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緊急通知

由於時間緊迫,準備工作很快就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各省、市或縣的武警兵源當然不是問題。

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爲這個舉措符合國家的當前利益同時也是上級研究決定的結果,再加上張司令在其中協調斡旋,於是這纔不到幾天的時間各地就紛紛報告已經按照要求準備好兵員和其它事項,只等着我們派人下去就可以展開訓練了。

我想,這個步驟會這麼快、這麼順利就展開還是有其它原因在裡頭。

不難想像,這時候正是裁軍風颳得正緊的時候,地方軍隊都在爲兵太多而感到苦惱……兵多就意味着將要被裁的也多,被裁的一多就意味着每個兵被裁的機率都很大,這就弄得軍隊里人人自危,都擔心這一覺醒來突然就有人告訴他可以離開軍營了。

於是我們需要的這武警兵源無疑就成了一個出口,地方上的部隊巴不得多送一點兵去當武警,這樣部隊才能少裁一點兵。

但是具體到當兵的身上吧,這就讓他們有些爲難了。

其實按我個人的想法,在這件事上根本就不需要爲難,當武警可要比當兵要舒服多、安全多了。

當然,這指的是戰爭年代,要知道這往後的中越戰爭還有好多年呢,當兵的話就意味着要參加輪戰、要躲貓耳洞、要冒生命危險在戰場上與越軍廝殺等等,而且還要時刻面臨着被裁的危險。

而武警呢,同樣是當兵的待遇卻可以在國內面對少得多的危險享受更優越的生活條件。

所以這還有什麼好想的?有機會轉的就轉。甚至走後門、找關係也要轉。

但問題是我是個現代人。很清楚這武警是幹什麼也知道武警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的。這時候的兵卻不知道,於是他們就在心裡猶豫了……這轉還是不轉好呢?!

不轉吧!

這條件看起來蠻好的,不管怎麼說也是呆在自己家附近了,不用像當兵上戰場一樣長期兩地分居。

轉吧!

一來捨不得部隊、捨不得戰友,二來又有些擔心……這會不會就是變相的裁軍呢?何況咱們是拿槍上戰場跟越鬼子打仗的兵,現在叫我們去維持國內的治安對付那些小嘍羅,這檔次似乎一下就降低了許多。

不過這些卻用不着我來擔心,原因是我們部隊的基數實在太大了。這個不去自然有別人去,最終還是很容易就把這個武警部隊按省、市、縣按總隊、支隊、大隊建制自上而下的指揮系統組建了起來。

至於那適合武警的規章制度嘛,這個讓我一個頭兩個大的東西我就完全撇給教導員、趙敬平等人了。反正他們擅長弄這一套,而且就像張司令說的,只要把部隊的規章制度稍加改動也就差不多了,重要的是往後在實際的應用中不斷的完善。

我處理的主要還是關於武警訓練制度上的問題,也就該選擇哪些科目或是裝備對武警進行統一的訓練。

這個對我們來說倒並不是很難,原因是我們之前就訓練過一支武警連所以有經驗可以借鑑。

比如在訓練科目的選擇上我們想也不想就會把步炮協同之類的給去掉……武警對付的是國內不法份子嘛,能用來步炮協同的機會少之又少,炮這玩意打敵人合適。打不法份子的話無疑就很有可能誤傷平民。步坦協同倒還是有必要保留的,有時碰到火力強大的歹徒時就有必要使用裝甲車甚至是坦克作掩護。

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武警部隊的兵與兵之間的配合,比如狙擊手與突擊小組的協同,各突擊小組之間的協同以及信息共享等等。

當然,有狙擊手就需要狙擊槍。

這時的問題就是我軍79式狙擊槍開始量產不久,在數量上供不應求,當兵的在戰場上都不夠用自然就沒有多少能分給國內的武警部隊了。

對此有些幹部是這樣說的:“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刃上,像狙擊槍這種先式裝備就應該用在戰場上,在戰場上一把狙擊槍能殺死五個、十個甚至更多的敵人,可是在後方呢?一把狙擊槍用在武警部隊裡的話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但我卻不認同這樣的觀點,國外與國內是兩個不同的戰場,對像不同、任務的性質也不同,所以不能簡單的用“狙擊槍能殺死多少個敵人”來衡量其是否發揮了作用。

對這個問題,應該說在當前的形勢下,對付國內的不法份子與抵禦國外的外敵入侵同樣重要,一個是從內部維穩,一個是從外部保護國家的主權,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如果國內不穩定就很難萬衆一心抵禦外敵,如果抵禦不了外敵就談不上內部穩定。

所以最終我還是堅持要爲武警部隊配備狙擊槍,而且要求保證每省、市要有一到兩把……這時候79狙還是稀缺裝備,想要普及到縣那就要求太高了。

這也就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訓練制度,因爲在這一點上就要區別對待了,到縣一級因爲沒有狙擊槍於是只能用56半代替。至於突擊隊與狙擊手之間的協同,那就只能由拿着望遠鏡的觀察員協助完成了。

煙霧彈、催淚彈和閃光彈這些玩意那是必須的,這兩樣東西軍隊對其的需求量並不大,就像之前說的,戰士們寧願帶手榴彈也不帶這些玩意。

這一方面是因爲戰場上單兵攜帶煙霧彈、閃光彈的意義不大……戰場嘛,那就是怎麼狠怎麼打,給敵人來個催淚彈或是閃光彈使其暫時失去反抗能力,還不如干脆來一枚手榴彈炸死拉倒,除非是偵察兵捕俘需要纔會這麼幹,而且捕俘時這麼幹危險性還相當大。因爲越鬼子的素質可不是國內不法份子能比的。他們在受到這樣的襲擊的時候往往會用聽力來判斷敵人的方向並進行掃射。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打煙霧彈或是催淚彈這些東西在部隊裡其實可以由迫擊炮來完成。再加上在戰場單兵能攜帶的裝備重量是有限的而且十分關鍵,於是這些玩意在戰場上並不常用。

但對武警來說顯然就不一樣了,不法份子在危險時或是受到武警威脅時往往會劫持人質讓武警投鼠忌器,也就是說武警常常要面對歹徒與百姓混合的情況,於是這些特殊彈種就顯得尤爲重要。

當然,對於像張勇這個武警連使用的夜視儀、針孔攝像頭甚至是直升機這樣的高新裝備……普通武警部隊就沒法裝備上了。

要知道咱們國家可是有幾十個省、六百多個市,一千六百多個縣……雖然我們現在剛組建武警各縣市要求的武警部隊都不多,一般來說省會是一個營。市就看大小安排一個或兩個連,縣就是一個連。

但就算這樣全國下來也是兩千多個連,要爲這兩千多個連都裝備夜視儀等高新裝備那是不可能的,咱們沒有那麼多的設備也沒那麼多錢買這些設備。能把狙擊槍裝備到市一級就相當不錯了。

從這一點來說,當初我對張勇這個武警連的訓練還是相當失敗的。

原因是我們訓練武警連的目的就是爲了武警部隊的組建提供經驗,而我卻沒有先一步看到這種情況而使用上了現代化的戰術和先進的設備,到了現在卻發現這些戰術和裝備根本就無法在全國進行推廣也就是沒有借鑑的價值。

不過話說回來了,在當時那種情況咱就只想該怎樣才能更高效、更高速的打擊犯罪份子,誰又會想到會出現這個問題呢!

好在後來我很快就意識到了錯誤,也就是沒有把其它部隊訓練的武警連給裁撤了。不但沒有裁撤還用我們這種較爲先進的戰術理念去轉化他們,於是這些部隊的訓練經驗就給我們提供了依據。

比如在確定歹徒的位置方面。沒有針孔攝像頭就很難做到。戰士們在訓練時就想了一個辦法……一開始是用鏡子取代,但發現鏡子也不方便,一個是很難找到合適的角度發現目標,另一個是鏡子的反光等很容易暴露。

於是戰士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潛望鏡這個東西。

聽張勇說發明這玩意的是前來受訓的武警連裡一名叫沈國的戰士想出來的,有了這東西就方便多了,在靠近目標時偷偷的把潛望鏡探到窗戶或是別的什麼地方,就可以像針孔攝像頭一樣觀察歹徒的情況。

當然,跟針孔攝像頭比起來潛望鏡還是有許多缺點的,比如體積較大容易被目標發現,再比如無法從牆縫或是彈孔探入屋內進行觀察等等,但寥勝於無,至少這也意味着武警部隊已經有那種在行動之前儘可能的掌握信息的意識了,不會再像以前對付不法份子也跟在戰場打仗一樣猛打猛衝了。

這些事都準備完了後,就把我們之前訓練過的幾支武警連以班爲單位拆開,因爲我國有幾十個省,所以就算是這些武警連以班爲單位拆開也不夠,不得以只能把張勇的連也拆開下派去執行訓練任務。再不夠的就沒辦法了,只能滯後一些等下一批訓練了。

這時我就有些擔心,我們手裡頭的武警部隊可以說一個都沒有了,全都執行訓練任務去了,那這時如果再出現什麼突發事件該怎麼辦?!

下一秒很快就會爲自己這個想法感到可笑,要知道現在武警部隊已經在訓練中,也就是各省各地事實上都已經有武警了,不僅有武警甚至還有已經訓練過成功轉型的武警了,那如果什麼地方有突發事件……不用想了,正好就給武警當作實戰訓練用吧!

武警部隊這麼一拆一派,我感覺身上的擔子突然就輕了下來……沒事幹了嘛,合成營那邊的訓練早就不用我再關心了,他們現在要做的只是把那什麼滑翔傘之類不是很熟悉的戰術一遍一遍的練就是了。武警連又下派到各省區分散開各自分頭忙去了,於是我這個營長就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閒人,成天就在辦公室裡看着一份份來自各省各地的訓練報告或其它什麼文件之類的。

這個訓練報告倒是我要求他們寫的。爲的當然是跟蹤各地的訓練情況。

要知道這可是有幾十個省、直轄市什麼的。如果是讓我各地都親自跑去看一番。只怕這一圈跑下來一個年頭差不多也就過了吧。

於是最方便、最現實的就是用報告的形勢瞭解跟蹤。擔任教官的武警戰士們從一開始就把各省各地武警部隊的素質情況、人員情況及訓練情況報告給我們,我們再拿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並進行比對,並適時的把這些信息對教官們進行反饋,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隊伍在全體武警的訓練中佔什麼樣的位置。

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會對這其中的一些現像進行表揚或是批評。

這隊伍一大就什麼情況都會有,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進行的全國性訓練,比如教官們在對某省進行訓練時,在訓練期間竟然發生了一次走火的事故。幸好沒有傷到人。更嚴重的一次還是一名戰士在抱着開了刺刀的步槍跳進一個掩體時……也許是因爲掩體太深或是判斷錯誤而摔了一跤,結果步槍脫手刺刀反扎進大腿。

雖然我知道類似這樣的事故是無法避免的,有訓練自然就會有意外,但我們在形式上還是要做足全套,通報批評了這兩組教官。

這個通報批評其實並沒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即沒有上綱上線也沒有在檔案上記過什麼的,但這也足夠給這兩組教官在心理上造成壓力了……這時代的人臉皮薄,愛面子,一受批評就受不了。

於是在往後的訓練中不只是這兩組,其它組也都在訓練中注意安全問題。

對於這一點我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說是好事吧。最直接的就是戰士們在訓練時意外受傷的情況肯定會少了。

說是壞事吧……咱們這訓練的可是武警,他們要面對的戰爭雖然不是像戰場上跟越鬼子打那樣的烈度。但還是時刻存在着危險。如果他們過於爲自身的安全着想,那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戰鬥力。

但後來我才知道對於這一點我是想錯了……這些武警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其中許多人都在戰場上與越鬼子面對面的打過仗,現在轉變成對付國內的不法份子,那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甚至起了輕敵之心。

所以我們這樣讓他們注意自己的安危也就是把“見過大場面”的氣焰壓一壓,對他們反而更有好處。

就在我們的訓練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個緊急通知就下來了: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幹部甚至是擔負一定領導職務的幹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走私販私、貪污受賄,把大量國家財產竊爲己有等嚴重違法犯罪行爲。對於這種嚴重損壞黨的威信,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合黨一定要抓住不放,雷厲風行的加以解決……

看到這通知我就知道張司令所說的全國範圍內打擊經濟犯罪的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

“這來得比想像的還要早啊!”身旁的教導員看着通知皺着眉頭說道:“咱們這武警部隊的訓練纔剛開始不久呢!”

“沒辦法了!”我說:“時事不等人,不過這樣也好,也可以讓武警部隊在實戰中學習!”

“嗯!”教導員表情沉重的點了點頭。

我知道教導員這表情背後的意思,雖然說在實戰中學習對武警來說是件好事,也就是能夠讓他們在實戰中暴露出各種問題然後再解決這些問題,最後達到成功轉型的目的。

但問題就是武警與部隊不一樣,部隊這樣做付出的代價就是更大的傷亡,而武警部隊這樣做在武警部隊付出更大的傷亡的同時,往往還意味着有更多的無辜平民的傷亡。

然而現在卻又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因爲有可能會有平民傷亡而放任那些不法份子逃走或是不管吧!

事情果然就像我想像的那樣,在這個通知之後緊接着就是《關於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

經濟領域的各種犯罪活動,是我國社會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階級鬥爭在經濟領域中的重要表現,要集中力量抓緊大案要案。對於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不管是什麼人,不管他屬於哪個單位,不論他的職務高低,都要鐵面無私,執法如山,決不允許有絲毫例外,更不允許任何人袒護、說情、包庇。如有違反,無論是誰,一律要追究責任。在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同時,對其它方面的嚴重違法亂紀行爲也必須堅決予以查處……

就在我們看着這份文件的時候,公路上已經就傳來了一陣陣警笛的鳴叫聲。

由此,建國以來又一次打擊經濟犯罪的鬥爭就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49章 修路第206章 戰前準備第30章 團結第63章 攤牌第74章 移花接木第20章 集結點第十八章第99章 異心第60章 地雷第65章 反坦克導彈(四)第72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三)第31章 合作第136章 信第131章 虛中有實第54章 者陰山(十九)第93章 改革(三)第四十章第65章 反坦克導彈(四)第83章 馬島戰爭(二)第103章 法卡山戰役(八)第90章 暗渡陳倉第199章 南幸第80章 1828高地(二)後記第八十五章第93章 改革(三)第166章 69式坦克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66章 陷阱第28章 主峰(三)第164章 T62第36章 者陰山第75章 臥底第57章 榴彈發射器第58章 者陰山(二十三)第177章 對像第14章 批發商第13章 綁匪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143章 變化第137章 倉庫第86章 談判(二)第21章 地道第九十章第52章 演習(二)第26章 直升機第10章 軟硬兼施第237章 集裝箱第八十一章第127章 桐棉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151章 會議(三)第60章 貿易第121章 宣傳第60章 氣氛第133章 跳傘(二)第129章 空降部隊第193章 計劃第107章 死循環第38章 重迫第9章 軍屬(二)第21章 對峙第76章 做報告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44章 殺手第129章 空降部隊第33章 聯繫第138章 後盾第161章 分層掘進第22章 飛行體驗第84章 班排戰術第46章 直五第111章 法卡山戰役(十六)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103章 錯誤第193章 計劃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30章 火第47章 佩素爾(二)第四十九章第8章 難民營(二)第20章 集結點第六十五章第114章 法卡山戰役(十九)第十七章第137章 雪崩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28章 摸洞(七)第3章 捕俘行動第105章 彈坑第96章 馬島戰爭(十五)第186章 狙擊戰第160章 計劃第四十四章第34章 思想工作第200章 兵力部署第七十三章第二十九章
第49章 修路第206章 戰前準備第30章 團結第63章 攤牌第74章 移花接木第20章 集結點第十八章第99章 異心第60章 地雷第65章 反坦克導彈(四)第72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三)第31章 合作第136章 信第131章 虛中有實第54章 者陰山(十九)第93章 改革(三)第四十章第65章 反坦克導彈(四)第83章 馬島戰爭(二)第103章 法卡山戰役(八)第90章 暗渡陳倉第199章 南幸第80章 1828高地(二)後記第八十五章第93章 改革(三)第166章 69式坦克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66章 陷阱第28章 主峰(三)第164章 T62第36章 者陰山第75章 臥底第57章 榴彈發射器第58章 者陰山(二十三)第177章 對像第14章 批發商第13章 綁匪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143章 變化第137章 倉庫第86章 談判(二)第21章 地道第九十章第52章 演習(二)第26章 直升機第10章 軟硬兼施第237章 集裝箱第八十一章第127章 桐棉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151章 會議(三)第60章 貿易第121章 宣傳第60章 氣氛第133章 跳傘(二)第129章 空降部隊第193章 計劃第107章 死循環第38章 重迫第9章 軍屬(二)第21章 對峙第76章 做報告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44章 殺手第129章 空降部隊第33章 聯繫第138章 後盾第161章 分層掘進第22章 飛行體驗第84章 班排戰術第46章 直五第111章 法卡山戰役(十六)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103章 錯誤第193章 計劃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30章 火第47章 佩素爾(二)第四十九章第8章 難民營(二)第20章 集結點第六十五章第114章 法卡山戰役(十九)第十七章第137章 雪崩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28章 摸洞(七)第3章 捕俘行動第105章 彈坑第96章 馬島戰爭(十五)第186章 狙擊戰第160章 計劃第四十四章第34章 思想工作第200章 兵力部署第七十三章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