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

而這樣一來,張世華麾下也便算是有了整整六位千戶,他們分別是張世輝、郭羽、張明通、趙二、徐明和白希。

雖然說張世華現在只是一名下萬戶,名義上也就是能統領三千人,但是不要忘了,就連元蒙朝廷這樣的官兵,一個下萬戶府中照樣有着五六名冗官千戶存在,更不說紅巾軍這樣的起義軍了。

說句難聽的,就算張世華顯得沒事一下子給自己手下封上十個千戶,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劉福通也管不着,甚至劉福通還會在張世華這樣做之後,順水推舟的正式幫張世華任命這十個千戶。畢竟在元蒙朝廷這樣的可怕的敵人存在之前,只要張世華不去作死觸犯劉福通的地位和底線,那麼劉福通絕不會爲了這種小事和張世華鬧矛盾。

當然,在任命這些新千戶之後,張世華也肯正需要再招兵的。

雖然說張世華現在因爲白希等人的歸降和前不久的招兵收編,麾下人馬已然突破了三千人,但是張世華卻依然覺得不夠。因爲張世華現在不禁覺得,自己麾下的士卒比例實在是太不平衡了。

畢竟這些人中的降兵實在是太多了,就算他們已經被張世華打亂,但是白希的存在卻無疑又在自己的軍中樹立起了一個山頭,那就是屬於降兵俘虜的山頭黨派。

雖然說現在這個山頭的力量極其弱小,但是他們的確是存在的。這並不是張世華杞人憂天胡亂猜想,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競爭,有競爭之後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山頭黨派。

在這一點上,從古到今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政體可以避免,就連後世我朝太祖爺爺就曾說過:“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由此可見,政黨山頭這個東西真的是避免不了的。

就比如此時張世華麾下,就已然出現了三個黨派的雛形,它們分別就是巡檢司老卒、張世華起兵後招募的兵卒以及數目衆多的降兵俘虜。

其中勢力最強且最抱團的,自然就是跟着張世華一同起兵的那些巡檢司老卒。雖然他們人數不多,現在加起來也就是八十餘人,但是因爲他們資格最老、最受張世華的信任,且在張世華麾下的實力最強(巡檢司老卒現在普遍都是將官),所以他們頗有些超然世外的姿態,根本不屑也用不着和其他那兩個黨派的人去比較。

而另外兩個黨派和巡檢司的老卒一比,顯然就差得遠了。不過他們倒也不是全然沒有地位,比就如郭羽,雖然他是張世華的妻兄,但是因爲他並不是巡檢司老卒出身,且又因爲以前發生的一些問題,所以他有些受巡檢司老卒的排斥。但也因此郭羽便漸漸的有一種,成爲那些被張世華招募的兵卒之中領頭羊的氣勢。

至於白希,自然也就不用說了,身爲官兵副萬戶的他,現在就算是成爲了張世華麾下的千戶,但是僅憑他以前的那份威望,不用說什麼,自然就會吸引大批的降卒俘虜爲了尋求庇護,而向他那邊聚攏。

當然,在現在說黨派的話,還爲時過早,畢竟現在以張世華爲核心的利益集團都纔剛剛出現,他們根本就沒有理由去搞什麼山頭黨派,現在也只不過是個苗頭罷了。

除非有一天這個以張世華爲核心的利益集團變得足夠大,大到張世華無法直接控制,需要委任官員進行治理的時候,它們纔會真正的發展起來。

不過對此張世華也並不擔心,畢竟這軍隊完全是張世華一手建立的,就算它演變出一百個黨派出來,但是對於張世華這樣一個威望無雙的組建者來講,頂多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畢竟張世華可不是劉福通,他日後將成爲手下的“主公”,而不是手下的“元帥”。

當然,話雖這樣說,但是那起碼該做的事情,張世華還是要做的。

畢竟,降兵俘虜在軍中佔據的比例實在是太大,張世華麾下三千士卒,差不多二千餘人都是被收編的降卒。因此,張世華便想着再從息州招募一千人,將軍隊擴張到四千。

這樣一來,郭羽他們這些千戶,依然是一個千戶六百人,並且張世華也可以從中再獨立的劃分出一個兩百人規模的斥候營來,讓其直接對自己負責,使得軍隊變得更加高效正規。

不過就在張世華在入主息州城,並在着手處理這件事情的當天傍晚,息州城對岸的西南方二十餘里的信陽州羅山城,卻突然的燃起戰火,並傳來了陣陣喊殺聲。

羅山城距離息州城差不多隻有一水之隔,原本張世華還打算着等自己這邊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之後,就派一支偏師將其拿下,好作爲息州抵禦元蒙朝廷進攻的前沿陣地,但沒想到張世華還沒動手呢,竟然已經有人比他先動手了。

臨近傍晚息州的官衙前堂之中,張世華端坐在主坐上,擡眼對着堂下站着的,負責斥候營打探消息的蔣大問道:“大郎,查清楚羅山那邊的事情了嗎?”

蔣大聽到張世華這樣問,立即低頭抱拳對張世華回答道:“啓稟將軍,末將已然打探清楚,那率軍攻打羅山城的人,正是劉元帥帳下,固始城守兵千戶韓兀奴罕韓將軍。”

“韓兀奴罕?”張世華聽到這個名字,不禁好奇的念道。而坐在張世華右邊下手方的王顯忠聽到張世華這話,卻是笑着爲張世華解釋道:“將軍,這韓兀奴罕也是咱白蓮教的一名堂主老人了,您也該也見過他,您別看他起了個蒙古人名字,但卻也是正兒八經的漢人。”

“當初,劉元帥在攻打朱皋糧倉的時候,曾率軍順手攻打下了固始城。當時,劉元帥着急與朝廷大軍決戰,便將韓兀奴罕留在了固始留守。估計這傢伙這次也是在知道我軍大勝之後耐不住寂寞了,所以才率軍攻下了羅山城。”

張世華聽到這話,也不禁點了點頭,當初去潁州城見劉福通第一面的時候,的確見過他。據說韓兀奴罕也是紅巾軍中的一員勇將,起初在紅巾軍中有二韓之稱。不過以前與他齊名的韓咬兒,現在已然成爲了位高權重的紅巾軍上萬戶、大將軍,手下兵卒近萬,有這樣的差距對比在,也就怪不得韓兀奴罕會率軍長途奔襲羅山了。畢竟,以前還和自己齊名的人,現在卻已經飛黃騰達,這樣的差距對比,誰心裡估計都不會好受。

所以在知道情況之後,張世華便也不再太過在意羅山的事情了。因爲,韓兀奴罕只要不蠢,明天他一定會主動來見自己,畢竟現在已經不是他們潁州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了,現在的張世華無論是實力還是名望都遠超與他,在這種情況下,由不得他不低頭。

……

而與此同時,羅山城中,攻佔了此城的韓兀奴罕也正在縣衙中,商議着有關張世華的事情。

縣衙的前堂大廳之中,韓兀奴罕看着在輕鬆攻打下羅山城之後,就興奮的滿面喜色的手下將士,不由的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韓兀奴罕也是一個有大志的人,之所以願意和劉福通一起起兵反元,那也是存了要幹出一番大事的志向。但令他萬萬沒能想到的是,就因爲他前不久沒能搭上“岳廟決戰”這輛快車,以至於往日那些和自己齊名的人,一下子便把自己遠遠的甩到了身後,甚至像張世華這樣資歷遠遠不如他的新人小兒,實力和地位也遠超他十倍。

在這樣的差距下,他怎麼能開心的起來。

而韓兀奴罕的一名親信手下,見自家將軍這般模樣,素來熟知韓兀奴罕心思的他,也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於是他便故意對着韓兀奴罕問道:“將軍,我軍處處大勝,勢頭一片大好,現在我們又攻下了羅山城,將軍您爲何還要嘆氣呢?”

韓兀奴罕聽到這話,不由的嘆了口氣說道:“昔日,韓咬兒與我齊名,張世華位在我之下,如今卻……哎……”

堂上諸將聽到韓兀奴罕這話,也都不由的收斂了臉上的笑意,他的心腹手下錢仁更是對着他說道:“將軍何須如此,將軍如今坐擁兩縣之地,麾下精兵上千,若有機會,必能騰飛於九天之上。”

韓兀奴罕聽到這話,點了點頭,一臉堅定的對着堂下諸將說道:“我曾聽人言: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持三尺劍,建不世之功。我韓兀奴罕,起義軍,誅不平,又焉能久居於人下。”

“今日,我欲先投身於張萬戶帳下,以待大戰之機,若決戰之事有我,我必能成就一番大事,騰飛於九天之上。汝等,可願與我共舉大業,千古留名?”

堂上衆將聽到韓兀奴罕此言,盡皆拜呼道:“我等,敢不從命!”

“好!錢仁,我聽聞張萬戶每下一城,必窮盡城中能工巧匠,視匠人爲寶。既如此,你便將我軍中能工巧匠之輩聚集起來,在備上白銀三千兩,用來作爲我的投名狀。”

“末將遵命!”錢仁聽到此話,高聲拜呼道。

就這樣,事情朝着張世華也沒有預料地步發展了。不過這些不奇怪,以張世華現在的威勢在這紅巾軍中,也的確有了自成一派的資本了。其實事情有時候也的確會是這樣,強者有時候往往不需要做什麼,弱者就會爲了自身的利益主動的靠近過去。

不過令張世華更加想不到的是,爲了給張世華獻上一份滿意的投名狀,本就軍紀不太好的韓兀奴罕又因此將兩家羅山大戶滅門,這一舉動雖然激起了當地豪強的極大不滿,但是迫於此時紅巾軍的淫威,羅山豪強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但令韓兀奴罕萬萬想不到的是,他這種舉動卻爲紅巾軍日後埋下了天大的禍根。

……

羅山xian,南部鄉下一個偏遠的小村鎮中,一個雙眉修長臉頰長有三根白毫的魁偉男子,正身着一身儒袍,在院子中的一顆大樹下,安靜的讀着兵書。

不過正當這個偉岸男子在看書時,一名虎背熊腰的武士卻走進了院子,恭謹的對着這個偉岸男子行禮之後,便將這幾日羅山城發生的一切告訴了這名男子。

當這名男子知道韓兀奴罕在羅山城縱兵爲禍,搞得羅山豪強及其不滿之後,他的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一抹微笑,不過他依然並沒說什麼,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已經知道了。

而只當那虎背熊腰的武士見此離開之後,這名男子才自言自語般的說道:“賊就是賊。亂吧,越亂越好,等秋收之後,朝廷大軍來到,我就是我察罕帖木兒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是的,這個偉岸男子,正是消失於沈丘城,並將在日後大放異彩,讓天下漢人都爲之側目的察罕帖木兒。

不過此時的他就像是一條蟄龍,在耐心的等待着騰飛九天的機會……

不過對於這裡發生的一切,張世華卻依然是毫不知情,但是當幾年之後,察罕帖木兒成爲張世華此生中最大的敵人之後,張世華的內心之中卻不止一次的後悔過:“自己爲何讓他從自己眼皮子底下逃掉,而且還是兩次……”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命中註定的宿命吧!

……

第二日中午,息州城的官衙大堂之中,韓兀奴罕不出意料的帶着麾下將官親自來到了這裡。雖然說對於韓兀奴罕這個人,作爲穿越者的張世華並未在後世聽聞過他的名字,但是對於這個曾在紅巾軍有過赫赫威名的千戶將官,張世華也是要保持最起碼的尊重的。

所以在知道他帶人親自前來之後,張世華爲了表現出對這些老資歷的白蓮教人員的重視,便派了身爲副萬戶的趙九起迎接他。

當然,張世華是不可能親自迎接他的,因爲如果是張世華去,那就不是重視韓兀奴罕,而是自降身份了。畢竟,韓兀奴罕的資歷再老,但在現在,他也沒有讓張世華親自迎接的資格,畢竟他只是一個千戶。

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龍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歌出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戰常遇春(二)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九章 練軍1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三十九章 立功心切終中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業決勝(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布天下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十章 練軍2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公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落寞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章親下鄉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五百零八章 戰太平(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
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龍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歌出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戰常遇春(二)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九章 練軍1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三十九章 立功心切終中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業決勝(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布天下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十章 練軍2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公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落寞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章親下鄉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五百零八章 戰太平(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