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定北大元帥

李重九出了朝班,剛想開口說話,忽聽李晏說道:“太子,最近都讀了些什麼書?”

李重九啊地一聲,不明所以然,讀了什麼書?他都多大歲數了,早過了被父親考較功課的年紀,再說他讀書時,李晏還在鎮西被流放着呢,也不可能考較他啊!現在怎麼了,難不成李晏想盡盡做父親的責任,重新考較一下兒子的功課?

他本來就不是有急智的人,被李晏突如奇來的一問,頓時就給問住了,竟然忘了替吳有仁辯解!

此時,早有御前侍衛叫來了御醫,對吳有仁進行搶救,當然不能在金殿上搶救,而是擡到了偏殿,在那裡對吳有仁進行醫治,所以李重九要說什麼,吳有仁是聽不見的,要不然見李重九隻被問了一句讀什麼書,就把他這個前任吏部尚書給忘了,那吳有仁非得再被氣暈過去不可。

李重九愣了一下,便道:“兒臣正在讀,讀,在讀《論語》!”

大臣們幾乎都快笑出聲了,都多大歲數的人了,還在讀《論語》,難不成這些年剛剛過了蒙學不成?

李重九讀書不多,想當年他一個落魄的王爺不可能有學問大的老師教他讀書的,而且他朝不保夕,讀再多的書有什麼用,他又不需要去考進士,既然沒人教,難不成還要指望他主動去學嗎?他可不是一個勤快人!

李晏的眉頭又皺起來了。他以前倒是沒有問過李重九的功課,本以爲兒子都這麼大了,該讀過的書。總該都讀過了吧,哪成想纔讀到《論語》。

李晏道:“你是太子,不需要做學問,更不需要參加科舉,但多讀些書總是有益處的,既然功課落下了這麼多,那得想個辦法補救。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你還得多多瞭解天下。去歷練一下才行啊!”

大臣們聽了,全都點頭,皇帝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是他們這些讀了老書的人。也都是要去各地歷練的,尤其是在做官之前,瞭解天下形勢,是必須進行的一個環節,所以皇帝想讓太子出去歷練一下,是正確的做法。

可是,太子乃是國之儲君,能隨便離開京城嗎?

大臣們卻誰都不吱聲,反正這種事情。也輪不到他們吱聲,還不如沉默是金,聽聽別人怎麼說呢!

楊澤卻也沒有吱聲。他都知道事情會怎麼發展了,還吱聲幹嘛,直接聽結果不就得了。

李重九卻是一喜,出去歷練一下,難不成父皇是想讓他出京,那可太好了。他本來就是想要出京的,只是不知道去哪裡歷練。要是太原,那就太好了,太完美了。

此時此刻,太子殿下完全把前任的吏部尚書,給忘記得一乾二淨了,吳有仁投靠了他,真算是投靠錯了人。

李晏道:“太原乃是我朝龍興之地,你去那裡歷練一下,非常合適,而且既然要去歷練,那就要做一些事。”

李重九大喜,看來父皇還是很疼自己的,竟然答應了自己提出的要求,只不過,爲什麼不在昨天直接告訴他呢,非要等到現在上朝是才說出來,害得自己着了一宿的急,都沒睡好覺。

李晏道:“朕登基已然非只一日,先帝駕崩更是國家大事,可突覺爲我大方帝國兄弟之邦,卻遲遲不來奔喪,不知是爲的什麼,難不成他們又想要南下侵擾我大方不成?”

他這個是疑問句,是在問下面大臣的意見,可話裡的意思,大臣們卻全都聽明白了,皇帝這是對突覺不滿啊,這是在找藉口,想要對突覺汗國進行責問。

雖然現在朝堂上的大臣們,以前都不是部堂大員,都是新升上來的,但對於國家之間的形勢,卻沒有人是不明白的。

以前突覺汗國對大方恭敬,兩國以兄弟相稱,那是因爲突覺內部不寧,草原上爭戰不休,而大方帝國在獨孤女皇的統治下,國家實力增強,所以突覺汗國才暫時向大方帝國低頭。

實際上,突覺汗國和大方帝國的和平總是短暫的,互相攻打纔是常態,和平了這麼多年,現在大方帝國又換了皇帝,那麼草原上的可汗必定會想辦法,派兵來試探一下現在皇帝李晏的態度,要是好欺負,當然就要欺負一下了,要是很強硬,那不妨接着稱兄道弟,這是必然的。

一個大臣出班,對李晏說道:“皇上,突覺汗國狼子野心,他們必會趁我朝虛弱之際,派兵南侵,我朝當早做準備,如果能主動出擊,給突覺汗國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不能輕舉妄動,那是最好的。”

說這話的大臣比較年輕,看上去也就四十來歲的樣子,這個年紀要是放在獨孤女皇的朝堂上,那是少壯派,可放在李晏的朝堂上,卻屬於老年派了,畢竟上了歲數的那些老臣,都快被一掃而光了。

其他大臣們聽了他的話,紛紛點頭,他們也都是這麼看的,他們處理朝政的時間太短,還沒學會老謀深算呢,都認爲既然突覺有可能打大方,那大方爲什麼不提前先削突覺一頓呢,總不能讓對方行動手,然後把戰火引到大方境內吧,那遭罪的可是大方百姓,如果這仗能在突覺的領土上打,禍害一下突覺牧民,那不更好嘛!

李晏看了下羣臣的表現,深感滿意,看來大家還都挺有進取心的,知道一旦開戰,他們這些人就有了立功的機會,只要立下了功勞,那麼官位便也坐得穩了,至少在我這朝就會坐得穩了。

可就在這時,一個大臣跳了出來,跪倒在地,叫道:“皇上,不可啊,皇上新登大寶。天下人心未定,百姓受苦日久,民不聊生。生活本就困苦,如果此時興起大兵,那百姓豈不是要加重賦稅,日子就更難過了。以臣之愚見,不如靜觀其變,就算是要兩國交戰,也不能由我們先挑起戰端。而是要等突覺那邊……”

大臣們一起看向這個,人人心中都想:“這人腦子是不是壞了。我們不先去打突覺,竟然還要等突覺打上門來,我們大方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窩囊了?”

大方帝國並不是一個懦弱的王朝,向來講究看誰不順眼就。誰不肯臣服,不肯向天朝納貢,那大方就去打誰,以前對突覺和平,那是因爲大方實力沒有達到滅掉突覺的地步,可經過獨孤女皇一朝的休養生息,國力提升,現在和突覺開一戰,十有八九得勝的是大方。時機已然成熟,那何必還和胡虜客氣?

楊澤看了眼那個磕頭的大臣,見是一個侍郎模樣的傢伙。不知是哪個部的侍郎,年紀不大,估計是個讀書讀得腦子傻了的東西,竟然說出這種混帳話來,想刷聲望也不能拿大方的老百姓刷啊!

楊澤便道:“皇上,臣認爲就算是不打突覺。也要派兵嚴守邊界,如果突覺一旦有動靜。我們便可立即做出反應,以便最大限度的減少百姓的損失。”

他回身一指那個大臣,又道:“象這人說的,靜觀其變,倒也不是不對,可他卻說要等突覺先動手,這個可就大錯特錯了,難不成非要等突覺的大兵先攻進了我國,禍害了我國百姓,我們才能反擊嗎?這也太不把我大方百姓的性命放在眼裡了,這種人實在是不配在朝中爲官!”

大臣們也都紛紛指責這個侍郎,我大方帝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窩囊了,還要別人先動手,才能反擊,咱們可是天朝上國,豈有吃這種虧的道理。

可這個侍郎還是不服,滿嘴胡柴,說什麼泱泱大國,還是要禮讓胡人蕃邦的,胡人不懂禮法,難道我們也要不懂麼,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才對,這纔有天朝上國的氣度,對待胡人要以教化爲先。

楊澤心中暗罵,現在既不是兩宋時期,又不是晚清的末世,對待外國蕃邦講什麼教化,說得好聽而已,小心人家拿刀子砍你。

楊澤便道:“皇上,臣以爲,既然他這麼喜歡教化胡人,那不如讓他去邊境,去當一個驛站的頭目,那裡胡人最多,來來往往的不少人,就讓他去教化那些行商吧,如果他能把胡商給教化好了,就再去教化胡人的兵將,他既然提出來了,那這教化之功便讓他立。”

李晏可不想浪費時間,再說他也不喜歡別人對他唱反調兒,聽了楊澤的話後,把手一擺,道:“就依楊愛卿所言,就讓此人去邊境,給他找一家驛站,讓他在裡面當教習,專門教化突覺人。”

那侍郎聽了大吃一驚,他只不過是想特立獨行,在別人都說行時,他說不行,以此來提高皇帝對他的注意力,可沒想過要被貶官,還是被貶到邊境的驛站裡去,這也太危險了,就算他能去,可他的家人怎麼辦,也跟着去受苦嗎?萬一兩國真的打了起來,自己豈不是就會成了第一批被胡人砍頭的倒黴蛋?

一時激動,這侍郎啊地一聲,也暈了過去。御醫們趕緊過來,把他也拖走了,拖到了偏殿,和吳有仁放到一塊,一起搶救了。

李晏擺了擺手,示意大臣們安靜下來。他道:“朕決定,讓太尉楊澤帶兵三萬兵馬離京,守衛邊境,如果突覺那邊有異動,當搶先出擊,不能讓突覺兵進入大方國土。”

楊澤微微撇了撇嘴,心想:“才三萬,這也就是兩支禁衛軍的規模,然後再加上些輔兵,看來皇上是想把大軍留給李重九統帶啊!”他跪下領旨。

李晏又道:“太子李重九何在?”

李重九正在糊塗着呢,怎麼搞的,不是派我出京啊,是派楊澤帶兵出征,那我怎麼辦啊,是要去太原嗎?可楊澤的兵權還是沒有削掉啊!

李重九道:“兒臣在!”

李晏道:“朕封你爲定北大元帥,節制太原,及太原以北所有州縣兵馬,給楊太尉做後盾,並負責糧草轉運,支援楊太尉把守邊境。”

頓了頓,李晏又道:“你再兼任太原留守吧,以前的太原留守暫爲副留守,等解決了突覺的事後,你回京,副留守再官復原職。”

李重九聽了大喜,連忙跪下領旨,他昨天晚上睡不着,還是看了點兒關於太原方面的資料的,太原那邊大概有兵馬七八萬的樣子,雖然不如禁衛軍精銳,可架不住人多啊,要是再加上太原以北各州縣的兵馬,那估計得快達到二十萬,太原以北的地方可大着呢,州縣也多呀!

李重九磕過頭後,站起身來,難掩心中的歡喜,他自認兵權已經超過楊澤了,得意洋洋地看了楊澤一眼,心想:“你只不過才帶三萬兵馬,可我卻有二十萬,就算你的三萬兵馬精銳一些,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我二十萬人打你三萬,非得打得你拉稀不可!”

楊澤既沒有歡喜,也沒有煩躁,只是心想:“從人數上來看,李重九確實比我人多,他至少能掌握二十萬的兵馬,可惜,這二十萬的兵馬,分散在各個州縣,並不能集中使用,再說就算能集中使用,他還真以爲打仗是看誰人多啊?”

李晏的這兩個旨意,只是說個大概,具體事宜肯定是要由大臣們去討論,然後制定出詳細計劃的,不過這和他這個皇帝沒關係,他也不感興趣,他只是關心能不能把楊澤和李重九的事情給擺平。

李晏看向李重九,見兒子一臉的得色,而再看楊澤,卻是一臉的思考,不知他在想什麼,但卻沒有生氣的舉動,這也就行了,李晏覺得這事算是擺平了,既能讓李重九得到鍛鍊,又能在不削楊澤面子的情況下,讓楊澤明白,這個天下還是李家的,這也就足夠了。

李暈道:“這件事衆位愛卿下去後制定個出兵計劃吧!嗯,還有什麼事兒嗎,如果沒事兒了,那就退朝吧!”

嘴上是這麼說,可他根本不等大臣們說有事兒,直接就站起身來,抖了抖龍袍,回後宮去了。

大臣們跪送李晏離開,之後站起身來,一起擁到了太子李重九的根前,開始大力巴結,甚至有些人還想把自家的子侄推薦給李重九,想讓子侄們跟着李重九混個出身。

李重九大喜過望,沒想到啊,真真的沒想到,自己兵權一到手,這還沒過半刻鐘呢,大臣們的風向就變了,開始拍起自己的馬屁來,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楊澤看着衆星捧月一般的李重九,哼了聲,大聲道:“太子殿下,何苦有了新人卻忘了舊人呢?”

李重九聽到喊聲,微微一愣,心想:“什麼新人舊人的,姓楊的混蛋在說些什麼?”

楊澤哈哈笑道:“吳有仁現在可是員外郎了,你都不去看看他嗎?”說罷,哈哈大笑,離了金殿,頭都沒回一下。()

第459章 罵仗也是戰鬥的一部份第205章 讓菜菜去第314章 樑總管的燒烤大計第97章 狂發好人卡第415章 想埋刺兒第188章 預言第169章 去見相王第552章 誤殺第261章 繼承人之死第287章 中計第635章 牡丹園第424章 志向遠大就要被修理第460章 給酒肉加點兒料第574章 空虛的城門第150章 小三郎第637章 上哪兒招人去第57章 敲竹槓第138章 差別對待第294章 忠心耿耿第726章 狡猾第347章 讀經第618章 讓他難受一下第712章 這就是個死貨第120章 當官要懂得做第116章 試治中風第625章 重九也要成立派系了第365章 十猜九中第641章 傳說中的一種藥第450章 互毆第493章 密林第276章 真相大白第338章 便宜老丈人第629章 金殿求婚第717章 用筆畫出來的龍袍第419章 文章的做法第302章 不可以不知足第77章 修理修理第423章 按手印第253章 鬼魂顯現第33章 糊塗官審糊塗案第161章 二十年前的事第217章 意外脫險第213章 突覺頭陀第628章 他說不願意第721章 有反叛之意第23章 刺史和長史第137章 猜不出燈謎的懲罰第331章 刷資歷第709章 難以相信第291章 國師的門牙第654章 所謂完美的計劃第557章 刺史心太軟第478章 用汗王的腦袋議和第133章 誤會第207章 刺史的坐骨神經痛第303章 國師被踹第613章 暈倒的相王第561章 舊友升官第560章 沈得印第598章 玉璽第612章 驚駭的王妃第37章 案件重演第406章 一起去平亂第491章 大男和小女第592章 殺進宮去第511章 預演第606章 女皇養成計劃第423章 按手印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72章 拖着回來第135章 所謂密探第133章 誤會第223章 折騰死他第197章 研究茶磚第173章 有恩於相王一家第283章 鳩摩多羅第595章 奪取玄武門第554章 部落間的矛盾第719章 慌亂第665章 憋是很痛苦的第2章 你這回完蛋了第160章 並蒂蓮第631章 鼓勵皇帝厭政第416章 假大將軍第103章 俘虜是可以賣掉的第485章 一片好意第360章 揍人第153章 證據第181章 美男第32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514章 闖宮第266章 絕望的尤二郎第4章 患了三年的失眠症第647章 餿主意第25章 刺史要完蛋第322章 有個孩子叫李菜菜第452章 安營紮寨第24章 向你推薦一個人第291章 國師的門牙
第459章 罵仗也是戰鬥的一部份第205章 讓菜菜去第314章 樑總管的燒烤大計第97章 狂發好人卡第415章 想埋刺兒第188章 預言第169章 去見相王第552章 誤殺第261章 繼承人之死第287章 中計第635章 牡丹園第424章 志向遠大就要被修理第460章 給酒肉加點兒料第574章 空虛的城門第150章 小三郎第637章 上哪兒招人去第57章 敲竹槓第138章 差別對待第294章 忠心耿耿第726章 狡猾第347章 讀經第618章 讓他難受一下第712章 這就是個死貨第120章 當官要懂得做第116章 試治中風第625章 重九也要成立派系了第365章 十猜九中第641章 傳說中的一種藥第450章 互毆第493章 密林第276章 真相大白第338章 便宜老丈人第629章 金殿求婚第717章 用筆畫出來的龍袍第419章 文章的做法第302章 不可以不知足第77章 修理修理第423章 按手印第253章 鬼魂顯現第33章 糊塗官審糊塗案第161章 二十年前的事第217章 意外脫險第213章 突覺頭陀第628章 他說不願意第721章 有反叛之意第23章 刺史和長史第137章 猜不出燈謎的懲罰第331章 刷資歷第709章 難以相信第291章 國師的門牙第654章 所謂完美的計劃第557章 刺史心太軟第478章 用汗王的腦袋議和第133章 誤會第207章 刺史的坐骨神經痛第303章 國師被踹第613章 暈倒的相王第561章 舊友升官第560章 沈得印第598章 玉璽第612章 驚駭的王妃第37章 案件重演第406章 一起去平亂第491章 大男和小女第592章 殺進宮去第511章 預演第606章 女皇養成計劃第423章 按手印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72章 拖着回來第135章 所謂密探第133章 誤會第223章 折騰死他第197章 研究茶磚第173章 有恩於相王一家第283章 鳩摩多羅第595章 奪取玄武門第554章 部落間的矛盾第719章 慌亂第665章 憋是很痛苦的第2章 你這回完蛋了第160章 並蒂蓮第631章 鼓勵皇帝厭政第416章 假大將軍第103章 俘虜是可以賣掉的第485章 一片好意第360章 揍人第153章 證據第181章 美男第32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514章 闖宮第266章 絕望的尤二郎第4章 患了三年的失眠症第647章 餿主意第25章 刺史要完蛋第322章 有個孩子叫李菜菜第452章 安營紮寨第24章 向你推薦一個人第291章 國師的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