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吾之弟

莫不離還在大聲地笑着,就像是沒聽見桓子澄的話。

很快地,他的髮髻便散落了下來,灰白的髮絲披滿面頰,將他白中泛青的臉給掩了去。

“原來……吾還有一弟……吾之好弟弟……哈哈哈……父王備下的後手……那纔是……父王的後手……”莫不離像是笑得無法停止,滿頭亂髮在風中飄零,眼角迸裂,滲出血絲。。

他的弟弟比他小了八歲,被他的父王一力瞞了下來,就算最後身死,也不曾向他透露過一個字。

那他又算什麼?

他這一生的辛酸顛簸,又算什麼?

他每一天都如同走在懸崖之上,無一晚能夠安睡,而他的好弟弟卻能夠遠離一切,安然地活了下來。

原來,他的父王竟打着這樣的算盤!

原來,他這個以“琉璃郡主”爲名養着的假女兒、真兒子,他的父王從來就沒看中過。

他就是放在外頭給人看的一個幌子。

只要他活着,則靖王一系便有了籌謀之人,衆人的注意力也只在他的身上,則他的好弟弟,便能夠安全地長大。

說不定,他的父王就是要他打下江山,再拱手相讓。

爲什麼?

憑什麼?

莫不離用力地撕扯着他的頭髮、他的臉、他的衣裳,撕扯着他能撕扯的一切。

如果能把這一切撕碎,讓前塵過往盡成齏粉,那該有多好?

若是他能在永平十九年一死了之,而不是活在這世上白白奔忙,如同一個笑話般地存在着,那該有多好?

莫不離的耳中似是響起了重重嗡鳴,眼前的一切都在飛快地旋轉着。

他用力閉上了眼睛,牙關緊緊咬合,拼命抑住了那即將衝破喉嚨的尖叫,額角青筋不住地突起着、蠕動着,像是一條條醜陋的蚯蚓。

他想,他現在的樣子,一定特別地可笑。

若他不是他自己,他也會覺得,這個叫做郭士謹的傻子,簡直可笑得要命。

他廢力地勾了勾脣,想要勾起一個笑來。

只是,那齒關咬得太緊,這一勾脣,他的喉頭便又是一陣腥甜,面容亦隨之扭曲,就像是被無數隻手撕扯着、拉拽着,狀若鬼怪。

“然則……壽成殿當晚,陛下……爲何敢於動手去碰太子殿下?”阿烈嘶啞的語聲響了起來,每個字都吐露得極爲艱難,“陛下不知……先王幼子之事麼?”

“陛下確實不知。”回答他的是桓子澄,冰冷的語聲不含情緒:“在離京之前,吾與陛下有過長談,就此得知,先帝在位時,曾派出大量人手探訪隱堂,而陛下卻只知先帝在找遺詔,並不知還有旁事。”

一面說話,他一面便擡手撣了撣袍角,語聲淡然:“據我猜測,先帝之所以不說郭士張之事,是看準了陛下的脾性。陛下生性多疑,然膽略手段卻又極爲欠缺,若是將此事告之,陛下極有可能做出不智之舉,反倒於大局有害,於是先帝便使了一招‘拖’字訣。只消再往後拖個幾十年,先帝這一脈能穩坐三朝江山,則就算有靖王的孫子面世,那些老臣也死絕了,屆時又有誰會爲一個死掉的靖王效力?”

說到此處他略停了停,又道:“如果說,當年墨少津是拿着墨氏族衆並他自己的命來賭,那麼,先帝后來瞞下此事,也同樣是在賭,先帝賭的是墨少津手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靖王幼子,更在賭對此一無所知的陛下能夠安然地拖到事情得以解決。”言至此,他冰冷的臉上浮起了一絲極淡的笑:“從結果來看,我以爲,先帝還是賭對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陛下果然安全渡過了這場危機。”

他說着便轉向了楊大監,擡了擡手:“另還有些許餘事,楊大監所知甚細,便由你來說一說罷。”

“是,都督大人。”楊大監恭聲應是,又向着莫不離行了一禮,方纔晃動着滿頭的白髮,顫巍巍地道:“我被先王派去隱堂時,身上帶着先王留下的好些信件與證物,先王叮囑過我,不到關鍵時刻,小郡王的身份不能露,且小郡王自己也不知他乃是先王之子,只以爲他真的是墨家的一個子弟。”

空地上寂靜如死,唯他細長而蒼涼的語聲迴盪着,有若迴音:“我們在隱堂呆了沒幾年,墨少津突然就出現了。仗着手上有那族老留下的一件信物,他強行將我們帶出了隱堂。我不敢表露小郡王的身份,也無力與他相抗,只得跟着他回了大陳。所幸那時候墨少津與先帝談條件的事,我們是半點不知的。只是後來,在墨少津去逝之前,他將族弟——也就是呂時行——召去榻前,秘談了許久。而那呂時行從屋中出來的時候,他看小郡王的眼神就不一樣了。那時候我就知道,他應該是……明白了小郡王的身份。”

“呂時行他……也知道?”阿烈忍不住打斷了他,面色愈加蒼白。

“只知大概而已。”桓子澄淡然接口道,面色如冰:“呂時行知道他這個庶弟身份不一般,且很可能與靖王有關,但具體情形卻並不知悉。他與墨少津不同,他生性懦弱,並沒那麼大的野心,更兼又拿到了那份遺詔,越發惶惶不可終日,整天都活在恐懼之中,在朝堂上也表現得越來越沉默,陛下想來也是看懂了他這一點,所以後來對呂家纔會越來越不客氣。”

“爲何……唯楊大監一人……相伴?”阿烈像是還不死心,又或者是本性使然,太想明晰真相,遂再度發問:“先王既如此珍視……此子,爲何……不多派人手護衛?”

他這話問的卻非桓子澄,而是楊大監。

楊大監未敢就回話,回頭看了桓子澄一眼,見他並無表示,方纔開口道:“當年,我也這樣問過先王,怎麼就派我一個人去守着小郡王?我又不會武技,萬一守不住可如何是好?可先王卻說,這天下間最好的保護,莫過於‘不知’二字。小郡王之事,原本只有三人知曉,便是先王自己、那墨氏族老並先王早前派去的那個親信。永平十八年的時候,那親信病死了,墨氏族老也早就死在了山崩之中,先王說,從此之後,天下間知曉此事的,便只剩下了先王與我。與其給小郡王身邊派上衆多保護之人,還不如就將這秘密牢牢鎖住,於小郡王而言,這纔是最安全的保護。”

第1049章 別亂碰第136章 兼濟名第868章 漢宮秋第255章 火鳳印第097章 悵春草第562章 鎖重門第176章 沐星月第224章 假亦真第904章 腦卒中第243章 奉身契第1036章 皆虛妄第1048章 又秘徑第860章 入皇莊第531章 我願納第994章 忽騰空第799章 從如流第099章 輕拂雪第695章 楓林會第966章 還公道第377章 錦巾雪第673章 紀朝宗第259章 襄武衛第028章 難自支第574章 護不得第369章 金四局第844章 雨驟急第938章 鐵衣寒第427章 吾去也第1049章 別亂碰第155章 東風嫋第447章 春/心動第669章 深巷中第937章 秋瀲灩第433章 煙水闊第855章 述前因第018章 先攻心第149章 水亭風第950章 問檀印第857章 包袱落第303章 妙覺庵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澀郎第344章 且上車第245章 美郎君第1045章 不納恩第385章 細雪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草色蕪第114章 靜日閒第062章 殘夜憂第623章 問舊事第618章 杜容華第748章 端午宴第093章 曲無直第399章 賊老嫗第445章 閤家歡第870章 析因果第381章 溼長睫第915章 不置喙第1022章 碧影幽第295章 傳錦囊第612章 遺珠還第981章 痛快否?第589章 且去也第657章 歲暮宴第805章 風雷引第113章 傲霜圖第729章 任光祿第246章 潁川事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690章 往而深第661章 東風樓第317章 黑衣人第770章 龍陽好第633章 諸皇子第134章 暗香露第804章 請撫琴第513章 何所歡第542章 臥龍嶺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生第138章 一捧雪第829章 金蓮池第405章 碼頭邊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482章 抽薪策第879章 朱漆門第055章 法服說第043章 團香雪第643章 青蓮宴第684章 隱可見第542章 臥龍嶺第310章 林守誠第227章 玄衣寒第654章 風正起第889章 約明日第139章 透雪瓶第225章 清光皎第920章 僕不胖第521章 密密縫第674章 四季春第014章 略施恩第308章 哀涼意
第1049章 別亂碰第136章 兼濟名第868章 漢宮秋第255章 火鳳印第097章 悵春草第562章 鎖重門第176章 沐星月第224章 假亦真第904章 腦卒中第243章 奉身契第1036章 皆虛妄第1048章 又秘徑第860章 入皇莊第531章 我願納第994章 忽騰空第799章 從如流第099章 輕拂雪第695章 楓林會第966章 還公道第377章 錦巾雪第673章 紀朝宗第259章 襄武衛第028章 難自支第574章 護不得第369章 金四局第844章 雨驟急第938章 鐵衣寒第427章 吾去也第1049章 別亂碰第155章 東風嫋第447章 春/心動第669章 深巷中第937章 秋瀲灩第433章 煙水闊第855章 述前因第018章 先攻心第149章 水亭風第950章 問檀印第857章 包袱落第303章 妙覺庵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澀郎第344章 且上車第245章 美郎君第1045章 不納恩第385章 細雪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草色蕪第114章 靜日閒第062章 殘夜憂第623章 問舊事第618章 杜容華第748章 端午宴第093章 曲無直第399章 賊老嫗第445章 閤家歡第870章 析因果第381章 溼長睫第915章 不置喙第1022章 碧影幽第295章 傳錦囊第612章 遺珠還第981章 痛快否?第589章 且去也第657章 歲暮宴第805章 風雷引第113章 傲霜圖第729章 任光祿第246章 潁川事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690章 往而深第661章 東風樓第317章 黑衣人第770章 龍陽好第633章 諸皇子第134章 暗香露第804章 請撫琴第513章 何所歡第542章 臥龍嶺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生第138章 一捧雪第829章 金蓮池第405章 碼頭邊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482章 抽薪策第879章 朱漆門第055章 法服說第043章 團香雪第643章 青蓮宴第684章 隱可見第542章 臥龍嶺第310章 林守誠第227章 玄衣寒第654章 風正起第889章 約明日第139章 透雪瓶第225章 清光皎第920章 僕不胖第521章 密密縫第674章 四季春第014章 略施恩第308章 哀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