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暫且記下

貞觀七年,初冬。

河江。

瀘江匯入盤龍江的河口,一塊平坦的叢林山地上的寨子。秦琅率領的南路軍,從錦江上游山地河谷,往西南斜穿,進入到了盤龍江的上游支流瀘江河谷,然後沿河谷掃蕩諸蠻村寨,一路往東南到了這片叢林山地之中。

秦琅看中的是此地地勢平坦,尤其是接入盤龍江上下游,又可經瀘江聯通錦江,因此早早就定下在此設立河江州,駐軍屯兵墾荒屯田之計。

在這片蠻荒山區裡,要控制蠻夷的要點就是那些河谷孔道,而要控制這些孔道的要點,就是那些能聯通數處的十字路口的河流交匯處。

風光獨美的河江好似世外桃園一般,山清水美,與世隔絕。

既有佈滿山間的一塊塊梯田,同時又有刀耕火種的山坡旱稻種植,這片不大的叢林谷地裡,生活着數個蠻族部落,各有傳統,有和蠻精於山坡梯田整治耕種,也有句町蠻喜歡直接刀耕火種,還有些溪垌僚蠻子喜歡採礦冶煉,有些俚蠻則喜歡打獵捕魚,相互井水不犯河水。

田間地頭,看到的往往都是些婦人女子。

“爲什麼有人開梯田蓄水種稻,有人卻燒山點種旱稻?”站在河江的寨中幹欄吊樓上,看着外面的景象,許多中原來的將士們不解。

“其實與地理氣候有關,你們也應當知道安南這邊,與嶺南兩廣那邊的天氣其實又大不相同了,這邊雨季旱季明顯,並沒有如中原般明顯的四季分明。當雨季來臨時,會有持續的雨水降落,所以就算是山上,也是一樣能夠種稻子的,那些句町蠻或交州蠻種的山坡旱稻,就是直接放火燒一片山,然後拿根木棍在燒過的山坡上戳個洞,再往裡面撒幾粒稻種就行了,連土都不用蓋。燒過的樹木草灰能夠爲稻種提供養份,充足的雨季降水,又能保證他們所需的水份,甚至都不用怎麼打理,等着稻穀成熟收穫就行了。”

牛見虎驚的目瞪口呆,“還真有旱稻?刀耕火種?”

有人欣喜道,“那咱們把這稻種帶回中原,尤其是關隴怎麼樣?”

“你傻啊,沒聽說這邊能在山上種旱稻,是因爲這裡有那個雨季嗎,關中本就缺少,你再往山上種稻,那能活?”牛見虎不屑道。

秦琅點頭,“確實如此。”

又有人覺得不對。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和蠻卻要搞梯田,那不是費力不討好?”

“刀耕火種的山坡旱稻,雖然很神奇,但也只是這些蠻子長期培養出來的一種特殊稻種而已,這種稻種雖也有不少優勢,但也有缺點,就是這種山稻其實產量不高。”

“而和蠻人喜歡搞梯田,其實也是源於他們以往從中原一路南遷來的習慣,畢竟從隴右到劍南再到雲南再到這南中,很多地方可沒有條件搞山地旱稻,既沒那稻種,也沒那天時氣候,所以他們還是傳統的水稻種植,只是一路南遷,好的平原地帶,都早有人佔據,他們只能遷入山區,甚至是住到山裡山坡上,沒有山谷平地,那就在山坡上建梯田。

代代傳承,於是和蠻人擁有很精良的梯田水稻種植技術,尤其是在這邊,雨水充足,更適合營建梯田種植,和蠻人種植的糯稻,更是口感綿糯好吃,還適合釀酒。

當然,更重要的是,梯田營建雖然比刀耕火種複雜辛苦,但收穫也更高,刀耕火種的山稻,畝產不過石,可梯田裡種的糯稻,產量甚至遠高於中原的稻田產出。

換句話說,其實和蠻人掌握了先進的水稻梯田種植技術。

“不可能吧,和蠻還能比我們漢人更擅長耕種?”

“這有什麼不可能的,他們畢竟也是世代農作,而且你們不要忘記,他們是個不斷遷徙的部族,不斷的學習和整合了其它部族的農耕技術,採納衆家所長,自然能更強,當然,這也與這邊的天時氣候有關。你若是到隴右關中去搞梯田水稻,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牛見虎不服,“我記得三郎你在長安邊上不就有挺多梯田的?”

“這也不假,可你看看我那些梯田在哪?都是在一些河邊溝峪開墾整治的,離水源近,通過架設水車,修建溝渠引水灌溉,才能保證收益的。”

安南其實沒有真正的雨季旱季,安南以南的林邑真臘扶南等地,纔是真正的熱帶季風氣候,有分明的雨季旱季,可安南畢竟也是鄰近,所以氣候也是比較接近的。

從入秋開始,到明年初夏,都是偏旱少雨的季節,而從夏到秋,則是雨水連綿的季節。

眼下這個冬季裡,其實也正是征討南蠻的好季節,因爲天氣涼爽,乾旱少雨,利於行軍,若是拖到雨季之時,雖然這邊不像南邊那樣厲害,可氣候也會變的既潮溼悶熱,又雨水連綿,江河水滿,那個時候行軍打仗,對於中原戰士來說,絕對是個惡夢。

尤其是在這種季節裡,往往北方軍隊還容易爆發許多疫病。

在中原的五月,都有惡月的叫法,有飲雄黃酒等驅疫等傳統,在安南,北人當然更難適應。

秦琅制訂的戰略計劃,爲何是分路線狀進攻,然後設立點狀屯堡,就是沒想過一次性解決問題。

而是打通幾條交通線,各個節點上建立堡壘要塞,然後還要屯田墾荒,駐兵訓練,要適應這邊的氣候,並且準備長期鎮守圍剿平亂,不急於一時。

最終的目的,就是不滿足於打服而已,而是要真正的進行直接的實際統治的。

對於秦琅這個計劃,當然也還是有人提出過置疑的。

現在大軍齊發,氣候涼爽乾旱,倒是挺好。

可萬一到了明年雨季開始,大軍撤退,留下來鎮守的各要塞堡壘裡的士兵,和那些遷移過來的隨軍家屬,以及配軍的囚犯、奴隸們,能夠維持的了嗎?

他們能不能真正適應那時惡劣的氣候環境,尤其是瘟疫疾病,以及蠻子們的反攻呢?

秦琅還是認爲可以一試,只要提前多做好充足的準備。

想要大軍過一次,就讓所有蠻子都臣服,這根本不現實也不可能,只能是自欺欺人。

不說其它的,這些深山老林裡,就算把所有的蠻寨都拜訪一遍,估計沒有個幾年時間都做不到的。

在那交通不便的山裡,這山望着那山,看着不遠,兩座蠻寨似乎大聲喊兩句都能聽到,可如果你真的要過去,那可能就得翻山越嶺,甚至得左繞右繞,那些連綿的大山,深深的河谷,會讓你苦不堪言,可能走上七八天都未必能過去。

這就是蠻地的現狀。

秦琅他們雖分成三路大軍,三路軍又再分成左右兩廂等,可也只能沿着主要的河流穀道前進,對於一些大寨用兵,但對於偏離主道上的其它蠻寨,就暫時鞭長莫及了。

這隻能一步步來。

到目前爲止,秦琅從高平堡出兵以來,到是進展還挺順利,句町主力倉惶西逃,山裡的句町蠻,以及一些其它部落蠻,都無法再有效抵抗唐軍。

羣龍無首,一片混亂。

秦琅沿着主要的孔道前進,前後擊敗威服了不少寨子,但身後還有更多的寨子連見都還沒見到。

不過計劃裡一些主要的節點,倒都很順利的拿下,並且已經都在開工建造。

河江,是秦琅所擬新拓七州之一,一個很重要的要點,這裡將建成一座鎮守要塞。

在此略做休整後,他們將留下部份輔兵、民夫們在此與一些召來的蠻子修要塞堡壘,然後帶着戰士沿盤龍江而上,直抵句町儂氏部的老巢。

只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河江要塞剛剛開始在打地基,連日行軍趕路的將士們還很疲憊,結果從西南趕來一隊輕騎,他們送來了李大亮的最新軍報。

就在不久前,安南都護府愛州刺史張弼,率八千軍追擊句町蠻至儂人河畔,全軍盡沒。

八千兵馬全軍盡沒,不是什麼羈縻蠻州的協從蠻軍,而是安南大都護府下的正規唐軍,其中還包括了兩千輕騎兵。

八千裝備精良的唐軍,甚至擁有兩千輕騎,這在安南絕對是橫着走的力量,可卻在蠻地全軍覆沒了。

雖然這八千人戰死前,也用鮮血和刀劍,帶走了句町蠻與和蠻近兩萬人馬,但這依然讓秦琅等人震驚不已。

那個儂三娘又一次創造了奇蹟,她帶着兩萬句町青壯背水列陣,阻擊唐軍追擊,結果不但沒覆沒,反而是把八千唐軍給殲滅了。

和蠻部孟谷悞帶來的八百蠻騎和八千青壯很關鍵,後面陸續趕來的兩蠻部衆,更是給了唐軍最後一擊。

可不應該啊。

牛見虎等人都一臉不可思議,他們都覺得蠻子就是蠻子,唐軍就該一個打十個。

“猛虎也架不住羣狼!”

秦琅細細覆盤了這次戰役,最後也不得不搖頭,張弼之敗,最關鍵還在於他輕敵冒進,之前追擊七天七夜,把全軍追的疲憊不堪,本來他後面還有上萬的輔兵民夫等,可爲了追敵,他把那些甩在身後幾百裡。

而本來應當保持距離相互策應的李大亮部,也被張弼甩的太遠。

當然,若是當和蠻部出現夾擊的時候,張弼能夠果決放棄戰鬥,率軍徐徐後撤,放過句町一馬,那麼他自己就算有所損傷,也不可能全軍覆沒。

他自認爲能夠敵過兩蠻,最後卻終究還是兵敗軍覆。

這一戰,張弼打的也確實夠猛,可犯的致命錯誤很多,當然,蠻子們能夠在這種絕境下背水一戰,絕地反擊,也是出乎人意料的,估計換其它將領,當時也不會認爲蠻子有機會贏,都認爲自己能贏。

那個儂三娘真是處處出人意料啊。

當聽說儂三孃的長子死在陣前時,牛見虎等人都拍手稱快,秦琅卻反而更理解了那個女人幾分。

這一戰,說到底不是上次句町入侵唐境的戰鬥,這次是他們逃亡路上的拼死之戰,他們不拼命,就沒命了,他們的家園沒了,他們的父母妻兒也將沒命,他們這是爲生命而戰,更爲親人而戰,爲族羣而戰。

那些人心中有太多怒火,當他們全部爆發出來的時候,很可怕,尤其是在一個擁有着無比驚人鬥志和決心的統帥下時,更可怕。

李大亮在失去了張弼這員猛將,以及那八千精銳之後,雖然迅速率兵北上,但最終還是沒能在八平城攔住南逃的兩蠻。

雙方在八平壩子上展開了一場大戰,儂三娘白巾裹額,身披白袍,提着兒子的斬刀大馬衝鋒在前,和蠻大鬼主孟吳恪帶着彪悍的和蠻戰士聯手而攻。

李大亮終究是遠道而來,將士疲憊,尤其是失去了張弼那支大軍後,李大亮手裡也只不過幾千兵馬。

與蠻軍血戰一日,終究還是擋不住蠻子們那驚天的氣勢。

李大亮軍折損三千,不得不退入八平城中,最後只能眼睜睜看着十餘萬蠻子扶老攜幼,浩浩蕩蕩的從八平城下經過,蠻子從城下過了三天三夜。

李大亮雖也幾次出城襲擊,但最終都還是被儂三娘與孟吳悞擊退,並沒有什麼戰果。

“衛公,請下令發兵追擊。”牛見虎諸將請令。

秦琅卻只是將信放下,緩緩搖了搖頭。

人都跑了,還追個什麼?

兩蠻衝過了八平城這道關後,往南就已經無人可攔了,他們一路向南,那邊是和蠻的大本營,和蠻十幾支部落,無數的蠻子,實力仍在。

李大亮現在是傷筋動骨,若不是有水師的一些兵馬替他撐着,他都得擔憂和蠻趁機順西道江而下,直取交州了。

“既然仗都已經打完了,蠻子也跑了,那就暫時不要管他們了,先把這後面爛攤子收拾乾淨了再說。”

“在明年夏天雨季到來之前,我希望西抵南盤江,南抵西道江,往北直到右溪,東抵高平的這千里蠻地,盡皆征服。”

“那儂三娘和孟吳悞殺了我們八千將士兄弟,就這麼算了?”

“不是算了,是暫時記下,總要還的。”秦琅握緊拳頭,緩緩說道。

第591章 捷報頻傳第1121章 投降派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第424章 長安天子第67章 單騎討寇第647章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落處天子第821章 婦人撒潑第1010章 太子萬歲第974章 收拾亂局第1250章 秦公子的豪氣第156章 紅拂女第834章 反了第358章 搶功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262章 幕後黑手第741章 起風第300章 添燈加油第300章 添燈加油第742章 海禁第162章 發家致富程大郎第1356章 樂極生悲驚變故第386章 大將軍第641章 不抑兼併第55章 賜丹書鐵券免死牌第997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208章 羽林軍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424章 長安天子第580章 賜封三太子第372章 皇商第54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623章 僕射第816章 翁婿的默契第1232章 不臣第145章 橫刀自刎第227章 東坡肉和轉運司第1123章 納頭便拜第1410章 血戰蔥嶺第137章 尚書令第976章 金槍不倒第917章 琢磨不透第278章 秦王破陣樂第524章 公主的復仇第342章 巡狩第222章 帝憂第216章 放逐第 311章 秦琅夜宴圖第511章 以武止戈第454章 開頭沒有回頭箭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910章 鎮海軍使第861章 臨危受命第422章 內訌第1173章 太子發難第1043章 親上加親第345章 遲來一步第1073章 贊普四顧已惶惶第1333章 公車上書第1371章 心腹大患第605章 烏海第1345章 借巢第149章 九騎出長安第1348章 冷宮第337章 受降城第605章 烏海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1239章 寶泉第550章 交易第969章 不闢之土第1123章 納頭便拜第484章 宋江第448章 納妾記第1395章 終成惡龍第558章 截殺第177章 謀危社稷第883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93章 殺無赦第41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342章 巡狩第1039章 罪名朋黨坐罪當死第446章 霸王硬上弓第1460章 總督第1412章 天子病危第1165章 公主節禮第145章 橫刀自刎第304章 燕趙無雙地,天下第一家第1461章 時機第167章 上皇難護舊日臣第51章 削爵奪職第1376章 四大神洲第954章 馬過藍關第15章 火燒長安第1080章 太尉、節度第619章 初秋第756章 大意了第1335章 禁軍譁變第133章 勤王第1029章 魏王相邀第284章 保住承乾第36章 借太子人頭一用
第591章 捷報頻傳第1121章 投降派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第424章 長安天子第67章 單騎討寇第647章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落處天子第821章 婦人撒潑第1010章 太子萬歲第974章 收拾亂局第1250章 秦公子的豪氣第156章 紅拂女第834章 反了第358章 搶功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262章 幕後黑手第741章 起風第300章 添燈加油第300章 添燈加油第742章 海禁第162章 發家致富程大郎第1356章 樂極生悲驚變故第386章 大將軍第641章 不抑兼併第55章 賜丹書鐵券免死牌第997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208章 羽林軍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424章 長安天子第580章 賜封三太子第372章 皇商第54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623章 僕射第816章 翁婿的默契第1232章 不臣第145章 橫刀自刎第227章 東坡肉和轉運司第1123章 納頭便拜第1410章 血戰蔥嶺第137章 尚書令第976章 金槍不倒第917章 琢磨不透第278章 秦王破陣樂第524章 公主的復仇第342章 巡狩第222章 帝憂第216章 放逐第 311章 秦琅夜宴圖第511章 以武止戈第454章 開頭沒有回頭箭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910章 鎮海軍使第861章 臨危受命第422章 內訌第1173章 太子發難第1043章 親上加親第345章 遲來一步第1073章 贊普四顧已惶惶第1333章 公車上書第1371章 心腹大患第605章 烏海第1345章 借巢第149章 九騎出長安第1348章 冷宮第337章 受降城第605章 烏海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1239章 寶泉第550章 交易第969章 不闢之土第1123章 納頭便拜第484章 宋江第448章 納妾記第1395章 終成惡龍第558章 截殺第177章 謀危社稷第883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93章 殺無赦第41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342章 巡狩第1039章 罪名朋黨坐罪當死第446章 霸王硬上弓第1460章 總督第1412章 天子病危第1165章 公主節禮第145章 橫刀自刎第304章 燕趙無雙地,天下第一家第1461章 時機第167章 上皇難護舊日臣第51章 削爵奪職第1376章 四大神洲第954章 馬過藍關第15章 火燒長安第1080章 太尉、節度第619章 初秋第756章 大意了第1335章 禁軍譁變第133章 勤王第1029章 魏王相邀第284章 保住承乾第36章 借太子人頭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