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

一邊聽着韓岡的解釋,郭逵一邊繞着火炮轉了幾圈。

臉上的怒氣不知不覺間已經消失了,神情專注,變回了天下知聞的名帥的樣子。

韓岡看着他伸手拍了拍炮管,然後擡頭問道:“能不能試一試。”

“當然可以。”韓岡道,“不過要重新固定一下。”

他可不想再命中郭家的房子了。

郭逵點了點頭,然後仔細地觀察着火器局的士兵小心翼翼地調整炮管的角度。

之前放鬆木炮的架子早就給撤掉了,搭了裝了一個滑輪組的外框,像是龍門吊一樣,下面是土堆起來的炮座。想要調整角度,就需要用滑輪組吊着移動,在炮座上調整。也就是因爲土堆得不結實,方纔炮口才會角度偏移,讓炮彈飛去了郭逵的宅邸。

只是他們小心過了頭,看起來炮口衝着下面了。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這樣不行。炮彈會掉出來。要平着。”

然後又是一陣忙活。好半天,終於調整好了。

郭逵的眉頭皺得緊了起來:“這麼麻煩?”

“之後會有支架。”

韓岡招招手,讓人拿出幾張圖紙來。這是他命畫師所繪製的火炮外形圖。第一張就是韓岡記憶中的野戰炮,有輪子,有炮架,旁邊有炮手做對比,腳邊上還有炮彈,韓岡拿着指給郭逵看。

有圖就很直觀了。郭逵看了兩眼,就知道了帶着輪子的新兵器的特點了。比起霹靂砲來的確更爲適合野戰,看樣子就是爲隨軍行進而設計的。

他拿着圖仔細瞧,問:“這炮架夠結實嗎?火炮看起來不輕。”

“火炮炮管是一千一百斤,正式定型後不會差太多,正常是能撐得住。但炮彈發射的時候,會有一個很大的反衝力,所以炮架必須有足夠的分量,不然會不穩。”

“兩千斤?”

韓岡考慮了一下,“不會超過兩千五。”

“那是要比大車輕一點。”郭逵輕輕點頭。

四輪的太平大車,一般載上五六千斤不成問題,這樣的馬車在官道上時時可見。兩千五百斤連炮身帶炮架的可靠性,當然也不會有問題。

“發射呢?怎麼做。”

郭逵發問,韓岡就比了個手勢,這一回章惇不再上去點火了,幾名士兵清膛、裝藥、裝彈、裝引線、點火,最後一聲巨響,青煙騰起。郭逵耳朵嗡嗡地響了一陣,好半天才定了神下來。擡頭見韓岡和章惇都望着自己,頓時就有些羞惱,勉強笑道:“真跟打雷差不多,年節時的爆竹可比不上。”

扯了一句,郭逵扭頭看那標靶,心中的情緒轉眼就不翼而飛。

三十步的距離上,炮彈竟然硬生生地打穿了三重木板,深深地陷入了院牆邊的沙土堆中。

三層近一寸厚的松木板,裡面夾着石棉,竟然一下都沒吃住。郭逵摸着木板上的洞口,感覺就是包鐵的城門,估計也挨不了幾下。而且這發射比霹靂砲和八牛弩簡單太多了。

郭逵是老行伍,這樣武器放在他手中,能變出幾十種花樣,新戰術當場就在腦中一個個蹦出來。這時候,郭逵倒是有些佩服韓岡了,虧他想得出。

射程能達到七八百步的距離,而且比八牛弩重新上弦要容易。一旦官軍裝備了火炮,遼國想靠近官軍的軍陣都難了。

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卒,在出擊前都要聚集,就是契丹人也不可能避免。難道要契丹人騎着上陣的戰馬在兩三裡地集合,然後衝擊宋軍的陣前?

速度快如賽馬,在長距離的賽事中,經常能聽說有賽馬暴斃的新聞。就是普通的兩裡、三裡疾奔下來,賽馬也都會滿身是汗。若騎在上面的是全副武裝、連人帶裝具有兩百斤的騎手,再好的馬匹都吃不消兩三裡的狂奔。

這就是火炮的好處。直接在極遠處就打散敵軍的集結,打亂敵軍的攻擊節奏。其實類似的事,牀子弩也能做到,霹靂砲也勉強可以。但火炮能做到隨軍野戰,牀子弩、霹靂砲可做不到。

霹靂砲,圍城時才能派上用場。八牛弩,都只是在城池的攻防戰中安身落戶。而火炮,適用性就寬廣了許多。比起霹靂砲和八牛弩,更要靈活輕便。

這還只是試作品,現在就有着媲美霹靂砲和八牛弩的威力,當改進完成,可能要將這兩樣過去的國之重器,遠遠地拋到後面去了。

郭逵轉過來看韓岡,好半天才嘆道:“今日一見,方知宣徽所言不虛。”

韓岡謙遜地笑了一笑,正要說話,郭逵的注意力卻被韓岡手中的第二張圖紙吸引住了。

野戰炮的圖紙在郭逵手中,而韓岡手上的圖紙,郭逵本來以爲是繪着同樣的火炮,但從捲起的圖紙露出的那一部分看,卻完全不一樣。

“那是什麼?”郭逵立刻問。

“前面是野戰炮,這一張是步人炮。”韓岡將圖紙展開來,的確不同於野戰炮,沒有輪子,只在前面有個兩腳叉開的支架。

他指着圖上的作爲標識的炮手,可以看得出來這種炮很輕巧,不到畫在旁邊的炮手的膝蓋,其實就是後世虎蹲炮,“重量不超過四十斤,兩人輪換揹負,或是用馬駝就可以,一個都至少能帶上兩門。”

“一個都兩門。”郭逵雙眼一亮,考慮了一下,問韓岡,“一伍照顧一門夠不夠?”

“足夠了。”

一伍合當五人,但由於空餉的緣故,基本上四人爲多,四個人照顧一門虎蹲炮,也是綽綽有餘。

“與弩弓比怎麼樣?炮彈射程能達多遠。”

“虎蹲炮若用炮彈,當能及百步。不過一般不用炮彈,而是用鉛子的霰彈。十步之內,可比得上十張勁弩。重新發射也不會比弩弓慢。”韓岡見郭逵皺着眉,情知他沒見識過霰彈,讓人端了一盤鉛子過來,道,“待會兒請太尉看一下,就知道了這鉛子的威力了。”

郭逵抓了幾顆細小的彈丸,掂了一掂,知道韓岡所言不虛。霹靂砲也有類似的砲石,用布袋裝一包石子投出去,落地後能讓十幾步內的敵軍都哭爹喊娘。

“怎麼不先造?”這虎蹲炮看起來就很簡單,應該先造的,而且當是大批量裝備軍中。

“這個得用鐵製,而不是青銅。銅太貴了,用鐵造,壞了不心疼。”

這樣的輕型火炮只追求近距離殺傷,火藥裝量又少,不怕炸膛,用鐵鑄應當沒關係。而野戰炮,韓岡還是沒把握,暫時還得用銅。等到技術過關,再用鑄鐵不遲。

章惇聽着韓岡和郭逵的對話,主要都是戰術上的運用,他也懶得插話。

“哦?那一門野戰炮要多少錢?”

“一貫小平錢十二斤,炮管是一千一百斤,消耗的物料也就一百貫,在配料上縱有些參差,也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貫。炮架是鐵和木頭,材料最多五十貫。剩下的就是人工和製造的花費了。”

“那也不貴啊!”郭逵甚至有些驚喜。

物料成本才兩百貫,加上人工和製作上的開銷能有一千貫嗎?就是一千貫一門,對大宋來說真不是什麼問題。從今年開始,西北那邊的軍費開支要打個大折扣,一千萬也許不到,五六百萬貫總是有的。能造多少火炮,只看工匠們能不能來得及,還有銅料能擠出多少了。

“是不貴。”

火炮的製造成本,以及之後的維護,都要比牀子弩便宜許多。取代牀子弩是必然。

便宜又好用,這樣的兵器,沒有誰不喜歡吧……除了敵人。

郭逵心潮澎湃了一陣,用先進的武器蹂躪敵人,那真是無比的快樂。

“第三張圖上又是什麼?”郭逵有些迫不及待。

“是城防炮。”韓岡展示給郭逵看。

這一張圖上的火炮,按照與炮手的對比,要比野戰炮要大一圈,看着就是分量十足。火炮的環境是在室內,通過細小的窗口對外射擊。

看主圖下面的附圖,城防炮並不是裝設在城牆頂上,而是城牆外壁向外突出幾個堡壘,火炮設在堡壘中,分三層佈置。最底一層接近地面,最高的一層則只比城牆頂端低上一點。

“這是守城用的火炮。不用隨軍行動,所以可以重一點,威力和射程都超過野戰炮,正好可以剋制住。日後就是遼賊偷學了火炮,也不用怕他們能攻城。”

郭逵冷淡地瞥了韓岡兩眼。

這話上殿騙騙太上皇后和蔡確這等外行人差不多。以城池的高度就是普通的野戰炮也能擁有超過敵軍的射程。而且以遼國的工匠水平,同樣形制的火炮,能有大宋七成水平就不錯了。所謂剋制野戰炮,不過是安人心罷了。

“在東京城、大名府安幾十門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對吧?”他冷笑着問道。

韓岡和章惇交換了一個眼色,果然是瞞不過方家。

“也不僅僅如此。”韓岡說道。

“當然。”郭逵道,“這豈是能侷限在守城上,而應該是放在進築的寨堡中才對。”

“只要佈置得當,火炮和彈藥沒問題,十倍的賊軍都別想攻進來。”

郭逵自得地點着頭。接着問道:“方纔飛到寒家的炮彈有十多斤吧?”

“十一斤左右。徑圓四寸。”

“這城防炮最大能造多大,八寸、一尺?”郭逵問韓岡。

韓岡皺起眉:“八寸口徑的話,炮彈就快要有一百斤了。”

十多斤就能拆屋,一百斤大概就能將城給拆了。

直徑四寸的圓形炮彈,在十一斤上下,百斤就是九倍。質地不變的情況下,重量與半徑的立方成正比。簡單點說,炮彈的半徑加倍再多一點就行了。大約八寸出頭的炮彈差不多就是百斤了。

“怎麼可能那麼重?”

“百斤的炮能造出來?”

章惇和郭逵同時發問。

“的確就是那麼重。要造也容易。”

後世有着十五寸十六寸的重炮。但那時候用在火炮上的長度單位,與這個時代的寸,在實際長度上肯定不會一樣。而且那是戰列艦的主炮,這個時代哪裡能做得到?

而且超重型火炮能用得到的地方實在不多,四寸炮能跟着大軍前進,但八寸炮呢?實在是太誇張了,火炮的重量不知要翻幾倍纔夠。明顯的無法隨軍在路上行動,就是用船裝載或是守城的時候都勉強。

如果在船上的話,百斤的炮彈可是要讓船員發瘋了,有幾個能抱得動?而要在船艙中安裝借力的滑輪組,時間一長,船板可不一定能吃得消。

但還是有辦法,韓岡記憶中有一種可能是專門用來攻城的臼炮,口徑很大,炮身卻很短,炮彈的射擊角度是絕大的弧形,標準的曲射炮,重型的炮彈能輕易地發射出去,就是射程比較短。

這就是韓岡的第四張圖。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七)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遷(十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七)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下)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七)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遷(十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七)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下)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