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有客夜訪

明月如勾,浩瀚的蘭婆江在夜色之中緩緩的平靜了。

江面上猶自漂浮着船隻的殘骸,隱約間還可以看到在奔騰的江水之中,有屍骸起伏。大江兩岸,戰旗飄揚,迎風獵獵作響……

宣凌宇站在大營的瞭望塔之上,皺着眉頭向對岸眺望。江南面,黑壓壓的一片,盡是林立的營房,隱約可見燈火閃爍,彷彿夜空中的繁星點點。刁斗之聲迴盪在天際,更給這無盡的夜色增添了一副肅穆的沉悶。

“將軍,已經快到初更了,您還是早點休息這些天江南拼死攻擊,想來也疲憊了,今夜不會再有什麼舉動了”一名站在宣凌宇身後的將領低聲的說道。

宣凌宇搖了搖頭,神色顯得有些疲憊,他用沙啞的聲音低沉的說道“他們很疲憊,我們也很疲憊。我們的對手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兵法大家,五天以來,他們對鍾、復一線瘋狂的攻擊,也就是再等我們這片刻疏忽傳令下去,今夜佈防依舊保持警戒,皇上將鍾、復一線交給了我們,我們萬不可因爲一時的疏忽,而造成千古的恨事”

那將領皺了皺眉頭,嘴巴張了兩張,剛要說什麼。但是宣凌宇轉過頭,目光如冷電一般的掃過那將領的面孔,陰沉的說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但是記住說該說的,做該做的,其他的不是我們這些爲臣子應該去考慮的”

“末將明白”當宣凌宇那冷電一般的目光掃過,那將領的身體微微一顫,恭聲應道。

宣凌宇點了點頭,揮手示意那將領退下,高高的瞭望塔上,只剩下了他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那裡。到任幾盡月餘,宣凌宇卻又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江南王楊陀麾下人馬,堪稱狼虎之兵,自十日前就瘋狂對蘭婆江展開了攻擊。每日裡數百艘戰艦在蘭婆江展開,數萬人參與攻擊,個個悍不畏死。

自五日前,楊陀將整條戰線鋪開,以鍾祥,津山,復陽,龍津爲突破點,動了狂野的攻擊。他們打着清君側,剪權臣的旗號,不分晝夜的撲向蘭婆江北岸。五天中,鍾、復防線接受到了鍾祥自建立以後,最爲嚴峻的考驗。五天下來,蘭婆江面屍體堆積如山,戰船殘骸沿江隨處可見……

而宣凌宇也在這五日之中,真正的領教到了江南狼虎之兵的厲害

兩千年前,狼王曹玄率領西羌鐵騎,夾江南百萬之衆,橫掃整個炎黃大陸,從那時開始,江南產虎狼名滿炎黃。但是兩千年之後,江南虎狼之說已成傳說,宣凌宇也只是隱約聽到過這樣的說法。雖然鎮守鍾祥多年,但是他卻沒有真正的見識過什麼是真正的江南虎狼,而這一次,他見到了……

除了每日調兵遣將之外,宣凌宇更留心着京師的局勢。樂清河推動**平原神風營向鍾、復一線靠攏,每日不斷將神風營的將領調派鍾祥,這裡面的奧妙宣凌宇自然看得真切。不過,真正令宣凌宇擔心的,還是同爲鍾祥主將的譚青。

從這個敦厚的年輕人身上,宣凌宇看到了一種可怕的力量。自他來到了鍾祥之後,與譚青各守一線。他鎮守了鍾祥,龍津,而譚青則扼守復陽、津山。

相比較而言,鍾祥的人馬相對要強上一些,由於將領多是宣凌宇當年麾下的部將,所以調動起來也顯得十分輕鬆。而譚青不同,其麾下的將領多是樂清河與宣凌宇兩人的部屬,但是在這短短的五日之中,譚青已經將數十名桀驁不遜的將領收拾的服服帖帖。而津山、復陽,也成了蘭婆江上廝殺最爲慘重的戰場之一。

令宣凌宇佩服的,是譚青每逢大戰,必身先士卒,出現在戰場上最危險的地方。也正是由於這種身先士卒,帶動了全體軍士的拼死之心,五日下來,江南的虎狼之兵在復陽、津山兩地留下屍骸萬具,卻毫無半點的進展……

譚青用兵,絲毫不弱於帝國的任何一個兵法大家,每每看到對方最爲薄弱的要害,攻必全力。而這樣的一個人,卻是安西八王的麾下,不由得令宣凌宇感到了一種恐懼。

先有一個手握天下兵馬的樂清河,而今又出現了一個善於用兵的譚真,再加上江南統領數十萬虎狼之兵的楊陀,令宣凌宇也不由得替衛恆扼腕而嘆。但是,他也對衛恆有一種信心,這種信心究竟是從何而來,宣凌宇不清楚,只是他知道,衛恆一定可以將這些對手一一的擊潰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低聲的笑了兩聲,輕輕的搖了搖頭……

“將軍”就在宣凌宇獨自在瞭望塔上沉思之時,從塔樓外匆匆走上一名親兵。他來到了宣凌宇的身後,躬身說道“譚青元帥來了”

宣凌宇聞聽,不由得一愣。來鍾祥月餘,雖然鍾祥、復陽近在咫尺,但是由於兩個人各屬不同的派系,所以少有往來。怎麼今夜他會突然來訪?宣凌宇心中有些疑惑。轉過身子,對那親兵沉聲說道“守在這裡,嚴密注視對岸的動靜,一旦江南大營燈火出現移動跡象,立刻鳴響戰鍾”

“是”親兵連忙躬身應道。

宣凌宇點了點頭,轉身大步走下了瞭望塔,徑直來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譚青一身烏金軟甲,沒有帶一個隨從。黝黑的臉膛帶着一絲疲憊之色,他靜靜的坐在大帳之中,看到宣凌宇走進,連忙站起身來,微笑着說道“宣將軍”

“元帥突然到訪,末將有失遠迎,恕罪,恕罪”宣凌宇臉上也帶着淡淡的笑容,拱手對譚青說道。

譚青黝黑的面孔露出了敦厚的笑容,和宣凌宇客套了兩句,而後各自落座。霎時間,兩人都沉默了,相互看着,好半天沒有開口。

“元帥今夜突然前來造訪,不知有何指教?”宣凌宇沉默了一會兒,沉聲問道。

譚青抿着嘴,站起身來,在大帳中走了兩步,扭頭看着宣凌宇,神色沉肅的說道“宣將軍,今夜譚某突然來訪,是有一件緊要的事情。將軍與譚某相識雖然不久,但是譚某私下裡卻始終把將軍當成自家人一樣,不知道將軍是否以爲然?”

宣凌宇被譚青的話說得有些摸不着頭腦。他呆呆的看着譚青,好半天才神情略顯迷茫的輕輕點頭,“末將自然與元帥是一家,只是末將有些不明白元帥的意思……”

譚青聞聽呵呵的笑了,他探手入懷,從懷中取出一件事物,輕放在帥案之上,“將軍雖然口上說與譚某一家,但恐怕心中卻不是這麼想。呵呵,譚某隻想請將軍看了此物之後,再講其他的事情,如何?”

宣凌宇臉上的迷茫之色越的濃重。他看了看桌上用錦綢包着的事物,又看了看譚青,突然間笑了起來,“元帥這是唱得那齣戲?末將如今是更加迷惑了”

“呵呵,一切答案就在這錦包之中,將軍看過之後,就自然明白了”譚青依舊一臉平和的笑容,眼中充滿了笑意,他看着宣凌宇,低聲說道。

遲疑的拿起了錦包,宣凌宇這才注意到這錦包竟然是明黃之色。這種顏色乃是大內皇室專用的顏色,平常人絕少使用這樣的顏色。看到這錦包,宣凌宇的心頭不由得一振,心中突然間彷彿有了一絲了悟。緩緩的將錦包打開,宣凌宇定睛向錦包中看去,目光所觸,卻不由得心中一驚。他擡起頭看了看譚青,突然轉過帥案,來到譚青的身前,雙手高舉錦包,沉聲說道“臣宣凌宇恭迎密使大人,令牌還聖,請密使宣旨”

譚青從宣凌宇手中接過金色的令牌,低頭看了看,不由得笑了,“將軍,譚某說得不錯,直到現在你才真正的將本帥看成了自己人”

宣凌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他站起身來,撓了撓頭,嘿嘿的笑了兩聲,“元帥見諒,當日末將離京的時候,皇上只說要有密使前來,卻沒有告訴末將原來元帥就是密使。呵呵,前些日子末將還在帥帳頂撞元帥,確沒有想到……元帥恕罪則個”

“這個……呵呵,將軍莫怪。之前譚某也不知道皇上什麼時候把我當成了密使,更不知道將軍也是皇上的人。直到今日譚某接到了京師以密法傳來的信函,才知曉了將軍的身份,若前面有得罪之處,還請將軍原諒”譚青笑呵呵的看着宣凌宇,兩人不由得同時會心的笑了。

宣凌宇走到帳外,舉目四處張望了一眼,然後沉聲對帳外的親兵說道“傳我將令,帥帳百尺之內,不得有任何人接近,違令者,殺”

說完,他轉身回到帳中,恭敬的對譚青問道“元帥,請恕末將還有些放肆。外界一直傳言,元帥乃是安西的人,不知何時與皇上……”

“將軍還是不相信譚某”譚青笑了,臉上絲毫沒有半點的怒意,他想了想,沉聲說道“嗯,若是說譚某和皇上認識,恐怕還要早於將軍”說着,他看到宣凌宇的臉上還帶着一絲不相信的神情,當下接着說道“宣將軍,譚某給將軍提兩個人,也許將軍就不會再有疑慮了。”

宣凌宇不置可否,眼中依舊帶着一絲狐疑的神色。譚青在帳中走了兩步,突然間低聲說道“宣將軍當應該知曉皇上身邊有譚方與譚真兩人”

聽到譚青說到了這兩個名字,宣凌宇的神色肅然了,他恭聲的說道“這個末將自然知道。譚先生乃是皇上的恩師,而另一位則是當今今上的東宮正選……”突然間,宣凌宇怔住了,他呆呆的看着譚青,疑惑的問道“敢問元帥和他們是……”

“呵呵,譚方乃是家父,譚真乃是譚某的小妹”譚青笑呵呵的低聲說道。

霎時間,宣凌宇的臉上頓時顯出了驚異之色,好半天,他這才反應過來,恭敬的對譚青一禮,“元帥,沒有想到元帥竟然是國舅,宣凌宇失敬了,輕受宣凌宇一拜”

譚青連忙上前,一把將宣凌宇扶住,呵呵的笑道“宣將軍,什麼國舅不國舅,你我如今實在軍營,不必有那麼多的朝廷虛禮。今日前來,譚某是有皇上的密旨傳達”

宣凌宇神色頓時肅然起來,他連忙伏身跪地,壓低聲音說道“臣宣凌宇恭領聖諭”

這一次,譚青沒有再阻攔,他待宣凌宇跪地之後,從大袖中取出一紙明黃的錦帛,展開後低聲的頌讀道“鍾祥、復主帥譚青,付帥宣凌宇聽旨。京師風雲變化,然依舊掌控朕之手中。樂黨將覆,然神風營卻爲朕之心腹大患。着令譚、宣兩位卿家於七月一日之前,平定神風營之樂黨餘孽,則京師大事定矣。平息神風營之亂後,譚、宣兩卿家即全力把守鍾、復一線,接掌神風營人馬,務必將楊陀阻於江南一線至十月一日。十月一日前若蘭婆江天塹破,兩位卿家則不需返京,若十月一日後蘭婆江天塹破,則與兩位卿家無關。欽此”

“臣宣凌宇恭領聖諭”宣凌宇沉聲低喝。

譚青點了點頭,將手中密旨置於燭火之上燃燒,那錦帛遇火,頓時大帳中光芒閃動,待錦帛化爲灰燼,譚青這才扭頭對宣凌宇沉聲說道“宣將軍,皇上的意思你已經聽到了,剩下的就看我們的了”

宣凌宇站起身來,神色間略顯激動之色,他身體微微的輕顫,低聲的問道“元帥,皇上決定要動手了嗎?”

譚青笑了起來,他輕輕的點了點頭,沒有回答宣凌宇的問題,而是輕聲的低語道“後天,宣將軍,我們只剩下一天來準備了”

宣凌宇眼眸中寒光一閃,也不由得出一陣充滿殺機的陰冷笑容……

第58章 雲雨身世第40章 坎水炙陽第119章 臨江大捷第11章 新皇人選第61章 鳳棲夜話第25章 計中連環第56章 軒轅家族第14章 阿那含境第14章 阿那含境第91章 民心背向第85章 迫在眉睫第105章 一騎當千第86章 九錫陷阱第44章 兄弟相會第122章 捷報頻頻第41章 深夜密談第16章 行前訂婚第124章 再見莫言第103章 黑風口前第21章 忍辱持戒第34章 統領之爭第14章 阿那含境第15章 太后懿旨第46章 推心之談第1章 廢物皇子第49章 東海絕學第30章 血染皇庭第82章 九城提督第24章 真武大殿第120章 進退兩難第74章 慈寧惡鬥第84章 大計將出第115章 兄弟之爭第27章 驚豔一戰第25章 計中連環第40章 權臣之威第63章 蠻夷之說第22章 白髮太后第64章 甘源遺蹟第25章 計中連環第6章 皇后之威第5章 弱肉強食第49章 密忍君上第119章 臨江大捷第41章 深夜密談第43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一章第37章 平原馬賊第30章 無鹽醜女第118章 江南密事第14章 雲霧之巔第29章 譚門女子第77章 帝王之道第122章 捷報頻頻第17章 佛光普照第91章 民心背向第2章 臥佛神僧第42章 心腹之患第14章 阿那含境第37章 昔日管家第57章 金翅之謎第28章 流水之憾第84章 大計將出第8章 慧真論勢第99章 羣臣之懼第32章 初遇靈心第7章 太后胸懷第17章 婦人可姰第36章 通州急報第18章 太后心疑第52章 楊問衛答第19章 衛恆入京第116章 異變突生第32章 逐鹿宣仁第13章 不動禪功第100章 衛恆親政第31章 羣輔楊陵第69章 雙雄盟約第93章 激變前夜第16章 行前訂婚第67章 坎水巽風第33章 壯志初露第70章 清河之策第79章 滅門稼禍第114章 約見皇陵第8章 陰陽奪命第81章 孤家寡人第36章 慾望平原第43章 衛恆入京第40章 權臣之威第38章 坎水神訣第1章 風雲乍起第110章 大軍將至第95章 清河之秘第39章 東海傳人第88章 昔日情人第26章 初見伊人第97章 三鬥清河第93章 激變前夜第19章 二見楊陀
第58章 雲雨身世第40章 坎水炙陽第119章 臨江大捷第11章 新皇人選第61章 鳳棲夜話第25章 計中連環第56章 軒轅家族第14章 阿那含境第14章 阿那含境第91章 民心背向第85章 迫在眉睫第105章 一騎當千第86章 九錫陷阱第44章 兄弟相會第122章 捷報頻頻第41章 深夜密談第16章 行前訂婚第124章 再見莫言第103章 黑風口前第21章 忍辱持戒第34章 統領之爭第14章 阿那含境第15章 太后懿旨第46章 推心之談第1章 廢物皇子第49章 東海絕學第30章 血染皇庭第82章 九城提督第24章 真武大殿第120章 進退兩難第74章 慈寧惡鬥第84章 大計將出第115章 兄弟之爭第27章 驚豔一戰第25章 計中連環第40章 權臣之威第63章 蠻夷之說第22章 白髮太后第64章 甘源遺蹟第25章 計中連環第6章 皇后之威第5章 弱肉強食第49章 密忍君上第119章 臨江大捷第41章 深夜密談第43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一章第37章 平原馬賊第30章 無鹽醜女第118章 江南密事第14章 雲霧之巔第29章 譚門女子第77章 帝王之道第122章 捷報頻頻第17章 佛光普照第91章 民心背向第2章 臥佛神僧第42章 心腹之患第14章 阿那含境第37章 昔日管家第57章 金翅之謎第28章 流水之憾第84章 大計將出第8章 慧真論勢第99章 羣臣之懼第32章 初遇靈心第7章 太后胸懷第17章 婦人可姰第36章 通州急報第18章 太后心疑第52章 楊問衛答第19章 衛恆入京第116章 異變突生第32章 逐鹿宣仁第13章 不動禪功第100章 衛恆親政第31章 羣輔楊陵第69章 雙雄盟約第93章 激變前夜第16章 行前訂婚第67章 坎水巽風第33章 壯志初露第70章 清河之策第79章 滅門稼禍第114章 約見皇陵第8章 陰陽奪命第81章 孤家寡人第36章 慾望平原第43章 衛恆入京第40章 權臣之威第38章 坎水神訣第1章 風雲乍起第110章 大軍將至第95章 清河之秘第39章 東海傳人第88章 昔日情人第26章 初見伊人第97章 三鬥清河第93章 激變前夜第19章 二見楊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