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侯府

1回侯府 燃文

現下已近了四月頭上,天氣驟然暖了起來。

謝琳琅坐在銅鏡前,正散了一頭烏油油的長髮,回過身來,指着左邊那件繡着纏枝蓮花的銀紅色短襦道:“就穿這件吧,再把舅母送的那條淺杏色裙子找出來。”

大丫鬟碧桃答應了一聲,又道:“是新做的那件綾紗料子嗎?現在天氣熱了,穿那件正好,又繡着蓮花滾邊兒,和這短襦倒像一套。”說着又像是想起了什麼,躊躇了一下才道:“舅夫人對姑娘倒是真好,這麼好的料子都捨得拿出來給姑娘做裙子。只怕回來……”話說得一半就嘆了口氣。

她本來是想說只怕回來夫人就不一定能像舅夫人這樣待姑娘了,但她爲人老實沉穩,不肯議論主母,話到嘴邊兒倒底嚥了回去。

謝琳琅見她深沉樣的作派,倒笑了。碧桃自小便服侍她,心裡想說什麼,她又豈會不知?

她自生母過世後就一直養在襄國公舅舅家,那時她才兩歲,打記事起,也就節慶或者宴請時能見到繼母趙氏,這麼多年過去,一點母女情份都談不上,趙氏又怎麼能與將她一手帶大的舅母相比。

她也知道碧桃是擔心她回侯府來會受繼母苛待。但是臨回來時舅母說的清楚,她覺得甚有道理,便都一一記着,趙氏身爲榮安侯府的繼室夫人,現今的當家主母,爲了賢良名聲,想必也不會在面兒上虧待了前頭夫人留下的孩子,若是趙氏在背地裡彎彎繞繞的使壞兒,她也不必忍着,畢竟她纔是這榮安侯府堂堂正正的嫡女。

其實誰又願意得罪繼母呢?只要繼母不過分苛待於她,她自會對繼母恭謹,雖說她有舅家撐腰,但畢竟榮安侯府纔是她的家,她並不想與繼母的關係弄僵。只是,她擔心謝安琅。

她在回侯府前一天,舅母和她說了很多,關於爵位,關於朝堂……有很多都是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不必懂的,但是舅母在那一天,坐在她房裡,像對待將出嫁的女兒一樣,盡數說給了她聽。所以她那時便明白,她弟弟謝安琅的存在對於繼母來說意味着什麼。

她的生母在生下謝安琅後,身體一直虛弱,只三個月就去了。而祖父祖母都去的早,家裡沒了主母,總不能將嫡女嫡子交給姨娘撫養,故而當謝琳琅的外祖母安慶郡主要接她們姐弟去襄國公府時,榮安侯謝晉很是感激。過了一年,謝晉娶趙氏爲續絃,趙氏便以嫡長子養在外面說出去不像爲由,勸着謝晉將嫡子嫡女接回來。但是因着安慶郡主不捨得,便只抱了謝安琅回來,仍將謝琳琅留在了襄國公府。

還有幾個月謝琳琅就要過十三歲的生辰了,而當朝的風俗是女孩兒過了十歲之後就要開始由母親帶着走動,其實也是有相看人家的意思。而她還有兩年就要及笄,要論及婚嫁的女兒總不能一直住在外家,故而才被接回了榮安侯府。

謝琳琅在舅家被舅母方氏當作親女兒一般養大,卻不知繼母趙氏是不是將謝安琅當作親生兒子一般對待?

一想到弟弟,謝琳琅總歸不大放心,她這些年在舅家雖然也見過謝安琅幾次,但謝安琅與她並不親切,統共一年,她們也說不上幾句話。他今年已經十一歲了,不知道是否上進?

碧桃伺候謝琳琅穿好衣服,又叫了綠蕉進來。因爲綠蕉手巧,不僅針線上出色,更是擅長梳頭,所以方氏特意挑她來伺侯謝琳琅,她和碧桃一樣,現今都是一十五歲。

謝琳琅早就到了出門交際的年齡,便不再梳小丫頭的髮式,而是梳了一個小流雲髻。她的頭髮極好,既黑又厚,插了一支鑲紅寶石的蝴蝶穿花步搖,她雖然還未長成,但整個人看上去也是清麗無雙。

她收拾停當,正好鄭媽媽從外間進來瞧見了,皺了皺眉,有些擔心的道:“姑娘這回是頭一次給夫人正式請安,只怕顏色太亮了些。”

鄭媽媽是謝琳琅的乳母,當年是跟着謝琳琅去了襄國公府的,如今回來,她也不知道這位新主母是個什麼脾氣?怕謝琳琅打扮得漂亮,刺了她的眼。

謝琳琅知道鄭媽媽是爲了她好,但見她的丫鬟媽媽都如此謹慎,便有心調笑道:“媽媽這是嫌我長得老氣,襯不起這鮮亮的顏色了?”

鄭媽媽笑道:“姑娘還有心取笑呢!罷了,既然姑娘心中有數,我也就不嘮叨了。”

謝琳琅便含笑道:“媽媽放心,我去給夫人請安去!”

榮安侯雖不是世襲罔替的爵位,卻也自開國初一直傳承了下來,到了謝晉這裡,已經是第五代,將近百年的光景,所以榮安侯府裡隨處可見歲月積累下來的底蘊。

謝琳琅住的院子是她生母先前就給她收拾好的,這些年她一直住在舅家,這院子便空着,她回來便還是住在這裡。她的院子離趙氏住的朝暉堂並不遠,走了幾步就到了。

謝夫人趙氏正坐在宴息處的臨窗大炕上,她穿着妃色交領印花襖,綠草青繡梅花裙子,其實並不顯得如何雍容華貴,她才三十幾歲,看上去更顯嬌俏。見謝琳琅進來,立時滿臉笑容的道:“琳姐兒來了,倒不用行禮了,快來我這裡坐着!”

嘴上說得殷切,身上卻是沒動,仍是端端正正的在炕上坐着。

謝琳琅穩穩當當的見過禮,才笑道:“給夫人行禮也是女兒的一片孝心,斷不能廢了。”

趙氏便含笑道:“還是琳姐兒知禮!昨日勞頓了一天,今兒竟這麼早就過來給我請安了,我還想着讓丫鬟過去囑咐你不必早起過來,好好休息一日呢!”

聽了這話,碧桃倒沒怎麼樣,謝琳琅另一個丫鬟青杏卻忍不住偷偷撇了撇嘴,她不及碧桃穩重,年紀也略小些,今年才只有十一歲,最是活潑伶俐的性子。便在心裡悄悄道:還說想着去囑咐姑娘不用過來,可到底不也沒去嗎?這會子說出來可有什麼意思!

謝琳琅笑吟吟的道:“雖說夫人疼愛,做女兒的就更要謹慎知禮纔是,要不怎麼對得起夫人的一片慈愛之心呢!”

趙氏笑了笑道:“琳姐兒委實出息!”又指着站在旁邊的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中年婦人道:“這是楊姨娘。”

楊姨娘聞言連忙上前,笑得真情意切,“二姑娘可回來了,若是夫人見了姑娘這般出挑,必定歡喜的很!”說着眼圈倒似有些泛紅,只是不敢顯露出來。

她嘴裡的夫人顯然不是現今的侯夫人趙氏,而是謝琳琅的生母,她是謝琳琅生母衛氏的陪嫁大丫鬟,因着衛氏嫁過來三年都沒有身孕,便給她開了臉,後來又擡做姨娘,她倒也爭氣,頭一年就懷了身孕,生下一個女兒。

趙氏聞言微微皺了眉,“琳姐兒回來是高興事兒,你倒想着招琳姐兒哭!”

楊姨娘便不敢再說話了。

謝琳琅見楊姨娘穿着一身石青色的長褙子,頭上只有一支花樣簡單的金釵,又見她對趙氏十分害怕的樣子,便知道她在這府中過得並不甚好。她笑着叫了聲“楊姨娘。”又看向她身後,她身後站着一個女孩子,穿了一身淡綠色繡水仙花的襦裙,襯着她頭上那支白玉簪子,雖然簡單,看上去倒十分清雅。

楊姨娘見謝琳琅看過來,便想拉着身後的女孩兒引見,但倒底沒敢自作主張,看向了趙氏。

趙氏對着謝琳琅笑盈盈的道:“這是大姑娘秋姐兒,比你大着兩歲,想必你們是見過的,只是你那時還小,並不記事兒,所以不認得。”

謝琳琅便笑着拉過她的手,喚道:“姐姐!”

謝秋琅也對她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趙氏又給她介紹府裡的其他人,“還有宛姨娘,她身子不好,懷孕又懷得辛苦,一直在屋子裡養着,所以沒出來見琳姐兒。”

謝琳琅便道:“自然是孩子要緊,以後有的是機會見面,並不急在這一時。”

趙氏笑了笑,“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話音剛落,就聽外間有人“嘩啦!”一聲掀了簾子跑進來,並不看人,直撲到了坐在炕上的趙氏懷裡,連聲叫着:“娘!娘!姐姐要打我呢!”

趙氏抱着撲在懷裡的小兒,頓時就開懷的笑了,還不等她說話,就見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兒氣哼哼的掀了簾子進來,她還作小孩子的打扮,梳了個雙丫髻,穿着一身枚紅色的襦裙,脖子上掛着一個赤金項圈,上面墜了一塊兒和田玉。她進來時就看到了屋子裡面有人,卻誰也不招呼,就徑直坐到了趙氏身邊。

趙氏只顧着看小兒子,見他跑得滿頭大汗,便喝斥乳母和跟着的丫頭,“怎麼不拉着全哥兒,若是摔着了,仔細你們的皮!”

乳母和丫鬟聽了,都連忙面帶懼色的跪了下來,趙氏也不看她們,拉着身邊的女孩兒對謝琳琅笑着道:“這是芳姐兒,今年十歲。皮慣了,整日和她弟弟混鬧。”又對謝芳琅道:“這就是我常對你說起的姐姐,你不是整日吵着沒人陪你玩兒嗎?這回你姐姐回來了,你可高興了?”

謝芳琅在心裡撇撇嘴,還是上前對謝琳琅叫了聲“姐姐”。

謝全琅今年才四歲,趙氏也讓他管謝琳琅叫姐姐,他卻只是向趙氏懷裡縮,一雙眼睛烏溜溜的盯着謝琳琅,並不張嘴。

謝全琅正是淘氣的時候,在屋子裡哪圈得住,只坐了一會兒,就嚷嚷着要出去玩兒,趙氏便將他交給乳母,看着他出去玩兒了。

謝琳琅又坐着陪趙氏說了會兒話,才笑着問:“安哥兒呢?怎麼不見他來給夫人請安?”

趙氏聽到她問到謝安琅,便一臉慈愛的道:“安哥兒昨天上了半日的學,累着了,我便讓他今天在屋子裡好好歇歇。橫豎咱們這樣的人家又不用去科舉進仕,只需習得些文化便也罷了。”

謝琳琅頓時一顆心如墜冰窖,面上卻不顯,又含笑問:“上了半日學竟就累着了?可見是這騎射拳腳練得太少,也不知是師傅不肯盡心,還是安哥兒自己不上進?等我回頭見了他,定要說他!”

趙氏眼皮都未擡,優雅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道:“安哥兒是個勤奮好學的,只是他還小,身子骨又弱些,自小便體弱多病的,再等兩年讓他習騎射也使得。”

大周朝凡是有些家底,想培養子弟成才的,都是七八歲便讓孩子學習騎射,更遑論安哥兒讀了半日的書就累着了,本朝那些清流家的子弟,十一二歲就中了秀才舉人的比比皆是!如今安哥兒文不成,武不能,謝琳琅只覺得自己的太陽穴都狠狠的跳動了兩下。看來舅母料得不錯,趙氏是真的打算養廢安哥兒。

謝琳琅強抑制住內心的憤怒,面上淡淡笑道:“我瞧着全哥兒像是個聰慧的,過兩年也該讀書習武了吧?”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總歸是誇自己兒子,趙氏還是很高興,道:“全哥兒身體結實,再過兩年正好和安哥兒一起讀書學習騎射。”

過兩年可不正好到了全哥兒學文習武的時候了麼!

謝琳琅心下冷笑,面上的笑容卻越發真切起來。

趙氏瞥了謝琳琅一眼,不知道她是真的沉得住氣,還是沒有慮到她的用意。若是沒有想到那一層,自然最好,省得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不過,她是襄國公夫人教出來的,不應該是個頭腦簡單的。趙氏便又打諒了一回謝琳琅,看她的笑容不似作僞,心中不禁一曬,到底還是個十三歲的小姑娘,若真能如此沉得住氣,豈不是個人精了麼!還是自己多慮了,一個小姑娘,用不着這麼高看她。如此一想,她頓時覺得輕鬆不少,便吩咐丫鬟們傳飯。

因着是謝琳琅頭一次來正式請安,趙氏便留大家一起在朝暉堂用飯。

飯菜剛擺上桌,就聽外頭小丫鬟進來傳話,“老爺回來了!”

第64章 西路營第53章 雪色第46章 有孕第27章 衛長玉第84章 出城第30章 陰謀第10章 聖心第27章 衛長玉第15章 聽壁角第94章 交易第82章 姐妹第40章 平衡第39章 南王第54章 祁弘錦第83章 發作第83章 發作第56章 不適當106 發動第94章 交易第2章 習騎射第51章 懷疑106 發動第39章 南王第51章 懷疑第32章 蕭玉福59 太夫人第96章 蕭宥第54章 祁弘錦第19章 衛長謹第51章 懷疑第五十章第122章 不配第43章 私會第21章 玉蓮第11章 生產第43章 私會第122章 不配第13章 定忠伯第35章 融冰第5章 說親事第39章 南王第118章 元宵第20章 賜婚第16章 陰謀57 施家第120章 溫據第120章 溫據第47章 找上門第53章 雪色第31章 趙三姑娘第32章 蕭玉福第10章 聖心第17章 錢嬤嬤第38章 尤夫人第8章 玉家子第84章 出城第112章 內情第97章 新帝第55章 入宮第34章 打架第56章 不適當第84章 出城第45章 怒火第25章 立規矩第78章 解決第114章 皇后第8章 玉家子第23章 朝見第30章 陰謀第40章 平衡第53章 雪色第19章 衛長謹第97章 新帝第62章 出事了第113章 鳳駕第113章 鳳駕第45章 怒火第103章 冊封108 洗三第66章 心歡喜第93章 第二更第44章 阮年第52章 轉變107 產子第119章 投敵第47章 找上門第一百章第52章 轉變第78章 解決第39章 南王第78章 解決第86章 宴駕第87章 承野王第1章 回侯府第47章 找上門第34章 打架第99章 清算第10章 聖心第89章 義妹第117章 帝后
第64章 西路營第53章 雪色第46章 有孕第27章 衛長玉第84章 出城第30章 陰謀第10章 聖心第27章 衛長玉第15章 聽壁角第94章 交易第82章 姐妹第40章 平衡第39章 南王第54章 祁弘錦第83章 發作第83章 發作第56章 不適當106 發動第94章 交易第2章 習騎射第51章 懷疑106 發動第39章 南王第51章 懷疑第32章 蕭玉福59 太夫人第96章 蕭宥第54章 祁弘錦第19章 衛長謹第51章 懷疑第五十章第122章 不配第43章 私會第21章 玉蓮第11章 生產第43章 私會第122章 不配第13章 定忠伯第35章 融冰第5章 說親事第39章 南王第118章 元宵第20章 賜婚第16章 陰謀57 施家第120章 溫據第120章 溫據第47章 找上門第53章 雪色第31章 趙三姑娘第32章 蕭玉福第10章 聖心第17章 錢嬤嬤第38章 尤夫人第8章 玉家子第84章 出城第112章 內情第97章 新帝第55章 入宮第34章 打架第56章 不適當第84章 出城第45章 怒火第25章 立規矩第78章 解決第114章 皇后第8章 玉家子第23章 朝見第30章 陰謀第40章 平衡第53章 雪色第19章 衛長謹第97章 新帝第62章 出事了第113章 鳳駕第113章 鳳駕第45章 怒火第103章 冊封108 洗三第66章 心歡喜第93章 第二更第44章 阮年第52章 轉變107 產子第119章 投敵第47章 找上門第一百章第52章 轉變第78章 解決第39章 南王第78章 解決第86章 宴駕第87章 承野王第1章 回侯府第47章 找上門第34章 打架第99章 清算第10章 聖心第89章 義妹第117章 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