是後溝毒牙,並且是不是毒蛇曾經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因爲其毒牙與毒腺並沒有導管連通,導致注毒困難,實際注入毒液時其毒液輸送系統會很浪費,再加上性格溫順,所以大多數人被虎斑咬傷症狀較輕,倒是一件比較稀奇的事情。
08年之前甚至在華夏都不被認爲是毒蛇。
但就算這樣, 虎斑頸槽蛇在日本也有幾起咬傷致死病例。
“不過沒關係,我是人爲提取,不會讓它有絲毫浪費的,而且昨天地震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毒蛇從山上下來,當時我看到了一條長得很像虎斑頸槽蛇的傢伙,但是當時發現了翡翠,就沒工夫去抓它了。”
爬行動物對地震是十分敏感的,當時至少有十餘條蛇從畢方視線中經過,不過都急於逃命,並沒有造成什麼威脅。
“我們現在去那邊看一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它,而且它主要捕食小型脊椎動物,例如青蛙和蟾蜍,喜歡棲息在水草茂盛的地方,和水毒芹在一個地方,我們要找的其實是兩樣東西。”
畢方順着印象中的方向走,很快就發現了一條位於山谷中的小溪,接下來就是順着小溪搜尋。
期間虎斑頸槽還沒找到,倒是發現了兩條纏繞在一起的腹鏈蛇,屬於無毒蛇。
沒有浪費,畢方將這對恩愛的小夫妻一起拿捏,準備做成今天的中午飯,接着尋找。最終,畢方在一小從水草中央發現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