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一)

東邊的熱鬧影響不了西邊的難過,朝羣在忙碌的指揮者物資的搬運,剛從成都送來大量的糧草和軍用物資,自從葉伯懷“養病”以後,憑藉着自己在大宣軍中的年資朝羣順利接任了雪狼軍主帥,不過朝羣心裡明白川西的事情大多還是要依仗狄信,所以在他接任雪狼軍主帥的時候就直接呈報大都督府以狄信爲雪狼軍輔帥、景沐爲雪狼軍參帥,同時增加了骨斯蠻爲參將,雍王三衛統領沈鈺爲參將,共同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雪狼帥府五人組。

達奚謙弼對朝羣的呈報不敢擅專,一是他一直不太適應大宣的軍制,二是帥府的地位太高,輕易批覆會惹麻煩,於是在收到呈報後直接轉到內閣。

蒙琰看到這封呈報之後,搖了搖頭,衝着正在彙報顧言風說道:“你看看,一份軍事小組的呈報竟然走到了我這?”

一邊說着一邊把呈報遞給顧言風。

顧言風看完之後笑着說道:“朝羣指揮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一個好處,後勤輜重這一塊是比較擅長的,三臺和大都督府溝通過此事,還是覺得朝羣更適合執掌輜重軍部,五軍部、參謀部加上輪值大都督是大都督府的核心,他留在雪狼帥府不過是權宜,至於骨斯蠻和沈鈺臣覺得有待商榷。”

“有沒有什麼好的人選去雪狼帥府,狄信才能不錯,但是面對諸葛星辰差了些。”蒙琰想要儘快解決諸葛星辰在川西的騷亂。

顧言風想了一下說道:“臣是有一個不錯的人選,但是他的性格缺陷很麻煩,還要給他配一個能牽制住他的人。”

“哦?是誰?說來聽聽,我們好好聊聊。”

顧言風猶豫了一下說道:“路平,不管是從年資、軍事指揮能力還是水平上來說他是現在執掌雪狼帥府最合適的人選,不過他的毛病也很明顯。”

路平?提到這個人蒙琰的後槽牙都疼,這傢伙如果不牽扯政治是一個絕佳的主帥人選,他在川西主持過軍務,和諸葛星辰交手上也不落下風,對於他的任命有些難以抉擇。

蒙琰不緊不慢的從大都督府人員冊挑來挑去後說道:“調朝羣爲副大都督,執掌輜重部,啓用路平爲雪狼軍大帥,景逸爲雪狼軍副帥,狄信爲雪狼軍輔帥兼掌白馬大將軍、安魁轉調爲雪狼軍參帥、景沐爲雪狼軍督帥,骨斯蠻和沈鈺爲參將,組成七人軍事小組。”

顧言風愣了一下讚歎道:“陛下英明,七人組,三位老將,又保證了狄信的地位,也用骨斯蠻兼顧着草原部落的情分,再加上沈鈺身份的複雜能夠牽制住路平的小心思。”

蒙琰苦笑着說道:“你以爲朕想這麼安排?無奈啊!若是他能回朝就好了,朕也就不用這麼麻煩!”

說到“他”顧言風就不再說話了,“他”指的就是沐易,身份是保密的,整個大宣知道他身份不超過五個人,自己是其中之一。

太和四年三月開春,路平等人全部集結在金川城,新鮮出爐的雪狼軍主帥路平看着座下的部下心中洶涌澎湃,他沒想到陛下還能重新啓用自己,靳騫過世、兩次夜陵事件讓他差點沒有自殺,而如今居然一躍成爲了雪狼軍主帥,這是他從來沒敢想過的事情。

“諸位,陛下委任我爲雪狼軍主帥就是爲了誅滅諸葛星辰,還請各位同心協力儘快給陛下報喜!”一邊說着一邊看向側面的雍王蒙靖翊。

蒙靖翊是作爲監軍來川西曆練的,明面上蒙靖翊是不參與軍事指揮的,但他身份特殊路平投鼠忌器的心態又出來了。

蒙靖翊看了一下這個奇奇怪怪的雪狼帥府,各種勢力摻雜着,有自己的部下沈鈺,有姐夫周策的部下骨斯蠻,同時骨斯蠻又是草原的代表,景氏父子可謂是最爲特殊的存在,狄信是大宣川西軍中的代表,安魁是卓公的心腹,但他的弟弟安粲又是父皇的心腹,路平的身份更是尷尬,錯綜複雜,亂七八糟,父皇這麼搞草原真的能平定嗎?

不過人家既然把話頭轉到自己這邊了,作爲大宣的雍王又是監軍不說話也不好,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將軍都是本王的叔伯兄長,本王來此只是歷練,決策和指揮的事情還是有勞諸位了,若是日常上有什麼不決之處,本王樂意傾聽。”

景逸作爲副帥,心道:“這就是小狐狸,什麼叫‘日常’上不決之處,完全就是不想摻和其中嘛!”

作爲副帥是要及時迴應的,陛下對景氏一族算得上是照顧了,笑着迴應道:“殿下親臨軍中是我等之幸!”

安魁冷哼一聲,對於景逸拍馬屁式的行爲非常不恥,抱拳說道:“殿下,咱們這次一定會徹底解決諸葛星辰的!”

景逸倒吸一口涼氣,他以爲安魁的冷哼是不屑於自己對雍王拍馬屁,但是人家這馬屁拍的更響,看似鬥志昂揚,實則馬屁到位。

狄信這會兒腦子都快炸了,他竟有些懷念朝羣了,因爲他從來不怎麼過問自己的事情,專注於輜重,好嘛!他老人家回成都執掌輜重部了,換來了這一幫大爺,無奈的搖搖頭。

“狄侯,你是雪狼軍輔帥,更是一直與諸葛對峙,說一說吧,諸葛星辰現在是什麼情況?”路平咳了咳說道。

狄信起身拱手道:“稟大帥,諸葛星辰這次聯合朱沐氏兩面出擊,一路騷擾詔南,一路侵佔石渠部。”

景逸立即起身說道:“大帥,老夫請戰詔南一路!”

路平猶豫了一下說道:“景公,朱沐氏與您無數次交手,你們之間太過於熟悉,本帥想這次換一個打法,您來主持帥府,由安公解決朱沐氏,諸位以爲可否?”

景逸當即陰沉着臉,剛想發作被一旁的兒子扯着衣袖不讓他起身。

路平見大家都不說話,頗爲滿意,而後接着說道:“安公和景沐將軍主持詔南戰事,詔南那邊只需要把朱沐氏趕回高原即可,本帥將親自去會會諸葛星辰。”

所有人都面露不悅,但又不好說什麼,臉色最難看的就屬景逸和狄信,誰讓路平是主帥,一旁的雍王殿下這會兒更專注於草原上的奶茶。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請帥令!”

衆人皆起身,只聽路平朗聲道:“景公留守帥府,執掌帥府日常和輜重兵源,安公攜景沐即刻啓程去詔南解決朱沐氏的騷擾,骨斯蠻、沈鈺隨本帥出迎諸葛星辰,狄侯爲偏師,殿下····”

蒙靖翊起來伸了個懶腰說道:“本王隨路帥前去會會諸葛星辰,父皇曾說他是‘奇男子’,本王實在很有興趣。”

路平有些爲難,堂堂親王非要去前線,安全是個大問題,這時沈鈺站了出來,恭敬的說道:“末將雖供職于帥府,但末將還是雍王三衛統領,殿下的安危自是末將的本分!”

路平皮笑肉不笑的應下來了,但是心中一片寒涼,沈鈺明明是卓公和自己在夜陵提拔的,本來想着在這次出征中能借着他和雍王打好關係,但如今看來這小子已經是雍王的人了,而對自己好似並沒有那麼尊重,好在骨斯蠻還需要依賴自己,他是夏侯舊部,只能試着攀上寶慶公主了。

越想越不開心,路平陰沉着臉說道:“諸位,準備吧,八月河水暴漲前本帥希望能有好消息呈報陛下!”

金川城的夜晚是寒涼的,蒙靖翊在沈鈺的陪護下在專心的烤着羊肉,對面幫忙的狄信也是專注於添柴。

過了好一會兒蒙靖翊才說道:“狄侯,他們都走了,您對這次出征有什麼看法?”

狄信陪同蒙靖翊去過夜陵,對他的脾氣也是瞭解的,或者說蒙氏皇族的人都差不多,他問什麼就是想要知道什麼,沒必要像路平那種人肆意猜測他們的心思。

“殿下,說實話,路帥的安排問題不大,但是搶功的痕跡太明顯了。”

“哈哈!狄侯這是不滿啊?臨走前父皇特意和我交代過,路平就是這樣的性子,父皇甚至都猜到了他會讓你做偏師,父皇讓我轉告你可以循着那些部落遷徙的痕跡尋找諸葛的側翼。”

“可是諸葛星辰現在還在石渠部,草場遷徙的痕跡在容安草原附近,這之間的距離····”狄信突然住嘴,想到了什麼,驚訝道:“陛下的意思是諸葛星辰會偷襲帥府?!”

蒙靖翊撕下來一塊羊腿肉遞給狄信說道:“父皇和大都督府參詳過此事,認爲很有可能,諸葛星辰兵力有限,而且他在高原各部中威望大不如前了,畢其功於一役,這纔是他最緊迫的事情,石渠部只是誘餌,當然了,本王也是個誘餌,我隨路平北上尋找主力決戰,讓諸葛星辰糾結糾結也不錯。”

聽蒙靖翊話說的這麼隨意,狄信對蒙氏皇族更加的佩服了,陛下的威武不用說,太子也在軍中歷練多年,現在還在少年的雍王都有這種膽魄,確實值得大家效忠。

“沈鈺,殿下的安危全在你身上,軍務上不要參與太多,明白嗎?”狄信轉而對侍立的沈鈺說道。

“狄侯放心,末將的本分就是殿下的安全!”沈鈺堅定的說道。

蒙靖翊回頭衝着沈鈺翻了個白眼,說道:“你能不能不要像根竹竿一樣杵在那,誰讓你侍立了,雖說還掛着雍王三衛統領的名頭,但在這你是軍事七人組之一,是雪狼帥府的參將!今日你在那懟路平我就想踹你!”

沈鈺猶豫了一下,而後席地而坐,撓了撓頭說道:“殿下,我什麼水平我知道,位列軍事七人組就是爲了湊人數。”

這就生氣了,蒙靖翊一塊肉直接丟過去,罵道:“老子想讓你出頭,你還委屈了!”

“殿下,末將本來就沒什麼本事嘛!”沈鈺笑呵呵的接過肉一邊說一邊吃。

三人圍着篝火說笑,突然聽到大營軍馬出動的聲音,狄信起身看了看說道:“咱們這位新任大帥還真是迫不及待啊!王爺,你們二位可能要走了。”

蒙靖翊吐出一塊骨頭說道:“掃興!”

軍令不可違,這是規矩,蒙靖翊是王爺也不行,只得罵罵咧咧的帶着沈鈺匆匆離開。

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第四章 兄弟鬩牆·言風之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一)第八章 新舊·幽州的抉擇(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一)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四章 兄弟鬩牆·四分五裂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九章 陰陽·杜衡(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軍突起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三章 亂世風華·岳父大人們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六章 七雄並立·婚前第九章 陰陽·新年新氣象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二章 舊世界·鎮北王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二章 舊世界·鎖門島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蘇青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三章 亂世風華·開拔了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五章 問鼎中原·血染沅江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對峙·蘇青的猶豫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選士與婚配(一)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四章 兄弟鬩牆·裂紋第七章 南北對峙·五年成就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府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三)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捷報頻傳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遲來的雪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七章 南北對峙·母女情深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一章塵世間·叛逃與追求第九章 陰陽·險境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八章 新舊·雍王第六章 七雄並立·再添噩耗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一)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七章 南北對峙·庸人自擾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軍突起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九章 陰陽·向塘半日第八章 新舊·雍王第三章 亂世風華·仲珏的心機第七章 南北對峙·會盟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
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第四章 兄弟鬩牆·言風之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一)第八章 新舊·幽州的抉擇(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一)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四章 兄弟鬩牆·四分五裂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九章 陰陽·杜衡(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軍突起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三章 亂世風華·岳父大人們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六章 七雄並立·蒙昭之殤(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二)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六章 七雄並立·婚前第九章 陰陽·新年新氣象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二章 舊世界·鎮北王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二章 舊世界·鎖門島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蘇青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三章 亂世風華·開拔了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五章 問鼎中原·血染沅江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對峙·蘇青的猶豫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選士與婚配(一)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四章 兄弟鬩牆·裂紋第七章 南北對峙·五年成就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孃的勸降之道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府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三)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三)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捷報頻傳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遲來的雪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七章 南北對峙·母女情深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一章塵世間·叛逃與追求第九章 陰陽·險境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八章 新舊·雍王第六章 七雄並立·再添噩耗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一)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七章 南北對峙·庸人自擾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軍突起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九章 陰陽·向塘半日第八章 新舊·雍王第三章 亂世風華·仲珏的心機第七章 南北對峙·會盟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