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乾着急沒辦法

城外,楊澤已經躺在一塊皮墊子上,迷迷糊糊地快睡着了。燕兵奔馳得太過迅速,什麼輜重都沒有帶,自然也就沒有帳篷可睡,就算他是一軍之主,可這時候也只能躺在皮墊子上睡覺了。

這時候的燕兵營地,篝火處處,燕兵們七倒八歪地躺在火堆邊上,鼾聲大作,士兵們也都累壞了,不但他們如此,就連戰馬也一樣,戰馬奔馳了一天,匹匹都是大汗淋漓,除了少數極愛馬的士兵,會給馬擦汗,大多數士兵雖然明知戰馬出了那麼多的汗,明天可能會生病,可他們也顧不得了,人都累得睜不開眼了,實在是顧不上馬了。

大營裡面還算是相對安靜,在外圍只有少部份的渤海勇士在放哨,這時候就顯出他們的強悍了,那真不是吹的,奔馳了一天,只有他們是可以挺得住的,而且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再這麼跑上個幾天,好象也不會怎麼樣。

渤海勇士一邊放哨,一邊洗刷他們的戰馬,這時候,一個渤海勇士說道:“太原城那邊過來兩匹馬,馬上有人,估計是給咱們送信兒的!”

這時候夜色深沉,極本是看不清遠處的情況的,可這個渤海勇士說了,別的渤海勇士便都點頭,其中一個渤海勇士大步走向了楊澤休息的地方,對他們來講,不用眼睛看,只要聽聲音就能知道對方來的是什麼數量!

楊澤被叫了起來。他聽說城裡來人了,打了個哈欠,笑道:“這還沒到三個時辰呢。就出結果了,看來城裡的好些皇族人士實在是不怎麼樣啊!”

他坐起身來,等着渤海勇士帶人過來,估計就是杜大下巴派來的人!

果不其然,渤海勇士估計的還真是準極了,過了一會兒,便有兩騎奔來。渤海勇士搜了他們的身後,便將他們帶到了楊澤的跟前。

楊澤笑道:“有什麼好消息帶來?”他看兩個金烏兵大俠都挺興奮的。估計肯定是好消息。

兩個金烏兵大俠搶着把話說了,當楊澤聽到李重九已死,他嘿嘿兩聲,聽到吳有仁也死了。神色不禁黯然,嘆了口氣,聽到了滿城的皇族只剩下了十幾個時,他道:“還好剩下了十幾個,要不然本王把消息寫成奏章報去長安,怕是皇帝和皇后都有可能不信啊,杜大下巴辦事還是很給力的。”

一個金烏兵大俠道:“太尉,那不如現在就進城?現在整個太原城都被咱們的人給控制住了,再沒有人敢反抗!”

楊澤搖了搖頭。擺手道:“你們回去,只需要告訴杜大下巴,把城門關閉。別讓城裡亂起來,要是有人起什麼對咱們不利的心思,直接鎮壓了就是,至於太原城,本王是不會進去的,而且也不會派人進去。這個姿態本王還是要做出來的。對了,那些王爺又是爵爺的家產。你們就分了吧,辛苦了這麼一趟,本王也不能虧待了你們,這些就算是獎賞,等回到長安後,再給你們加官進爵!”

兩個金烏兵歡天喜地的走了,楊澤叫人打來盆涼水,清醒了一下,開始寫奏章,把太原城裡發生的一切,寫進了奏章裡面,但他並沒有寫結果,這是一份含糊不清的奏章,派人送回長安,靜等長安那邊的回覆。

太原這裡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告一段落了,楊澤要做的就是等待消息,他甚至連太原城都不用進,只要接到長安那邊的結果,差不多他就可以回長安了,他甚至在想,會不會自己帶兵返回長安時,菜菜已經又當上女皇了,長安那邊朝政不穩,要是有大臣提前知道了結果,然後想着拍馬屁,捧着菜菜又當女皇,那也極有可能的事,別人不說,沈得印就很有這種可能,其實沈得印拍菜菜的馬屁,就是拍自己的馬屁,這個倒是可以體諒的。

楊澤閉目養神,心想:“在大方帝國的皇帝當中,最倒黴的恐怕就是當今皇帝李晏了,不但有個不省心的娘,搶了他的皇位,還有個不省心的兒子,整天琢磨着搶他的皇位,嗯,對了,還有我這個不省心的女婿,成天想着幫他女兒搶他的皇位。李晏的命不好,要不然這輩子咋這麼倒黴呢,攤了這麼一家子的人,不知他是啥星座的,以後得問問!”

眯了一小會兒,他這才又起身,提筆又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卻是給沈得印寫的了,和他說了太原的事,讓他隨機應變,在長安推波助瀾一番,寫好信後,派出一個渤海勇士,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回長安去。

這些都辦好了,楊澤這才又開始仔細思考,整件事情還會不會有疏漏,這可是關係到菜菜能不能當上女皇,並且關係到以後的天下,會不會是他姓楊的,他這可是在給兒子打江山呢,當然要小心爲上。

且說長安皇宮裡。這幾天皇帝李晏和皇后簡直是糟心透了,總是心神不寧,如果只是李晏一個人這樣,倒也罷了,可就是皇后也是如此,兩個甚至還會莫名其妙的吵架,還睡不好覺,成宿成宿的失眠,晚上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的,他倆都是頭疼欲裂,叫御醫來給看病,也只不過是吃些安神的湯藥,卻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效果。

這天傍晚,天馬上就要全黑了,李晏和皇后稍微吃了點東西,他倆的胃口都不好,只喝了點兒粥,吃了點爽口的小菜,就算把晚飯給應付了。

皇后半躺在牀榻上,道:“老頭子,你說咱們以前窮,要啥沒啥,可偏偏都挺能吃的,現在好不容易又富貴了,可卻啥也吃不下了,我怎麼感覺咱們這輩子過得太虧呢!”

李晏坐在桌邊的一隻龍墩上。聽到老妻這麼說,他也大有同感,說道:“這幾日確實是心有不寧。喝藥也不好使,實不知是爲什麼!”

皇后說道:“你說,會不會是因爲你當了皇帝,可卻不住在寢宮,所以鎮不住皇宮裡的龍氣啊,這龍氣一翻騰,咱倆可不得有病麼!”

皇后向來迷信。而且是很相信龍氣啊,風水之類的東西。她當然要相信了,如果不相信這些,豈不是就等於相信丈夫不是真龍天子了麼!

李晏其實也挺信的,只不過以前沒機會信。現在又當上了皇帝,深怕失去好生活,他當然就會患得患失一些了。

李晏猶豫着說道:“那咱們搬到寢宮去住?可是那裡停着母親的靈柩,再說就算是頭七過了,母親被安葬,說實話朕也不太想住到那裡去,心裡會不舒服!”

皇后道:“我也是,我也不想去那裡住,還是讓菜菜在那兒住吧。除了她之外,我看別人誰也不會想在那個地方待着的。”

李晏嘿嘿乾笑了兩聲,道:“菜菜和她皇祖母的關係最好。祖孫很有感情深厚,她這個當孫女的,要論感情,比朕這個當兒子的,在母親的心中都重啊!”

“要不然能立她當新女皇麼!”皇后接了句,又道:“其實。女兒當皇帝倒也沒什麼的,只不過。你心裡怕是不痛快吧,這天下的江山終會落到外姓人的手裡!”

李晏嗯了聲,他們兩口子以前討論過這個問題,說如果讓楊澤算是倒插門兒的女婿,那也不錯,可這個問題隨着李重九當了太子,他倆就都不願意再提起了,因爲他倆很怕楊澤會答應說以後楊家的兒子可以改姓李,可等他倆死了,楊澤就又讓兒子改回姓楊了,那不還是一回事嘛,而且以楊澤的性格,肯定會這樣的,先把江山拿到手,然後再進行“改造”一番,他倆現在都沒辦法阻止,以後那就更沒法阻止了,所以只能鴕鳥一下,不再討論這個問題。

兩個人沉默半晌,皇后說道:“要是重九爭點兒氣,能早點兒把你的擔子接過去,咱們也能多享享清福,比方說去驪山泡泡溫泉,再不然去泰山去轉轉,這可都是好地方,要是他不接擔子,咱們就沒那麼多時間去,這輩子真是活得太虧,越想越虧!”

她做姑娘時活得還算自在,那也成了她最美好的回憶,等嫁給了李晏,日子就不太好過起來,獨孤女皇把她給修理得連北都找不着了,接着又被趕到了鎮西,活得象個囚徒,現在好不容易回了長安,可年紀又大了,她總是覺得再不享受,那就真的來不及享受了。

李晏擡頭看了她一眼,道:“你是說把皇位讓給重九?這孩子咱們許多年未見,咱們在鎮西時也沒有得到過他的書信,實是不知他的品性變得如何,而且咱們回京之後,和他見的面,也是掐着指頭數得過來啊!如把皇位讓給他,朕真是不知他會如何執政!”

事實上,李晏對李重九其實是有些不滿的,尤其是他在鎮西被流放時,就算是三弟相王也還會給個信兒,馬馬虎虎地全一下兄弟之情,可李重九這個當兒子的卻從來沒有聯繫過父母,那時只想着兒子年紀小,可過了十幾年,卻一封書信都沒有得到過,這就不是年紀小的問題了!

李晏心裡很清楚,兒子李重九是不想讓他這個父親給連累到,能當一個太太平平的皇孫,這纔是李重九心裡的真實想法,他只有這麼一個兒子,當然也希望兒子能過得好些,起碼不要被長公主給害了,可他回京之後,李重九仍是和他不親,這就讓他這個當父親的,難免有些不痛快了!

皇后皺了皺眉頭,道:“誰讓咱們就這麼一個兒子呢,皇位早晚是他的,你先讓他登基,先讓他執政,這樣有什麼難料之事,你也能替他理得清爽一些,總比到時咱們都不在了,他處理不好國家大事,弄出許多的意外來,你當你那個女婿是個省油的燈麼!”

李晏想想也對,要是爲了江山社稷着想,他退位當太上皇確實是正確的做法,可他剛剛又當上皇帝,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讓他當太上皇。這個實在是心有不甘,就算是他對當皇帝,對執掌天下大權並沒有半點兒的興趣。可讓他讓位子給李重九,他還是不怎麼願意的。

所幸,皇后也沒那種非要讓李重九當皇帝的念頭,對於她來講,更心疼的是女兒菜菜,只不過重男輕女嘛,她也不例外。所以她還是想讓兒子當皇帝,並且把龍椅坐得穩穩的。

夫妻兩個也沒再怎麼討論這個問題。挺費腦筋的,而他倆都是不喜歡費腦筋的人,說了一會閒話,爲了改換心情。夫妻二人竟然叫了小宦官和宮女進來,唱了幾段小曲兒,這纔算心情舒暢了些,夫妻二人便休息了。

每天晚上都是這麼過的,倒也沒什麼特殊的事情,至少前半夜是這樣,可天色過了三更,還沒到四更的時候,忽然寢宮之外傳來腳步聲。在殿外停下,有人小聲說道:“皇上,娘娘。可曾安歇?”

這話問的簡直是豈有此理,這大半夜的,還是後半夜了,不睡覺幹嘛,半夜起來聽小曲兒嗎?

皇后的覺淺,外面一有動靜。她便醒了,聽到外面有人問話。聽聲音竟然是樑大忠,她便心中猛地一驚,難不成又發生宮廷政變了?她可受不了這個刺激!

立即起身,推了推李晏,把李晏推醒,她大聲對着外面說道:“是樑大忠嗎,發生了什麼事,可是又有人想造反?”

李晏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可他聽到造反二字,頓時就清醒了,他呼地坐起身,大聲道:“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樑大忠快步從外面進來,身後還跟着好幾個小宮女,小宮女們進來之後,立即就把蠟燭給點燃了,讓殿裡有了光亮,隨後幾個小宮女便跑了出去,只留下了樑大忠一個人。

藉着燭光,李晏和皇后發現樑大忠一腦門子的汗,而且還呼呼地喘氣,皇后性子急,問道:“到底怎麼了,你快點兒說啊!”

樑大忠嚥下一口唾沫,道:“皇上,娘娘,大事不好,是太原那邊來信兒了,是燕王來的信兒,說太子殿下在太原登基稱帝了,而且還遙奉皇上和娘娘當太上皇和皇太后,報信兒的人就在宮外,是燕王的心腹手下譚正文!”

李晏和皇后聽了這話便都一愣,原來不是有人造反,啊,也是有人造反,只不過造反的人是他們的兒子李重九!

他倆臨睡覺前還說要不要把皇位讓給李重九呢,結果李重九就着急得不行,竟然自己就登了基,自己這個兒子可着實地不咋地啊!

李晏讓位給李重九和李重九自己登基,雖然結果是一樣的,可效果卻是相反的,結果都是李晏當了太上皇,可效果卻是李晏大怒!

一聽不是有人要帶兵殺進宮來,只是兒子李重九在太原當了皇帝,李晏害怕之心頓去,憤怒之意猛起,他從龍牀上下來,罵道:“豎子,竟敢如此,是誰教他這麼做的!”

皇后也是挺生氣的,她自己說要當皇太后,那是沒關係的,那是她自願的,可兒子把她的皇后名義給廢了,直接讓她當皇太后,這她就不願意了,就算是親生兒子,可這也不行啊,就算兒子想當皇帝想瘋了,可也得事先和她這個當母親的商量一下,不能擅自就決定了!

皇后也從牀上下來了,對李晏說道:“老頭子,不要生氣,先把譚正文叫進來,問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說!”

李晏只好點頭,譚正文他是認識的,在鎮西時的老熟人了,是一個喜歡滿嘴扯皮的傢伙,他的話可不見得會是真的。

樑大忠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小跑着出去找譚正文了,看他那麼大歲數了,還跑得那麼急,李晏都怕他忽然摔倒,摔斷了骨頭,那可真是糟糕了。

樑大忠跑出了寢宮,出了院子,他便停了下來,呼呼地喘了幾口氣,叫過一個心腹小宦官,說道:“開小角門,讓譚正文進來吧,直接來這裡,咱家在這裡等他。”

他只是在李晏和皇后面前裝着態度積極罷了,要不然真的讓他滿皇宮的跑,他倒是有這個心思,可他也跑不動啊!

這時候,另一個小宦官湊了上來,小聲說道:“乾爹,出了這事兒,要不要和萬歲公主說一聲啊,太原那邊的可是大事兒……”

樑大忠嘿了聲,心想:“大事是大事,可卻不一定要告訴萬歲公主,反正萬歲公主聽到什麼消息都會問一句,楊澤知道嗎?楊澤肯定是知道的呀,所以她便會嗯一聲,不再理會。反正結果只能有這一種,所以告訴不告訴她,又有什麼關係呢!”

樑大忠搖了搖頭,道:“先不用,先等譚正文見了皇上之後,有什麼事再說吧!”

宮門外,譚正文和一衆渤海勇士都坐在馬紮上,等着被叫進宮去,他們看着宮前的石碑,這石碑幾乎快要建好了,長安工匠的手藝和效率真是太厲害了,雖然這和官府爲了拍皇帝的馬屁,所以督促的緊有關,但也能反應出效率的問題的。

譚正文笑着對渤海勇士們道:“這石碑建好之後,說不定馬上就能派上用場了。”

渤海勇士們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人人都嘿嘿笑了起來,頗爲得意,畢竟他們是跟對人了,當然要得意一下。

他們一路狂奔到了長安,天色早就全黑了,長安的城門可不會爲他們而開的,除非是李晏親自下旨,可去宮裡申請一番,然後再來開城門,估計天都亮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城門外等着呢!

可譚正文他們也有法子,反正守城門的士兵都是他們的人,吊橋不能放,城門不能開,沒關係,他們把馬放在護城河的對岸,然後遊過河去,接着讓城門守兵把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用大筐吊上城去!

他們人不少,把城門守兵累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他們好幾十人全給吊上了城去,然後又給他們找馬,譚正文等人這才能到了皇宮的外面,再接着叫宮門,讓御前侍衛去找樑大忠,好一通忙乎,直到了後半夜,樑大忠才把消息送到了李晏那裡。

皇宮有小角門,是專門給宮女和小宦官走的那種門,這種門平常半夜裡也不開的,但如果有什麼特殊的緊急事情,可以通融一下,這次樑大忠就是讓小宦官從這種小角門,把譚正文引進宮去。

譚正文見了出來報信兒的小宦官,問道:“皇上只傳我一個人進去?”

小宦官連忙點頭,道:“正是,皇上和娘娘只叫了譚將軍一個人進去,別人沒叫!”

譚正文點了點頭,吩咐渤海勇士們繼續在外面等着,他解下腰中寶劍,扔給一個渤海勇士,這纔跟着小宦官進了皇宮,走了足足一刻鐘還要多,這纔到了寢宮,小宦官進去稟報。

殿裡,李晏在不停地走動,情緒激動,皇后卻在拍着桌子,大聲抱怨,她主要是說李重九都是被長公主給帶壞了,還有那個相王也不是個好餅,本來兒子李重九好好的,就是因爲見多了他們做的壞事,所以也學壞了。

李晏終於忍耐不住,說道:“你就少說兩句吧,重九並沒有和大妹他們接觸過幾次的,說他們帶壞了重九,這個良心上過不去。”

皇后呸的一聲,道:“良心,你那幾個兄弟姐妹要是有良心,還能死得那麼早,連閻王爺都看不過去了,早早就把他們收了去!”

李晏見老妻有點兒發潑,只好搖了搖頭,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幹嘛,還是等譚正文來了再說吧!”()

第607章 登基大典簡化版第645章 天策軍第94章 三個徒弟第340章 出牢第621章 大將軍們第575章 城門易奪第716章 開始行動第699章 凱旋大勝第609章 燕王第674章 天之上的金烏軍第462章 大家一起來冒功領賞第479章 去招降第393章 渴望兵權第630章 太子和吳尚書的握手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518章 撤退第674章 天之上的金烏軍第571章 園中有伏兵第673章 簡易版的閱兵第78章 去林州第536章 二少主逃走第110章 你是哪個陣營的第492章 高牛力第107章 仇人相見第554章 部落間的矛盾第220章 四王子挨砸第615章 去找重九殿下第589章 須當有所表示第609章 燕王第171章 幼兒傷暑第718章 朕先逃一步第673章 簡易版的閱兵第485章 一片好意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67章 詐語第227章 突圍第680章 斷骨第140章 玉葫蘆的作用第359章 一個奇葩的要求第427章 愛猜測的尚書令第424章 志向遠大就要被修理第416章 假大將軍第18章 好大的膽子第276章 真相大白第488章 別惹那漢子第353章 長公主又使壞第310章 金盤裝珍珠第215章 我就知道是你第647章 餿主意第117章 馬後炮是沒用的第583章 鐘響之時第28章 一劑見效第385章 我替你報仇第663章 倒黴的吳有仁第313章 設計坑太監第415章 想埋刺兒第180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713章 一定要好好利用第303章 國師被踹第177章 暗示和威脅第320章 宮裡第258章 着急的宋小車第357章 必須讓他們先急第214章 古城夜半第393章 渴望兵權第132章 土豪金第692章 先鋒軍到來第250章 誘捕第129章 又見一闖爺第603章 駕崩第576章 見面第10章 受苦受難的觀主第591章 瘋狂的前兆第85章 頸椎引起的頭暈第537章 敢投降就揍他第626章 拍皇后的馬屁第387章 恐懼的威寧伯第627章 神功無敵第600章 刺李第36章 救救老夫第248章 抄店抓人第574章 空虛的城門第362章 反誣第39章 再次送飯第19章 同去瓜州第389章 敢在我門口囂張第425章 兩個腹黑男第294章 忠心耿耿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381章 帝國的猛女們第279章 女婿的人選第520章 鐵甲騎兵第120章 當官要懂得做第377章 去砸了長公主府第255章 挑撥第605章 決定登基第14章 玉葫蘆第196章 小公主的心願第22章 小建中湯第3章 老奇葩
第607章 登基大典簡化版第645章 天策軍第94章 三個徒弟第340章 出牢第621章 大將軍們第575章 城門易奪第716章 開始行動第699章 凱旋大勝第609章 燕王第674章 天之上的金烏軍第462章 大家一起來冒功領賞第479章 去招降第393章 渴望兵權第630章 太子和吳尚書的握手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518章 撤退第674章 天之上的金烏軍第571章 園中有伏兵第673章 簡易版的閱兵第78章 去林州第536章 二少主逃走第110章 你是哪個陣營的第492章 高牛力第107章 仇人相見第554章 部落間的矛盾第220章 四王子挨砸第615章 去找重九殿下第589章 須當有所表示第609章 燕王第171章 幼兒傷暑第718章 朕先逃一步第673章 簡易版的閱兵第485章 一片好意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67章 詐語第227章 突圍第680章 斷骨第140章 玉葫蘆的作用第359章 一個奇葩的要求第427章 愛猜測的尚書令第424章 志向遠大就要被修理第416章 假大將軍第18章 好大的膽子第276章 真相大白第488章 別惹那漢子第353章 長公主又使壞第310章 金盤裝珍珠第215章 我就知道是你第647章 餿主意第117章 馬後炮是沒用的第583章 鐘響之時第28章 一劑見效第385章 我替你報仇第663章 倒黴的吳有仁第313章 設計坑太監第415章 想埋刺兒第180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713章 一定要好好利用第303章 國師被踹第177章 暗示和威脅第320章 宮裡第258章 着急的宋小車第357章 必須讓他們先急第214章 古城夜半第393章 渴望兵權第132章 土豪金第692章 先鋒軍到來第250章 誘捕第129章 又見一闖爺第603章 駕崩第576章 見面第10章 受苦受難的觀主第591章 瘋狂的前兆第85章 頸椎引起的頭暈第537章 敢投降就揍他第626章 拍皇后的馬屁第387章 恐懼的威寧伯第627章 神功無敵第600章 刺李第36章 救救老夫第248章 抄店抓人第574章 空虛的城門第362章 反誣第39章 再次送飯第19章 同去瓜州第389章 敢在我門口囂張第425章 兩個腹黑男第294章 忠心耿耿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381章 帝國的猛女們第279章 女婿的人選第520章 鐵甲騎兵第120章 當官要懂得做第377章 去砸了長公主府第255章 挑撥第605章 決定登基第14章 玉葫蘆第196章 小公主的心願第22章 小建中湯第3章 老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