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

那崇恩聖帝看到驪山到來,臉色一陣驚慌,叫道:“你欲要如何?”

驪山笑道:“你是勾陳,我也是勾陳,卻是了此因果來了。”

崇恩聖帝怒道:“這勾陳之位那是玉清聖人敕命符詔所授,於我何關?”

驪山嘆道:“虧你死到臨頭尚不自知,這勾陳與勾陳聖人的名諱相沖,別人如何佔據得了?此番因果實在太大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崇恩聖帝猛地騰身向宮門逃去,驪山祭起乾坤鼎於空,玉指連掐數十法訣,只見那大鼎立時旋轉不停,發出無邊光芒,這光芒一射到崇恩聖帝身上頓時產生無可抗拒的吸力把他撕扯進鼎內。驪山一指彈在鼎身上,把他打殺,轉眼看了一下,復嘆息一聲,口中自語:“還要到真武宮走一趟!”即消失離去。

真武宮乃是蕩魔天尊真武帝府邸,真武掌北斗七星,又有玄龜、黑蛇二將輔佐,也算是一位大神通之人。不過,驪山顯然不把他放在眼裡。驪山來到真武宮,擡步進去,就見北斗七星灑下丈寬尺厚的星力,把整個真武殿籠罩在其中。驪山看到此景狀,不由冷笑一聲,道:“班門弄斧!此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言罷,一指往那北斗七星點去,看似遙遠的北斗受得了什麼刺激,忽然飛速旋轉起來,一會竟星光內斂,本燦爛無匹的北斗七星變得無比普通平凡,三人衆人頓時發現再也無法從北斗星借得一星半點兒星力。

此番動靜可驚來了真武帝,只見真武帶着龜蛇二將現出身來,對着驪山嘆道:“想不到這些年來朕一直深居簡出,仍逃不過這因果!道友,我們之間也無什麼大仇深恨,難得非得拼個你死我活嗎?”

驪山聞言,道:“並非我與你過不去,只因爲你竊據着北斗真武之位。而我要證道,便得了結這樁因果!”說着頓了一下,她復冷笑道:“再者說,莫非你以爲我好欺?你本是昊天上帝三魂之一轉世,也有天大因果,我此不過順天數而爲罷了。說起來,那玉帝兩夫妻倒也稀奇,一個天魂轉世成就了你,一個善屍重生化身何仙姑。不過,還是西王母聰明,那何仙姑待呂洞賓成了天帝之後自也是天后。”

真武聞言,受不了驪山言語,惱羞成怒。提着真武劍一劍殺至,那龜蛇二將也是噴火吐水圍攻上去。驪山雙掌一拍,引動諸天星辰之力,向真武三人壓了下來。真武只覺得一劍刺去,方未近身,遽然憑空生出一股浩蕩無匹的法力擠壓襲來,無可阻擋,亦無可躲閃,但聽“喀嚓”一聲,連帶着那龜蛇二將。皆被這星辰之力打殺掉。

驪山打殺真武之後。思索片刻,又上那南天門去。剛停下身形。就見兩個一樣打扮的猴子擎着金箍棒從金鑾殿一路打鬥出來,不過片刻,又見楊戩、一箇中年男子、一對夫妻及一個青年追殺着一位佛陀、一位道人,直往那天河趕去。驪山不知發生了何事,忙掐指一算,頓時明白了事情經過。

原來那兩猴子一個是孫猴子,一個是曾聽黃清講道的六耳獼猴,當年準提化身須菩提傳孫悟空八九玄功時說“法不傳六耳”,結下了一樁因果。但聖人是不會結下因果的。這因果便落到了孫悟空的身上,這時便是六耳獼猴前來了結因果。後面前逃的佛陀乃是鬥戰勝佛、悟空道人。追趕他們的卻是妖聖鵲兮、董永、七公主及八太子。這鬥戰勝佛趁着天庭虛空,竟摸至天界不停地搞破壞,逢人一律打殺了事,殺到性起,乾脆到瑤池把玉帝地六位女兒打殺了,這才引得楊戩幾人追殺。

驪山搖了搖頭,出得天庭,隨意而行,又過了些時,忽見前方雲霧騰滾,耳眼不可聞見其中究竟。驪山正掐指運算,忽聽一人喜叫道:“可是驪山道友?”

驪山聞言,一陣訝異,忙問道:“可是鎮元子道兄在此?”

得到肯定回答,問話人大喜過望,彷彿鬆了口氣似的,緊接着道:“正是貧道。事情緊急,還請道友想助一臂之力。”這人正是鎮元子。這鎮元子受黃清幾位聖人所請,與三官大帝一道攔阻佛教五方佛祖及烏巢禪師所招的一衆妖怪,驪山是知道的,此時聽到他的話,自然不敢怠慢,忙道:“道兄何需客氣,但請吩咐就是!”

鎮元子道:“道友且上前來。”驪山依言上前,一下子被地書納進陣裡,入得陣內,驪山才發現鐵扇公主、九天玄女、玄冥、紅孩兒、玉姜、金靈聖母等人皆在此處,除此之外,還有六七個道行高深的老道正與三官大帝一齊。看見玄冥卻不見后土,驪山一陣差異,不由問道:“后土師叔呢?”

玄冥臉色冰冷道:“她忽有所感,覺得自己證道法寶即將出世,趕去奪寶了。”

玄冥語氣冰冷,驪山卻不以爲意,哦了一聲,便上前與鎮元子等人施禮拜見。

且說雲霄、玄都、南華真人追趕上釋迦牟尼,打鬥片刻,正欲把他打殺之時,忽見老子騎着青牛悠悠而來,雲霄三人忙向聖人行禮。老子淡聲道:“多寶,當年佛門欲興,我爲了分佛教氣運,曾西出函谷關化胡爲佛,使你從此入得釋門。如此又逢道門大興,你可願意重歸道門,在我座下聽道?”

釋迦牟尼聞言大喜拜道:“弟子願意。”話音一落,這佛家金身立即化作道道金光散開,隨即又變成一片太清清氣漫入釋迦牟尼的身內,一陣恍惚,便重新化作道人打扮,正是多寶道人。其實釋迦牟尼早對接引、準提兩人犧牲自己的做法不滿了,只是沒有契機,這點不滿便沒有爆發出來。當日中央婆娑淨土被毀,本就是準提認爲佛教大盛,卻又無先天靈寶鎮壓氣運,難免步截教後塵,遂捨去婆娑淨土,爲佛教減少些“枝節”。

老子點了點頭道:“甚好!”一指點出。老子騎着青牛慢慢破開虛空,往三十三天外而去,那玄都、南華、多寶三人見狀忙跟上前,隨其離去。雲霄看到老子橫插一腳,把釋迦牟尼帶走,臉色也是頗爲難堪。這與多寶結下大因果,以後卻是少不得清算。

老子從大陣出來沒多久,接引、準提兩人也出得陣來,忽見準提對接引道:“師兄先行一步。我隨後就到。”

接引沉吟,說道:“也好,雖說這一量劫,我們佛門已是大損,但天道至公。損有餘而補不足,也是該爲下一量劫謀劃一下了。”

準提當即與接引分道,一步踏出,卻是來到昊天上帝身邊。中洞八仙、昊天、西王母幾人看到準提到來,俱是眼神一寒,戒備甚深,緊緊盯着他。準提看着昊天、西王母兩人神情戒備,不由失笑道:“你們倒也精明,竟懂得戒備!貧道難道看起來很讓人害怕?”

昊天冷靜下來,鎮定道:“不知聖人爲何而來?”

準提仍然笑道:“卻是兩位榜上有名。貧道特意前來送大帝夫妻一程。”

西王母大怒:“我們乃道祖親定的天帝。何時輪得到你在此說三道四了?你敢公報私仇,違背天數?”

準提冷笑道:“不爲聖人。即爲螻蟻,何敢說這天數?原怪不得你倆,這氣數一盡,人便犯迷糊了。你倆雖身爲道祖親定地天帝,但這些年來結下的因果,卻也承受不起。”

昊天見勢不妙,忙對西王母喝道:“你快走,我在此擋住他片刻。”言畢,拿着昊天鏡往準提身上一照。準提不慌不急。看似慢吞吞地執着七寶妙樹杖一刷,卻把昊天的手上靈寶刷下來。

昊天失了法寶。自是慌張,準提嘆息一聲:“看在昔日同在紫霄宮聽道的份子上,我也不能讓你太吃苦頭。”說着,又是一杖刷去,立即把昊天刷死。這時,西王母一簪子划來,彷彿要把虛空天地劃成兩半,竟硬生生把前方的空間撕出一道觸目驚心地鴻溝。

西王母如此神通,令鐵柺李等人大吃一驚,但又很是不解,這西王母既然有此等大法,又怎會被自己八人困住?鐵柺李六人一時失神,卻沒有注意到並肩地呂洞賓、何仙姑兩人有兩隻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西王母雖然神通廣大,但準提依舊不慌不急,仍是一杖刷出,往她手上刷去。只是一刷,這驚天動地的一擊頓時被化解掉,西王母頓時眼露絕望之色,這時,她忽然露出無限懷念,無比眷戀地看了呂洞賓最後一眼,隨即化作粒子。看到西王母那種眼神,呂洞賓握着何仙姑的手猛然一緊,呼吸也瞬間變得急促。

準提橫視八仙一眼,忽的說道:“你們與我也有莫大因果,今日便一併送你們上榜吧!”

八仙聞言大驚失色,紛紛祭出法寶抵擋,準提冷笑一聲,七寶妙樹杖再次刷出,也不管你是誰,手持何等寶物,每一刷都是連人帶寶刷掉。法寶被刷掉下來,人被刷中卻是身死。也許是想到即將身死,呂洞賓、何仙姑相視眼,忽然齊齊對天發誓道:“今日呂洞賓(何仙姑)願結爲夫妻,但求旦夕相處,不求天長地久與共!此情天地可鑑!”

呂洞賓、何仙姑兩人之誓言如洪鐘大呂一般聲震三界天地,上合天數,下應人氣,乃開天闢地以來天地人三婚的人婚。天地開闢有三才,一才爲一品,一品又名一元,故天地人三才又喚上中下三元。天婚定天規,地婚定地理,人婚定人倫,人倫之後纔是人族真正大興。定人倫自然有天道庇護,有無盡悠長氣運。

當下準提也不敢對呂洞賓、何仙姑兩人施以辣手,生怕此番因果落在佛教弟子頭上,使得下一量劫失了計較。準提也光棍得很,轉身就走,但他一想到待黃清重開天地之後天帝將會找佛教弟子清算舊賬,頓時煩惱不已,思忖良久,頓時心下發狠:“既然如此,你們以後會不讓我好過,我也顧不得許多了。便乾脆來個一拍兩散吧!”

一想到此處,準提一閃身就往地仙界大宋皇宮落去,與此同時,接引接到準提傳言,稍微思忖,也往幽冥地府的冥河血海而去。X單說接引方來到血海,冥河、羅就已感應到,頓時如大敵降臨,無不深深戒備。接引用神念傳給冥河道:“道友休慌。接引此來並無惡意,相反,還是幫助道友而來。”

冥河聞言一愣,隨即想到了此中原因,不由冷笑道:“原來如此!你們倒是好打算!”

接引道:“兩位道友若肯加入我佛教。下一量劫,我爲過去佛,冥河道友可爲現在佛,羅道友爲未來佛,如何?”看到冥河兩人心神大動,忙又接道:“既同爲一教,我和準提師弟自然是責無旁貸相助兩位證道成聖。”這一下,冥河、羅心神一震,相互對視一眼,才由羅淡聲道:“我們在大宋的人手可相助道兄一臂之力。”

接引欣然道:“甚好!那酆都大帝之位尚需冥河道友多費些神了!”冥河聞言點了下頭。應允下來。接引這才離去,爲劫後算計。

當年酆都大帝身殞之時。冥河有一血神子與他同時投入六道輪迴,輾轉無數年過去,這血神子早就與酆都大帝的靈魂合在一起,不分彼此了。這酆都大帝轉世之人卻也妙得很,姓杜名遠,正是鍾馗地妹夫。這一來,又與道教糾葛在一起,倒是又被佛教二聖算計一番。

話說黃清現出盤古真身,遁入混沌天之後。身形變得愈發強壯。一身法力也越來接近天道地極限。黃清此時竟覺得自己人格分立了似的,一會兒變成前世地黃清經歷苦甜酸辣。一會兒又化身盤古開天闢地,各種記憶畫面相助糾葛,到最後也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自己到底是黃清還是盤古。

不知過了多久,在這混沌深處,一尊大神彷彿剛從沉睡中醒過來似的,猛地發出一聲長吼。混沌翻騰滾動,形成地水火風,但只是一會兒,這地水火風又瞬間被混沌之氣吞沒。也就這一會兒,另外七位聖人便已感覺到黃清地強大,這是來自靈魂深處無可匹敵的強大,令人深深畏懼的強大。

黃清大手一揮,頓見周身閃過一陣波動,猛地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好像斗轉星移、滄海桑田變換一般,他毫無徵兆地出現在一處天地中,一座山峰上。這天地正中有一座山,高聳入雲,直插九霄,便在這時,在黃清的四周憑空現出一干人來,有三清、女媧、接引、準提、盧聖七位聖人,又有三位人皇聖帝,還有三霄、三官大帝、驪山、嫦娥、玄都、雲中子、多寶、主三天君、鎮元子、南華、無當聖母十數位。

衆人一時盡皆莫名其妙,除了老子仍老神在在閉目之外,就連另外六位聖人也是驚駭莫名,這是什麼力量竟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一衆聖人挪移到此處?衆聖正自驚疑不定,一眼望見黃清,三霄、驪山、嫦娥忙上前拜見,老子忽對衆人道:“鴻蒙聖人證無上大道在即,我們也上前拜見一下吧。”

女媧六位聖人聞言一怔,但不言語,只隨老子前去,那三位聖皇自然也是緊隨而上,之後鎮元子等人也一一跟上。老子每行一步身上光亮便充盈一分,只見他頭上懸着太極圖散發蒼涼混沌之氣,太極圖之上頂着天地玄黃玲瓏寶塔,寶塔垂下萬丈玄黃氣,斯時一股太清氣噴涌直上,成五氣騰雲,雲中三花盛開,眨眼時間便花開見人,三花儼然化出三位道人,正是太清、玉清、上清三位道人。老子大法果真不凡!

女媧亦現出大神通,一片清光灑出,仙音陣陣,金石鳴響相和,山河社稷圖高懸頂上,變幻出山川河脈、日月星辰一方世界天地。接引、準提兩人對視一眼,也有不凡,梵音清唱,地涌金蓮,兩輪功德金日冉冉掛在腦後,白氣騰滾不休。盧聖見狀微微一笑,手指一指,紫色的量天尺猛地盤旋在頂上,隨即又有混沌鍾倏地出現在量天尺上面,發出一陣又一陣“叮叮噹噹”的清脆響聲。

不過最有考究地還是元始、通天兩人。元始地盤古幡不停地震盪,每震盪一次,彷彿就有一絲太清氣息遁進玉清道人身上。通天眉頭緊皺,從頂上三花之上,不時逸出一縷縷上清仙光,這上清光透體進入上清道人身上。老子步子忽然慢了下來,只是腳步一緩,猛見一道磅礴地太清仙光從他頭頂直入太清道人,又見元始、通天兩人發出陣陣光芒。各有一道無比龐大地玉清仙光、上清仙光分別浸入玉清道人、上清道人體內。

這時忽見一座宮殿從三十三天外落下來,這宮殿古樸蒼涼,門口上書“紫霄宮”三字。看到紫霄宮出現,除了黃清、老子兩人,衆人皆是震驚無比。誰也想不到紫霄宮自鴻鈞化天道之後竟還能現世。宮門緩緩打開,一人唱諾走了出來,正是那玄門道祖鴻鈞。

看到鴻鈞,黃清忽然露出一絲笑容,對三霄、驪山、嫦娥五人道:“走!上去拜見一下道祖。”

黃清上前稽首道:“見過道友。”

鴻鈞還了一禮道:“道友有禮了。”

黃清問道:“道友因何而來?”

鴻鈞面無表情道:“道友要證得大道,便需打破天道桎梏,故貧道不得不前來相阻!”

黃清正色道:“正要向道友指教一番。”

鴻鈞不語,黃清乃盤古真身,又祭出盤古斧,大喝一聲。揮斧一劃。劈向鴻鈞。這一斧劈出至簡之極,根本沒有絲毫花哨。有地只是有跡可循的一劃。但偏偏這至簡至凡地一斧,卻讓人生出無可匹敵地無奈,彷彿這一劈包含了無盡無量的大道,飽含了浩蕩無匹的無窮法力,明明看得見,卻無法躲閃。衆人看得駭然。

眼看這一斧就要劈到了鴻鈞頭上,才見鴻鈞慢吞吞地伸出一根食指,輕輕地往那巨斧斧刃一點。是的,只是輕輕一點。這看似奇慢無比而又輕柔至極的一指。偏偏讓那無盡無量的一斧無可遁跡,就像捅破薄紙一般。那蘊含着無窮法力如泄氣的氣球消弭得無影無蹤。這一下子,衆人看得眼珠子都快突出來了,用震撼根本無法形容大家此時的心情。

黃清見到此狀大驚,彷彿看到了危險似地,那鴻蒙鍾、五行旗早出現在他地頭上,按玄妙異常地軌跡旋轉不停護住自身。鴻鈞冷然道:“雕蟲小技!”枯瘦地右手往前一抓,那堅固無比的先天之寶盤古斧頓時如土雞瓦狗似地,竟被捏豆腐般捏個粉碎。

也不見鴻鈞如何作勢,那隻看似柔弱的枯手卻偏偏能夠穿過陣陣桎梏,絲毫無阻地來到黃清面前。黃清哇哇大叫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混沌之色,那天地彷彿受到了擠壓似的,開始破碎開來,就連充盈整個空間的元氣也絮亂起來。這正是道行到了一定境界,就可控制天地宇宙之力,黃清直接用人心溝通道心,欲借大道規則來勝過鴻鈞。

鴻鈞見狀,嘆道:“我本是天道一部分,你如何能用天地之力來壓我?你太令我失望了!”一邊說着,鴻鈞雙手一揮,老子等人但覺身上一輕,壓迫在身上的無盡擠壓之力頓時盡去。鴻鈞屈指連彈,輕輕鬆鬆地把黃清頂上的鴻蒙鍾、五行旗毀掉,再揮手一彈,黃清的盤古真身竟開始破損,漸有渙散的趨勢。

“老師!?”三霄、驪山、嫦娥、軒轅見狀,都驚呼出聲,身形都欲飛奔上前,好扶住黃清。盧聖不顧幾人惶急之心,反而祭起混沌鍾一定,把幾人定住,搖了搖頭道:“道祖大法豈是你等可以匹敵的?你們還是好好地呆在這。”言罷,不顧幾人幾欲噴火地眼神,自個看着場上。

鴻鈞看着黃清,淡淡說道:“你到底落了下乘!要知道道行纔是根本,法寶卻是外物,境界到達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便是我想阻你證那無上大道也不能!”頓了一下,複道:“況且我便是盤古執念合天道所化,乃是天地間真正地盤古,你如何能用盤古真身欺我?”

此語一出不啻於石破天驚,一石驚起萬重浪,鴻鈞自稱自己乃是真正地盤古,那三清又算是什麼?不過衆人想想也對,這天地本就是盤古所開闢,也只有盤古纔有可能證得混沌大道。這天地本就是鴻鈞所開闢。這天地規則自然就由鴻鈞訂立,天地萬物是生是死,在他一念之間。

什麼天地大劫,什麼功德證道,什麼立教傳道,什麼法力無邊通天徹地,都不過是別人在無聊取樂罷了!衆人心下一陣苦澀,想不到爭來爭去,到頭來才發現一切都沒有變。依然山是山、水是水,終究一場空。黃清苦笑一聲,問道:“莫非從你開天闢地之初,便就已算到我這一個異數?”

鴻鈞道:“我爲盤古,盤古就是這宇宙地一切。又有什麼能夠脫離這天地?你雖然是一異數,但仍逃不過我地算計,你成是盤古真身,敗也是盤古真身!”

再次聽到鴻鈞說到盤古真身,黃清忽有所悟,像是抓到了什麼關鍵問題,腦海輾轉萬千,一個個畫面如快進放映一般浮現眼前,猛地一個念想炸響,黃清忽然想到:“是了!我與盤古同時誕生在混沌之中。一人得盤古斧。一人得混沌珠,又共同參悟大道。沒理由他能夠證道,而我卻遜那麼多的!我是黃清,他是盤古,盤古真身雖然厲害,但卻不是我本體之軀,倒是遏制了我的修行!一定是這樣!”

一念想通,黃清心病頓解,再無疑慮,身子一振。把這盤古真身散掉。盤古。破混沌、開天闢地、化山川萬物、衍萬千生機,爲至上無功“虛無”;鴻鈞。剖鴻蒙、傳大道、定地水火風、立三界六道,爲至上無己“有爲”。那造化玉蝶名頭大得嚇人,其實就是一個嚼頭。

黃清若要證得大道果,便要成爲至上無功“虛無”神人,抑或成爲至上無己“有爲”至人。一念至此,黃清祭出混沌珠,把混沌珠往虛空一扔,便見珠子不斷變大,他再一指點去,混沌珠彷彿受到了什麼刺激一般,瘋狂吸收着天地元氣,然後不停膨脹,再漸漸變得虛淡透明。

在衆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中,黃清的身形也隨着混沌珠變得透明,終至不見,但又有一個奇怪地感覺,腦海裡偏偏又感到黃清正在混沌裡化作開天闢地,然後定地水火風,再衍化天地萬物、萬千生機。黃清開闢天地之後,忽然大喝一聲道:“化!”隨着黃清聲落,那開闢出來的天地忽然化作無數空間,無數與盤古開闢出來對立的空間,這些空間就像一面面鏡子一般,映射出盤古天地。

黃清伸出左掌,立見他的手上現出一顆由無數圓圈纏繞而成地球體來,這個球體很是古怪,它上面地圓圈就像一個個空間一般,竟是一個個宇宙空間的縮小版。黃清看着這顆球體,喃喃道:“還差一點!”言罷,黃清用手一撥,這些圓圈紛紛不規律地旋轉起來,或快或慢,或糾纏在一起,或相對對立,但不管如何,它們都有一個交點,使得它們分不開脫不離。

就在這時,老子頭上地三清道人忽然化作一道流光落在鴻鈞面前,這流光糾纏不休,待光華散盡時又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盤古,只是這個盤古一臉呆滯,倒像是死物一般。鴻鈞見狀,竟亦化作一道流光飛向盤古,只見盤古陣陣光華大散,兩人倏地合二爲一。這時鴻鈞是盤古,盤古是鴻鈞,兩人一體,這纔是真正地混沌大道。

看到盤古現身,黃清亦現出身來。黃清看着盤古,問道:“我改叫你盤古,還是叫你鴻鈞?”

大漢笑道:“道友認爲呢?”

黃清忽然笑道:“還是叫你盤古比較好!”

盤古聞言大笑道:“你倒想得好!”言罷,復對黃清道:“我當爲虛無,你應作有爲,虛無有爲,我倆座下都有聖位,爲了平衡,道友還請立聖位!我們不入天道之數,不應在此久留!”

聽得此語,一衆大神通之人忙一臉熱切地看着黃清。原來當初盤古尚未證得混元,雖有無邊法力,但開天闢地之後卻註定身殞。證道之法雖然有三,但無論功德成聖還是斬三尸證道,最終也只能成就聖人道果,再進一步卻絕無可能。唯有通過打破天道枷鎖以力證道,才能脫離天地之外,或成神人或成至人。盤古開天闢地,便是要以力證道,但不成聖人,便力怠身亡,不過他雖然身殞,卻把自己的執念寄託在造化玉蝶裡。

黃清目觀盤古開天闢地,不由發出要證有情之道的誓言,盤古執念成鴻鈞之後自然知道黃清爲異數。異數就是變數,鴻鈞遂佈下大局,算計黃清,使他得鴻蒙輪迴蓮,收軒轅、三霄、驪山、盧聖、嫦娥爲徒,救后土脫困,這些皆是鴻鈞所安排。鴻鈞雖然化身天道,但終究還是有想法的活物,而非死物,自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脫離天道而出。

只是天道五十缺一,而天地又開闢得不完整,所以他不得不拘於紫霄宮裡。黃清此番證道,定下立位面,化出平行空間,才使得這個宇宙完善起來。有無數空間交錯,便使得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從而達至平衡,鴻鈞於是解脫出來,讓天道自行運轉。

黃清聞言,沉吟良久,這才道:“天地衍化,十爲完美不可取,九便爲數之極,極者也近完美,亦不可取,故只取數八。我也立七尊聖位,又因陰陽互轉,我該立六女一男。”

三霄、驪山、嫦娥五人聞言皆是大喜過望,其中人等卻是一片失望。果見黃清說道:“三霄、驪山、嫦娥爲我門下親傳弟子可得聖位。”

這五人頓時喜拜道:“多謝老師賜位。”

黃清又道:“后土有身化六道輪迴莫大功德,可得一尊聖位。”言罷,又看了一下四周,複道:“這最後一尊聖位,便暫且留下,待有緣人得享。”

盤古待黃清說完此話,接過話頭,正色對衆人道:“此次之後,除非聖人滅亡,否則我與鴻蒙道友再也不會出現在這方宇宙中。你等可自個立道傳教,不可前來煩我倆!”

衆聖聞聽此言,皆是大喜過望,心下都道:“你們兩位不出現最好,我們都可隨心行事!”只是心雖然如斯想,但不敢說出口來。雲霄想起了一事,忙向黃清問道:“老師,那封神之事如何辦?”

黃清道:“這封神榜以後交由你掌管,每當各教紛爭之時便行那封神之事,只是有一點,你需記住,你不得立教。”雖是如此說,不立教,但天庭衆神都爲她所立,與立教也無差別了。

言罷,黃清、盤古兩人相視一笑,在衆目睽睽之下消失離去,無人知道他倆到了哪裡!唯有女媧耳際傳來黃清之聲:“這個東西留給你,若想找我,把元神遁入其中即可!”女媧一看,發現在她的空間裡飄着一個球體,正是黃清開天闢地時手上球體。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79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下)第86章 萬里梨山(下)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133章 聖人無名(中)第73章 前塵往事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185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下)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60章 再收佳徒(下)第148章 風雲頓起(上)第100章 道無先後(下)第190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下)第24章 勾陳身殞第46章 靈明石猴第96章 黃清一怒(下)第65章 唐宋兩國第125章 三洲界關(上)第148章 風雲頓起(上)第48章 大亂之前第116章 祖巫后土(下)第1章 身返混沌第15章 算計鬥法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36章 各取所得第166章 中洞八仙(下)第158章 陰謀陽爲(下)第161章 娑婆淨土(上)第37章 三眼靈耀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155章 推波助瀾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61章 天師鍾馗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78章 觀音尊者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7章 衆聖封神第140章 月神嫦娥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157章 陰謀陽爲(中)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206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上)第37章 三眼靈耀第103章 盧聖得鍾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15章 算計鬥法第204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五)第77章 佛法東傳第112章 強勢伏妖(中)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41章 天庭失德(上)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上)第205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六)第86章 萬里梨山(下)第138章 三藏天書(下)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146章 符詔敕命(中)第58章 平心娘娘第198章 桂英掛帥,羅成無敵(上)第30章 東華帝君(下)第113章 強勢伏妖(下)第185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下)第71章 故人相見第169章 天門大陣(上)第160章 彈指百年第29章 東華帝君(中)第173章 破天門陣(中)第113章 強勢伏妖(下)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57章 彈指光陰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93章 明爭暗鬥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42章 天庭失德(中)第139章 封神玄機第129章 因果了了第9章 鴻蒙證道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133章 聖人無名(中)第23章 殺神白起(下)第178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中)第75章 暗潮涌動第84章 萬里梨山(上)第178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中)第65章 唐宋兩國第202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四)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79章 呂祖純陽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46章 靈明石猴第7章 衆聖封神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76章 闡教蹤跡第47章 法傳六耳
第179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下)第86章 萬里梨山(下)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133章 聖人無名(中)第73章 前塵往事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185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下)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60章 再收佳徒(下)第148章 風雲頓起(上)第100章 道無先後(下)第190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下)第24章 勾陳身殞第46章 靈明石猴第96章 黃清一怒(下)第65章 唐宋兩國第125章 三洲界關(上)第148章 風雲頓起(上)第48章 大亂之前第116章 祖巫后土(下)第1章 身返混沌第15章 算計鬥法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36章 各取所得第166章 中洞八仙(下)第158章 陰謀陽爲(下)第161章 娑婆淨土(上)第37章 三眼靈耀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155章 推波助瀾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61章 天師鍾馗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78章 觀音尊者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7章 衆聖封神第140章 月神嫦娥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157章 陰謀陽爲(中)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206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上)第37章 三眼靈耀第103章 盧聖得鍾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15章 算計鬥法第204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五)第77章 佛法東傳第112章 強勢伏妖(中)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41章 天庭失德(上)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上)第205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六)第86章 萬里梨山(下)第138章 三藏天書(下)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146章 符詔敕命(中)第58章 平心娘娘第198章 桂英掛帥,羅成無敵(上)第30章 東華帝君(下)第113章 強勢伏妖(下)第185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下)第71章 故人相見第169章 天門大陣(上)第160章 彈指百年第29章 東華帝君(中)第173章 破天門陣(中)第113章 強勢伏妖(下)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57章 彈指光陰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93章 明爭暗鬥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42章 天庭失德(中)第139章 封神玄機第129章 因果了了第9章 鴻蒙證道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133章 聖人無名(中)第23章 殺神白起(下)第178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中)第75章 暗潮涌動第84章 萬里梨山(上)第178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中)第65章 唐宋兩國第202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四)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79章 呂祖純陽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46章 靈明石猴第7章 衆聖封神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76章 闡教蹤跡第47章 法傳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