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二號山口

當然,這種拉鋸並不是簡單的進進退退……

事實上,因爲蘇軍在火力上掌握了絕對的優勢……雖說這時的蘇軍後勤補給已被我軍切斷,但他們隨軍攜帶的彈藥卻還能撐上一陣子。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單純的進進退退的話,那就會給蘇軍火力殺傷我軍有生力量創造機會。

阿普丘的打法是……在主峰前幾百米的位置上挖一或兩道戰壕作爲前沿陣地,這些前沿陣地之間都用交通壕相連,使得游擊隊在撤退的時候也很安全……我相信這裡頭肯定有撒海備的建議,否則獵戶出身的阿普丘不可能會知道這些。

後來我知道的確是這樣……這種防禦方式正是撒海德與阿普丘交流的結果。

這樣做的好處是……蘇軍在進攻前沿陣的時候阿富汗游擊隊並不需要太多的防守,稍微打上一陣子槍然後在戰壕附近留下一大堆的地雷、鐵絲網之類的玩意就沿着交通壕撤退……地雷和鐵絲網這些東西的特點就是佈設容易清理起來困難,每一回游擊隊輕輕鬆鬆的花不多的時間折騰一下,蘇軍上來的時候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甚至浪費許多彈藥來清除,一個不小心還要賠上幾條性命。

等蘇軍好不容易清理完的時候,游擊隊又積蓄好力量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把這些陣地給奪了回去……一奪回去又會丟下一大堆的地雷和鐵絲網讓蘇軍清理。

這來來回回的使蘇軍煩不勝煩,每一回上來都不像是打仗而更像是做苦工的!

最後蘇軍終於受不了……其實也不能說是蘇軍受不了,而是他們的彈藥在不斷的減少,各種戰車的燃燒也在減少……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速戰速決,於是就採取了一種十分野蠻、直接但又很有效的方式……用炸藥對前沿陣地的交通壕進行大面積的爆破,這才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阿普丘的防禦爲我們爭取了寶貴的四十分鐘的時間……比預定的時間多出了十分鐘。如果不是我一再下令的話,阿普丘還會在三號山口上守下去,但我卻覺得這沒有太大的必要,於是嚴令阿普丘等人撤出戰場。

蘇軍又是一陣歡呼……每攻下一個山口就意味着他們距離外面的世界更近一步。同時也意味着他們離安全更近一步,所以這當然會使他們士氣大振。

我相信蘇軍的指揮官一定會衝着他們大喊:“同志們!就剩下兩個山口了!除非你們想死在這裡,或者做那些阿富汗人的俘虜……否則就拿起你們的槍,跟着我一起衝出去!”

“烏拉!”

蘇軍士兵在指揮官的煽動下,再次高喊着朝二號山口撲去……

首先打過來的是一陣遠程火炮……在能用到遠程火炮的時候蘇軍會毫不吝嗇,因爲這不需要消耗被困蘇軍的補給。只可惜的是……我軍山口上的工事大多都是構築在棱線上的,所以遠程火炮能對其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

這時讓我意外的是……竟然又有十幾架的米8從喀布爾方向飛來……

當然。這一次飛來的米8並不是用來傘降的……除非他們想讓更多的蘇軍被我們圍困在山谷內。

它們很明顯是用來彌補米24的不足的……因爲我在望遠鏡裡看到這些米8上都掛載着武器……但很快我就知道它們的作用不僅僅如此,因爲它們到達戰場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二號山谷空投了一批彈藥。

這也就是米8的好處……可以十分方便而且快速的爲前線提供各種支援,包括投送彈藥補給甚至是運送傷員……也難怪蘇軍會把它形像的稱爲“搬運工”。

也許是因爲得到了一批補給,又或者是因爲得到了十餘架米8的空中支援……米8的火力一點也不弱,因爲它是重型直升機,所以常常掛載四具火箭巢另加三挺機槍參戰(三挺機槍分別位於機頭正中。左、右兩掛架),這還沒算上機艙內往外射擊的機槍……只是因爲它並不是專用的武裝直升機,所以在防禦和靈活性等方面與米24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但這也足以讓蘇軍士氣大振……在稍事休整之後就再次高喊着朝二號山口撲去……

二號山口可以說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山口……這是因爲01號山谷相對較寬,而且1號山口也比其它山口要寬上幾百米,這樣的地形更適合蘇軍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展開,所以如果我們在2號山號擋不住蘇軍的話……那基本就只有像教導員說的那樣,給他們點教訓放他們逃走也就是了。

蘇軍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對二號山口的攻勢也特別猛烈……遠程火炮轟過之後馬上就是迫擊炮,緊接着就是直升機掩護着一批一批的步兵朝山口發起衝鋒……

應該說這時候直升機的掩護比任何其它的火力掩護都有效,因爲它沒有任何死角,同時又可以靈活、快速的機動到敵人火力面前進行精確打擊和壓制……在它火箭彈、導彈的打擊下,像碉堡之類的堅固工事都算不了什麼,戰壕裡的步兵就更不用說了……直升機只要沿着戰壕的走向飛,然後機槍“嘩嘩譁”的猛掃,只一會兒的工夫就可以在敵防線上撕開一個大缺口。

但我軍這時也有充分的準備……這時的我們防禦重點其實並不在於二號山口陣地。而是分散到山區裡的迫炮陣地!

所以直升機在二號山口的高地上其實找不到多少目標……大多數的戰士都躲藏在防空洞裡。

但蘇軍步兵卻又沒法衝上這個陣地……因爲只要他們一發起衝鋒,那迫擊炮的炮彈就會像長了眼睛似的從四面八方飛射過來……只打得蘇軍一個個人仰馬翻的血流成河,接連發起的幾次衝鋒都無一例外的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後不得不退了下去。

這就是戰場上的現實……不管部隊有多勇敢,士兵的士氣有多旺盛……肉體都是無法與鋼鐵和火藥製成的子彈、炮彈較勁的!

第177章 抵近射擊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六十一章第十五章第10章 哈桑第39章 羣架(二)第80章 1828高地(二)第26章 索降第147章 勝利(二)第120章 越軍顧問第196章 自殺性反擊第190章 突襲第43章 宣傳工作第七十章第34章 思想工作第44章 敵暗我明第18章 高原訓練(六)第38章 羣架第六十六章第212章 狙擊位第205章 撤退第69章 軍功第6章 偵察作戰第24章 空降第136章 信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133章 序幕第26章 摸洞(五)第18章 爛襠第2章 誤會第13章 訓練(三)第226章 放假(三)第136章 撤退第332章 淘汰第149章 團指第四章第八十五章第144章 改革第183章 老山戰役(十七)第166章 閱兵第125章 進攻第331章 會議(五)第36章 滑翔傘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43章 節驟第134章 跳傘(三)第96章 馬島戰爭(十五)第四十三章第207章 小口徑子彈第156章 小河第69章 永暑礁第37章 進攻第67章 政府軍第96章 天線第157章 217高地第132章 內鬨第91章 改革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42章 營長同志第4章 英雄氣短第10章 替我們回家第72章 邀請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115章 戰術轉變第54章 釘子任務第134章 跳傘(三)第187章 公路橋第66章 飛機(四)第71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二)第99章 半壁崖(十)第190章 突襲第45章 者陰山(十)第124章 邊三輪第四十一章第110章 假期第八章第153章 炮瞄雷達第3章 思想工作第43章 者陰山(八)第113章 良性發展第152章 裁軍第155章 保護措施第六十六章第59章 阿杜扎伊第六十六章第13章 個體戶第107章 演習(八)第137章 演習第一百二十三章第63章 攤牌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22章 喀布爾第68章 山雨欲來第178章 婚禮第106章 將計就計第163章 演習(六)第183章 作戰方案第36章 臨時任務第195章 差距第185章 八里河東山
第177章 抵近射擊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六十一章第十五章第10章 哈桑第39章 羣架(二)第80章 1828高地(二)第26章 索降第147章 勝利(二)第120章 越軍顧問第196章 自殺性反擊第190章 突襲第43章 宣傳工作第七十章第34章 思想工作第44章 敵暗我明第18章 高原訓練(六)第38章 羣架第六十六章第212章 狙擊位第205章 撤退第69章 軍功第6章 偵察作戰第24章 空降第136章 信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133章 序幕第26章 摸洞(五)第18章 爛襠第2章 誤會第13章 訓練(三)第226章 放假(三)第136章 撤退第332章 淘汰第149章 團指第四章第八十五章第144章 改革第183章 老山戰役(十七)第166章 閱兵第125章 進攻第331章 會議(五)第36章 滑翔傘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43章 節驟第134章 跳傘(三)第96章 馬島戰爭(十五)第四十三章第207章 小口徑子彈第156章 小河第69章 永暑礁第37章 進攻第67章 政府軍第96章 天線第157章 217高地第132章 內鬨第91章 改革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42章 營長同志第4章 英雄氣短第10章 替我們回家第72章 邀請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115章 戰術轉變第54章 釘子任務第134章 跳傘(三)第187章 公路橋第66章 飛機(四)第71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二)第99章 半壁崖(十)第190章 突襲第45章 者陰山(十)第124章 邊三輪第四十一章第110章 假期第八章第153章 炮瞄雷達第3章 思想工作第43章 者陰山(八)第113章 良性發展第152章 裁軍第155章 保護措施第六十六章第59章 阿杜扎伊第六十六章第13章 個體戶第107章 演習(八)第137章 演習第一百二十三章第63章 攤牌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22章 喀布爾第68章 山雨欲來第178章 婚禮第106章 將計就計第163章 演習(六)第183章 作戰方案第36章 臨時任務第195章 差距第185章 八里河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