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終得漢中

?且說曹操在南鄭與張魯相持,張魯自搶回其弟張衛之後,便閉門不戰.曹操見張魯是怎麼也不肯出戰的了,便分兵去取漢中各處.不及一月,漢中各處皆平,連陽平關也被攻下了,南鄭成了一座孤城.曹操不欲折損太多兵力,如今他的家底只有這麼一點點,可敗不起,便再次遣人勸降,告知張魯如今的情勢.?

所謂寧爲雞首,勿爲牛後,大凡一般人都有這個心裡,張魯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漢中多年,可不願就此放棄經營多年的基業.張衛先前逼不得已降了曹操,可進得城來,有了依仗,想法就不一樣了,憑什麼要降曹操,自己兄弟二人佔地爲王,消遙自在,比仰人鼻息可強多了.?

此番,曹操派去勸降的人又捱了一通箭雨,曹操大怒,便欲不顧一起率兵攻城.程昱阻止道:"主公,我軍兵馬並不比城中多多少,強攻未必能下,況且損失必重,不如徐圖他法,引城中兵馬出戰,以計破之,南鄭可得矣."?

說是這麼說,可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要是想的出,當初就不必那麼麻煩了.?

城外有城外的煩惱,城內有城內的憂慮.張魯下得城來,回府和其弟張衛商議退敵之策.先前寄希望於曹軍糧盡而退,如今看來是不可能的了,曹操襲破各處,糧草比起南鄭來只多不少,繼續相持下去,敗得肯定是張魯.?

閻圃獻計道:"主公,如今曹軍一時難退,若想退敵,只有求諸於外了."?

張魯眼神一亮,忙問道:"有何妙策,快快道來."知道閻圃言猶未盡,急忙催他把話說完.?

閻圃從容道:"漢中,馬騰、韓遂還有劉表所轄都與漢中接壤,主公可遣人殺出城去往此二處求救,得一處兵馬趕來,則漢中可保."?

張魯細想一下,覺得此計可行,問及其餘衆人,也都沒有意見,便選人殺出城去.?

曹操和程昱何許人,豈會如此輕易讓人衝出去請救兵,爲求早日破城,曹操是時刻注意着城中的一舉一動,張魯的人剛衝出城門,曹操就派人劫殺,張魯的人被殺得大敗不止,還差點被曹軍趁勢衝進城去.?

張魯得知此事之後,又問計於閻圃,希望閻圃能拿出個對策來.?

閻圃沉思許久後道:"主公,經此之後,曹操對長安、襄陽兩個方向必然更加上心,硬衝出去看來是不大可能了,不如出其不意,選派人馬從南門衝出,再繞道去襄陽求救,馬騰那邊就顧不上了."?

張魯頗爲擔心的道:"若劉表不肯相助,南鄭豈不危矣,衝出之後,不如兵分兩路,一東一西,分頭到馬騰、劉表處求救,也免得有全軍覆沒之虞."?

張魯這麼一說也不無道理,閻圃也不堅持己見.?

幾乎同時,城外曹操大帳,程昱道:"主公,依今日之事看來,張魯堅守之心已失,想要往他處求援了."?

這事明顯已極,曹操自然知道程昱意不在此,接口道:"仲德所言不差,漢中南接益州,東臨荊襄,西北通雍、涼二州,張魯如今窮途末路,也只有往劉表、馬騰二處求援了."?

程昱道:"主公,今日受挫之後,張魯必定還會派人出城,需嚴加防備纔是."?

曹操深看程昱一眼,高深莫測的笑了一笑道:"他若尤不死心,派人衝出城來,我等正可就中取事,趁機拿下南鄭."?

程昱會心一笑道:"看來主公已有定計了!"?

"城中見我軍在東、北兩個方向已有準備,必會捨棄此二門,剩下的就只西、南兩個方向,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我今不妨在西、南二門外伏下重兵,單等城中兵馬衝出,便趁勢殺出,奪取南鄭."說完,曹操不免意氣風發,好似南鄭已經在其掌握之中.?

程昱不由出言附和道:"主公之計甚妙."議定之後,兩人便開始佈置一切.?

事情並沒如曹操所想的一樣,城中派了一萬人馬護送求援的兩撥人馬出城,只見南門開處,無數兵馬蜂擁而出,城門隨即關閉.曹軍雖然早有準備,可沒曾想這次衝出的兵馬如此之多,差點被殺個措手不及.?

曹操見了,急令夏侯敦引兵上去堵截.夏侯敦得令,二話不說,上馬領兵直衝過去.兩軍在城下混戰,夏侯敦兵少,在敵軍的猛攻之下,被衝開一個缺口.城中那一萬兵馬的任務就是護送求援人馬出城,等兩撥人馬從缺口中衝過去之後,拖住曹軍,使其不能分身追去,等兩撥人馬去的遠了,便緩緩退回城中.?

時機差不多了,曹操等的就是這一刻,令旗一揮,埋伏在一側的曹仁引兵突地殺出.張軍措不及防,被殺得手忙腳亂,紛紛退向城中.?

城上張衛和閻圃眼見計謀得逞,便下令打開城門,迎接出擊兵馬進城.沒想到曹軍伏兵突地殺出,情勢不妙,便急忙下城點兵來援.倉促間點兵趕來,曹軍已經殺到城門口了.生死存亡就在一線之間,張衛一邊領兵上前抵住曹軍,一邊讓閻圃趕往各門,盡起全城兵馬來戰.張魯自張衛、閻圃二人去後,焦躁不安的在等候消息,這回得報曹軍快要殺進城來,親自引兵來救南門.?

眼看自家兵馬就要衝進城去,卻見城內敵軍越聚越多,曹操忙擲下令箭,遣人去西門取張任、雷同兩支兵馬來援.?

一時間,兩家兵馬就在城門口開始拉鋸,你爭我奪,雙方各不相讓半步.一會,城中各處兵馬朝南門殺來,軍勢大盛,曹軍似有被衝出城外之相,曹操大急,手頭已經無兵可用,只能擂鼓助威.城門口的夏侯敦、曹仁二人聞得身後擂鼓如雨點般響起,精神一振,振臂大喝,引領左右奮起衝殺,復又漸漸殺入城中.?

沒多久,張任、雷同兩支兵馬急急趕至,加入戰團.生力軍一來,曹軍士氣大振,人人奮勇爭先,勇往直前.戰事一下子倒向曹軍這一邊,城中兵馬抵敵不住,後退不止,被曹軍殺進城去,四散而退.於是張任、夏侯敦、雷同、曹仁分兵四路往城中殺去,勢如破竹,直搗黃龍.?

所謂一着失算,滿盤皆輸,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張魯兄弟也只好倉惶棄城逃命去了.可惜時運不濟,兄弟二人還是沒有逃出曹操手心,還沒逃出城去,便被夏侯敦、曹仁二人趕上,雙雙被擒.?

曹操終於站在南鄭高聳的城樓上俯瞰城裡城外的一切,志得意滿,指點江山,揮灑自如,渾然忘了當日倉惶逃竄的狼狽樣.二張和漢中衆臣被帶到曹操面前,曹操令左右釋了衆人之縛,好言招攬衆人.二張雖然心有不甘,可小命要緊,成王敗寇,也只得臣服於曹操,其餘人等見二人都臣服了,哪還有什麼猶豫的.?

自此,曹操平定了漢中一境,遣將守關據城,牢牢掌握漢中,遣使回報劉璋.?

這些日子以來,劉璋對曹操難免有疑忌之意,可曹操手段高明,一來益州便開始籠絡人心,如今人心所向,劉璋又是個闇弱的主,能拿他怎麼樣.得報後,劉璋加曹操爲徵北將軍,濟寧候,鎮撫漢中一境,以爲益州北面屏障.如今曹操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劉璋也只得多加封賞,以安其心.?

雖然早已議定要秋、夏之際引兵北上,可趙信也有他自己的顧慮,自從得知孔明歸於劉備之後,趙信隱隱有些擔心,欲罷北征袁紹之議,領兵西略荊襄之地,徹底解除劉備這個禍患.可一時間也找不出合適的藉口說服衆文武,難道說因爲顧忌孔明,就如臨大敵,引兵去滅劉表,這好像有些說不過去,就憑這怎能輕易改變計議已久的北征大業.?

明的不行,看來只能來陰的.如今趙信軍勢威震天下,兵鋒所指,誰不束手待斃.想了許久,趙信決定威逼劉表交出劉備等人,北征的計議仍舊不變.?

至於人選,趙信遍觀衆文武,決定派文聘前去,昔日文聘在襄陽受了不小的折辱,這次是去威逼劉表的,應該會合文聘的心意.於是趙信便遣張郃去替文聘守南陽,去書一封,備言此行要旨,另外讓郭嘉作了一封盛氣凌人,頗指頤使的書信付與劉表,責令劉表交出劉備等人,否則不惜引兵相加.?

文聘收到趙信書信,盡覽書中所言之事,和張郃交接完畢,剋日起程趕往襄陽.?

文聘等人一路過新野往襄陽而來,經過新野,爲正在巡城的張飛攔住.文聘此次作爲趙信使者出使襄陽,自然光明正大,無所畏懼,這樣一來,行藏便難以瞞過有心人.劉備和趙信素來結怨已深,自然想知道,此次文聘出使襄陽所爲何來.和龐統、孔明二人一商議,便決定攔下文聘等人,先探探消息.?

知道劉備此人的真面目之後,對待劉備,趙信便不敢掉以輕心,知文聘此次前去襄陽,必要經過劉備治下新野,趙信就此曾吩咐過文聘,讓其多加小心.?

得趙信提醒,文聘自然不敢大意,既然人家找上門來,豈能示弱,便坦然的隨張飛去見劉備.劉備嚴陣以待,欲以之恐嚇文聘.可文聘是什麼人,又有趙信爲堅實的後盾,說實話,文聘還真沒把劉備放在心上.見到劉備,只見其右一人據案而坐,有飄灑出塵之姿,高深莫測,正是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的諸葛孔明是也.文聘略一思忱,便知此人乃是趙信信中所說之人,暗暗佩服趙信有先見之明,此人令人一見之下便有不凡之感,卻又難以看出深淺來,實是非同小可.?

文聘傲然而立,並不見禮,張飛、關羽二人着惱,便欲發作,劉備暗以眼色止住.孔明羽扇輕揮,示意劉備出言相探.劉備會意,微微正身對文聘道:"公且請就座."?

神色自若的坐下,文聘據案閉目養神,不理劉備等人,其數名親信侍立身後.?

劉備略感尷尬,沒想到文聘竟然如此不近人情,微咳了一聲,出言道:"公此次來使荊州,不知所爲何事?"語氣很是平穩,彷彿只是隨便道來.?

文聘雙目微張,斜了劉備一眼,慢悠悠的道:"公何許人也?"文聘這自然是在裝傻,有心羞辱劉備.?

沒想到文聘這般難以應付,劉備正要自報家門,一旁張飛大聲喝道:"睜開你的狗眼,你眼前的乃是大漢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是也."說完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好像文聘定會被這番話鎮住似的.?

誰知文聘一開口,差點氣死張飛,只見文聘毫無知覺的道:"還有呢?"?

張飛順口接道:"還有什麼,沒有了."?

文聘輕輕哦了一聲道:"沒有了!"搖了搖頭,好似從沒聽說過劉備名頭一般,以爲不過如此而已.?

這樣糾纏下去何時能轉到正題上來,孔明羽扇一揮,便出來打圓場道:"公遠來辛苦,我主特地設宴爲公接風,有什麼事,酒足飯飽之後,再談不遲."說完便傳令擺宴.?

孔明這番話說的很是客氣,又無可挑剔,誰知文聘全然不吃這一套,聞言之後,突地立起身來道:"文聘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告辭."說完,看也不看劉備一眼,便領人走了出去.?

誰也沒有料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任孔明智謀如何深遠,對上這樣的人,也無法可想,又不能拿他怎麼樣,二人只有相對苦笑.張飛、關羽二人忍耐不住,跳了出來,便欲出手對付文聘等人.劉備急忙止住,看了看孔明二人一眼,見其搖頭,便揮退關、張二人.文聘走後,宴席倒是擺了上來,可惜衆人全無胃口,沒想到趙信小小的一個手下也如此難以對付.既然不能從文聘身上打探消息,孔明便把目光放到襄陽,到了襄陽,文聘自然會全盤托出.和劉備一商議,便派人隨後趕去襄陽打探文聘此行的目的.?

卻道爲何文聘此次沒有見着龐統,由於趙信只派人去隆中請孔明出山,孔明雖不知趙信從何處聽聞他的名頭,但以此觀之,趙信恐怕不知臥龍、鳳雛之說,和龐統一商議,二人便決定一暗一明輔佐劉備,孔明在明,龐統在暗.之所以令二人作出這樣的決定,主要是考慮到劉備如今正值困頓之時,兵不過數千,將不過關、張等人,外有趙信這等強敵,內有蔡瑁、張允讒毀,欲成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策.況且雪藏龐統,日後說不定還有妙用,依今日趙信的實力,和荊州的情形,以劉備區區依附於劉表,仰人鼻息,劉表又是無用之人,孔明、龐統二人考慮到一旦趙信領兵西略荊襄之地,荊州必將難保.二人自歸劉備後,自然殫精竭慮爲劉備籌謀一切,今日域中,幾無人可制趙信,若想憑一己之力與之抗爭,對劉備來說簡直是癡心妄想,就算其餘各路稱霸一方的諸侯也無人是其敵手.昔日趙信曾領兵北征袁紹,依此看來,趙信之意,乃欲先平北方,再圖西南,若等他平地北方之後,再也休想與之爭衡天下.當前擺在孔明、龐統二人面前的,就是既要阻止趙信西進,又不能使其輕取袁紹,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趙信拖在北方,爲劉備贏得充足的時間,謀取荊州爲家,再結連各方勢力,共拒趙信,這纔是上上之策.?

其實孔明和龐統卻是完全料錯了,趙信又怎會不知龐統的大名,只是趙信不知道龐統身在何方而已,否則的話,恐怕早就派人去請了.?

至於荊州,孔明、龐統二人一致勸劉備謀取荊州爲家,劉備心底未嘗沒有這個意思,但明裡和劉表既爲兄弟,又爲君臣,不得不做作一番,最後裝作萬般無奈,才答應此事,使人以爲他十分顧念與劉表的兄弟之情,乃是重情重義之人.?

三人一達成共識,便緊鑼密鼓的開始謀劃此事.?

出了新野,文聘等人一路不急不慢的趕往襄陽.?

劉表得知趙信派文聘出使荊州,頗感尷尬,不知該如何面對昔日的手下.如今趙信威加四方,實力強絕,讓劉表與其爲敵,還真是不敢.得知趙信又得了吳、會之地後,劉表其實日夜在擔心有一天趙信會突然發兵來取荊州.正爲此苦惱不已,趙信卻派人來了,這些年來,兩邊從來沒有過溝通,不知此次所爲何來.任劉表等人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無奈之下,只得派人去迎文聘進城.?

舊地重遊,身份截然不同,文聘也是感慨頗多,顧不上打量襄陽的變化,趕着去見劉表.?

見到劉表,遞上書信,靜待答覆.?

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4章 奇襲董卓第64章 絕世美人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80章 初戰袁紹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98章 戰火四起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38章 江中遇險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38章 江中遇險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37章 出巡各地第95章 定計制敵草船借箭第147章 兵戰兇危第96章 南陽鏖兵投胎機會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65章 大意中計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15章 欲取何人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28章 閒來遇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40章 桅檣之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5章 欲取何人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77章 矛頭南指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4章 奇襲董卓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82章 東山再起第90章 相約夾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草船借箭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127章 救與不救(下)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61章 順水推舟第4章 論交荀攸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46章 堅守不出第94章 大敗袁紹草船借箭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
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4章 奇襲董卓第64章 絕世美人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80章 初戰袁紹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98章 戰火四起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38章 江中遇險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38章 江中遇險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37章 出巡各地第95章 定計制敵草船借箭第147章 兵戰兇危第96章 南陽鏖兵投胎機會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65章 大意中計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15章 欲取何人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28章 閒來遇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40章 桅檣之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15章 欲取何人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77章 矛頭南指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4章 奇襲董卓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82章 東山再起第90章 相約夾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草船借箭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9章 合肥攻略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127章 救與不救(下)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61章 順水推舟第4章 論交荀攸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46章 堅守不出第94章 大敗袁紹草船借箭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