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打起精神做事

第二天,不管願不願意帶那些散商戶,他們也是或明着或暗着,都跟了上來,反正也不能說他們不能跟着的話,到了最後,就默許了他們跟着商隊一起北上。

卻說皇帝的大殿,君臣之間爭論不休。皇帝的意思是要征戰,並且要親自上陣。

李大丞相首先反對道:“皇上!不是不讓您去教訓那可惡的異族人,只是現在不是時候,我們剛剛經過三年災害,糧草各方面都跟不上,農耕方面都還沒有完全恢復,實在不是征戰的好時機。”

林老將軍緊跟着,進言道:“皇上!老臣同意李丞相所說。我們現在軍糧緊缺,一日只吃兩頓。新年的糧食,據他們說也收不到多少,真不是與異族征戰的好時候。”

戶部吳尚書向左出列,上奏:“皇上!三年乾旱,官府糧倉因爲供軍糧、賑災已經放空。另外今年理當免除農民稅收,如果因爲戰事徵糧,勢必增加農民的負擔,一個不當就會引起內亂。”

坐在高高龍椅上的皇上,皺着眉頭沒有迴應。文有李老丞相反對、武有林老將軍反對、軍需有吳尚書反對,看來這仗還真是打不起來!

在這裡暫且交代一下這個時代稱之爲大民朝的皇室背景!

歷史的朝代,唐、宋、元以及之前的發展史,雖然有一些不同,但是和二丫所知道的歷史差異還不算大,唯有到了漢人推翻元朝,進入各個義軍爭戰的時候,發生了很大的差異。當時元朝統治的異族人都被趕出了中原地界。很多義軍圈出自己的勢力統治範圍。

有的打出旗號說自己是唐朝皇族李氏的後人、有的自稱自己是宋朝皇室趙氏的後人、有的說是秦氏的後人,誰知這些人不打出皇室後人招牌還好,一打出這些招牌,原本依附的農民、義軍、商戶、鄉紳紛紛掉頭轉向無名無勢的其他義軍首領。這些所謂的皇室後裔,很快的就被其他義軍吞噬掉。

而這個大民朝的祖皇不姓張也不姓朱。是個少有的姓—鳳姓,名叫鳳元成。

一個無家無業的孤兒,最初因爲異族人統治期間,被管轄他們村莊的韃子殺了父母。他藉着孩子的身份在周邊的村子裡,聯絡一些孩童,偷偷的組織了一支童子軍。自個兒練殺人打仗的本事。原本是打算等到自己有能力了,就找那殺了自己父母的韃子報仇。誰知,沒有等到他報仇,那些韃子就被趕回草原去了。

不過他終究是聰明人、有謀算的,別的義軍都在紛紛打仗爭奪地界的時候。他帶着義軍在自己圈出來的管轄地界,專心的保護轄區耕種、保護轄區百姓的財產不被其他義軍搶奪。時間一長,投靠他的農民、地主、商人、鄉紳就越來越多,地界也在不知不覺的擴張。直到後來,有些義軍因爲連連打仗,生活上除了搶、奪,就沒有來源,只要做鳳家軍就能夠吃飽穿暖。便都紛紛主動的投靠了來。

鳳家王朝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成立了!成立王朝之後,就要有個霸氣、明朗又能顯示鳳家王朝經典的名號。大家紛紛獻上自己所能想到的名號,但是都沒有被鳳元成採用。直到一位從小就跟着祖皇的將軍說道:“以本將軍看。沒有“大民”更能表達咱們皇朝的深意了!”鳳家祖皇深以爲美!當下就決定了,以“大民”爲鳳家王朝命名。

這大民朝建立以來,一直以休養生息爲主要目的,幾十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大戰,當然邊境的小打小鬧那是避免不了的。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可以打大仗的機會,以顯示大民皇朝威力的時候。卻因爲三年的災害,導致糧草不足而不得不因此擱淺。這一代的皇帝鳳霸天感覺有些難以接受。可是要他頂着一文一武一財神三大巨頭的攔阻,任意妄爲。他還不敢。雖說他家這天下得着挺容易,但是要是不好好守着,失去的時候也會很容易。

底下還有大臣們反對着,也有個別幾個出於拍馬溜鬚的支持,風霸天心裡清楚,可也享受着這麼幾個奇葩的奉承。處在自己這位子上,總是一味的聽着反對和教訓的話,真是難受的想要發瘋,可是就是因爲自身所處的位置,又得憋着一肚子的不快,笑眯眯的忍着受着!

他孃的!誰說皇帝好當來着?

朝堂上的爭論和最終的決定,一時半會的還出不來。小虎他們也還在路上往北行走着,家裡的二丫卻是因爲遲遲得不到他們的消息和邊關的情況,而焦慮不安。

乳母看着又在轉圈圈的東家娘子,憂愁的說道:“東家娘子,您要是一直都這樣可不行啊!家裡還有好多的事,需要您安排呢!”

二丫心神一凜,是啊!自己一直這麼胡思亂想的可不是什麼好事,早遲會瘋的,趕緊讓自己忙起來纔是正道。

當下二丫感激的謝着乳母:“嬸子!謝謝你哦,要不然我總是這麼昏昏沉沉、胡思亂想的可真會壞事!家裡還有那麼多的事都沒有做,我也真是糊塗了!”

乳母忙搖手,說道:“東家娘子可別謝我,我也是擔心東家娘子才說了不該我說的話。”

“嬸子可別這麼說,良言是誰都可以說的。我今兒就聽你的話,趕緊忙自己該忙的事情!不能再這樣了。”

當下,二丫決定先去看看自家在鎮東頭兩百多畝的田地,都翻耕的怎麼樣了,雖然有大伯和二叔在主持着找人做,可自己一直不出面看看也不像話。

她把文越帶着,騎馬來到自己的田地,站在最高處,遠遠的看着那田翻耕了一大半。

因爲之前的主家派來的莊把式,不是個盡心的僕人。那田地基本都被荒廢了,長了好些的荒草,給他們這些犁田的造成了不小的困難,要不然不至於這麼多天才犁一半,正常的應該都已經犁完了。

二丫看着遠處十來頭牛拉着木架子犁。後面是捉着犁稍的牛把式,慢悠悠的走着。每走一會,那牛把式就會停下,用竹子做的牛鞭子,把卡在犁子上的荒草剔除掉。這樣走走停停、又要彎腰清理犁頭是非常費時間的,不過二丫反正也不着急。這田還要養一冬呢,只要他們把活幹好了就行。

這塊田跟之前鎮西邊的那一百來畝田大不一樣,這塊田的地勢很低,有一道小河由西南而來向東而去,從中間經過把兩百畝的田地分成了兩塊。

這條小河讓兩邊田地取水灌溉都非常便利。根本不需要水庫什麼的。只是不知道黃家爲什麼依然在沿河兩旁,挖了有七八個大水庫。二丫不知道原因,不過她還是希望能夠弄明白,因爲她相信黃家不會無緣無故、勞民傷財做無用工。

二丫來到這個世界也有七八年了,這裡的地理位置已經大概的瞭解了一些。

他們家這塊總體是西高東低,南北是以鎮上那條東西線爲分領,鎮南邊是北高南低,鎮北邊是南高北低。二丫他們就是處於鎮北邊南高北低的地勢。

往西幾百上千裡的是一個很大很長的山脈,那裡據說是真正的崇山峻嶺之處,有虎、有狼羣、有大蛇、毒蟲、瘴氣、有懸崖峭壁、有深不見底的水潭、有一線天的山縫。反正據說那山一般人不能進去,去了就出不來了。那可不是她家的將軍山可比的,更不是他們門前這些小荒山坡可以看的。這條山脈一直往南延伸,使他們家這塊地勢成了半包圍圈的盆地。

從西邊一路下來的有很多小河,經過她們王家莊的是一條,經過她孃家劉老莊的是一條。這個經過她家水田的又是一條。這些河都不是很大,平常的水澇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造成大的損失。

只有兩條河交界或者三條河交界的地方。無論大雨小雨,只要趕到雨季。就必定有大水災。但是這些地方又因爲河道多,水路交通便利,恰恰又成了人們安家落戶的首選。

又說多了,還是說二丫家這田吧!好在她家這水田,只有一條河通過,只要不是趕上今年這樣的山洪暴發情況,就不應該會發生水澇。只是看着這一路下去的水庫羣,二丫又有些拿不準。

嗨!還是明年雨季的時候看看吧!要是真有水澇的危險,就重新設計一個更好的排澇水路。見識多了後世的水利成果,相信這點還難不倒她。

不過這些水庫,都要利用起來,決不能閒放着,也許明年過了春那送魚苗的應該會過來了!

二丫揹着文越,拉着馬,沿着河道向耕田的大伯他們走過去。

到了田頭,看到大伯正在抓什麼東西,就好奇的問道:“大伯!抓什麼呢?”

大伯擡頭看是侄媳婦過來了,就笑着說:“哎啊!這田裡好多的黃鱔,我已經抓了好多了,都放在家裡養着呢!”

二丫放了馬繮繩就跑上前去看,高興的問道:“大不大?二叔他們有沒有逮着?”

這田因爲一直沒有人管理,除了長荒草還有好多的黃鱔和泥鰍。因爲田裡沒有存水,那黃鱔和泥鰍一但被犁子翻了出來,就特別好逮。

跑到大伯跟前,才發現大伯腰裡還別了一個小魚簍子,二丫伸頭看看,已經有小半簍子的黃鱔了。

不由得驚訝的叫起來:“哎呀!這小半天的功夫就抓了這麼多?”

大伯抓起黃鱔裝進簍子裡,笑道:“你二叔他們抓的比我還多。”

“那我回去的時候,去你們家拿一些回家,做個爆炒黃鱔絲吃。”二丫樂道。

“你去拿吧!家裡多着呢,你大娘她們都害怕的緊,不敢殺也不敢吃。我還想着等把這田犁完了,就自己弄。”

二丫跟着犁子走,眼睛看着犁溝,嘴裡回答大伯的話:“大娘娘別是捨不得吃,留着拿去賣的吧?!”說着話的當口,她忽然看到翻出來一條泥鰍,趕緊叫道:“有泥鰍!大伯等等!我要抓泥鰍!”

大伯忙拉住牛繮繩停下,嘴裡說道:“這泥鰍也好多呢,我都沒要。野生泥鰍土腥氣太重我也不喜歡吃!”

二丫一邊抓泥鰍一邊跟大伯說道:“大伯,以後看到泥鰍也要抓回來,這野生泥鰍更好,用生菜子油養幾天再燒,一點土腥味都沒有。紅燒泥鰍是非常鮮美的一道菜、泥鰍豆腐湯很補,常吃泥鰍還能治病呢!要不然往年咱們家的泥鰍比魚還貴,人家酒樓還都搶着要?”

大伯一聽二丫的話,就非常懊惱,“哎呀!我光想着自己不吃,怎麼就沒想到還能賣呢!可惜了!”

二丫把泥鰍扔進簍子裡,安慰道:“大伯!沒事,今兒起想着抓就好,以前的那些總歸還是在自家田裡,跑不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訪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嫂子的酬勞第二百二十六章 沒輕放也沒嚴懲第三百四十三章 羅家長工的成績第三百九十二章 做客裡鎮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持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緊張第一百七十七章 參觀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桌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五十一章 裝扮新娘第一百九十四章 毛巾機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張雲鳳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五章 說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花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人運軍糧第四百三十一章 曲家坳豐收年第二十二章 製作肉鬆 肉乾 肉柳第六十五章 夏茶第二百六十四章 孩子的教養第四百九十七章 包家嫁女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持第六十八章 大伯家的苦與樂第九十五章 姑嫂間的爭鬧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良山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 做客經歷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花船第五百章 斷不了的血緣親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伍第二百六十四章 孩子的教養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家都少不了極品親戚第二十六章 路遇劫徒第四百九十五章 也有不那麼冰冷的皇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靳家到位第十四章 小鎮之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置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接受第一百零七章 洪澇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三百零五章 染坊脫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氏發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量過境第八十四章 來子和三叔歸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邊防提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蘆葦蕩的初步規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巧遇胡三斤的二女兒第四百一十一章 小虎探友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滿的桃花第五百五十四章 抗生素的出現第三百七十九章 到家第一百三十章 話說館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一百零四章 官茶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龍到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工第四十四章 小雞出殼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說海貨第三百章 發現紅燈籠椒第九十七章 回孃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榮歸第二百四十章 二丫的氣性第二百零七章 新機子有進展第四百六十五章 包家妯娌第四十九章 請人難第一百八十五章 相處融洽的孩子們第四百二十八章 落實柞蠶養殖第四百四十八章 學堂新生力第四十二章 初三女兒歸家第二百零八章 靳家技術突破第二百零四章 不佔便宜第九十六章 不一樣的新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銀花爹到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出第四百六十六章 唐家過年第四百九十章 出海前的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第五百二十一章 阿靜的樂事第八十六章 上門打水又有一個小弟弟第四十章 新年之夜第七十三章 家事繁雜第四十二章 初三女兒歸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兒第三百三十八章 蘆葦蕩的初步規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丫犯難第十八章 飯桌上第二百二十章 算賬第十六章 雞肋與鳳毛麟角第五十四章 織毛衣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到曲家坳第一百五十章 比劃第八十五章 能不能洗白
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訪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嫂子的酬勞第二百二十六章 沒輕放也沒嚴懲第三百四十三章 羅家長工的成績第三百九十二章 做客裡鎮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持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緊張第一百七十七章 參觀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桌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五十一章 裝扮新娘第一百九十四章 毛巾機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張雲鳳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五章 說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花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人運軍糧第四百三十一章 曲家坳豐收年第二十二章 製作肉鬆 肉乾 肉柳第六十五章 夏茶第二百六十四章 孩子的教養第四百九十七章 包家嫁女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持第六十八章 大伯家的苦與樂第九十五章 姑嫂間的爭鬧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良山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 做客經歷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花船第五百章 斷不了的血緣親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伍第二百六十四章 孩子的教養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家都少不了極品親戚第二十六章 路遇劫徒第四百九十五章 也有不那麼冰冷的皇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靳家到位第十四章 小鎮之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置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接受第一百零七章 洪澇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三百零五章 染坊脫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氏發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量過境第八十四章 來子和三叔歸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邊防提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蘆葦蕩的初步規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巧遇胡三斤的二女兒第四百一十一章 小虎探友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滿的桃花第五百五十四章 抗生素的出現第三百七十九章 到家第一百三十章 話說館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一百零四章 官茶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龍到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工第四十四章 小雞出殼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說海貨第三百章 發現紅燈籠椒第九十七章 回孃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榮歸第二百四十章 二丫的氣性第二百零七章 新機子有進展第四百六十五章 包家妯娌第四十九章 請人難第一百八十五章 相處融洽的孩子們第四百二十八章 落實柞蠶養殖第四百四十八章 學堂新生力第四十二章 初三女兒歸家第二百零八章 靳家技術突破第二百零四章 不佔便宜第九十六章 不一樣的新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銀花爹到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出第四百六十六章 唐家過年第四百九十章 出海前的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第五百二十一章 阿靜的樂事第八十六章 上門打水又有一個小弟弟第四十章 新年之夜第七十三章 家事繁雜第四十二章 初三女兒歸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兒第三百三十八章 蘆葦蕩的初步規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丫犯難第十八章 飯桌上第二百二十章 算賬第十六章 雞肋與鳳毛麟角第五十四章 織毛衣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到曲家坳第一百五十章 比劃第八十五章 能不能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