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清室安置

端方站起身,揹着手在廳中緩走,似乎在進行着激烈的思想鬥爭,半晌,擺了擺手,說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再說什麼。『≤,慶王啊,你可知肅王會是如此下場?他勾結日人,要潛出關外造反作亂。陳專員已經掌握證據,很快便會有軍警查抄肅府,鎖拿相關人等。若是定了叛國罪,那可是形同抄家滅門啊!這肅王要是胡亂攀咬,難保殃及池魚。到時候,可就看各人給陳專員,以及新政府的印象如何了。”

奕劻立刻聽出了話外之音,嘴脣哆嗦起來,想說什麼又說不出。

“躲到租界去倒是個權宜之計。”端方繼續說道:“可還能窩着一輩子不出來走動?載振賢侄還年輕,還要有後代,難道就這麼提心吊膽地過日子。若是此事宣揚出去,慶王一不爲管滿人死活,二不爲政府出力,恐怕會有好事者來找麻煩哪!”

奕劻臉色陣青陣白,囁嚅道:“我願意投資,願意投資。”

端方緩緩轉過身,冷冷的說道:“慶王,你真的願意,可千萬不要勉強啊!”

“不勉強,一點也不勉強。”奕劻咬了咬牙,說道:“這是爲我們日後生活考慮,是我糊塗,竟沒有領會。錢又不是白要,還有股息,何樂而不爲呢?”

端方臉上浮起了笑容,走過來親切地拍了拍奕劻的的臂,溫聲說道:“何必如此呢?新政府對諸位都是很仁義的,不抄家產,不亂抓捕,只是讓你們投資助國,也是爲你們日後生活考慮。坐吃山空啊,你縱有萬貫家財。又能支撐幾時?連太后都不忍見滿人困苦,拿出了私孥入股。你又何苦吝嗇,招來怨恨報復呢?”

“太后——”奕劻停頓了一下,詢問道:“聽說今天陳專員特意去拜會了太后,不知道結果怎樣?”

“皆大歡喜。”端方也不得不欽佩地連連點頭,“陳專員實在是大才。一番剖析,誠懇真摯,令太后心悅誠服。諸項優待條款又有很大放鬆,如無意外,太后與皇上不必再憂心,可保無虞。”

……

就歷史經驗來看,武力威逼一般都是成功的,也可以免去很多口舌之爭。在強權壓制下,滿清王公本無反抗之力。但陳文強要做到師出有名,無踐踏法律的指責,最好是他們自覺自願。

奕劻屈服了,載振屈服了。換句話說,其實他們也並沒損失什麼,正如陳文強所說,錢財不是沒收,是投資。只是暫時由政府支配。十年之後還是他們的。興許十年後翻倍也不是不可能,而不答應的結果太可怕。家破人亡,傾家蕩產,任誰也得思量思量。當然,陳文強可能並不準備這麼做,嚇唬他們的成分還是居多。

“錢到位就馬上撤掉慶王府的封鎖,總要讓別人看到好處。纔會有人效仿。”陳文強輕輕叩擊着桌案,若有所思地說道:“智庵,你覺得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

趙秉鈞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屬下有些愚見,卻有些班門弄斧之嫌。”

“說說看。別還存着那些老套作風。”陳文強擺了擺手,示意他說出來。

“用奕劻捐出的銀子酌情救濟貧困之民,當然,這名義上是政府的恤民之舉。”趙秉鈞說道:“把窮困旗人與滿清親貴區別對待,讓他們掀不起風浪。放出風聲,或着意籠絡幾個滿清親貴,以他們爲榜樣,讓其他人就範。儘快解決紫禁城裡的那兩位,將優待條件確實下來,省得人心惶惶。”

“不錯,說得很有章法。”陳文強點了點頭,讚賞地說道:“救濟窮困馬上去辦,放出風聲或籠絡滿清親貴,就由你去辦。需要我出面的時候,你預先向我報告。另外,你在北京城裡找些下層的旗人代表,召開優待條件商談會,不能光有皇室貴族。還有,替我約見載灃,我要開始解決皇宮的事情。”

趙秉鈞很認真地掏出紙筆,將陳文強的命令記錄下來,輕輕鞠躬,轉身而去。

這個傢伙是個人才,可惜暫時不敢重用,陳文強眯起眼睛,望着趙秉鈞離去的身影,腦子又轉動起來。

隆裕和溥儀從紫禁城中遷出是合乎民意的,老百姓沒有理由每年花幾百萬銀元去眷養一個無用的宣統。這也是符合國家利益的,消除封建滿清的陰影,保住來之不易的共和制度,關係到全體中國人的切身利益。

但是否有除惡必盡的必要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陳文強。殺掉溥儀,日本人就找不到可扶植的人選了嗎?溥傑,愛新覺羅的子孫,尤其是直系血統的後代,能殺多少就殺多少,好象這不是什麼好辦法。甘心投靠外國人,幫助外國人侵略中國和建立僞政權的壞蛋並不少有,甚至可以找個會說滿語的日本人,說他有愛新覺羅的血統。

防是防不住的,那就只有從自身來找對策。打鐵還須自身硬,這句話倒是形容得很貼切。國家強大了,外來勢力自然插不上手,內在敵人也沒有力量進行反抗。一個弱國,那當然會有非常多的機會讓人鑽空子。

一個小孩子,先放他一馬吧!但以後的監控必須存在,他的生長環境也要處於可控範圍。那些遺老遺少能教出什麼好東西,只能教出一個毫無愛國思想,只把當皇帝作爲畢生唯一理想的賣國賊。

而對於陳文強和北京市的新領導班子來說,工作更爲瑣碎,更爲繁雜。當然,如果不負責任,倒也不用累得要死。

北京城旗人衆多,大多處於社會底層,同樣的,大多漢人也處於窮困之地。要想讓北京呈現出首都的新面貌,新政府既然要在北京做出個各族平等,體恤黎民的形象,解決貧困人羣這個問題就不能迴避。

這個時候的滿族人民,尤其是北京的旗人,面臨着兩個重大問題。就是民族歧視和生計困難。當時“屯居之旗人,京東、京北一帶,大半衣食無完……困苦萬狀。其貧薄者,則借債無門,謀生乏術……於是橫暴者流爲盜賊,無賴者則墮爲娼優。比比有之。”

可見無論什麼時候,遭受苦難的都是下層勞動百姓。對北京旗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困苦並不單單是在民國之後纔出現的情況,只不過民國期間除了生活上的困苦之外,更多的還有精神上的痛苦。正是因爲有了民族歧視,他們的生計問題才更難解決。

首先,媒體上帶有狹隘民族主義的色彩,鼓動民族歧視的文章基本杜絕,代之而來的是大量宣傳民族平等。自食其力的口號。城裡設置了很多讀報欄,動員一些院校的學生充當義務讀報員,向大衆宣傳。

同時,一批職業技術學校應運而生,新開辦的工廠開始培訓工人並投入建設。王莊旗田被丈量,主要針對貧困人羣進行發放,不僅地租低廉,併爲他們提供小額低息貸款作爲啓動資金。環衛局、市政工程局建立起來。開始招收人員,滿漢不拘。稅務局發佈減稅令。鼓勵人們做小買賣謀生,四個大型綜合室外市場被規劃出來,開張營業。

政府各個部門也響應號召,開始招收工作人員,當然,條件要高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陸軍部開始招收醫護女兵。要求身體健康,天足,能吃苦耐勞。一下子,吸收了大批旗人女孩,領到預發的月薪後。都進入短訓班開始學習醫護知識。並且其中有一些軍訓內容。

有錢好辦事,人多辦事快,陳文強除帶來了一部分官員外,又吸收了大量北方革命團體的人員,以及部分滿官,雷厲風行地開展起工作來。環衛局、公安局、市政工程局、稅務局、民政局等幾個主要部門迅速成立,並開始運轉。而錢的作用也體現出來,救濟工作安撫了人心,南方物資的援助也很到位。再加上京城部隊紀律嚴明,公買公賣,北京城開始逐漸趨於穩定。

趙秉鈞確實有些能力,不管他用了什麼辦法,滿清親貴開始一個個向政府低頭,陳文強的籌資計劃進行得很順利。自然,這些滿清親貴府前的士兵開始撤出,對他們人身自由的限制也大大放寬,但依舊不准他們隨便出城。

而關於“清室優待條件”的談判也接近了尾聲,最後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關於故宮公產與私產區分的爭論。

按照陳文強的最初設想,組織善後委員會,會同清室近支人員,協同清理公產私產,昭示大衆。所有接收各公產,暫責成該委員會妥慎保管,俟全部結束,即將宮禁一律開放,備充圖書、博物館等項之用,藉彰文化而垂久遠。

然而,善後委員會尚未成立,清室便找人進言,或託人疏通提出古物之分界不分時代,以清廷所發現爲準,歸清室所有。清朝的遺老舊臣則主張清室多分古物,他們四處活動,同聲一致,不遺餘力。

著名報人林白水在《社會日報》上發表的觀點:宮中各種古物,何者應歸清室,何者應歸國民,應純以有無歷史的價值,及與文化有無關係爲標準。大抵小件珠寶、金銀、皮貨、綢緞之類,皆可劃歸清室。

而大件重器,及與歷史文化有關之金石書畫等,數千年國寶所流傳,與愛新覺羅全無關係,斷難據爲私有,而應作爲國家之公產,全數陳列,以供研究歷史美術文化者之參考。

最後陳文強非常專橫地一錘定音,就按林白水的意見辦,而且應劃歸清室的財物一分爲三,一部分歸還清室;一部分作爲投資,股息提高至五釐,國家每年按時支給股息,以爲清室生活之用;另一部分成立安置救濟基金,酌情接濟滿蒙窮困之民。

拿別人的錢作好事,好名聲留給自己,惡名留給別人。被接濟的窮人只會說政府的好,而政府其實並未付出多少代價。

袁世凱拿着最新定稿的《優待條款》連連搖頭,作爲前清舊臣,他當然覺得比自己定的要嚴苛。

大清宣統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與中華共和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權利;自本條件達成後,共和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家用一百萬元,並特支出二百萬元開辦北京平民工廠,儘先收容旗籍貧民;清室按照優待條件,移出禁宮前往頤和園,以後得自由選擇居住,但政府仍負保護責任;其一切私產按優待條款處置,政府當爲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當歸國家政府所有………

袁世凱嘆息道:“看史書,這已比很多前朝皇親強上許多了,起碼性命無憂。當初若是不主動退位讓國,京城現在恐怕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愛新覺羅家的一個也不會剩下。”

“不得不佩服陳文強快刀斬亂麻的利索勁,雖然沒象李闖那樣追贓助餉,但效果卻是差不多。”楊士琦嘆息道:“交通銀行已經籌集了兩千萬的股金,算是挺過這個坎了。以後再公開發行股票,鐵路便能開工建設了。不借外債,恐怕會讓朱爾典非常失望,各列強也目瞪口呆吧!”

“陳文強還真是個賺錢的高手,我想可能還不止於此,且看他如何自籌資金,大修鐵路吧!”袁世凱長出了一口氣,似嘆惜似感慨地說道:“如能不失利權而辦成如此大事,倒也是功德無量。”

……

紫禁城佈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民衆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然而如今,陳文強卻如同閒逛般走了進來。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

“太大了。”“真漂亮呀!”“皇上住的地方哦。”“咱們也能進來了。”……

幾個警衛東張西望,竊竊私語,滿臉的好奇與興奮。

“這裡以後是要對外開放的,什麼人都可以進來參觀。”陳文強微微皺了皺眉,大聲說道:“共和、民主、自由、平等乃是大勢所趨,誰要阻擋這股潮流,誰就會被碾成齏粉。皇上沒有了,一言九鼎,出口成憲也沒有了,以後永遠也不會有了。”

……(。)

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61章 陷阱,等待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49章 茶樓比試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07章 憲政會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80章 無題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7章 酒席,歌女第56章 急切,原則第78章 拒法拒俄第69章 工會設想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55章 攤牌(二)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80章 無題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51章 商團,試槍第31章 信任?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57章 瓊州戰略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4章 結死樑第13章 樂極生悲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35章 無題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73章 訪德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8章 遭罪,青樓第71章 互動,造勢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6章 安頓託付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72章 南洋,軍火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91章 赴日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
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61章 陷阱,等待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49章 茶樓比試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07章 憲政會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80章 無題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7章 酒席,歌女第56章 急切,原則第78章 拒法拒俄第69章 工會設想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55章 攤牌(二)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80章 無題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51章 商團,試槍第31章 信任?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57章 瓊州戰略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4章 結死樑第13章 樂極生悲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35章 無題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73章 訪德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8章 遭罪,青樓第71章 互動,造勢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6章 安頓託付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72章 南洋,軍火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91章 赴日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