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

秦國攻韓,魏、趙發兵援救。三晉再掀合縱,共同應對諸侯。然,三晉慘敗,折損將士十幾萬。

三晉被齊、秦兩國打敗的消息,傳至大梁宮。魏王嗣震驚不已,以三晉的實力,奈何不住齊、秦兩國。魏王嗣得知這個噩耗,整個人癱坐在地上,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道:“三晉敗了,三晉敗了。”

大臣田需趁機道:“秦國攻韓,我們就不該救援韓國。否則,也不會折損數萬將士。”

“姑且不論救援韓國是對,還是錯。”魏相惠施卻看到了三晉團結一致,“三晉雖敗,齊、秦兩國也沒有討到便宜。”

田需擠兌道:“魏相,三晉折損了十幾萬將士。我國也折損了幾萬人馬,這就是救援韓國的結果。”

“三晉雖敗猶榮。”惠施正色道:“三晉向諸侯國表明態度,齊、秦也不敢攻我三晉。”

魏國慘敗,加劇了魏國朝堂動盪。親楚、親秦、親齊的勢力擡頭,聯合起來發動驅逐公孫衍,交好諸侯的運動。

惠施竭盡所能力保公孫衍,奈何局勢已然不利。魏王嗣此刻才明白,身爲一國之君,要平衡多方勢力。父王坐在這個位置上是多麼的不容易。

公元前323年,公孫衍倡導韓、趙、魏、燕、中山五國相王,共對齊、楚、秦三國。齊、秦、楚攻打五國。五國相王合縱,也陷入低潮。

魏惠王罌爲了挽回局勢,保住魏國。不得不驅逐公孫衍,選擇親秦、盟楚、拒齊。

今日之局面,與那日宮廷何其相似。

魏嗣也明白,父王驅逐公孫衍離魏,並非是公孫衍沒有才能。而是,他的才能太出衆。俗話說,一個人太有才,總會遭人嫉恨。齊、秦、楚三國皆不想公孫衍留在有霸主根基的魏國。

諸侯國齊心協力攻打魏國,魏國四面楚歌,導致霸業日落西山。他們是不希望魏國再次強盛。魏王嗣也面臨着魏惠王罌當初的選擇…留下公孫衍,便是選擇與諸侯爲敵。

可,驅逐公孫衍,他又於心不忍。

“夠了。”魏嗣見諸臣吵得不可開交,怒道:“寡人想清靜清靜。”

諸臣見王上發怒,大殿一片安靜。

魏王嗣尚未繼任國君,就許下誓言,此生要重拾魏國霸業的輝煌。魏王嗣也立志,他日做一名好的國君。先祖的輝煌時代,也時刻提醒着他,立志圖強。

魏嗣繼位,也是勵精圖治。先是重用惠施、公孫衍等人,交好韓、趙,共對諸侯。隨後,秦國銳士被齊國競技之師打敗。魏嗣明銳地感覺到壓制秦國的機會來了。於是,公孫衍再次倡導合縱。

公孫衍對得起他的才華,聯合韓、趙、魏、燕、楚五國合縱,兵發函谷。然而,諸侯離心離德,攻秦不克。最終導致伐秦大業落空。

秦國東出函谷,將復仇之劍,指向韓國。脣亡齒寒,這個道理,魏王嗣豈能不明白。魏王嗣也清醒地認識到…救韓便是救魏。

爲了抑制秦國的東出勢頭,魏嗣以公孫衍爲將,領兵前去救援韓國。然,觀澤敗於齊國,修魚敗於秦國。魏嗣的雄心壯志也遭受到了沉重打擊。如今的天下格局,非三晉能夠左右。

魏王嗣見屬於三晉時代,一去不復返,頭疼得厲害,以左手支撐着額頭,“寡人累了,想要靜一靜。你們退下。”

諸臣聞言,躬身退去。

觀澤、修魚兩敗,魏嗣已然控制不住魏國宮廷。如今魏國的朝堂錯綜複雜,處置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變故。魏相惠施見王上如此,也是深感無奈。但惠施明白一點,魏國想要復興,離不開公孫衍這樣有才華之人。

惠施剛走出大梁宮,便被一宦者攬下,“惠相,王上有請。”

惠施跟隨宦者再次進入大梁宮。

魏王嗣見惠施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忙道:“惠相,如今的局面,能解否。”

惠施搖了搖頭,也是束手無策。

“寡人想要恢復先祖的榮耀就這麼難嗎?”魏王嗣身子一沉,目光哀傷道:“誰能告訴寡人,寡人應該怎麼做。”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惠施嘆道:“王道,這條路不好走啊!”

“齊國攻打我國。秦國也來攻打我國。”魏嗣的雙眸深感無奈,“楚國也是蠢蠢欲動。寡人沒能振興國力,反而折損了數萬將士。寡人不配爲一名合格的國君。”

“王上休要自暴自棄。魏國的根基尚在,齊、秦、楚三國是亡不了魏國。”惠施開解道:“王上,不如我國交好齊國,親近秦國,拒楚國。”

“爲今之計,也只能如此呢?”魏嗣無奈道:“靠齊、親秦、拒楚,寡人終究是沒能振興魏國。”

一名宦者前來道:“王上,公孫衍將軍求見。”

“犀首求見。”魏嗣的雙眸少了點悲傷,“請他進來。”

“喏。”

不多時,公孫衍昂首闊步地走了進來,請罪道:“罪臣,拜見王上。”

魏嗣聞言,大驚,問道,“犀首何罪之有,怎能用罪臣的稱謂。”

“其一,我勸諫王上援韓,導致觀澤、修魚慘敗,折損我大魏數萬將士。其二,犀首歸國,未能讓魏國振興,反而使魏國進退維谷,不能突破諸侯國的圍攻。其三...”

魏嗣截斷道:“援韓便是救魏,也是寡人的主張,非犀首之錯。”

“王上,犀首有個請求。”

“你說。”

“請王上驅逐犀首,平息國人的憤怒。”

“非你之罪。你爲何要離開魏國,離開寡人。”

惠施也急色道:“犀首,王上並無驅逐你之意。你爲何要選擇離開。”

“齊、秦、楚三國是容不得我留在魏國。我不離開,三國便會繼續攻打我國。我國一國之力是打不贏三國。”

“犀首是懷疑寡人的膽量,不敢向三國開戰?”

“王上的雄心壯志,犀首早已知曉。但,魏國要圖存圖強,不可與齊、秦、楚三國開戰。”公孫衍勸諫道:“王上,此刻不是意氣用事之時。我國要養精蓄銳,發展國力。”

魏王嗣眼淚橫流不止,“犀首之才,足以安邦。寡人不忍,讓你離魏。”

“有王上這句話,犀首,縱使肝腦塗地,也知足了。”公孫衍欣慰道:“王上驅逐我,不僅可以給齊、秦、楚三國交代。也可以給國人一個交代。請,王上以大局爲重。”

“寡人驅逐了你,是給齊、秦、楚三國交代。也給國人一個交代。”魏嗣語調沉重地問道:“你的交代,誰給。”

惠施也道:“犀首,魏國還不至於保不住你。我們在想想辦法,即可解了外憂,又可平息國人的情緒。”

“如今,魏國內外交困。王上,魏相,還有比我離開,更好的辦法?”公孫衍見兩人不說話,繼續道:“王上,臣,人雖是離開了。但我的心還留在魏國。”

魏王見他執意要走,問道:“犀首,你是責怪寡人將公主嫁去秦國?”

公孫衍道:“王上,三晉慘敗。魏國國內將會捲起一場暴風雨。爲了魏國,爲了王上,就讓臣承擔所有的罪名,讓臣離開。”

魏王大驚,公孫衍是爲了他承擔了所有的罪責。這份國士之情,令他感激涕零

如今的局勢,的確對魏不利。公孫衍離魏是最好的辦法。魏王嗣不願辜負,犀首那顆爲國赤誠之心。往惠施哪裡看了一眼。

惠施爲了顧全大局,只好委屈公孫衍,點頭答允。魏嗣心中終究是不捨公孫衍,但局勢由不得他。

魏嗣雙目含淚道:“犀首,寡人對不住你。”

公孫衍見王上答允,行了臣子之禮,“王上,臣告退。”

“犀首,請留步。寡人決定靠齊、親秦、拒楚。”魏嗣雙眸溢出熱淚,喊住公孫衍,續道:“寡人應該如何交好齊國,請犀首教我。”

魏國深陷四戰之地。韓、趙與魏國交好。齊、秦、楚對魏國威脅最大。

公元前318年,魏王嗣不惜放低身段,支持以楚王熊槐爲合縱長,兵發函谷。楚國私下撤軍,將三晉的陣地暴露給了秦國。

魏嗣對楚國背信棄義之事,深感不恥。魏王嗣可以接受靠齊、親秦,但他對楚國的態度是寧可血戰到底,也絕不向楚示好。

秦國的太子蕩,是秦王駟與魏國宗室之女所生。秦太子蕩的身上,流淌着魏國人的血液。魏王嗣將女兒嫁去秦國,再續秦、魏之好。如何與齊國交好,卻一直困擾着他。

公孫衍見王上發愁,欲言又止,“臣有一計。但要委屈惠子。”

惠施笑道:“犀首有什麼話就說。不用考慮我的感受。”

“惠相,得罪了。”公孫衍又道,“臣聞齊相田罌之子田文賢明。王上可邀請田文入魏爲相。”

公孫衍點到即止,行了一禮,又拜了三拜道:“王上保重。”

魏嗣對着公孫衍離去的背影問道:“犀首將去往何處。”

“韓國。”公孫衍頭也不回地走出大梁宮。

……

秦國攻韓,韓王康不願意向秦國低頭,一邊選擇抵抗,一邊向魏、趙兩國求救。

三晉之兵,不再是那個無敵的時代。

修魚一戰,韓國主將申差戰死,韓卒損失數萬男兒。韓國親秦的勢力,又一次擡頭,上表韓王康派出使者前去秦國告罪。

秦國攻韓,韓王康選擇抵抗。修魚一戰敗了,他也不願意靠近秦國。秦國是韓國西邊威脅最大的敵人。秦國東出,韓國是第一個捱揍的對象。秦、韓兩國是不可能和睦共存的。

況且,秦國入侵韓國在先。韓國派出使者前去秦國告罪。這不是打韓王康的臉嗎?

入侵者打了你,你不知恥。反而帶着笑臉前去告罪。這不是承認入侵者的行爲。秦國攻打韓國,韓國打輸了不要緊。但姬姓韓氏的傲骨仍然在。

戰敗不可恥,怕的是丟了傲骨。

派出使者前往秦國告罪,韓王康自然不答應。

韓王康繼承君位數十載,他能夠掌控韓國,也能憑藉自己的威儀,震懾諸臣。諸臣見王上不肯派使者前往秦國告罪,害怕秦國再次發兵。

諸臣聯合起來,給韓王康施加壓力。

韓王康不願意搭理這些人,也不願意見他們。這些人可以不要臉,他身爲一國之君,豈能不要臉。韓王康躲在後宮與人下棋爲樂。

這日,韓王康與平常一樣,與人對弈。忽然來了一名侍者道:“王上,太子和韓相求見。”

韓王康落下手中的棋子,發現放錯了地方,忙道:“太傅,能否讓寡人悔棋。”

“王上,棋局如人生。”太傅笑道:“棋錯一步,滿盤皆輸。人生,又何嘗不是。”

“太傅,所言極是。棋局可悔,人生豈能悔。”韓王康擺了擺手道:“這一局我輸了。我們再來一局,這次我一定要贏你。”

太傅和顏悅色提醒道:“王上,太子和韓相來了。”

韓王康重新佈置棋局,“不管他們,我們繼續下棋。”

“王上,這不太好吧!”

“我不見他們,太傅是沒心思和寡人好好博弈。”韓王康將手中地棋子放入甕中,對着侍者道:“喊他們進來。”

不多時,韓太子倉和韓相迎了過來。

“孩兒,拜見父王。”

“臣,拜見王上。”

韓王看着兩人,問道:“你們兩位見寡人有何要事。”

韓倉率先道:“父王,孩兒願意入秦爲質。”

韓王康聞言,臉色一沉,冷聲道:“你說什麼。”

韓倉迎着韓王的眼神,平靜道:“孩兒願意入秦爲質。”

“胡鬧,胡鬧。”韓王康怒色道:“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韓倉臉色不變,回道:“孩兒知道。”

“你是韓國未來的儲君,怎可去秦國爲質。”韓王康不悅道:“外面的大臣,已經令寡人煩了。你就不要給寡人添亂了。”

韓倉堅持道:“孩兒心意已決,請父王成全。”

韓王康見孩兒意志堅定,韓相在一旁靜默不語,也沒有下棋的心思,問道:“入秦爲質,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主意吧!”

韓相忙道:“臣也贊成太子的主張。”

“寡人就知道你也在參合。”韓康罵道:“太子任性而爲,你不幫寡人勸勸也就算了。怎能支持他胡來了。”

韓相見王上生氣,忙勸慰道:“王上,太子爲了秦、韓兩國,選擇入秦。臣,不好阻攔。”

韓王冷哼一聲道:“你就和他一塊來這裡見寡人。”

韓相笑道:“什麼都瞞不過王上。”

韓王問道:“倉兒,你爲何要去秦國。”

“孩兒想去秦國看看,進一步瞭解敵人。”

“你去秦國,被秦王扣押。秦王以你爲籌碼,要挾寡人。寡人應該如何做。”

“涉及到韓國的安危,請父王不要以孩兒爲念。”

“倉兒,你長大了。該出去歷練一番,替自己樹立一點威嚴。”韓王康的眼眸多了一點溫柔,“你已經決定好了。寡人,成全你。”

“多謝父王。”

血的代價,總會讓人記憶深刻,也會讓人看清許多真實。修魚、觀澤三晉慘敗,折損十幾萬將士。

趙國去王稱君,下達罪己詔,昭告國人,昭告諸侯。

公孫衍再次離魏,魏王嗣將公主嫁給秦國太子蕩以求聯姻,緩和魏秦兩國之間的矛盾。

韓國太子倉爲了進一步瞭解秦國,主動請纓前去秦國當質子。

三晉的慘敗,讓魏王嗣、趙王雍、韓太子倉看清了天下格局。三晉的輝煌已不復存在,他們要做就是守住三晉的江山。

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十章 繼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十章 繼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