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詔成

“老臣斗膽問陛下,秦三郎乃先皇臨終欽命的顧命首輔,於大唐更是功高勳著,如今先皇駕崩不過月餘,此時辭相離去,天下人會如何看?”

貞觀殿。

長孫無忌很不客氣的問皇帝外甥,吹鬍子瞪眼。

“非朕之意,乃秦公堅辭也!”

皇帝坐在那裡,對憤怒的舅父並不畏懼,雲淡風輕的答道。

對於這樣的回答,長孫無忌當然不能接受,他今日開始也被皇帝弄的有些被帶節奏,覺得秦琅過線了,可誰想到年輕剛繼位的皇帝外甥纔是那個過線的人。馬上回過味來的長孫無忌,自然得要來跟皇帝爭一爭。

實是皇帝表現的太過明顯。

秦琅可是聖人臨終前欽立的顧命首輔,先皇駕崩後,秦琅這一個月來做的可沒有半點差錯,在泰山向禁軍將校宣讀遺詔,讓大家拜見太子,然後秘不發喪,迅速擁太子返回洛陽。

第一時間控制東都,然後擁太子柩前即位,再到這個月來的各方面安排,都是表現的可圈可點。

可以說真正的定策擁立大功。

天子不僅不感謝,居然還這麼急不可待的要趕秦琅走。

“聖人若無此意,秦三郎雖無意朝堂,但也起碼還會在朝中再留守兩三年,再扶聖人上馬走一段時間的。”

“事已如此!”李胤只是冷冷回道,他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秦琅辭相離朝這件事情上,他並沒有打算退讓。

至於天下人如何看,李胤並不太在乎。

長孫無忌氣的甩袖而出,臉都氣黑了,他沒想到李胤這纔剛當了一個月皇帝,居然就如此。

“阿舅慢走!”皇帝對着長孫氣匆匆的背影居然舉起茶杯,面帶着微笑道。

等長孫無忌的背景消失在殿門口。

皇帝讓內侍喚來了翰林大學士李百藥。

“拜太傅長孫無忌爲檢校尚書令,並主持中書、門下二省事,賜實食封通前共三千戶!賜鑄錢爐三爐!”

“宗正少卿長孫衝,遷秘書監!”

“長孫渙授鴻臚少卿,封上黨郡公!”

“長孫濬授常州刺史,封安康郡公。”

“長孫淹授虢州刺史,封安城郡公!”

“賜太傅錢十萬貫!”

翰林大學士李百藥提着筆,聽到皇帝口述的內容,有些欲言又止。

這位做了一段時間翰林院大學士,對這位新皇帝也算有些瞭解,即位後的皇帝明顯比之前爲太子時,更加鋒芒畢露。

“大學士可是今日身體不適,要不朕另召其它翰林學士前來待詔?”

李百藥想了想,還是一邊提筆開始擬詔一邊回答說謝聖人關心身體很好。他知道他勸不了這位新皇,內心也並不太想勸,因爲一把年紀的李百藥很清楚,自己若是開口勸說,估計明天也就跟秦相公一樣被趕出朝堂的下場了。

詔成。

李胤接過瞧了瞧,滿意的點頭。

“大學士的文才了得,朕喜歡。”

召來內侍,讓他安排人去趙國公府傳詔。

“當年先皇建立翰林院,從中書舍人手中分出這草擬內製之權,讓翰林院草擬冊後、立儲、拜相封侯,任免將相、號令征伐,即方便快捷,更能保守機密,確實是聖明。”皇帝笑着道。

這要是在過去,任免將相等所有正式詔令,都得出自中書舍人之手,中書草詔門下審議,若是皇帝的詔令讓中書省覺得不合適,他們完全可以拒絕草詔,甚至就算中書舍人草詔了,門下省也可以封駁拒絕。

而不是如現在這般,這種重大的詔令之權,分到了翰林學士院中,根本不需要再經過外朝了。

細究起來,其實如今的翰林學士院,類似於漢朝時的內朝。漢代分內外朝,外朝自然是丞相領導的百官了。而後來又發展出內朝,侍中、常侍、散騎常侍、黃門侍郎等一堆內朝官。

甚至後來中書、尚書、門下諸省,其實也都是從這內朝演變出來的。

內朝漸奪外朝宰相之權,而經過魏晉南北朝後,演變成了三省六部的體系,但這個三省六部體系其實也不穩固。

在貞觀朝,就已經迅速的變化,隋朝、和唐初時的尚書省獨大,變成了中書和門下省合流,政事堂凌駕三省之上。

過去三省分立,到政事堂的集權,既是相權的分割,卻又是外朝的集中,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對於權力是非常敏感的。

所以他一邊以他官加銜入政事堂,形成政事堂羣相制度,打破三高官官爲相的舊例,一方面卻又通過建立翰林學士院,分走了內製之權。

皇帝爲什麼非要把草詔之權一分爲二?

就是因爲草詔之權是中書之權,而中書掌握的這個草詔權,正是決策權的關鍵,皇帝分走內製之權,等於嚴重削奪了政事堂宰相之權。

特別是這個內製權掌握的還都是將相任免、冊後立儲、封侯授封、號令征伐這樣重要的草詔權,而中書舍人保留的是三品以下官員任免,以及一般事務的草詔權。

就如現在,承乾雖然剛當上皇帝,但憑着皇帝向來對翰林院的掌控,他任免宰相等就非常方便了。

甚至只要他願意,尚書、都督、刺史、大將軍、將軍等三品以上官,他都可以直接任免。

政事堂想拒絕,都沒有正當程序,只能諫。

而不是如武德或貞觀初那樣,如果宰相不滿意,直接駁回封還,甚至根本就不草詔,沒有經三省通過,官員們也完全可以不理會。

皇帝的中旨口諭,尤其是新皇帝的中旨口諭,權威可不高。

但現在,皇帝發出的是內製詔令,誰敢不從。

“大學士,朕知道你們翰林院雖就在銀臺門外,但考慮到也不可能時時隨侍當值,所以朕準備任命兩位中官出任翰林院使,負責傳達聯繫,如何?”

翰林學士院有大學士一人,也叫翰林學士承旨,另有學士七人,另有直學士、待制等。

李百藥這個大學士不僅僅是起草詔令,實際上是侍從皇帝,職掌禁中機密,職權極重,因此也被稱爲內相。相當於以前的侍中或中書令之職。

翰林院與館閣殿大學士是宰相加銜不同,這是一個真正的職事機構,不隸屬政事堂,與御史臺一樣是比較特殊的機構,雖說李百藥這人有些軟,很聽話,但李胤依然並不完全信任他。

畢竟他也是個文官,誰知道會不會跟外朝官一條褲子?

李胤提出要在翰林院新設兩條翰林院使,由宦官充任,說是聯絡,實則就是監察院事,相當於是派了個監軍過去。能夠替他更好的掌握翰林院的動向,甚至掌控翰林院。

李百藥想了想,沒敢拒絕。

這位已經八十四歲了,跟早幾年病逝的秘書監虞世南是同時代的才子,他的父親是隋朝名相李德林,據說李百藥幼時體弱多病,其祖母於是以百藥名之。

說來也奇怪,打小病弱的孩子,結果卻活到了八十四,依然身體健壯。

他做過隋太子楊勇的太子舍人,東宮學士,楊廣時貶出外放福建建安郡丞,隋亂時在李子通、杜伏威等義軍中任過官,李淵建唐,配流涇州。

後被李世民徵拜爲中書舍人,歷任禮部侍郎、太子右庶子等職。

可以說,這人是一個非常有才學的文人,是數朝名士,但他身上也有許多文人的一種通病,就是骨頭有些軟,反正這輩子隨風倒,依附過很多人,也有點像是個政壇不倒翁,雖說沒什麼立場,但本事紮實,又沒威脅,誰都願意重用。

這還是位史學家,有家學淵源,他在其父親的舊稿基礎上,撰成齊史五十卷,爲大唐國史稿所用,經秦琅等宰相領銜,官方修訂後刊成《北齊書》,成爲官史。

另外他還參與過大唐貞觀律,修五禮,並贊成世封制。

李胤瞧着這個鬚髮皆白跟個壽星公似的大學士,雖然背微駝,但能活到八十四歲還身子這麼健壯,確實少有了。

當然,這人他用的更順手。

李胤親自提筆,寫下一道詔令,晉封安平縣公李百藥爲康國公,實封五百戶,遼東賜世封地一塊。

李百藥望着這道詔令,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領旨拜謝。

李胤接着又草一道詔令。

“禮部主客司主客員外郎李安期,從修《晉書》有功,授吏部侍郎,加史館學士,授安平縣男!”

李安期是李百藥的兒子,是個七歲就已經能背誦詩經的神童,隋朝時李百藥貶官建安,父子路遇亂軍,賊人發現李百藥是個朝廷官員後,準備殺死他,李百藥跪地哭請替代父親受死,亂軍也不由的感嘆其孝心,把爺倆都給放了。

李安期家學淵源,十分有才華,在唐朝從符璽郎做起,再到主客員外郎,表現出衆,還參與了數部史書的編修,尤其是晉書的修訂,功勞很高。

李胤先封李百藥爲國公,又封他兒子爲吏部侍郎,還把安平這個封號給了他,李百藥如何不感激。安平既是李百藥的家鄉祖籍,也是李家數代的封號,如李德林就封安平縣公,李百藥在唐朝以定平縣男起家,後來封到安平郡公,如今加康國公。

八十四歲的李百藥再次拜倒在年輕的新皇面前。

李胤笑着讓他起來,“好好爲朕統領翰林學士院,朕從不吝惜賞賜!”

第1157章 水撈白銀第1240章 秘密任務第971章 殖民時代第1385章 狄仁傑第1435章 滇越東輝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1053章 來襲第183章 不務正業第212章 餵豬養兵第325章 千年秦家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1153章 招兵買馬第886章 調虎離山第940章 太子休妻第75章 一筆舊賬第1345章 借巢第1447章 天下長安第874章 少年第1265章 武才人第7章 逐出家門第125章 槓精第1026章 喪鐘長鳴第375章 執掌東宮第826章 軍令第1404章 鐵流二萬五千裡,秦俊三屠十萬胡第946章 各爲其主第441章 雞犬不留第835章 嘲諷第841章 旗手第301章 調教太子第531章 天了一怒血漂杵第783章 雙冠凌煙閣第534章 一封捷報九重天第586章 勇士第134章 解封第643章 永業第111章 小金庫第1162章 公主太平第866章 征服第132章 馬屁精第714章 盟友第434章 宣威蠻荒第1005章 臨終第660章 祥瑞現世封泰山第760章 牛進達第859章 暫且記下第1341章 十國盟主第797章 血怒第532章 繼續奏樂接着舞第1090章 蕃騎第950章 另立朝廷第152章 大唐神器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1087章 絕戶計第361章 上門女婿第1189章 重招舊部第267章 陽謀爲上第129章 一併罷免第306章 吃醋第一人第1456章 平衡第53章 魏徵認證:昏君第1104章 金銀島第309章 裝完逼還想跑?第1159章 正陽門下第126章 登基御極第484章 宋江第377章 衛國公第1116章 秦琅第1457章 行省第949章 當頭棒喝第1215章 大清洗第106章 一本萬利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80章 匹馬孤劍,崩圍陷陣第1223章 盟主第1023章 十三道金牌第655章 神機營第1206章 石龍第1080章 太尉、節度第1366章 父慈子孝第205章 李泰同學第928章 徵召還朝第223章第887章 寧缺勿濫第519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1455章 分歧第1042章 面具第1374章 把握不住第1192章 可喜可賀第1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400章 又一個楊廣第1029章 魏王相邀第1228章 玄奘、辯機和高陽第1431章 皆大歡喜第1027章 復古第1213章 血河落日第409章 一網打盡
第1157章 水撈白銀第1240章 秘密任務第971章 殖民時代第1385章 狄仁傑第1435章 滇越東輝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1053章 來襲第183章 不務正業第212章 餵豬養兵第325章 千年秦家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1153章 招兵買馬第886章 調虎離山第940章 太子休妻第75章 一筆舊賬第1345章 借巢第1447章 天下長安第874章 少年第1265章 武才人第7章 逐出家門第125章 槓精第1026章 喪鐘長鳴第375章 執掌東宮第826章 軍令第1404章 鐵流二萬五千裡,秦俊三屠十萬胡第946章 各爲其主第441章 雞犬不留第835章 嘲諷第841章 旗手第301章 調教太子第531章 天了一怒血漂杵第783章 雙冠凌煙閣第534章 一封捷報九重天第586章 勇士第134章 解封第643章 永業第111章 小金庫第1162章 公主太平第866章 征服第132章 馬屁精第714章 盟友第434章 宣威蠻荒第1005章 臨終第660章 祥瑞現世封泰山第760章 牛進達第859章 暫且記下第1341章 十國盟主第797章 血怒第532章 繼續奏樂接着舞第1090章 蕃騎第950章 另立朝廷第152章 大唐神器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1087章 絕戶計第361章 上門女婿第1189章 重招舊部第267章 陽謀爲上第129章 一併罷免第306章 吃醋第一人第1456章 平衡第53章 魏徵認證:昏君第1104章 金銀島第309章 裝完逼還想跑?第1159章 正陽門下第126章 登基御極第484章 宋江第377章 衛國公第1116章 秦琅第1457章 行省第949章 當頭棒喝第1215章 大清洗第106章 一本萬利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80章 匹馬孤劍,崩圍陷陣第1223章 盟主第1023章 十三道金牌第655章 神機營第1206章 石龍第1080章 太尉、節度第1366章 父慈子孝第205章 李泰同學第928章 徵召還朝第223章第887章 寧缺勿濫第519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1455章 分歧第1042章 面具第1374章 把握不住第1192章 可喜可賀第1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400章 又一個楊廣第1029章 魏王相邀第1228章 玄奘、辯機和高陽第1431章 皆大歡喜第1027章 復古第1213章 血河落日第409章 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