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2 將領

林風日夜趕路終於在晉王大軍抵達之前返回京城,朱允炆得知晉王叛亂吃驚不小,而且從行程計算,晉王的叛軍幾日內就可抵達京城。

何人爲將迎戰晉王大軍,一時間難壞了這位小皇帝,齊泰暗懷鬼怪一力推薦林風統兵,表面上看是信任林風的能力,同時爲皇帝舉薦人才,其實不然,這場大戰關乎皇權的安穩,所以絕對不容有失,一旦失敗,林風將會成爲罪人,就算最終可以擊敗晉王,以晉王的個性絕對不會苟活於世,晉王一死,昔日晉王的舊部還有其他王爺肯定將林風視爲仇敵。

齊泰眼珠一轉,沒有想到一直大包大攬的林風會拒絕,“皇上,還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講。”

“長興侯耿炳文。”

“耿老將軍!”朱允炆聽罷不由得眉頭一皺,“此人雖多有建功,畢竟已經年邁,朕心中不捨老將軍再披甲上陣。”

朱允炆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耿炳文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僅剩的老將,雖然尚能披甲上陣,只是一點,拳怕少壯,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一軍主將對戰局極爲重要,這一次面對的是晉王的判軍,朱允炆第一次應對不敢有絲毫大意。

耿炳文的父親名叫耿君用,曾經跟隨明太祖朱元璋渡長江,因戰功累升至管軍總管。在增援宜興一戰中和張士誠的部隊進行激烈爭戰,耿君用也是不怕死的主,最後戰死。耿君用死後,耿炳文承襲父職,率領他父親所屬的軍隊。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攻取廣德,進攻長興,打敗張士誠的大將趙打虎,繳獲戰船三百餘艘,生擒敵軍守將李福安等人,這一仗耿炳文打出了威風,要知道朱元璋手下能人太多,想在衆多將領中取得一席之地絕非易事,尤其是常遇春、徐達那些人,都是一開始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

耿炳文靠的就是勇,大軍攻克長興。長興地處太湖口,陸上通廣德,與宣、歙等地接壤,是江、浙的門戶。

明太祖朱元璋得到長興,十分高興,將長興改名爲長安州,並在此地設立永興翼元帥府,任命耿炳文爲總兵都元帥,守衛長安州。

耿炳文不僅懂得打仗,同樣懂得用人,溫祥卿足智多謀,因躲避戰亂前來歸附,耿炳文把他請入幕府,制訂實施防禦計劃十分周密。

當時恰好張士誠的左丞潘元明、元帥嚴再興率兵進犯長安州。耿炳文奮力反擊,大敗敵軍。

此後,張士誠再次派司徒李伯升率兵十萬,分水陸向長安州殺來。當時城內只有守兵七千人,明太祖十分着急,連忙命令陳德、華高、費聚前來增援。

誰知李伯升黑夜偷襲援軍營寨,幾位大將潰散。耿炳文固守城池,敵方攻擊十分猛烈,耿炳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防禦。

戰爭持續一個多月,在此期間,耿炳文一直不敢懈怠。常遇春再次率兵增援,李伯升棄營逃跑,耿炳文乘勝追擊,追殺李伯升軍隊五千餘人。

第二年,明太祖改永興翼元帥府爲永興衛親軍指揮使司,任命耿炳文爲永興衛親軍指揮使。不久,張士誠出動大軍,並派他的弟弟張士信來爭奪永興。耿炳文打敗張士信,並俘虜敵軍元帥宋興祖。

張士信大怒,打不過朱元璋也就罷了,現在在這個耿炳文的手裡連續損兵折將,面子上過不去,決心率領大軍圍城。

耿炳文和費聚主動出擊,再一次大敗敵軍。

長興是張士誠的必爭之地,耿炳文在此堅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敵衆,大小十幾次戰爭,戰無不勝,使得張士誠的目的不能得逞。大軍征討張士誠,耿炳文所部攻克湖州,圍困平江。平定吳地後,耿炳文升任爲大都督府僉事。

耿炳文被封爲長興侯,食祿一千五百石,給予世襲的憑證。洪武十四年(1381年),隨大將軍徐達出塞,在北黃河打敗元朝平章乃兒不花。洪武十九年(1386年),隨潁國公傅友德征討雲南,平定曲靖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從永昌侯藍玉北征,到達捕魚兒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耿炳文率兵平定陝西徽州妖人之亂。洪武三十年(1397年),任徵西將軍,擒獲蜀寇高福興,俘虜敵軍三千人。

耿炳文堪稱戰功顯赫,在朱元璋手下的諸多將領之中,朱元璋唯獨偏愛此人,不僅是耿炳文能打仗,主要一點,這個人夠勇夠忠心,所以,在幾次朱元璋大規模的清剿舊臣的屠刀下,耿炳文可以毫髮無損。

“這樣。”

朱允炆面帶憂色,齊泰站在下面也不吭聲,自己的提議並沒有得到認同,而且這也是一件冒險的事,耿炳文雖然聲名在外,畢竟年歲大了,一旦老馬失蹄打了敗仗,到時候肯定會怪到自己頭上,齊泰看着站在一旁始終不說一句話的林風,心中暗道,還是林風夠聰明。

統兵降臨一事迫在眉睫,晉王的大軍不日就到,只有指定了將領之後才能調動兵馬,這時朱允炆想到一個人,一個皇祖父提到的人。

李景隆!

“二位,愛卿,李景隆如何?”

齊泰聽罷頓時喜上眉梢,“名將之後,自古有言,虎父無犬子,李景隆少年英雄,統兵有方,當爲大任。”

李景隆是誰?爲何齊泰如此推崇!

要說李景隆,首先要說李景隆的老子李文忠,那是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親姐姐的兒子,這小子從小受了不少苦,幾次險些喪命,後來聽說自己的舅舅拉了大旗造反也跟着來了,見到舅舅朱元璋,想到死去的媽媽,撲在舅舅的懷裡大哭。朱元璋悲喜交集,安慰保兒說;“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親。你已經到了舅舅這裡,今後生活就有了依靠,我看你不如隨我改姓朱吧!”保兒點頭同意,從此,改叫朱文忠。

1357年(至正十七年),19歲的朱文忠(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朱元璋的親軍隨軍支援池州,這小子第一次作戰就立了大功,擊敗在池州的趙普勝的兵,又乘勝攻下青陽、石埭、太平、旌德四個縣。

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朱元璋得到消息十分高興,朱文忠會同鄧愈、胡大海由徽州進入浙江,從元朝軍隊手中奪得建德,升爲親軍都指揮,鎮守建德,收降苗帥楊完者的舊部三萬多人。

別看李文忠年紀不大,打仗可是一把好手,不久,鄧愈移軍江西,朱文忠與胡大海攻佔諸暨。

張士誠侵擾嚴州,朱文忠率軍於東邊的城門抵禦,另派將領出小北門,抄小路襲擊敵人後路,兩軍夾擊,大破張士誠。

過了一個月,張士誠再次進攻,朱文忠又在大浪灘打敗敵軍,乘勝攻克分水。張士誠派遣將領佔據三溪,朱文忠又率軍將其擊敗。斬首陸元帥,焚燒敵壘。張士誠從此不敢再窺視嚴州。朱文忠的官職升爲“同僉行樞密院事”。

苗兵在金華髮動叛變,殺害了胡大海。朱文忠派遣將領將苗兵的將領打走,並親自安撫其部衆。處州苗軍也發動叛亂,殺害耿再成。朱文忠派遣將領駐屯縉雲,謀取處州。

朱文忠被授爲浙東行省左丞,總制嚴衢、信處諸州軍事。同年,張士誠手下的十萬軍隊猛攻諸全,守將謝再興告急,朱文忠派遣同僉胡德濟前去救援。謝再興再次請求增兵,朱文忠卻因兵少派不出援兵。正巧此時朱元璋命邵榮討伐處州亂軍,朱文忠便揚言徐右丞、邵平章將率大軍即日援助諸全。張士誠軍獲悉,十分恐懼,企圖趁夜逃跑。夜半時分,胡德濟與謝再興率領敢死隊開門突襲,大敗張士誠軍,從而保全了諸全。

張士誠派李伯升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新城(今浙江諸暨南)。朱文忠率朱亮祖等迅速救援,在離新城十里之處紮營。胡德濟派人告知朱文忠說賊軍勢頭極盛,應當駐紮以待大軍。朱文忠卻說:“用兵在於謀略,而不在於人數衆多。”於是下令次日早晨與敵軍會戰。

次日,大霧籠罩,天空昏暗,朱文忠召集諸將仰天發誓道:”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我不敢貪生而死於三軍之後。”於是命徐大興、湯克明等統率左軍,嚴德、王德等統率右軍,而自己親率中軍首當其衝。處州援兵這時也已趕到,奮勇搏擊。濃霧稍散,朱文忠橫握長矛率領數十名精銳騎兵,從高處奔馳而下,衝往敵軍中堅之中。敵軍精銳騎兵將朱文忠重重包圍。朱文忠親手殺敵甚多,引騎向外猛衝,所向披靡。

大軍乘機進攻,城中軍隊也擂鼓吶喊着猛衝出城,敵軍大潰。朱文忠軍追擊敗兵數十里,斬首數萬,溪水盡成血色,俘獲將領六百,士兵三千,收繳兵器、糧草,數日不盡,李伯升僅只自身倖免逃脫。

捷報到武昌,朱元璋大喜,將朱文忠召回,整日設宴慰勞,賞賜御衣名馬,然後命其返回軍中。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親臨探視,並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農曆三月,李文忠去世,終年四十六歲。太祖懷疑華中下毒,便降低華中的爵位,將其家屬逐至建昌衛,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太祖親自寫文致祭,追封李文忠爲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

這些足以看出朱元璋對李文中的疼愛,可惜英年早逝,李景隆就是在這樣的光環下長大,從小志氣就高,加上有名士助學,文韜武略無一不通,堪稱年輕一代佼佼者。

林風聽到李景隆三個字頓時渾身一震,對這個人林風太清楚不過,絕對是個紈絝子弟將二代,能有今日這樣的成就完全是靠着他老子身上的光環,加上能說會道,兵法佈陣一一精通,不過是紙上談兵的主,真打起仗來根本不行。

林風神色微變,朱允炆連連點頭,曾經見過李景隆用兵,那些新軍到了李景隆手裡很快按照陣法形成戰鬥力,演練起來有模有樣,加上又是親戚,絕對是此次用兵對抗晉王的不二人選。

“林指揮使,以爲如何?”

“皇上,微臣認爲,晉王善謀,戰場局勢萬變,當以軍中老將爲主將,李將軍爲副將,如此更爲穩妥。”

第0385回 秘密第0563 變故第0485回 死了的人第0410回 計劃第0581 遭遇第0435回 狗仗人勢第0669 晉王的王牌第0173回 火鳳第0350回 皇城亂(二十八)第0676 田城第0284回 盛開的冰蓮第0432回 明修戰道第0406回 兵圍知州府(下)第0290回 塞北雙鷹第0077回 唐牛第0443回 奪命刀劍第0408回 守株待兔第0487回 阻撓第0039回 罪惡第0679 高雲第0254回 衝突第0559 詭異的木船第0647 棄城第0690 血戰第0125回 改變的規則第0496 兇靈第0007回 危險決定第0428回 崆峒劍陣第0029回 花滿樓的花第0048回 水局第0646 殺鬼子我用刀第0607 夜探永安君府第0169回 綠洲第0632 陷入瘋狂的晉王第0045回 水上兇龍第0547 面子是自己留的第0421回 情面第0535 新朝困局第0037回 威懾第0259回 通天大盜第0327回 皇城亂(五)第0631 孫不二的算盤第0190回 形勢第0120回 太子府第0658 蛇靈第0335回 皇城亂(十三)第0076回 升任錦衣衛第0236回 老頭子現身第0627 揮灑吧熱血,不再有甲午第0450回 妖僧第0562 未知荒島第0552 朝堂上的爭執第0069回 寡婦張第0422回 龍神廟第0738 大戰真定府第0607 夜探永安君府第0164回 沙漠第0068回 九根手指的人第0244回 施針第0180回 無名第0288回 要挾第0635 對戰鬼神龍第0312回 京城裡的黑手(九)第0729 有仇報仇第0331回 皇城亂(九)第0289回 混入第0451回 明爭暗鬥第0009回 第八隻狼第0646 殺鬼子我用刀第0444回 空糧案第0055回 讓我保護你第0234回 藍玉的退路第0261回 詛咒第0440回 一個字,殺第0693 燕王的算盤第0193回 大戰雙鳳第0303回 英雄盟(下)第0240回 一切從三江村開始第0418回 殺人的算盤第0671 李景隆的大帳第0261回 詛咒第0606 李成桂的心思第0438回 島上的秘密第0700 強攻第0143回 對決第0538 從齊王下手第0565 殺人第0341回 皇城亂(十九)第0067回 誰殺了徐伯第0342回 皇城亂(二十)第0304回 京城裡的黑手(一)第0103回 風波第0041回 特種訓練第0140回 舊賬第0646 殺鬼子我用刀第0683 戰晉王第0600 王城之亂(八)第0256回 背後有人第0428回 崆峒劍陣第0312回 京城裡的黑手(九)
第0385回 秘密第0563 變故第0485回 死了的人第0410回 計劃第0581 遭遇第0435回 狗仗人勢第0669 晉王的王牌第0173回 火鳳第0350回 皇城亂(二十八)第0676 田城第0284回 盛開的冰蓮第0432回 明修戰道第0406回 兵圍知州府(下)第0290回 塞北雙鷹第0077回 唐牛第0443回 奪命刀劍第0408回 守株待兔第0487回 阻撓第0039回 罪惡第0679 高雲第0254回 衝突第0559 詭異的木船第0647 棄城第0690 血戰第0125回 改變的規則第0496 兇靈第0007回 危險決定第0428回 崆峒劍陣第0029回 花滿樓的花第0048回 水局第0646 殺鬼子我用刀第0607 夜探永安君府第0169回 綠洲第0632 陷入瘋狂的晉王第0045回 水上兇龍第0547 面子是自己留的第0421回 情面第0535 新朝困局第0037回 威懾第0259回 通天大盜第0327回 皇城亂(五)第0631 孫不二的算盤第0190回 形勢第0120回 太子府第0658 蛇靈第0335回 皇城亂(十三)第0076回 升任錦衣衛第0236回 老頭子現身第0627 揮灑吧熱血,不再有甲午第0450回 妖僧第0562 未知荒島第0552 朝堂上的爭執第0069回 寡婦張第0422回 龍神廟第0738 大戰真定府第0607 夜探永安君府第0164回 沙漠第0068回 九根手指的人第0244回 施針第0180回 無名第0288回 要挾第0635 對戰鬼神龍第0312回 京城裡的黑手(九)第0729 有仇報仇第0331回 皇城亂(九)第0289回 混入第0451回 明爭暗鬥第0009回 第八隻狼第0646 殺鬼子我用刀第0444回 空糧案第0055回 讓我保護你第0234回 藍玉的退路第0261回 詛咒第0440回 一個字,殺第0693 燕王的算盤第0193回 大戰雙鳳第0303回 英雄盟(下)第0240回 一切從三江村開始第0418回 殺人的算盤第0671 李景隆的大帳第0261回 詛咒第0606 李成桂的心思第0438回 島上的秘密第0700 強攻第0143回 對決第0538 從齊王下手第0565 殺人第0341回 皇城亂(十九)第0067回 誰殺了徐伯第0342回 皇城亂(二十)第0304回 京城裡的黑手(一)第0103回 風波第0041回 特種訓練第0140回 舊賬第0646 殺鬼子我用刀第0683 戰晉王第0600 王城之亂(八)第0256回 背後有人第0428回 崆峒劍陣第0312回 京城裡的黑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